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圆6篇
吃汤圆篇(一):吃汤圆的作文
【篇一:吃汤圆】
今天中午,妈妈煮了一锅汤圆。妈妈在煮汤圆时,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妈妈怎样煮汤圆。只见,妈妈先将水倒在锅里,等水开了,便将汤圆放入水中,一共煮了十个汤圆。将锅盖盖上,等上几分钟,热气腾腾的汤圆就出锅了。
妈妈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汤圆,于是,我们就开始吃汤圆了。汤圆白白的,还非常的软,就像一个白白的面团。我咬了一口汤圆的皮,里面的黑芝麻磨的馅慢慢的流了出来。汤圆外面的皮滑滑的、软软的、粘粘的,很好吃。随后,我又尝了一下汤圆里面的馅。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也很好吃。软滑的外皮加上里面香甜的馅,让汤圆变得非常的好吃。深的人们的喜爱。汤圆的馅是五花八门的,有豆沙、大枣、芝麻等等。汤圆还是元宵节必要的食品。因为汤圆代表着家庭圆满,而吃汤圆就代表着今年家庭会圆圆满满。
我喜欢吃汤圆,不但因为汤圆很好吃,还因为汤圆代表着家庭圆满。所以我喜欢吃汤圆。
【篇二:吃汤圆】
我们家可不愁没有汤圆吃,因为我姨姨就是卖汤圆的。
元宵节前,爸爸去焦作姨姨家接我,捎回来了最好的“水果汤圆”。有两种,一种草莓的,一种猕猴桃的,都特别好吃。我最爱吃草莓的,一咬开,红红的草莓汁,还有草莓上的小颗粒呢。
汤圆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汤圆和元宵差不多,只是制作的方法不一样。妈妈说,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你来我家的话,我请你吃汤圆啊!
【篇三:吃汤圆作文】
转眼间,就到了元宵佳节,汤圆、元宵便一下子成了人们最受欢迎的食品,家家户户都要将它们摆上餐桌。
这样的情景总是让我不解,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吃汤圆。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汤圆,我一下子将汤圆放入口中咀嚼,马上口中便粘了起来,牙齿上、舌头上到处都是发粘的、令人恶心的糯米面,怎么咬都咬不烂,顽固的粘在一团,像一团软虫盘踞在我的舌头上,令人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我一下子就吐到了垃圾桶里,此时我的舌头也马上清爽了许多。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吃过这种难吃的汤圆和元宵,我也和这两种元宵节的代表食物从此拜拜了。
但是从小到大,很多东西都在改变。这天晚上看完元宵晚会,便突发奇想决定煮几个汤圆吃,心里想不知这汤圆会不会突然变得好吃了呢?我用小勺盛起一个绿豆馅的汤圆,只见它的一层糯米皮晶莹剔透,如早晨的薄雾一样环抱着淡绿色的陷,我试探着轻轻的咬了一小口,一层薄薄的散发着绿豆清香的汤圆皮便躺在了我的舌头上,仿佛要融化了一般,我又轻轻吸了一口馅,半被打碎的香甜绿豆就覆盖到了我的舌头上,甜甜的、又很清凉,我的味觉几乎要被这意想不到的美味汤圆所征服。最终经过这次试探性的考核,我决定将绿豆陷的汤圆列入我的美食表中。
这晚的突发奇想,成功让我喜欢上了汤圆,这种具有历史传统的美食。
【篇四:元宵节吃汤圆】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烟火,在自家的门口哄旺火,让自己家里的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快快乐乐!
