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换一换8篇

时间:2018-10-17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第一篇如果我们换一换:换一种眼光_800字

  有一首寓言诗,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鹂,黄鹂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鹦鹉,鹦鹉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了!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牌,你能说清到底谁是压在谁的上面吗?
  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懦夫”与“勇士”、“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别,人类却懂得;于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赢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于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
  很多人惯于标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别人的“污点”,而对别人所发现的自己的污点浑然不觉,乃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犯了片面看事物的错误,忘记?quot;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训,这是其一;其二,百灵会唱歌,苍鹰飞得很高,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却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好比苍鹰,喜鹊觉得它”好高骛远“,也许苍鹰自己,或者许多别的人,恰恰以为这是勇气与力量的体现。
  如果换一种眼光呢?以喜鹊为例,假如它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一下:我这种生活是不是有些”失节“呢?苍鹰飞得高的勇气和力量我有没有呢?这样情况便不同了:怪圈被打破,鸟类将成为由各个富有个性的个体完善融合而成的整体。
  以鸟喻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奔波,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如果我们不换换眼光,而总是以某种思维定势来评判谁是谁非,在看别人和看自己时下意识地采取两种标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对自身、对别人及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再美的世界,也就只能是雾里看花,甚至连花也不像了。
  所以,让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样,鸟类的怪圈才不会再出现在人间,我们才能在对主、客观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建设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如果我们换一换:换一个角度谈谈中日问题_800字

  说到中日问题,即令人喜,又让人忧。中日交往从汉朝就开始了,隋唐时期交往密切。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所以日本如今还有许多文化与中国相似。可再谈到侵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不止一次两次,而且每一次中国都会有许多人伤亡。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旅顺屠杀一次次抨击着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心灵。而2006年的小泉首相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使世界又一次愤慨。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无比气愤,可我发现在我发表了一大堆愤慨之词后,父母并不那么生气,反而很平静。我问他们为什么。母亲的一番话使我感触良深:日本侵略中国,你那么愤怒。那你有没有想过,中国元朝鼻祖--成吉思汗曾经将中国的领土扩大了多少?在这过程中,他杀的人可少与日本在中国所杀的人数?为什么中国人还那么对他顶礼膜拜?如果把这向后推几百年,那世界所唾弃的可就不只是日本,还会有一个中国。反过来讲,如果中国那时侯是成吉思汗统治,也不会被侵略了。为什么日本要侵略你?清朝政府的腐败将广大宝藏都浪费了,来点打击是应该的,让中国人民意识到腐败的可怕性,这是历史的必然。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我承认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应该万民鄙弃的,但如果我们中国强大了,他日本还敢随便惹你吗?他参拜明显有示威的意味。所以只有中国自己强大,其他什么办法都是空谈。不是吗?我沉思了:是啊,中国人不应该只想着怎么禁止人家参拜,而是应该多想想怎样出自己的那份力来强大中国。日本一代又一代地淡化日侵中战争的教育,不承认自己侵略过中国。而中国上海政府竟然也在淡化日侵教育,沪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删去了很多抗日战争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比尔?盖茨的致富等文章,说是要同世界经济接轨。我不否认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应加一些着一类的文章,但不能因此而淡化这些抗战教育。这样的话,以后,孩子们会渐渐遗忘国耻。以后会怎样呢?
  我认为,中国人民应求谨记国耻,同时举起发展的大旗,努力想社会主义的中高阶段挺进,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日本乃至其他发达国家,还会有这些问题吗?弱国无外交,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住脚跟啊!
 

