对面的山9篇

时间:2018-10-22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对面的山篇1:山的对面是什么?_300字

  小时候我问妈妈山的对面是什么?妈妈告诉我,山的对面是海。从那以后我便常常趴在窗前,幻想山对面的海长什么模样?……
  终于有一天我长大成人,我越过高山……
  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还是山。
  我霎时间眼泪涌出眼眶,妈妈在骗我。我回到了家,问妈妈。山对面的海呢?
  当时妈妈没有回答我,我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我再次去找山对面的大海时,我已大学毕业了。我爬过了一座山,一座山,又一座山……
  我听到了什么,我听到了大海海水撞击岩石的声音海鸥的鸣叫声……
  霎时间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记住,只有坚持了才有可能有收获,但没有坚持就绝对没有收获。
    初一:郭絮绮

对面的山篇2:在山的那边_650字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在家门口,一望就看见在家对面的上,以及在山前的小村庄,于是总向往这我能到对面的村里,去对面的山上,“山的那边是什么”,小狐狸总是这么想。  小狐狸是个姑娘,长得胖乎乎的,甚是可爱。她的家是一座土墙筑的房子,外表土里土气的,可家里真干净,真整洁。小狐狸的妈妈是个勤快的人,她总能把家里收拾的妥妥当当,她烧的菜可美味啦,要不然小狐狸可长不成那么胖呀。她还擅长织毛衣呢,隔壁邻居一有空总让她教教自己。小狐狸的爸爸是一位工人,听说跟造拖拉机有关,并且他们厂的拖拉机是最牢固的,在比赛中获得头牌呢,这些都是狐狸爸爸说的,那次比赛就是狐狸爸爸开的拖拉机呢,也是他们组的产品呢。小狐狸也是到了快到上学的年龄了,她听说对面村庄有一个漂亮的学校,她盼望到那里,因为她对那儿充满这好奇。小狐狸的家是一个快乐美满上进的家。  小狐狸的村庄也很美。村庄周围是美丽的田野,春天的田野是小狐狸最喜欢的,闻路边的花香,看池塘里游动的鱼儿,与蜻蜓蝴蝶做游戏。夏天的田野小狐狸不是很喜欢,虽然有美味的瓜果和池塘里的菱角和莲蓬,可那儿有最令小狐狸讨厌的蚊子,你看那身上的小红疙瘩,好痒。秋天的田野,小狐狸是喜欢的,因为那儿有很多枫树,她曾经看到妈妈把枫叶当作书签呢,她也想要。冬天的田野,小狐狸就喜欢下雪后的景象。小狐狸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和谐的地方。  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小狐狸在自家的门口已不能望见那山和那她想上学的地方。  那天她又望见了那山,那村庄。不过那是在梦里。
    四年级:鱼儿

对面的山篇3:山的另一边是什么?_700字


  喜欢外面湛蓝的天空,喜欢辽阔的草原,喜欢飞翔的感觉,即使自己不太成熟,翅膀也没长硬。——题记
  独自在河边的沙地上坐着,呆呆的望着蔚蓝的天空,口里还有妈妈正从田里抓来的小虫子的味道。蔚蓝的天空荡漾在不比清澈的河面上。我真想和妈妈说‘我要去飞翔,像雄鹰一样的去飞翔,在属于自已的天空上翱翔’
  睡在被妈妈铺好的床上,才知道是那么的不舒服。在窗外,一片的黑色把整个森林重重包围住了,失去的以往的蔚蓝。在这个风雨相交的夜晚,闪电依旧在天边怒吼,我悄悄的收好包袱正准备明天太阳公公一出来,我就要走了,离开这个关了我12年的‘笼子’里。好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深深知道,我去了外面,就回不来这个美丽的森林。可我的想法依然坚定。我的生活由我选择,真希望明天是个好日子。
  第一缕阳光温柔的打我幼稚的脸上,揉了揉朦胧的眼睛,伸个懒腰便要出发了。趁着妈妈还没起来,小心翼翼的走向门口。站在自家门口,望了望外面的山,其实我一直想知道对面是什么?这才是我出去的理由。怀着这个问题,我扇了扇嫩小的翅膀‘嗖’的一声,却一个劲的往下掉。我没有灰心,继续扇了扇翅膀,二腿一蹬,看到地面离我越来越远,才自己感到成功了。
  飞过金黄的田野,看见农民伯伯还辛勤的劳动着,飞过山坡,看见大片大片的山花,漫无边际的开了起来。飞过森林,看见一棵一棵高大茂密的树木正顽强生长着。我飞累了,落在山顶上闭着双眸。我马上就可以解开我从小思考的问题了,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我缓缓睁开眼,才深深的知道自己有多么傻。我回头,强忍着泪水不流出来。为什么?为什么山的那边还是山。
 
