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传说8篇

时间:2018-10-18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除夕传说篇一:春节的传说_700字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就来到了。
  在这一天,人们会舞起狮子舞起龙,吃团圆饭,包饺子,给红包等习俗。但春节又名年,所以就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做(年)。它长着长长的触角,性格异常凶猛。它深居在海里,每年除夕,它就会爬上岸来吃人和牲畜。村里的老百姓非常怕它,所以每年除夕夜的前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个老头儿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一个好心的老婆婆给了他一点食物,并劝他赶紧上山避难。那老人捋着胡须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继续劝告,可老头儿都一一回绝了。老婆婆没办法,只好让他留了下来。
  半夜时分,(年)发现有一间屋子出现红色的亮光。(年)一看,大惊失色,向后退了几步。突然,屋子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一下就灰不溜秋的逃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五年级:王佳法

除夕传说篇二:春节的传说——“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除夕传说篇三:中国的传统文化_700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腊八节,元旦节……民间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有微雕,刺绣,剪纸,泥塑,皮影,吹糖人,砖雕,瓷刻,木偶,蜡染,脸谱……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除夕和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阴历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夜,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让我在家带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天渐渐地黑了,“年”来到了村里,可大家只听得“年”的一声喊叫,原来是因为那个乞丐身穿红色披袍,还把老婆婆的家打扮的烛火通明,还放着烟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广为流传了,大家都效仿那个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果然,“年”再也没有出现过。
  更因此,到了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所以,过年才有了贴窗花,放爆竹的习俗。春节更有拜年的习俗,相互问候。还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一顿晚餐……还有许多习俗。
  中国的习俗和传统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的有进步。”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请“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吧!
    五年级:万诗玲

除夕传说篇四:除夕夜_300字


  除夕是农历的最后一天。传说有一个怪兽叫夕,一到大年三十,就出来害人。人们发现夕怕鞭炮爆炸的声音和红色,于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贴春联,夕吓跑了。后来过年放鞭炮、贴春联成了人们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傍晚,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我举起杯子和爸爸妈妈碰杯,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希望我快乐成长。
  二十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观看着精彩的节目,在欢乐中迎接新年。午夜,时钟敲响了零点,我赶紧跑到窗前看,几个地方同时响起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射向夜空,在夜幕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耀眼夺目,使夜空如同白天一样。
  新年到了,虎年大吉,人们喜气洋洋。这个欢乐的除夕夜,我永远难忘。
 