说起汤圆,我最喜欢吃了,我甚至觉得,这是人间第一极品。
今天,晚上妈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三全凌汤圆”,雪白的汤圆就跳到我的眼帘。它是用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滚圆滚圆,特别惹人喜爱,我真想一口把它吃掉。
妈妈说:“我去煮汤圆”。不一会儿,汤圆开锅了,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快快先
吃汤圆篇(二):吃汤圆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元宵节吃汤圆了。
我从冰箱里拿出汤圆,只见汤圆冒着白气,像一个个小雪球。我准备好锅、汤勺、碗、汤圆,把冷水倒进锅里,炉灶打开,把锅放上去。过了一会儿,气泡从锅底冒上来,像一个个潜水的娃娃从下面游上来,大口地来呼吸新鲜空气;紧接着,泡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我把汤圆一股脑儿放了进去,它们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跳进了水里,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只见它们沉到了水底,过了一会儿才浮上水面。我怕它们不熟,便加了一小碗冷水,犹如在给它们洗桑拿一样。又过了一会儿,它们再次浮了上来,洁白的身子在水里打滚,像一个个小气球。有的作文跃跃欲试,要冲出锅来;还有一些“落后分子”,还在锅底呢!我拌了一下,它们也快速地浮出水面。
就在这时,我洒了一把干桂花,香味顿时扑鼻而来,好香哪!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舀进碗里,准备品尝它们。
汤圆香香的,我马上去咬了一口,只听我大叫一声:“好烫呀!啊——!”第一个汤圆就这样被我一股脑儿地吞了下去。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开始了第二个汤圆。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一口咬到了皮,它十分光滑,一不小心就把它咽了下去,但嘴里却还有余味。我又咬了一口,馅流了出来,赶紧吸了一口,“啊,香极了,甜极了!”我
吃汤圆篇(三):吃汤圆,看烟火,赏花灯,过元宵
元宵节,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家都是聚在一起,吃汤圆,看烟火,赏花灯。
据我在网上搜索,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等,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昨天,按照“流程”,当然是先吃汤圆了,我调查了一下,今年的元宵不只是以前的那传统口味了,现在有水果口味之类的了,譬如:苹果味、哈密瓜味等等,当然还有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味。市场上元宵、汤圆的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口味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水果口味和巧克力口味的,每一种都是那么新奇,那么鲜美,那么饱满。
品尝完美味的汤圆,我和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就去新房子那里看烟火了。我们是看的市体育馆放的烟花。“看,那里!”只见一朵如同牡丹花一般的烟花砰然而起,分散开来,又仿佛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OhmyGod!这一朵还未“熄灭”,那一朵又出来了,真让人眼睛应接不暇。这一朵和刚才那一朵不太一样,它是一个滚圆滚圆,跟汤圆似得烟花,和照明弹一样,射入天空,照亮大地。
赏花灯喽!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每年的花灯都是那样新颖,那样美丽。今年也不例外,花灯不管是形式还是样式,都改变了不少。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谐张店了。
和谐张店看似非常简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位警察推着一位老奶奶往前走,老奶奶笑容可掬。从这里,就能看出咱们张店的传统美德和中国的优良传统,才使淄博张店成为“和谐城”。
今年的元宵节过的真开心,吃了美味无比的汤圆,看了照亮天空的烟火,欣赏了种类繁多的花灯,过了具有优良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过的真是“爽”!
吃汤圆篇(四):吃元宵
一提到元宵节,我马上会想到吃元宵。不过,你们不能说我只爱吃。因为,我也喜欢看爷爷怎么做元宵的。
首先,爷爷用搅拌机把糯米打成粉末,再把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做成一个个直径2厘米的面球,再把它们压扁,做成直径4厘米左右的圆的面皮。最后,把豆沙放到圆的面皮里,把它包起来,这样一个元宵就做好了。元宵搓得圆圆的、软软的,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小的就像桂圆那么大。
现在要煮元宵了。爷爷先把一锅水烧开,然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到开水中。开始,元宵是沉在锅底的。要是元宵浮上来了,就表明元宵熟了。
元宵雪白雪白的,像一个个小球。熟了的元宵,颜色变了样,个儿也比原来大多了。晶莹透明,带点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隐约可见。现在可以吃了。不过,我先说一下,吃的时候只要轻轻一咬,里面的豆沙就会流出来。你要使劲一咬的话,豆沙就会溅得你满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头也会被烫得发麻。