  娄底二中初一:肖雨情
 

对面的山篇4:爬山_650字

  经过连续几天的下雨,今天天气终于变好了。
  我生长在家乡十二年。每天一早起来,对面的山是必然会看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登过这座山的顶峰。今天爸爸妈妈都刚好都有时间,于是爸爸就提议我们去野炊,目的地就在对面这座山的山顶。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妈妈也点头表示了同意。爸爸准备好了野炊的工具,然后我们去菜市场买完了菜就出发了。
  我们走了一段水泥路,走到了山脚下休息了一下。往前一看,没想到接下来要走的才是真正的“水泥路”,湿答答的。但是我们仍然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向前走去。走到山顶,我们的衣服早已被湿答答的泥土溅得不像样了。山上的空气格外清新,伸手仿佛就可以摘到云。从山顶向下看,人小得像一只鸭子,鸭子则小得只有一粒黄豆这么大。那一片又一片的油菜花更是给大自然添加了几分色彩。爸爸妈妈可是做饭菜了,四十分钟后一桌色味双美的菜和米饭出锅了。同样是米饭,但在山顶时吃起来却格外香甜,也可能是心情很好的关系吧!
  吃完饭后,我们准备下山了,爸爸却在这时说:“我带你们去个地方。”我们到了爸爸说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条直径大约一米的红色管子,长大约一百多米。爸爸说“这里可以滑到半山腰,我做小孩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从这滑下去,非常好玩。你们也没玩过,感受一下吧!”“好啊!好啊!反正我们的衣服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爸爸首先滑了下去,接着是我、妈妈。滑下去的速度不怎么快,但我和妈妈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嘛。
  滑到了半山腰,我感觉十分好玩,并要求爸爸在上去玩一次。爸爸说下次再去,真希望下次快点到来!
 
    四年级:童彤2002

对面的山篇5:小青蛙的苦述_500字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生活在这个美丽的黄河里,自由自在多快乐。”我对小伙伴说:“我们长大了,也该体验外面的世界了,不如我们今天就去对面山那边的黄河去吧,那儿的森林比我们这儿茂盛,水也很平干净”。这时,有两只小青蛙说:“好,好,好,我们现在就去吧。”于是,我和其中两只小青蛙到对面的山去了,另两位老师说:“有可能大自然给你们起了红灯”。我不懂是什么,为了快点走,就说,“知道了”,说完,我们就向对面的黄河游去。
  我和两个伙伴游过一条条小溪,跳过一个个山丘,终于快到了,还差几公里时,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气,我们浮上去一看,知道了,因为河水中有许多垃圾,河水又浮过了堤坝,把其中两个伙伴冲走了,那儿的人们也冲走了,又因为树没有了,要不然就可以挡住河水了。我只好独自一个人回去,到了家,也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我这才知道,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起的红灯吧。我又发现两们老师被臭到了,我只好独自去找个新家了。
  我希望人类不要破坏环境了,也不要乱扔垃圾和乱砍树了,要不然,这条母亲河不再是母亲河了,是一条害河。所以,我们因该保护好黄河,不能让它再次污染,又成了一条对人们有害的河。
  寻乌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李