    秘密四年级:小菲

除夕传说篇五:年的传说_2000字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现在,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
  以下仅供参考:
  在这个传说中年的形象与现在年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现在年的形象往往是生肖,比如今年是牛年,那么年就以一个气冲斗牛的牛形来到人间,欢迎每个生肖年的到来意味着告别过去的不幸和迎接新的希望,所以年关未至就已充满隆重的欢愉氛围。而传说中的过年则是为了躲避凶兽,年关意味着奔逃,躲避,如果有所谓欢度也不过是为自己还活着感到庆幸而已。抛开传说中对习俗的解释因素之外,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传说与现实二者间对年的态度仍有本质的不同。
  何以如此?何以传说中的年要以凶兽的面目出现?
  让我们来重温这个传说,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年是个凶猛异常的“怪兽”,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会上岸活动等等。如果我们不从现实意义而从象征的意义上来理解的话,这个故事就不是那么有趣了。“海”是神秘莫测之物的象征,年从海上来,即是告诉我们,年的来源乃是不可言说的神秘,是不可理解的。而每到除夕上岸是说,年以除夕为周期周而复始的出现,遵循着一定的时间长度来“伤害人命”,年的到来以夺走生命为目标,这是年出现的目的,也是年因此被看作怪兽的原因——年的出现不可理解,带来的后果又是如此的可怖,以至人们只有纷纷躲避。至此我们可以猜到,这个周而复始来到人间带走生命而又无人可以抗衡,从不可理解的神秘之地来到人世的“年”,实际上就是指时间。时间不停的流逝,以除夕为周期提醒人们自己的存在,两个除夕之间的时间即是一个“年”,它来夺走地上一切生物的生命,尤其是其中有时间意识的那个生命——人。
  人作为所有生物中唯一有时间意识的生物,需要对时间的迫近威胁有所反应,如何反应?
  第一种态度不出意料是生物性的——逃离,逃到深山躲避“年”,实际上是希望逃离人自身上的时间性,希望以空间上的躲避拉开与时间的距离,借此逃避时间带来的生命终结之焦虑。显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年到该来的时候还是照来不误,这种逃避无助于驱赶人们对时间的焦虑。正当人们对年(时间)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人出现了。顺便说说,在不同国家的各种传说中,总是出现一些老人的形象,他们在故事的中途出现,为主人公指点方向,这些老人代表一种精神上的原型——睿智,富有远见,并且常常以其道德品质着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也不例外,他宣称自己能赶走“年”,众人当然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这是当然的,好比一个人不能拔着头发把自己揪离地面,在时间中的人如何能超越根植于他自身的时间性呢?人能超越时间而活着吗?于是,智慧(老人)被留下独自面对时间(年)。
  时间按部就班的出现,但智慧却给时间准备了一个惊喜——红色、火光和炸响,年被吓跑了。声、光、色,对应于听觉、视觉和触觉,只能为有意识的生物所体验,智慧以加强的生命体验对抗时间。这里,对时间的第二种态度出现了,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应对。
  然而,时间是无意识且冷漠的,与一切感觉无关,何以在故事中年会被红色、火光和炸响所惊走呢?
  在故事的结尾,人们重回村里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年被赶走了,不仅如此,人们同时还得到了三个对抗年的法宝,从此以后,人们在除夕的时候不再需要逃离,而是用这三种法宝的衍生形式“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来度过年。智慧借助工具召唤生命体验的加强,并把这种体验以形式化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仪式,借助这种仪式,人们不再对年感到害怕,人们能够对年的到来坦然以对。换言之,人们通过仪式驱散了对时间的焦虑。到这里,智慧(老人)的策略就逐渐清楚了,人不能脱离时间而生存,但可以克服随时间而来的焦虑,通过把视线从时间(年)转移到仪式(贴对联、放鞭炮、在家守岁),人的焦虑得到缓解,人在过年仪式的形式中感到安全,时间虽然仍然继续(“年”深居海底),但人们不再恐惧(“年”仓惶而逃),年的力量被剥夺,人自由了。人自由地栖居在大地上,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过年”成为节日)。
  卡夫卡曾谈到童话,“没有不流血的童话。每个童话都是来自血液和恐惧的深处。这是所有童话共同的地方”。关于年的传说也是一个小小的童话,他真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时间带来死亡,对死亡的焦虑需要人们来克服它,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克服时间。不止通过仪式,也要通过语言,人们给自己讲述了一个克服时间及其焦虑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和其他的童话一样,人们给自己许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六年级:2421073030

除夕传说篇六:除夕_550字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古代《风土记》记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传说,这一夜守岁,来年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为迎接佳节,人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门窗贴上了对联、窗花、阳台挂上了大红灯笼。到处焕然一新,呈现一片祥和!晚上八点钟,祖国传统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聚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晚会的节目既丰富又精彩!有优雅的舞蹈、幽默的小品、动听的歌声……无不显示着祖国的明天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还有俩小时,新年的钟声就即将敲响,美好的祝愿不断从手机短信中传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阵阵响起,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拿起事先准备好的一堆花炮和打火机,冲出门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烟花拖着一条长长的长尾巴,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串串一群群,冲上天空,又像一个大帐篷,慢慢的落下来了,有的想月季,菊花,串红,万紫千红,千奇百怪;刹那间又消失在空中。大地天空沸腾不已!零点过后,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就睡觉了!除夕之夜我过得真开心!
 
