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6篇
一:[文学社]我爱文学社作文
【篇一:我爱文学社】
开学不久,我一时冲动,上下楼跑,找了校长和老师,办了这个双叶文学社。办好了,人多了,我才发现,我们学校十分需要一个文学社。
老李是一位校园记者,听了我的文学社立志后,也加入了进来。我灵机一动,组织了大面积的扩展活动。从捐款、小福利到印纸做宣传,经历了许多。
我的努力还是有结果的。发了传单以后,还有两个外班的同学要求加入。我班好几个怕写作文的同学还高高兴兴地进了文学社,又高高兴兴地出来。文学社的场地一直是我一块心病,找遍全校,竟没有一块空地方。从三楼搬到大院,文学社地点一直不稳定。现在,我将地点定在小班食堂。尽管那里有人吃饭,有人停车,但我依然在那儿扎根了。
几位指导老师十分繁忙,就由我来上课,尽管,只有下课那一丁点时间,我还是挤出来上了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还不停举手发言。文学社要出文集,我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我分派了几个部长工作,人多力量大嘛。我还动员了征文比赛,希望可以搜集文章。
打理文学社的几天,真得很累。但我每天还是挂着笑容迎接每一节课。
双叶文学社是领航,因此带动了其它的船只:也有其他文学社建起。我相信“双叶”不会让我失望!一棵棵嫩芽正在酝酿,一朵朵蓓蕾正要绽开!
【篇二:我与通途风文学社】
通途风文学社是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文化网站,创建于2004年10月,汇集了同学们佳作的精华,是我们通途小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学们能在通途风天地里自由写作,人人都是通途风文学社的小主人。
我是在刚上二年级的时候与通途风文学社结缘的。那时侯,我非常讨厌写作文。在一次语文课上,刚来教我们语文的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通途风文学社,我一听把自己的作文发表上去后,如果写得好的话,就会登在网页上而且大家都能欣赏到你的作文,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上了我的第一篇作文——《养金鱼》。
那时我还不怎么会使用电脑,一分钟只能打十来个字,一篇作文打下来,手指酸得不得了。几天后,我去查看我的作文,当我发现作文已经登在了通途风的网页上,并且作文的题目旁边还有一个大拇指形状的标记,我一问老师,才知道是推荐的意思,我高兴极了,使我第一次尝到了写作文的甜头,从此,我热爱上了写作文,也热爱上了通途风文学社。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的作文在通途风的网页上一篇篇地多了起来,我的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多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这一切都是通途风文学社的功劳。
现在,通途风文学社已成为了我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学习有多紧张、多繁忙,我每周都会风雨无阻地发表几篇作文,同时也愉快地欣赏其他同学的佳作,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爱通途风文学社,是它引领我愉快地走进写作的天地里,是它让我爱上写作,使我的作文水平不断进步。啊!通途风文学社,我的好伙伴。
【篇三:我的文学社作文】
刚刚看了文学社的电子书刊,一个个的老前辈,向我们诉说着梦飘幽落的成长,进步,其中浸透了他们的汗水,艰辛。
我的眼眶有些发胀,红红的,仿佛要喷涌出来。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写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文体,因为我害怕,担心自己的水平太低,会受人嘲笑。怀着懵懂的心情,我踏上了作文吧的旅途,头一次,我加入了文学社。飘幽忧,月儿宝贝_4723,尤忧…这些前辈的努力作为后来人我也许很难理解,但我知道梦飘幽落直至今日,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在为文学社而努力着,奋斗着。
此刻,我为自己过去的胆小,懦弱而道歉,我不应该只顾及自己的名声,而一味的躲在自我的小天地里,不肯为文学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幸亏今天,在梦飘幽落的年刊上,我被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所打动,我醒悟了:做为文学社的一员,我有责任,有义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那一份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都应该尽己所能去奋斗,不让梦飘幽落的名声因我而受人耻辱。
刚刚过完了初中的岁月,面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我决心要让自己奋起,我要广泛的阅览各类书籍,我要积极写作发表评论,我要…