第三篇如果我们换一换:感悟生活_750字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以歌声——题记
  生活的囚
  生活给每个人都设置了一座囚,四周是高耸的围墙,我们则是里面的人。我们在里面过着他给我们安排的生活。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从这里面跳出去,跳累了,就坐在那里想:该死的生活啊,我要怎样,才能出去啊!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木偶,周而复始地活着,望着那头顶铅灰色的云,看着那四四方方的天,问着从不回答我们的生活。这时的我们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是就此选择接受吗?不!我不会的。
  我在寻找,寻找一把钥匙,用它打开生活留给我的门。于是我无时无刻不再寻找它,我始终相信我能找到它,因为我向往外面的广阔天地。
  生活的礼物
  人生像一列开往死亡的火车,骑在由快乐和悲伤构成的轨道上,呼啸而过的火车,留下去的便是生活的馈赠。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正视生活。因为我们胆怯,害怕他给我们黑暗,给我们不幸。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换种心态,生活所给予的何尝不是一份惊奇的礼物呢?不要去想世界有多么黑暗,不要去想世界有多么脏乱,更不要去问生活有多么不公。你只要知道生活给了你什么,你必然会在将来收获什么。
  换个角度去想,有黑暗的地方,那一定会有阳光。
  生活的色彩
  总有一种颜色代表你的人生。你的人生是什么颜色,只能由你自己选择。
  有些人选择红色,因为他决定让自己活得精彩;有些人选择绿色,因为他想放慢自己去感受生活带来的美好;有些人选择白色,因为他想用自己纯白的世界去感受生活的颜色。以上所述都为乐观积极的人生意愿,但偏偏有些人会选择黑色,因为他害怕,他恐惧,不敢正视生活。为什么呢?可能是他自己不相信生活,他总是抱怨,心里总是不平。后果呢?生活将变得昏暗。所以请小心地对待生活,也请生活小心地对待我们。
  生活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我们该如何?
  相信自己心中的信念,告诉自己“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以歌声”,做一位歌者,唱出自己热血般的青春
 
    初二:卢雪

第四篇如果我们换一换:高一作文:换个角度思考_800字

  高一作文:换个角度思考
  113班曾霭兴
  潮水刚刚退去,美丽的沙滩上出现了许多小鱼,它们挣扎着,一条条灰白的小身体在一蹦一蹦地想要回到海的怀抱,血红的夕阳似乎把海烧着了。任鱼儿竭尽全力也未能如愿。这时,一个小男孩来到海边,拾起一条条的鱼儿扔向大海,大人笑他:"这么多的鱼,你哪能捡得完啊?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仰起稚嫩的小脸说:"那些鱼在乎!"夕阳淡淡地铺在海面上,如同纱帐,许多鱼儿因为小男孩的在乎而获得了继续生存的权力。但是如果小男孩也像大人那样站在人的立场上想,结局就不一样了。
  赵国重用蔺相如,使得廉颇不满。他想,自己出生入死久战沙场,到头来竟比不过一个文弱的蔺相如,实在是不公平。真是冤家路窄,一日两人在街上相遇,廉颇气势汹汹,毫无让路之意,蔺相如远远见了,忙叫驱车人改道而行。众人不解:"蔺相如为何如此胆小,惧怕廉将军呢?"他答道:"你们错了。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赵国之所以未被秦国侵占,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使它有所顾忌。但如果我们两人不和,不正合了他人之意么?"廉颇听到这些话后,惭愧万分,于是负荆请罪。他说:"我真的是太狭隘了。只考虑自己,而不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考虑,真该汗颜三思啊!"
  站在国家大局的角度思考是一种智慧。
  公共汽车是一种方便市民的交通工具。同样的情形,我却见过不一样的处理态度。司机这一趟的"生意"真是好得不得了。乘客多得跟馅饼似的。又到一站了,有人要上车。司机回顾车里汗流浃背的人,笑着招招手示意人太多了不载了,然后车上的人便如逃过一劫般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那等人的乘客理解的微笑,心里不禁很受触动。换了是我也许也会气愤得捶胸顿足的。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也是一种宽容。
  很多时候与人产生磨擦,都认为是对方的错,但一旦转过身,从另一方面想,自己其实也有不对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但我们要善于选取最明智的角度,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第五篇如果我们换一换: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美好言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分值较大,可发挥的空间也很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呢?把握好六要素,帮你写出好作文。
(五)美好言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这里就是我们中考作文要追求的语言方向。一句话,要有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具备一定的美感呢?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1.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2.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4.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5.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第六篇如果我们换一换:爱,不解释_700字