对面的山篇6:写景作文:大瑶山一夜_3000字

  写景作文:大瑶山一夜
  (一)山行落寨
  从金秀县城一路折腾过来,终于看到圣堂山路标,怎么车子还在山脚打转?
  停到腊河镇,向导朋友下车去找当地的堂兄。他的侄儿们则在车里叽喳议论,“是在这里落脚啊?”有点嫌它简单破落的意思。我说这里还是挺好的嘛,你瞧河边那帮女孩兴高采烈的样子一定是去游泳,要能住在这儿,在那么清的山水里泡泡,这福分,别处可哪儿找!
  青青碧碧的水从镇中穿过,,我这旱鸭子心里痒痒,听着它哗哗流淌,一路尽盯着与它视线未离。
  上来的是个身村瘦削、着装极简的山民,老人家精神矍烁,一口我听不懂的方言兴奋地讲着,一定是和山外的亲戚很久未见了,激动的神情不由地也打动了我这个外人。
  镇子真小,几十米就已到头。街上不见什么行人,店铺也大都关上了竖板木门,古朴而有几分冷清,却也并不让人意外,想想这一程山路十八弯,现今已在“瑶族之乡”—桂中大瑶山的深处,外人驾车进来一次尚万分惊险,闭塞中的僻静倒也能想见。何况现在已是太阳西下,红光映水,山岸河边清烟微微。
  要落脚的山寨还在镇外。顺着涧水,在原始幽密的山林中前行,又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山腹中的寨子还真难寻,因为路边没有确切的标志,过了十来分钟,方见堂兄猛然醒悟左指,车子才摸着头脑地调了个进去。
  狭小的山隘挡住外面的视线,还要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水田小路,才看得见里面山谷的开阔,一小片平地上依山而建,有几幢黄白色的楼房。
  既在桂地“瑶族之乡”,总希望是个瑶寨,想这远离城市的深山腹地,身穿民族异服的瑶民应该不少,有龙胜所见的“长发瑶妹”印象,好奇心不免,四处探望之际,却只见一个身着朴素汉服的中年妇女在笑容满面地向我们招手。
  绕过路边一堆堆捆着的原木,车子在她站着的楼前停下。
  (二)截然两院
  山里的空气自然新鲜异常,长呼一口,再打量身边这特别的楼房:当门的两层黄土垒就,右侧接拢上的却又是水泥瓷砖的白楼。黄与白,古老与现代,在一户家院的墙上赫然显出,不知是否,还暗示了贫穷与富庶几代人的差别。
  土房通厅的过道却也特别。如入土窖,一人多宽,三米来长,昏暗的灯光就贴在头顶;内墙原始,坑坑凹凹,但见被烟火熏黑的痕迹,还有脱落蜕皮晃眼的黄。又有意外的景象在墙上:土钉上挂着长长的砍刀、一兜鱼网、精编的篓,一边还有乌黑的犁、简易的锄,滑亮的锹。入口处这样整齐有致的摆放,不知是农家的习俗传统,一种身分有意的展示,还仅仅是为了劳作的方便?
  恍惚间,刀耕火种又在面前。
  土厅的面积不大,顶着二楼地板,四角有粗木支撑;给灶火熏得黑了,光线也便很暗。简陋低矮的厅正中有个火糖,向西看去,模糊的还有个柜子,放着电视。不落于现代,却又终不离农家身分特色,瞧另一侧过道墙壁,竟被斗笠草帽挂严遮牢,错落有致地数出三顶。
  农家的生活中心,有一分逼仄而让人感觉压抑。钻出这侧过道,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水泥楼房虽与土屋连,却不封闭,围院中心尚有偌大的露天水池让人感觉宽阔。
  两房的风格竟是天壤之别:在西院二楼的客厅里,我分明看到齐全的电器——电视、音响、电脑……楼房一层四间,装饰也颇为讲究,再加上宽裕的居住空间,真让我这个城里人感慨,山里的生活远甚于想象,山里的变化正与世界同步。
  向导朋友的这户亲友人数还真不少,陆续上来坐满一屋,之间的关系一时难以理清。一口口桂平方言招呼得亲切,看他们乐呵呵聊得起劲,不便打扰,我便下楼自已去转。
  清清的水池边,有院里的主妇在忙,对陌生的她们笑笑,热情的话题就跑了出来。欣喜她们都会普通话,就羡慕地听到那个抱着小孩的少妇说,水是山里引来的,山里可以用自已的水力发电,不愁水电不够,想用多少就有多少……
  土楼的东侧犹连一院,高高矮矮的木柱撑起吊脚楼般,一排房门深锁似乎少人涉足,僻静中有些神秘的味道。既然主人同意,我不免好奇地探望过去。
  这座土楼,嵌着窄窄的天井,围着带顶的廊道,与幽暗天井光亮相衬的是一股青灰斑驳的残旧色调,有似山中的禅庙。
  木板吱吱呀呀地响,屋里黑乎乎地一片。十几间上下,可惜只放杂物都弃了不住。无疑是水泥楼房建好人都去那边了,毕竟老房只是看着有味,说起舒适还是竟争不过现代。
  这个院子,原来也该算建得巧的,一段楼梯透视的立体感就极好。让人想不到的还是那段走廊竟通出院外,窜到前面一户人家的楼中。
  (三)寨中生活
  家家相通,户户相通,不禁让人稀奇,过多了城市生活,最习惯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防”与“隔”。