心中的念想在这一刻充满了我整个的脑海,不管前路是否曲折,是否艰辛,不管未来受到多大的挫折,我都将坦然面对,因为我的身后站着数以千计的文学社朋友,不论是否相识,我相信大家都会支持我,支持那些敢于创作的孩子们。
又是一串激昂的文字,我不禁为之动容,越想越觉得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文学社的每一个成功与收获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付出和汗水,更离不开每一位的社长们的辛劳和奉献。
也许我的语言是如此的单薄,无法把前人的功绩表述的令人称颂,但我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这就足够了,相信在未来的不远处,我将会和作文吧,和文学社的每一的成员一起成长,在这年少时光展现我们的青春与活力。
特将此篇奉献给那些为梦飘幽落文学社做出努力的每一个人——一个并不所为你们所知的成员。
二:[文学社]漫步
凝望天空,一片灰白。安静的课堂,气氛显得有些许压抑。想起下节就是社团活动,我的心更加烦闷了。
本身我是极不情愿去参加啊文学社的。可在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后,我还是阴差阳错的加入了。于是从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便不太好。可千不愿,万不理。那道铃声还是响了
我磨磨蹭蹭地向操场走去,看着人山人海,我心里更不舒服了。坐在文学社的教室里,听着外面热闹的喊叫。我不禁心神一动,生出想要出去走走的心愿
走出门,轻巧的乒乓球披着橙黄的外衣,随着球拍的舞动,上下跳跃着,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灵巧又可爱。大大的篮球也不甘示弱地跃进了篮筐,又‘咚’的一声落下,弹起,落下。再往前走,跳绳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完美的弧线,远看就像一道道缤纷的彩虹,跳绳的人敏捷地跳起,躲过了绳的牵绊。猛地听见一阵节奏极强的音乐,抬头便见,一群女孩子围在一起,随着音乐打着节拍。我正疑惑:她们在干嘛呢?她们就开始与音乐共舞起来,似行云流水。我不禁看呆了,继续走下去,竟发现了太多精彩:跆拳道社的同学咬着牙在拼命压腿,哪怕汗水直往下淌,也没有放弃;话剧社的在努力纠正着自己的发音;吉他社的从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基础打起……`
我突然看不下去了,转身快步回了文学社的教室。那个一开始让我心烦不已的教室。安静坐下,没有说话。拿起笔,盯着雪白的稿纸。我的脑海里浮现起刚才看到的情景。心里又是一阵悸动,他们在为自己的梦坚持,努力。而我却如此去看待,一股羞愧萦绕于心。
我拾起笔,将这份精彩从笔尖流泻而下,也将自己的心轻轻打开,与漫步相连……
三:[文学社]梦想缘起
初二的某天。
因为语文老师有事请假,今天语文连堂课大家自己写作文。题目不限,题材不限。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几行字。
题目不限,题材不限……
这样的文章相当有难度啊。我咬着笔,眼睛呆呆地看着窗外。11月,深秋了。一片巴掌大枯黄的叶子在我的视线里快速地掉下来。不知道为什么,身体突然颤抖了一下。
看见鬼啦?璐璐转过头来看着我。
我把眼睛眯得只剩下一条缝,定定地继续看着窗外。对璐璐说,你看,我这样,像不像一个长发飘飘的,忧郁的诗人?
好吧好吧,像!奖你个卫生球!说完,璐璐转回去继续写那题目不限,题材不限的高难度作文了。
我只觉得自己心里有无限的诗意,但是,我表达不出来。
到最后,语文课代表来收作文了,我还是一个字都没动。相以沫,写完名字。我毅然将空白的作文纸交了上去。
一纸诗意的素白。
我幻想着语文老师看到我这份创意后欣喜的表情,她会不会懂我心中的诗意呢?如若她明白,她肯定会为有我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的呢。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里,我是多么地希望时间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最好直接跳到周四的作文课。老师会不会在课堂上表扬我呢?想到这,我的嘴角又夸张地往上翘。
周四如期而至。
那两节连堂课上,老师很细致地点评了班里37个人每一个人的作文,除了我。每个人都发到了批过的作文,除了我。看着璐璐盯着老师给她写的评语开心的表情,我突然觉得眼角湿湿的。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因为诗意不被老师理解后的失落,但是,眼角却越来越湿,眼泪像一颗颗巨大的石头从峭壁上滚落一样掉下来。我把头埋进手臂里。
相以沫,语文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语文课代表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地喊着。
暖暖的色调,淡淡的,慵懒的咖啡的味道。老师坐在办公桌前,微笑着看着我。
坐。
不了。我顿时觉得脸上一阵发烧。
坐吧。
好吧。我脸上烧得更厉害了。
一纸诗意的素白。老师拿着一张空白的纸张轻轻地念道。
心里像是被什么触碰了一下,我猛然一抬头,再仔细地看一下。没错!这就是我交上去的作文纸。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说,这是你写在背面的,应该是不经意写下的吧?