  如果我们用心去看透这世间,会发现爱其实只有一种解释,来自心灵深处无名的爱怜。但我们换一个角度将体会到:爱的解释无穷无尽。
  爱是默默的亲情。每一个孩子都沐浴着父母的关爱,在无微不至的爱下健康地成长着。父母任劳任怨,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我们转,节假日别人休假,他们不休,用爱的雨露滋润我们幼小的心田。不仅关爱我们,还关爱着自己的伴侣,他为她洗碗,她为他拖地,在别人看来,里面没有爱,但又有谁知道,这些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早已化成血溶于水的亲情?
  爱是无言的关照。没有人会不承认,自己没受到过邻里亲朋的关爱,当你没考好时,邻居小妹妹是否在逗你开心?当你遇上坏蛋时,是否有人挺身而出?妥你不开心时,邻家大妈是否给了一个淳朴的笑容?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不过这也算爱吗?当然算,无言之爱,胜过下属对上司的陪笑谄媚,胜过讨好领导的苦笑无奈,胜过侍女天仙般的笑靥如花,胜过……
  爱是当仁不让的竞争。遇到对手,败了,别叹息,那也许就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只有败才有胜,才有一路的崎岖坎坷,才有尽管跌跌撞撞却已到手的成功,竞争是考验,是磨炼,是途中的当仁不让,是最后不傲的自信、笑容。遇到困难、对手、竞争,别怕,这是上天对我们的恩宠!
  爱是残酷的放任。狐狸妈妈非常爱自已的宝宝,宝宝小时候,给他们喂食,喂水,稍稍长大后又一步步悉心教他们捕食,生存的技能,干完这样一切,妈妈们却像对待仇敌般驱逐小狐狸。小狐狸恨透了妈妈,却不知,妈妈正在偷偷哭泣——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可是,只有放任他们,让他们经受考验,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
  爱,其实并不是惟一的,但是无论怎样,爱就是爱,就算世界灭亡,他也是是永恒的!
    广东深圳龙岗区兰著学校六年级:罗妍

第七篇如果我们换一换:“鸡毛换糖”的故事_150字


  听妈妈说,她儿时和小伙伴们在家玩耍的时候,每次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大家都要高兴地往外跑。
  只见一个叔叔手摇着“拨浪鼓”,肩上挑着货郎担,嘴里大声吆喝着“鸡毛换糖喽……”这时,妈妈就会吵着让外婆回家拿鸡毛换糖吃。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鸡毛换糖了,我想,如果我们现在也能用鸡毛去换糖吃,那该多好啊!
 
    浙江金华义乌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一小一年级:唐泽威

第八篇如果我们换一换:10-1=?_800字

  你知道十减一等于几吗?九。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十只鸟,被枪打掉一只,这里的十减一就不一定是九,而可能是一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十条金鱼,死了一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十减一还是等于十。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十支蜡烛,被风吹灭了一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一,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十个角,砍掉一个角,那么十减一还是不等于九,因为我们将看到十一个角。
  好了如果现在再问十减一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九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
  是的生活的智慧不同于简单的数学逻辑。“十减一”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到罗马去,你可以找到很多条大路,只要转一下身子或是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宽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辨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就如前面那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如果囿于纯数学领域,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答案。但如果跳出这个圈子,赋予“十”不同的具体事物,那么答案就丰富起来了。如果我们有探索的兴趣,我们就会发现,苹果换一个切法,里面会有五角星;如果我们还有足够的幽默,我们也能用“天真”一词造出“今天真热”这样可爱的句子。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更需要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的勇气。就如前面那道数学题,如果数学老师说“十减一等于九”,我们就认为“十减一”一定等于九,那么就失去了体会后面那么多答案的乐趣。近代科学家正是打破了“燃素说”,才使化学研究步上正轨。贝多芬正是敢于打乱传统乐式,才创造了许多传世之作。曾经有个故事说,过去的电扇都是黑色的,正由于日本一家公司敢于逆向思维,生产了许多彩色电扇,不仅使其销量大增,更给后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正是一位日本小女孩,把未用完的长笔芯当作全用完了,从而解决了因笔芯长漏油的问题。
  十减一等于九。
  十减一不等于九。
  十减一等于……

扩展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