  走出去站到走廊的尽头,才知这一圈建筑的复杂。我面前的这个黄墙平院已经够大,庭院的南墙却又辟一院,青瓦宽檐的土楼抵山而出。串对串,排对排,连上我来的那一户,也不知联通了多少人家?人声喧闹传来,我看到它的右侧还有年轻后生在扔砖加瓦。
  而它的人情却又纯朴简单之至。院里的狗尾巴摇来摆去地并不轰我,右侧平房内还出来一个女孩,二十来岁,朴素的打扮,瞧着我这远方的客,友善地笑着,对望中显得敦厚显出一分腼腆。
  年轻是最无忌的话题,不一会儿就彼此走近亲切地攀谈起来。
  “都是亲戚”,她手指向我身后,“一大家子。住在一块,楼才要打通……不过各家还是分开过。”
  “这大门怎么也不上块门板,不怕晚上……”我回头望着空荡荡的门有些担心。
  “用不着的”,她眨着眼睛,似乎有点不解我了,“山里很安全,不会有那种事。”
  原来族聚的好处,不仅能聚出亲密人情,还能聚出人间难得的信任。“夜不闭户”,叫人惊叹的古风,还能见于山村,现在却也只能遗留于这样的山村了。
  寨子里最多的哪族人?让我意外的,是得知此处乃是壮寨,也有些汉人就是没瑶。忽然想起在壮族为主的广西,瑶和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看这壮族女孩与汉无异的着装,瑶在大瑶山这“瑶族之乡”也稀奇难见的道理,最终还是能够理解了。
  “瑶族人见得很少,瑶语不太好懂,这里主要还说壮语,也说白话、普通话。”
  很高兴地听她说着普通话,来桂之前,本还以为异族间的交流是大问题,一路所逢的桂南桂北人却少见有不通国语的(虽然不一定说的多好),不是自闭地去独尊方言,像即使在大瑶山这样闭塞的地方,山里山外的沟通也异常方便,桂地包容心理的亲切说来甚于粤人,让人吃惊却也是正常的事了。她的普通话说得格外的好,禁不住还要夸上一番。
  “上了中学,在学校学的……”
  终离不开教育的功劳。从某种意义上说,桂地国文教育的成功还甚于粤东。
  “‘希望学校’是不是很多?”想起这么偏远的山区,教育就地普及的问题,头脑中尚有着昔日孩子们翻山涉水、艰难求学的景象。
  “好像还没有,没听说呢……一般寨子里都有学校,有专职的老师,代课老师也很多,民办的……小也小,不过可以就近上,条件好的就可以去镇里,那里的学校规模就大得多。”
  寨子里都普及了学校,基本的教学能实现,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事,不过让人几分担忧的,还是想象中寨子学校的简陋,求学在外、寨子到镇的路程问题,那些孩子们不会都像她这么幸运,可以几十分钟就能赶到……要是寨子条件足够,有自已的大学堂,能留住子弟在家上学,彼此安心地不被牵挂,这里的教育才会真正让人欣慰,也能让更多人的命运得到改变吧……
  看我手中的相机,她的眼中几分羡慕,“从柳州来的吧!……我上了学也出去打过工……就在金秀……回来了就觉得单调,整天在家,没什么意思。”
  听她提到寨子里的男子大多外出打工,看到她家院门上大大的“幸福”二字,这一侧墙头却挂着一两双不算落伍的高跟鞋,就知道年轻的向往是深山密林隔绝不住的。
  家境不好才断学务农么?她们家只见黄的院墙,和我来的这家差距明显。
  “是啊!要是像他们家条件那么好……”她指着我身后的水泥楼房叹气,不言而知的向往,却也不落入低沉的埋怨,毕竟还在梦想最多的年龄,青春活力总是恢复得快。
  (四)奇趣身边
  这样的土房住着真没事?我疑虑地再三提起儿时的记忆,土筑的草房总是不经水一下雨墙就要塌的,屋内还潮湿尽生虫子,广西是个多雨的地方,这种房子能耐多久?光境不好也不至于住它呀!
  只见她笑指迷津,
  “别小看它,这种土可是很结实的,不会塌,也不会潮,下面都垫着石基,很厚的一层……”
  厚土黄墙上有一道道坚硬的犁耙痕迹,想想她的话终有道理,入境广西到处见着这样的房子,在生活好转的现代还普及的原因,大概因为坚硬而不粘水的土是当地成本低廉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又有简便到手、就地取材的方便,土房还有水泥楼房欠缺的诸多优处,如她所言,“夏天凉爽,冬天暖和”吧!
  虽然原始拙朴了一些,但实用还是南方人的眼光。所谓人不可貌相,对屋倒也不可凭貌断言,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屋,总以适宜气候归依水土为准。
  与泥土接触日夜为伴,土屋是地道的绿色住房,而这一方的生活却原来也平和得特别,不像传说中深山老林瑶苗生活的诡秘,走近了只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到可爱与亲切。
  “听说你们这儿有一种吸血的旱蚂蝗,会飞会跳,到处都有,很可怕……是吗?”在来之前,曾被向导屡屡蛊惑,对大瑶山一直曾有着好奇中的敬畏,想着如果向导所言是真,哪里还敢出去走动,草动心惊,风景大概都不知该如何看了。