我明显地感觉到脸上的烧一点点地消退了。
老师教书教了那么多年,很多事情,老师都看得出来的。比起绝大部分学生,你的天赋,明显要高出很多。老师也很欣赏你这“一纸诗意的素白”。但是,你还没找到适合你的表达方式。所以,你自己要更加努力。天赋加努力,才会是真正的成功!
一个个字,就像是一双双温柔的手,打开了我心里乱成一团麻的一个个结。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来。老师把“一纸诗意的素白”还给了我,笑着,拍拍我的肩膀。
老师给了我一本书,学校柳风文学社最新一期的刊,《校园十大优秀写手作品集》。
施老师搞这个文学社挺不容易的,可是——老师稍稍地叹了口气。可是,还是不景气啊。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要是也能搞成像白象中学的金鳌文学社那样的,那该多好啊。
我怎么也忘不了老师说起这个貌似非一般好的文学社时候,那样向往,骄傲的神情。
白象中学!金鳌文学社?
前者我是熟悉的,毕竟老家在白象的缘故。可是,后者……全是几个陌生的字眼。但是,我暗暗地记在了心里。
日子如是过。
每天和璐璐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一起白痴地笑。
那天的电脑课,不靠谱的电脑老师又迟到了。于是,37个人上QQ的上QQ,玩游戏的玩游戏。登了QQ,也没啥人好聊的。百无聊赖点开百度。金鳌文学社!这几个字眼一下子跳进我的脑海里。好!说干就干!
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当我的键盘上敲下这五个字的时候,我的手有微微地颤抖。学校的网速很快,鼠标一点,网页迅雷不及掩耳地打开了。那一刻,我分明是感觉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我的面前铺展开来,召唤着我,来吧来吧……
那个百科做的相当的精致,也很特别。彼时的我不太懂网络,但还是一眼被它吸引住了。页面上有一张指导教师的照片,姓黄。出乎我意料,与施老师的老成完全不一样,这老师还很年轻,笑得有点夸张的嘴角,一张涂满阳光的脸。
看什么呢?璐璐的脸无比夸张地凑了过来,吓了我一跳。
哎呀,我在触碰一个属于我的未来的全新的世界呢!我关闭了页面,开心地对璐璐说。
全新的世界?进去这里就会有很多人拥过来找你要签名吗?璐璐笑嘻嘻地对我说道。
自从那次和语文老师聊过之后,我跑她办公室的次数越来越多。老师很热心。通过老师,我得到了关于金鳌文学社一些很详细的介绍。老师还感动死人不偿命地都给我打印了出来。如获珍宝,我把那厚厚的一沓纸平平整整地放在了课桌的抽屉里,如同鲁迅先生刻在桌脚的“早”。
伴我走过的大段初中时光里,我始终觉得这些种种,与我往后的生活有种无法言表的契机。
周末在家。
那个晚上,背完英语已经9点了。妈妈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放在桌子上。妈妈说,沫沫,早点睡,也别太辛苦了。
妈妈走了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一沓的资料,细细地又看了起来。金鳌文学社!黄老师!我在嘴巴里又将这几个名词温习了一遍。
我习惯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地睡觉。那晚的路灯光太淘气了,苍凉的光线被麻布料的窗帘隔得有种美妙的幻觉。我躺在被子里,静静地想着这个属于我的,未来的,全新的世界。
记忆,念想,期待,无限的憧憬,犹如盛夏的爬山虎,缠绕在了心上。
第二天,我*在靠枕上看电视。在我看到特别好玩的地方正笑得特别夸张的时候,一个姐姐样子的姐姐进来了。我晓得她是隔壁张阿姨的女儿,但因为长期不在家,便觉有些生疏。
这位姐姐坐在我的书桌前,随手拿起我摊在桌子上的那一沓资料。虽然不是不允许别人动我的那一沓纸,但是那姐姐拿起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心里一紧。
金鳌文学社啊?这可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喔!怎么沫沫,你也喜欢这个文学社?