吃元宵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叫上元月,这天晚上称元宵。自唐朝开始,民间就有元宵之夜观灯的风俗。据载,汉文帝刘恒将农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现在,元宵节有很多民俗活动,例如舞龙舞狮、放灯观灯、吃元宵等。正月十五前后几天,街头巷尾,家家张灯结彩,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我想,元宵节又观花灯,又看焰火,又热闹,又有元宵吃,所以,元宵节一直流传到今天。人们大概都爱过这个节日吧?至少,我很喜欢过元宵节,也喜欢吃元宵。
吃汤圆篇(五):冬至吃汤圆
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没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一起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代表太阳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在这个时候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包汤圆。首先是准备材料:豆沙、面粉,这两种材料;然后把面粉和起来;接着就把豆沙包在面粉里面搓成一个圆圆的;最后就把汤圆一个一个放下锅里去。煮好就可以吃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每个人都在,每个人都有。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哪怕包的很糟糕也是会觉得很甜很甜,那种甜不是指味道很甜而是指甜到心里那种感觉,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吃了一个又一个,吃了一碗又一碗,在不知不觉中锅里只剩汤了。
吃汤圆篇(六):汤圆作文
【篇一:我爱汤圆】
“圆圆的,白白的,吃进嘴里甜甜的!”听到这个谜语,你一定会想到元宵节那美味的汤圆吧!汤圆色香味俱全,我最喜欢吃了。
那汤圆白白的,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的珍珠。我最喜欢吃芝麻汤圆和没有馅的汤圆。芝麻汤圆是个“大个子”,洁白无瑕,让人看不出里面还包有甜甜的芝麻。咬一口芝麻汤圆,乌黑乌黑的芝麻就“跑”了出来,味道也就出来了。有一次,我正在看书,闻到了这诱人的香味,就急忙把书放好,跑到厨房来,我咬了一大口汤圆,那汤圆在嘴里甜甜的,入口即化。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的小精灵,闻起来可香了,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的“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无馅汤圆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先往糯米粉里放一点水,就开始和面,面和好了,再捏一点面,把面揉圆,这样无馅汤圆就做好了。我和妈妈做了许多汤圆,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汤圆在水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跳华尔兹。汤圆快煮好的时候要往锅里放些糖,吃起来甜甜的,吃完之后,会有无穷的回味呢!
“圆圆的,白白的,吃进嘴里甜甜的!”你记住这首关于汤圆的谜语了吗?
【篇二:搓汤圆】
中华的传统计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守岁,拜年,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吃汤圆……
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可以吃到美味的汤圆。我就来讲汤圆的做法吧!
首先准备糯米粉,水和炒熟的花生,白砂糖、黑芝麻合在一起的馅,再把糯米粉放进盆子里,加上适量的水,然后交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接着把糯米团扯下一小搓,做成一个凹坑,把馅放入凹坑中包起来,再揉成圆球。这样一个汤圆就做好了。上面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可我做起来的时候笨手笨脚的,糯米团一会儿成了“稀饭”,一会儿成了“干饭”,等一包糯米粉全部用完的时候,不软不硬,不干不湿的糯米团才做好。而我的裤子早已经变成了白大裤,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全家都乐了。接着把糯米团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并把它搓成一颗颗“珍珠”,然后我把它们放在“白玉盘”上。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一盘“珍珠”端进厨房里开煮了。不一会儿,“珍珠”出锅了。
我把汤圆端给奶奶,爸爸妈妈吃,他们连连夸好说“这汤圆很Q,很好吃。”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怎么样!这样的元宵节很有意思吧!心动不如马上行动,你也来试试吧!
【篇三:准备做汤圆作文】
在这个星期五,老师准备组织我们去做一次实践活动——包汤圆。
首先,老师给我们去做汤圆之前去了解一下关于吃汤圆、包汤圆和冬至节的一些资料。老师还专门给我们上了一节班会——冬至节,让我们了解了冬至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关于冬至的来历,是有关唐、宋时期的。在唐、宋时期时,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这天要到郊外举行一个祭天大典,百姓就在这天向父母尊长祭拜。关于这些,现在还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呢!