  “那东西长得是小,颜色跟树干一般,不太容易看见,给它咬着了确实难受……”看她自若地笑着,为我平疑压惊,“不过这里的蚂蟥是长在草里,树上可没有,哪会飞又跳的……它喜欢湿的地方,下雨后最多,像现在晴天就少见……谁告诉你它飞的,呵呵!”
  向导煞有其事的传告原不过是想试探一下外乡人的胆量,却不幸令我后怕多时,误导得我特别多备了上山的衣服,准备严严实实地包裹上去了。
  “你的一个亲戚说的,我要找他算帐去,哼!”
  我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只猫,贴着我的裤脚打转,趴在脚底“喵喵”叫个不停。还奇怪它怎么不理主人,却熟人似地非与我亲热不行,却见它有意无意地瞄住了我身旁的铁桶,窥着河里刚打来的满桶啪噼甩尾的鱼,颇有点欲纵的架式。
  “小心鱼呀!”
  聪明绝顶的猫,招惹怜爱不过要麻痹我的注意,看我们聊得火热,我又摸着它而忘了鱼,一招“声东击西”,它“嗖”地一声就拐到桶边,爪一趴,头一埋,一条大鱼就到了嘴里。等我们再反映过来却已没用。
  惊呼追赶,哪比得上它溜得贼快,竟先自蹿到楼上。听得楼板震天地响,我笑着赶去时,二楼杂货室门口,只留着她干瞪眼睛叹着气,“跑里面吃去了!”呵呵,怪淘气的一只猫,竟让主人束手无招。
  “跟你合影怎样?……有没有事?带我到周围转转好么?”
  贸然打扰,不想得来容易,听她爽快地答应。
  往后山的路并不远,问她山里人生活都靠什么?她说主要是八角,山上那一片片的林都是……看到了,树干像白桦,树冠高而密,只怕采摘起来麻烦不小。也种红薯,呶!那半山腰一小块的就是……爬上去也挺费劲哟!还种些树,最多是沙木,路边捆着的那都是,等着人上门收购,还挺好卖。对,山是国家的,林子承包给个人,山上的树,现在当然不会让人随便乱砍。
  绕到正门北,山脚小溪边,远远地就望到向导和一些主妇在掇弄些什么,近了才知是路边的野菜,他已抬高了手朝我嚷来,“你们那儿有吗?没吃过吧!呵呵……等会儿就有的你吃了……野香菜”。
  这个活泼开朗的当地汉子,巧遇多日来承蒙他关照,已经混得很熟,相互间开些玩笑避免不了,看我走近草丛,他竟又昨唬着特意照顾过来,“小心脚下……有蚂蟥!”
  故伎重演,只响蒙雷。还要胡说,就被我哈哈抢断,“我已经知道了,这天气没有,你还想骗……”
  捏着鼻子,攥着救命稻草,要逃回家门了,这个顽固分子兀自回头,甩长音调,“有的,小心啊!”
  向西漫步,只有两三户人家簇拥一段,再往上走就是一小片收割过的庄稼地,山路盘旋,还有些屋子从高处山顶露出角来,也是一个寨子的人家,不去也罢,望着很近,却是远绕。
  溪边,翠竹芭蕉,几个妇女在汲水洗衣。
  回到楼前,忽然又看到一些颇怪的动物在转,那种下巴赘肉红红地似火鸡模样,那只冠红摇来摆去的似鹅,怎么称呼,竟然都只是鸭。
  更奇的还在厅内,昏暗一角的一口缸中,隔着黑洞洞的缸口,能模糊地看到一个硕大的影子窝在里面。
  穿着军裤的帅气小伙热情利索,从缸底把那东西擒了出来,在他手里拼命挣扎的东西果然奇怪,尖嘴肥臀,身上的毛生硬地直立,说像刺猬吧没见过那么大的,说像老鼠吧又慵肿得不见灵敏,有点凶悍的劲,究竟何物只待主人发话,
  “山里的老鼠,一种田鼠,吃竹子的……抓了在家养了一段,就长得挺肥……”
  这么大的老鼠,惊为平生所见之绝。
  (五)楼前乡聊
  天色已晚,晚饭将至,不好再出去乱转,索性坐在门口听向导和他的亲戚们聊天。
  这里的一族,早年是为避战难才逃进这深山老林。长久隔绝于世是幸还是不幸?听他的堂兄,那个五十岁的老者含烟道来,“这里有这里的好处,外面也有外面的好处,其实只要习惯了哪儿都是一样的好……”。
  虽然瘦削,却健朗、和蔼,有山一般的豁达,这山一般的长者,给我精懂生命的印象,对他,不觉有了敬意,而又特生出一份亲信。
  听他一一介绍聊天的人,中年妇女是他的堂姐,嫁到这个寨子,现在所在的就是她的家;另一个黑瘦的山民是她的丈夫;两个小孩,抓鼠的是老二,当过兵复员在家;老大在林场没能赶回,抱孩子的是他媳妇。
  不是他们的老乡,却很快地熟悉了。因为为照顾我这方言外的北方人,他们都改说起普通话。尊客之道不可谓不厚,自然被感动几分,不免尽兴地同聊起来。
  “这里的条件其实不错,跟城里都差不到哪去,要说差的也不过是交通……”山里的变化,让人吃惊和欣喜的,当然不尽在一句话里,但我看到他们都已在微笑点头。
  感同身受。变化,最清楚的却仍是局中之人。
  “进城几十里山路,”堂兄蹲着,指着墙角的自行车说,“以前是骑这个过去的,算是辛苦,再早些没它的时候就更辛苦,是人脚走过去,十来个小时……现在好了,自行车废了不用,更新换代,都换摩托了,差不多家家都有,跑得很快,百里山路根本不当回事。”
  摩托遍野为一路所见,想来只要公路好使,汽车步入山村大概也只是不久将来。
  聊起明天爬山一事。