看着眼前的这个姐姐,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嗯嗯,我很喜欢这个文学社的,这是我语文老师告诉我的。我真的是超级向往的。姐姐姐姐,你能跟我说说嘛?
没问题的!姐姐打了个漂亮的响指。
这个文学社呢,是象中最有特色的一块,其实你桌上的这些资料啊,有些都是很早之前的成绩了,现在文学社办得越来越好了呢。我同桌就是文学社的社员喔,她每次上完文学社的课拿回来的五河简报我都会看的,可着迷了呢。可惜我的文笔实在是太差了,所以就没入社。我还记得我最喜欢社里的一个写手,笔名叫苏幕遮。每次同桌拿回简报,我都会抢过来看,找这期有没有苏幕遮的文章呢,哈哈……
哇……我听得入神了。心里本来的那些小期待,小憧憬,顿时像是冰镇后的可可,
四:[文学社]最初的梦想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华似水匆匆,多少物事已非,坚持不变的,仍然是心中那个最初的文学梦。
记得小的时候,性格内向的我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到处疯玩,更多的是待在家里静静看书,从此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那时我只是挑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来看,对诸如外国文学之类的涉猎很少。因此,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小到一首诗歌,大到一部厚厚的小说,便形成了我对文学的最初印象——含蓄典雅的美。这一理解不仅是我对文学的基本概念,也形成了我自己的文字风格,在我闲暇所写的那些散文中,随处可见古典意象的渗透和点染。
基于对文学的钟爱,我在高中分文理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在这里,我有着一帮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一起分享看到的好文章、好诗词,一起讨论有趣的历史人物典故,有时候还牛刀小试,自己填词作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我更加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我要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对文学、对美的理解。在学校岚光文学社举办的一次“美在我身边”征文大赛中,我所写的《美的感悟》荣获了一等奖,还发表在文学刊物《三角洲》杂志上。这篇文章淋漓尽致地道出了我对美的全新感悟:“美是无拘无束、无定无向的,它不分季节、不分形式,只要用心灵去和身边的事物交流,你就会发现美存在于时时处处。”我坚信,是文学给了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我如何在熙熙攘攘的繁华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栖息之所,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与淡泊。
也许我的人生道路在那些瑰丽的古典诗词打动我心的时候便早已注定,大学我选择了向往已久的中文系。遨游在在这个比高中文科班更广阔的空间里,我有了更为系统学习文学知识的时间和条件,课堂上跟着老师“上下五千年”地畅游一番,下课后便与同学去图书馆中“搜金寻宝”。那段时光因为有了对文学的喜爱和梦想而变得不再单调,枯燥的课业负担也变得不再沉重。记得有一个老师上课从来不带讲义,常常只端着一个茶杯走进教室,一开讲就是两个钟头滔滔不绝,我们在下面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当时真的好羡慕他一肚子的好学问,简直就是一个文学聚宝盆。也正是这些好老师,将他们的平生所学倾囊相授,才让我们得以领略到文学殿堂里无尽知识宝库的魅力。在中文系的四年大学生活使我受益匪浅,既丰富了我的文学素养,又陶冶了我的古典情操。
大学毕业,我顺理成章地做了一名语文教师。虽然没有像儿时所梦想的那样成为妙笔生花的作家,可是当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也多少弥补了这个遗憾。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延续了文学的生命,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欣赏文学,让更多双眼睛去发现这世界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比那种终日埋头写作的职业更有价值。而且在这些学生中还能发掘不少好苗子,看到他们,就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多么令人欣慰!