还有关于冬至的传说,是在江南水乡,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用以驱避疫鬼。
既然说要做汤圆,就知道为什么要吃汤圆。其实在这一天,中国的北方是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老师还专门给我们看了怎么做汤圆的视频。先用糯米粉、面粉等材料做汤圆皮,然后用芝麻等材料做馅心,最后用开水煮,煮熟即可。
做汤圆的日子是星期五,我们都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来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是多么令人高兴啊!一想到这些,恐怕我今晚都睡不着觉了吧。
【篇四:做汤圆】
每个人都会有她偏爱的节日,倘若你问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那么我一定会坚定的告诉你,我最喜欢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每年的元宵节都会给我不同的经历和感受,然而每一年的元宵节我都过的很开心也很难忘。对于去年的元宵节单单对我来说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
提到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还没到来,因此我只能怀念去年的元宵节了。去年的元宵节我实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的元宵不是向家里那种从超市里买来的,速冻的汤圆不好吃。外婆家的探员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我就亲手做了汤圆了。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十分得快乐。我们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汤圆。妈妈做的汤圆特别好。汤圆又白又圆,看起来使人垂涎欲滴。汤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原来它长得圆圆的,又有汤,所以叫汤圆。
接着我们就开始吃汤圆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汤圆,吃起来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极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几个。吃完饭,我们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提着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街,小灯笼的灯光将大地照的亮极了,将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篇五:汤圆】
提起我最喜欢的美食,我想起了关于这种美食的一则谜语:“河里一群鹅,漂的漂,落的落”。这是什么呢?
其实,这种美食也并不特别,只不过,平常时间,我们都很少能够品尝,可是一到春节,尤其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户可都是少不了的呢!
它就是汤圆。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做汤圆,只见妈妈先把糯米面倒进盆里,用开水调和后,把它揉成一个面团,然后每一次从面团上抓起一小团面,在手里圆成一个窝窝头的样子,然后往中间放糖,再把它们圆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形状,待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就全部放下去。妈妈盖上盖子,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了。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开盖子看着,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摆放在水底,不一会儿,却有几个先漂了上来,接着又是几个,渐渐的,便漂的漂,落的落了,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妈妈用沾满了面粉的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原来,看着锅里的汤圆,我早已“垂涎三尺”了。于是,妈妈找来碗筷,从锅里挑拣起几个漂着的汤圆,汤圆上冒着热气,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筷子夹开一个只往嘴里塞,烫是烫,可那软绵绵,香甜甜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得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告诉我,汤圆还可以包许多种馅,有的把蔬菜包在汤圆芯里,说是可以防止上火,有的喜欢吃甜的,就往汤圆芯里放些红糖末。至于大家喜欢在新年里吃汤圆,妈妈说,汤圆象征着幸福团圆,它的名字更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篇六:冬至吃汤圆】
今天是冬至,妈妈告诉我,冬至那天一定要吃汤圆。“汤圆”,为什么今天一定要吃呢?于是,我便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冬至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圆”代表着“团圆”“圆满”,象征着家庭幸福和谐、幸福和吉祥。既然这样,我想买来的汤圆虽说好吃,但自己做的肯定更美味,而且更能体现出家庭的圆满。于是,我缠着妈妈让她去买些做汤圆的材料,妈妈买回来后,我就开“工”了!
我先挖来一块粉,然后使劲搓,搓圆以后再挖出一个小洞洞,里面塞进早已准备好的黑芝麻馅。然后把它捏起来,再搓,不一会儿,一个汤圆完成了。我便把它放在一个盆子上,望着自己做的汤圆,我真想马上尝尝味道,但只有一个,还是快点再做吧!我一边做,一边哼起了自己改编版的《健康歌》“左搓搓,右搓搓,手指动动,嘴巴动动,和我一起做汤圆!”渐渐地,盆子上的汤圆越来越多,从一个变成了十几个。不管了,先把这些下锅吧!
于是,我便匆匆忙忙地洗好手和锅,然后再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放入汤圆,趁着水在烧时,我再做一个,结果还没等我做完,水就开了,那就不管这个了,先放已经做完的吧!我在厨房静静地等待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上我自己做的汤圆,心里高兴极了!过了大概10分钟,一个个汤圆基本熟了,我便放了糖,接着关了煤气。
然后盛了一碗,哈哈!我先品尝一下我“伟大”的杰作,嗯!这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有几个的馅都露了。吃过汤圆,就代表我已经大一岁了,在未来的日子中,我要好好学习,同时希望每个人吃过汤圆以后合家团团圆圆。
【篇七:元宵节吃汤圆】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烟火,在自家的门口哄旺火,让自己家里的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快快乐乐!
说起汤圆,我最喜欢吃了,我甚至觉得,这是人间第一极品。
今天,晚上妈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三全凌汤圆”,雪白的汤圆就跳到我的眼帘。它是用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滚圆滚圆,特别惹人喜爱,我真想一口把它吃掉。
妈妈说:“我去煮汤圆”。不一会儿,汤圆开锅了,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快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