  “明天也不知会不会有雨,山里雨水多,差不多天天下,今天上午一场就挺大……但愿明天放晴”,暮色里,堂兄抬起头来张望,“要不日出啊好些奇奇怪怪、耐看的山景就看不成了……”
  “就是下雨了也不要紧”,瞧我对蚂蟥紧张,他特意安慰过来,“那些东西喜欢潮湿暖和的地方,山脚还有些,到上面就没有,你想啊越往上气温不是越低,山上不适合它生存的……”老人家就住在圣堂山上,一直独行圣堂山,经验阅历有好几十年,他的话当然是权威不由我不信。
  而他说那些山景“奇奇怪怪耐看”,那就一定是真的好看,不由让我好奇地向往。
  “开发没几年,修路就投资了几千万,路还是有些险……风光当然不错,都在上面,不过得自已走路上去,两三个小时也有考验,”老人家笑着扫视过来,细心关照,“明天看谁喊累……,上面湿气重挺凉,衣服,别忘带件外套。”
  (六)一餐珍馐
  进屋一阵乱蹿,再回楼前却已没人,想是已经开饭都去厨房,但厨房的门在哪儿呢?
  却也不难找,瞧着厅南拐角有一洞空间,进去果然,热气蒸腾,菜香扑鼻,人都在里面。
  简单的灶房中最惹眼的是桌,白净圆润的不是大理石是什么,在黄墙映照下对比分明,显出玉般的精致,又与黄土相得益彰地闪出一种古朴的情致。
  真是难得!这样的桌子,即使是在城中也是不斐的珍品,如果是在城中,和那些豪华的饰品在一起,却又不知会怎样黯淡无光,哪比得上在这里,能尽现自然纯朴的色泽。出于土而落于土,物之所归,才有物之本色呢!
  为它庆幸它所落脚的地方,有脱离了贫穷的富裕之征,有爱好天然的审美之趣,也有着热情、大度、极善的亲切与安宁。
  不管什么简单的菜肴添上来都是珍馐,何况我今天吃到的一桌子是真正的山珍野味。
  爱笑的小伙子点筷过来,“这是山韭菜……野山瓜……野山菜,大家尝尝,难得吃到。”
  还有当地的土鸡土鸭,都是天然的绿色食物,神仙山中的口粮。
  同沾仙气少不了要喝些酒水,是他们家里自制的米酒,辣味没有,甜得爽口。
  兄弟姐妹之情在酒中融融。
  吃得香呢,却猛得被他们一惊,“哪来的野猪肉?”刚才嚼的以为不过是普通的猪肉。
  “冰箱里的。”年轻主人脑筋挺快,冲我乐呢!
  “冰箱里又从哪来的呀?”不依不绕,“山里多吗?自家抓的?”
  “下套,也使陷阱。原来山里多,现在给捕得没什么影了。”
  原来本是自家养着,和那只鼠一样,也算珍奇的东西,被好客重礼的山民留作招待酒食,我们这些客人的到来,就让它们不幸地丢了性命。
  山里还有哪些野生的动物呢?小伙子介绍说还有猴子、山羚羊、蛇和黄獍(山鹿),都给捕得剩下不多。从金秀黄獍餐火热的情形看,多半是被人好奇地吃掉了。
  菜香当然不比寻常,但或者还有另一种味道,留得食者慢慢品会。
  灶台前并排的几大茶壶,装着自制的凉茶,喝来先苦后甜,一番别样滋味,听他们说茶叶是山里随处可见的野生草叶,采来晒干即可冲泡,十分方便,喝着不尽可取的饮料,想着所吃的山菜也皆是自然地道的馈赠,一种纯天然弃了人造的生活怎能不让人艳羡。
  (七)夜景无边
  楼前小转,让人忽然心动的是怎样的景?
  漆黑一片不见对面的山林,看不见走动的人形,只有山的鼾声断断续续传来,是悉悉簌簌、随风抖动的竹吟,梦中不忘提嗓、清脆的虫啼,荷上吐咽露滴、滑滑颤音的蛙鸣……
  宁静总带着清凉如水的声音,宁静却也让人难忘地,化作了幽暗中的点点光影。
  一点、两点,在近前的树上闪烁,刚似消失又有三点、四点不远处闪出,一侧繁衍,渐渐地,萤火群星一片,织连出天上人间。黑的夜也因了白的精灵,质朴中有了绮丽,纯净地有了安宁,黑色的幕不再枯沉钢板一般,却画布似地被衔动飘浮了起来……
  似在梦境,呆呆地看着不敢惊动。想起小桔灯的故事,如果夜行,备了萤火作灯,打亮一盏童心,探照黑暗中的山路,即使艰险还在,走过的也只会是惬意吧。
  院中的洗澡间,铺着瓷砖,虽然没有热水器,装水的铁桶却白得透净,用清清的溪水冲来,里里外外的舒爽十分特别。住宿的房间,细心的主人已喷了雾剂,在最多蚊蝇的山中隔出一片安乐天地,女孩的房间又装修精致,有清新的格调还有明星照上的青春气息,留着这些印象,对山寨生活外人不由得好感不绝。
  内厅乘凉,如在半岛,山里凉风甬道穿来,吹若海风,将白日的燥热潮热统统赶跑;眼观电视,远远近近的一家,坐着矮凳聊天,露天剧场一般,凑趣的人兴浓地不知夜深。
  长辈几个催着睡觉,明天还得起早,上山去赶日出云海。
  “山里夜凉,盖好被子”,他们的关心还在耳边,外面却已稀稀拉拉地下起雨来。
  有雨,会影响明天的行程,但雨声又给山寨的一夜添了几多温馨。
  重重叠叠包围来的是沉沉的雨声,伴着闪电打破夜的平静。山洪一般,又如溪水,急冲缓流,不经意地就往心中注出一面湖水。有股呵护的温情蒸腾屋内,山雨中的生灵不免会多生眷念,想着若此时和他们一样畅然地沐于风雨,如果自已是密林中一棵质朴友善的树,山边美丽滴水的芭蕉,如果能在水中扎根,归于永生的宁静,该有多好!
  山林中一个过客守在窗边,希望山夜漫长,一夜永恒。
 

