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中山陵篇(一):中山陵
中山陵 湖北省武汉 武汉市华师附小6年1班 蒋昊伟 中山陵位于南京城东北方向的紫金山上,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8月4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重30多吨的大鼎,在大鼎的后面是一个大牌坊,牌坊上面刻着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所以又称作博爱坊。走过博爱坊,就是长达800米,宽30米的墓道,墓道两旁植满了高大挺拔的松树。我们走了好半天,花了好多力气才走完了墓道,来到了后面的山门。穿过山门到达碑亭,中间是中国国民党给总理孙中山先生立的一块碑,碑亭的顶上是国民党的党旗“青天白日旗”。我在这休息了一下,看到了长达800米的墓道十分平坦,而到了山门这里变得非常陡直,以及中山陵后面的山峰,终于知道了中山陵为什么修建在这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如同一把椅子,中山陵就修在椅子之上,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国民党要稳坐江山。碑亭的后方就是陡直的台阶了,妈妈叫我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于是我一边上台阶一边数,由于我上得太快,数掉了许多级台阶,所以直到后来才知道一共有392级台阶。爬完了392级台阶,我们又来到了灵堂。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用汉白玉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此时的孙中山先生手中正拿着民国政府的建国大纲,目视着前方,好像正在想着什么。这尊雕像,雕的栩栩如生,甚至衣服上的花纹的清晰可变真像电视里看的孙中山先生。灵堂两边是总理孙中山先生与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题写民国政府建国大纲,抬头向上望去,灵堂顶上也是“青天白日旗”。接着我们有走进了灵堂后面的圆球形的墓室。墓室的顶上贴着蓝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上面照样映着“青天白日旗”。墓室正中间的地下是一副铜棺,里面躺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铜棺上面有一个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卧像,雕的也十分精制,丝毫不亚于灵堂里摆放的那尊坐像。我又绕过灵堂和墓室,来到后花园,这里有有关于中山陵的展览。从展览里我知道了中山陵是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师吕直彦设计的,为了设计这个吕直彦花了3年时间,用尽毕生心血而完成的。他这个中山陵的设计也有一定寓意:整个中山陵的样子就好像一个警钟,以警示后人。据资料介绍中山陵位置的选定,是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打猎中大致圈定的,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宋庆龄、孙科以及国民党的一部分人员来到紫金山,选定了具体位置。 看完了中山陵,我有去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虽然是皇帝陵,但和中山陵相比之下,显得并不气派,甚至有些破旧不堪。我现在不得不承认,中山陵是多么的雄伟壮观,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指导教师:林桦
中山陵篇(二):去中山陵
去中山陵
今天,我们来到了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可高了!我和爸爸都累得直喘粗气。
中山陵的人很多,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就表示我们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拜和敬佩。
中山陵在半山腰,我和爸爸爬了很多楼梯才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我们看到在大堂上的一个大字碑,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我们进入了大堂中心,我看见了两个大字,是“肃静”,我们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前,我看见孙中山先生在那儿坐着,他看起来多么慈祥阿!微笑着看着我们。
听爸爸说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当时提倡的思想是“民主、自由”“天下为公”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有他的积极作用。
再见!孙中山先生。
指导教师:韦淑梅
中山陵篇(三):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中山陵游记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中山陵游记
今年的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南京的中山陵游玩。中山陵位于南京的钟山风景区,位于紫金山的南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首先我们坐游览车到了中山陵广场,广场四周种满了青翠欲滴的松树,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座巍然耸立的牌坊,牌坊上是孙中山先生亲笔写的“博爱”两个字。“博爱”是孙中山先生极力倡导的思想,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要互相关爱!
我们租了导游器,耳边听着导游的介绍,开始攀登中山陵的石阶,石阶共有392级,因为是过年,天气也好,中山陵人山人海,有的人没走几步就在那边休息,我和妈妈还算轻松,走走停停,没多少时间就到了顶端。站在山顶的最高处往四周看去真是太雄伟壮观啦!不由得感叹设技师的智慧!
接着我们随着人潮排队去参观孙中山先生的祭堂,顾名思议,就是孙中山先生死后葬在这里的地方,祭堂前面的拱门上刻着孙中山先生一直所创导的“民族”、“民权”、“民生”。进了拱门之后就看到了一个巨大而庄严的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雕像,看了边上的告示牌,我才知道原来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我想孙中山先生如果不是那么早生病去世,他一定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游玩,使我了解了很多中国的近代历史,我又增长了很多知识,我觉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