我相信,文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梦想与现实虽有距离,但最初的梦想始终不会改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点点滴滴,尽上心头,自是不言而喻。
五:[文学社]摘杏
这个季节的这个时候,是摘杏的好时节。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一次有意的活动——让学生亲自摘杏。
这件事是在课间举行的。当时广播里说 ,叫两名文学社的社员迅速到达某某地点,我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到达了指定地点。只见1—5年极分别按年级排成5行。前面立着一棵杏树,上面结满了黄澄澄的杏,一看就让人流口水。
我听旁边的人窃窃私语:“让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呀?”“就是,不会是来吃杏的吧?”“还有还有,那个人搬着个梯子好像也没用啊。”一时间,乱成一团,文学社社长不得不维持秩序:“都别说话,等会儿有惊喜哦。”这那是维持秩序呀,这更是吊我们胃口啊,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
终于到了解开谜底的时候了,校长微微一笑,隆重地宣布:“今天我们文学社社员很有幸参加亲自体验摘杏的经历,这是很珍贵的一次机会,不过你们可不要白摘恩。”这是有同学低声说:“哎,又要写日记!倒霉!”我觉得能有这次机会就很好了,写日记也是应该的。
接下来,到了我们亲身体验的时机了,我激动不已,这可是我第一次自己摘杏,我会摘到一个又大又圆的杏吗?我会吃到一个香香甜甜的杏吗?会和我们平时从超市里买的一样味道吗?眼看马上要轮到我了,我既高兴又紧张。到我时,我爬上梯子,看到一个圆圆的杏,欣喜若狂,伸长手臂摘下了那个杏,老师还给我照下了精彩瞬间呢。爬下梯子,将杏在盆中洗洗,马上进我的馋嘴了,也许是自己摘的吃的更香,反正我尝着挺美味的,又酸又甜的。
一进教室,同学们顿时惊讶起来:“怎么还带来了一个杏?哇,我也想吃!”那时,别提我有多开心了,我把杏放在嘴里,却不敢咽下去,仿佛八百年没吃过杏似的。但与此同时,我明白:有付出就有回报,正因为我在作文方面有不错的成绩,才有这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摘杏。
六:[文学社]阳光照进我心里
阳光里,夹竹桃的花开在他的窗对面。白的、粉的,花影间,有蜂在飞舞,几片花瓣落下,在阳光里,与泥土共存。正如龚自珍所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融融秋日的阳光里,他如一缕阳光,静静照在我的心窗外。
他,红蓝格子衫,棕色长款裤,一双本就不大的小眼睛,在与学生互动时,总是不住地“露出原形”——眯笑成两条线。高挺的鼻子上驮着两只厚厚的镜片,鼻子下的嘴时不时会露出夸张的大弧线。
他希望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文学的种子,待到它们开花结果时,能像他一样,把文学放飞,放飞到每一个人的心灵里,如此,将文学传承下去。他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
他是我们班的“文学使者”——语文老师。他,不像小学的语文老师那样,死板地教书、校对作业本。他的课堂,从没像小学那般鸦雀无声,也从没像菜市场那般喧闹嘈杂,只有去亲近文学、爱好文学的和蔼与温暖。大部分的课程,他都抱着“文学的钥匙”——作文纸,引领我们进入文学的殿堂。
他喜欢用形象生动的动作,让我们记住文学的珍宝。上《咏雪》这一课时,他举起一只手,握紧拳,再张开,表示“撒盐空中差可拟”。当我们读到“未若柳絮因风起”时,他勾起兰花指,两手从左到右,缓缓移动。坐在底下的我们,个个乐得像朵花儿似的,有几个同学还跟着他动起来。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那天下午,天很蓝,云很白,太阳很柔和,所有的鸟儿都来了,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等待那文学的洗礼。他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兴奋极了,因为今天,他要举行庄重的仪式——把文学播入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心灵中,让文学,随着他们而放飞。
读着他的文,他的字,我几乎可以感觉到——他肩上负着将文学传承下去的重大使命,他将自己对文学的见解与感受全部赠与了他的学生,希望学生能像他那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地将文学再传递给其他人……等到他两鬓斑白、脚步蹒跚的时候,见到自己学生的学生在给孩子们传授文学,我想,他一定会感到心满意足。
我曾经想过,这个愿望是不是太不现实了,“传承文学”,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岂是几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可是,他说只要你还爱着文学,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别人,那么这个愿望便不再遥远。
或许有一天,我会如他一般,如这夹竹桃一般,根向大地,叶朝天空。那时的我仍会想起他今日如阳光般明亮的笑容——静静照进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