对面的山篇7:儿时的记忆_900字

  泥泞的小路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油柏路,一座座的土房子已变成幢幢高楼,只会跑跳的小姑娘已变的成熟,俨然没有了最活泼的样子;一切都在成长,一点点的离开最初的模样。记忆中的山村,石头房子,淳朴的农民,清澈的小河,葱茏的树木,巍峨的高山;朝阳初升,烈日当空,夕阳西下……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同往日。儿时,我在山村呆过一段时间,结识了许多形影不离的朋友,没有玩具,我们便追逐打闹,嬉笑个不停,去上山摘果子,在水边捏泥人,过家家,于是这变成了我儿时的乐趣。刚吃过晚饭,坐在石头桥上,听大人们讲故事,讲民俗……我常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姥姥便会抱我回家,轻轻地摇着那大蒲扇,于是这便成了我儿时的“摇篮曲”。早晨,一声声的鸟鸣和一阵阵的鸡叫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早晨的山村是有雾的,对面的山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又好像仙女来过,走得匆忙把羽衣遗落在山的怀抱里,于是早晨的山村便不知不觉的成为了一幅清幽的画卷。有时,舅舅会带我抓蝴蝶,我一路追赶着,可是小蝴蝶似乎不想和我交朋友,在我的眼里留下了些“见面礼”便匆匆离去,于是便有了一群人围着我,为我擦下它留下的遗迹。大人们告诉我山里有狼,不允许我到山里去,可调皮天真的我却想和狼彼此切磋,几次偷偷的去却没发现过狼,可是被大人们发现的我却挨了打,于是便有了我一次次的追寻和被“教育”。没有零食,我和小伙伴就去摘野果子,有时,会突然心血来潮,给大人要几角钱,跑很远的是山路只为买一袋泡面,于是这便成为了我儿时馋嘴的零食。山村的夜是寂静祥和的,有时我会和大人们坐在院子外的石头凳上,抬头望的在天空中眨眼的星星,于是便有了大人们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景。
  这些点点滴滴都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虽然那个儿时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但是,这些回忆却在小姑娘的心里根深蒂固。
  回忆再美,终究是空的,从现在起,回到现实,不再去想虚假的事物,我要努力,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为现在的自己添上一对翅膀,为将来的自己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初二:马千慧