    初一:燃烧烟火

除夕传说篇七:除夕夜_500字


  我盼望以久的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妈妈出去玩,看见大街上张灯节彩,人山人海,有如汹涌澎湃的大海。焕然一新的大街小巷、绚丽多彩的霓虹灯、造型典雅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电视塔、巍峨雄伟的立交桥,更给整个西安平添了一份浩然坦荡的现代化的气势。
  小区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门缝里传来了扑鼻的香味;门开了,家里亮堂堂的,换上新衣的小朋友们出来了,手里都拿着各种各样的鞭炮。“他们不怕炸到手吗?”“不用怕,他们手里还拿了一柱香呢。”只见他们用香远远的点着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顿时在院子里响个不停,小朋友们别提多高兴!看到这样的景色,我感觉到了除夕夜的味道,也使我想起了一个传说——一个关于“年”的传说。
  相传,有一个怪物叫“年”,它每到除夕夜都要出来偷吃老百姓的牲口,所以每到除夕夜,老百姓都提心掉胆,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办法,有一天,一个陌生的老人说他能制服“年”,村里的人都不信,到了晚上,可怕的“年”来了,老人把屋子里弄的亮亮堂堂的,门前噼里啪啦燃起了爆竹。“年”看见这架势,掉头就跑。后来,这种方法传遍四方,因此,每到这一天,大家都要把屋间弄得亮亮堂堂的,而且还要放鞭炮,并把这一天定为除夕。
  过年真快乐,我爱除夕夜!
 
    三年级:梁炜

除夕传说篇八:一月有奖征文:我和新年_1000字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们哈哈笑;新年到,新年到……”听着这熟悉的歌谣,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了。家家户户忙着换喜气红对联、放噼里啪啦的鞭炮。大商场外挂满了红灯笼,孩子们也穿上了新衣裳……无论大街还是小巷,到处都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息。
  很快,除夕已悄然而至。一醒来,一阵噼噼砰砰的鞭炮声响彻耳边,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这可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走出门外,在雪地中开心地转圈,小孩子们也在儿童公园里尽情地玩耍。他们抛开作业,抛开责骂,无忧无虑地迎接新的一年。可爱的雪精灵们在空中旋转,在我的头上、胳膊上、身上留下点点痕迹。
  晚上,夜幕降临。我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边观看一年又一年的精彩春晚,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薯片。最精彩的莫过于知名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恋》,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两只孔雀唯美的爱情故事,真可谓“美轮美奂”!而韩庚表演的《除夕的传说》也很是传神,配合现场的3D技术、中国风、武术搭配舞蹈和表演者霸气的黄龙袍,视觉效果很是惊艳!不过今年的小品虽然没有谐星赵本山和其弟子们助阵,但也带来了今年的潮流元素“穿越”,更增添了些搞笑。
  当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时,窗外的鞭炮声再次响起。看着这些美丽的礼花在天空中绚丽地绽放,它们好似孔雀开屏的唯美,又如天女散花般的烂漫,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我竟忍不住欢呼!
  随着零点的钟声,神州大地一片欢腾,送走2011,迎来2012;送走悲伤,迎来快乐!在这沸腾的情景之下,人们充满活力的脸上,写满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希望!
  “新年到,新年到,我给奶奶拜个年,奶奶给我红包包;新年到,新年到,见面都说过年好,互相恭喜大家好……”正月初一,我和妈妈带着礼品,走亲访友。这时,我们这些孩子都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与激动,因为我们就是希望拿到装满大钞的红包!
  “新年到,新年到,新年要有新气象,工作学习步步高;步步高!”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摘掉“粗心”这顶讨厌的帽子,让数学不再成为我的烦恼;我的语文和英语要“更上一层楼”;而处于弱势的生物和地理,也要透彻地理解,取得满意的成绩!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
    南京市高淳县德圣/第一中学初一:孙锦儿

扩展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