对面的山篇8:风雨过后_550字

  风雨过后,万物都被尘洗了一遍,乡间小路上成了一片汪洋。
  毕竟这场雨太大了,但孩童取悦的兴致从不磨灭,穿着小雨鞋在不深的水洼中哒哒地踩水,即便溅了一身得水还是满脸笑意,水洼是凹凸不平的,喏,这不,又一个孩童摔了一跟头,但她并不感到疼痛,一个骨碌爬起来,和伙伴相视一笑继续玩她的,这一跤摔得真痛快。
  “诶,不是说风雨过后都是彩虹吗,怎么,彩虹在哪呢?”
  “你看,那边有朵彩云,指不定彩虹待会从那出来呢!走,我们去彩云那边!”嘿咻嘿咻,跑着、追着、跳着。
  “怎么还没到呀?我们明明走了很远了。”
  “嗯……云在天上,很高的,我们去山上吧,山很高很高的,比我爸爸还高呢!”你一把我一把,好不容易爬上了山,太阳出来了,可彩虹呢?它哪去了?
  “你们闻闻看,山上空气这么新鲜诶!唉,你们说彩虹会不会受不了不来啦?”这一声回荡在他们脚下的山和对面的山,徘徊不止。
  “那我们把这的空气全部吸到肚子里吧,说不定彩虹就出来了呢。”一口一口,实在喘不过起来了,憋不住了,一下咳了好几声,“咳咳,咳咳——”我的伙伴,你们怎么了?
  “难怪彩虹受不了,我也受不了了,我们下山吧。”一步一个脚印,在潮湿未干的山路上印下一个个小脚印,这是他们的历程。下了山,下了山,干什么呢?踩水洼不好玩了……
  “回家吃饭咯,野了一天了还不吃饭啊?”咕咕咕~确实饿了,那先填饱肚子吧,吃饱了再说,可吃饱了困意就来了,呼呼大睡……
  风雨过后,生机四起——

对面的山篇9:牙山游记_550字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照着我红红的小脸。妈妈说要带我去美丽的牙山,听说那里的山很陡,我早想去看看了!
  带上矿泉水,太阳帽,穿上运动装和登山鞋,坐垫一应俱全。刚好8点整我和妈妈开始出发了。
  去的路上,嫩绿的小草儿为我们铺着柔软绿毯,花的气息飘到我的鼻中、飘到我的心里,可爱的小鸟儿的歌声不时回荡在我的耳畔,路边的大树、小树跟随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旅途……
  来到牙山脚下,往上一望,好高啊,我开始打退堂鼓,不过非常想看看天鹅花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就又有了劲头儿。我和妈妈一边攀爬,一边观赏着路边的花、草、树,可一直没有看到天鹅花。正当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眼前突然不知道从哪儿蹦出好多朵天鹅花,有的宛如热恋情人相对相依、有的宛如迷了路的小孩、有的宛如孩子在玩耍、嘻戏,特别漂亮。
  爬到半山腰,我的腿脚有些不听使唤,我感到非常的疲劳,真想立即返回山下,妈妈说:“坚持就是胜利!”我又鼓足了勇气。
  终于爬上了山顶,从山上往下望,眼前是那么的空阔,原来的疲劳立即消失,心情变得活跃起来,我在山上高喊:"我爬上山顶了!”对面的山也说:“我爬上山顶了!”山顶上的最为著名的野樱花大多还是花骨朵儿,只是,偶尔的有几支盛开,艳艳的粉色,美丽异常,像是要给我们一些惊喜。
  我战胜了自己,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牙山,越来越喜欢我们可爱的栖霞!
    五年级:郝艺杰

扩展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