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第一篇卖炭翁:卖炭翁扩写
【篇一:扩写卖炭翁】
唐朝时期,在终南山里,有一个孤独又可怜卖炭翁,每天砍完柴,就在终南山里烧。
他每天都在山中忙碌,脸熏的跟烟灰色似的。
老翁卖炭得了钱去干什么呢?原来只是想用这些钱买点衣服穿,吃上一顿饱饭。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少,可是他还是想让天再冷一点,使炭能卖贵一些。
一夜醒来,他看见门外雪足够一尺厚了,老翁乐的跳起来了。他连忙驾起炭车,去城里卖炭。到了市场,牛已经累了人也饿了,老翁才在市场外面找了一个空地歇了一会。
这时有两个骑着马的人来到老翁跟前。他们是谁呢?原来是宫里来的黄衣使者。手里拿着文书证明,高声叫道,皇上要用你的炭,说完把牛拉的炭车牵向北走去。一车炭重一千多斤,可是就这样被使者们抢走了。老人虽然感到很惋惜,可他却一句话也没说。
使者把半匹红纱系在牛头上,充当炭的价值。
你说这老翁多可怜呀!
【篇二:卖炭翁扩写】
他恋恋不舍地从衣袖中伸出好不容易捂暖的手,去拢紧身上残破不堪的衣服,仍希望它们能让身子也暖和一些,动作轻柔而有力。使劲时,他手上的皱纹龟裂开,像生生地被拉往两边的深深伤口,让人觉得再看下去就会瞅见血肉,我不知道他到底用力了没,但那道刻印真令人胆战心惊,不过想来他是不敢用力的,那针脚不密不绵不细也不牢。若扯坏了,谁来补上这冬日仅余的一片温暖?但老天是疼惜他这把老骨头的,老翁往好处想,他看着东方艳红美丽的朝云,在已开始从青泛蓝的天空里兀自舞蹈,不禁失神。昨晚那一场雪,冰彻冻骨雪凉天地,他从稻草堆上翻身而起,僵硬肿胀的手脚和关节即使再不听他使唤,老翁也要惊喜地折了腰。萧瑟的乡间小道蜿蜒曲折,天还很早,但到城里去这点时辰也差不多了,牛呼出热气,鼻子上满是冰碴子,身后的炭车稳而重,雪花绵绵也成了压得厚实的冰层。老翁回头望望,再冷,这一车炭卖出去,也足够我温饱一番了,他竟已开始想起那些对他而言的奢侈品:包子、热茶……伴着车轮驶过冰霜的清脆声,老翁有了憧憬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冲散疲惫。
他放开牛,见它飞奔回去,心中不知何感。他把炭车给守门的士兵,让他带进宫去,好办成了自己这桩难受的差事。身下的白马驻立在地,风从宫门里吹出来,有丝丝暖气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从小被安排的这种命运,也不过是为了在这战乱年间活下命来。身上的黄衣看似金光灿灿流光溢彩,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旁边的少年还在不懂世事的年纪,头向后转望着,他知道他在看什么,是头上系着绸缎别扭奇怪的黄牛,还是该怎样表情的老翁?应是绝望了,方才他让小子读那什么瞎编的诏书,随随便便就把炭车牵过来,他清清楚楚地看见,生命的一切美好和希望隔离在老翁之外,神光从老翁眼里一点点的流逝,不听老翁内心怎样叫嚣呼喊。他顿觉茫然,这个世间,是怎么了?
他很累,身上有时落下讨厌的冰雪,他也就哆嗦几下,不理会。从晨光初晓到日上三竿,他瘦弱如长青竹的老翁一直引领着,自山水乡间到金银宫市,炭车的绳圈一从脖颈拿下就卧地不起。地很凉,像张冰床,有时仍会飘雪,沾湿他得毛发。感到困倦不已后,他干脆闭上了眼闷睡,直到身边一阵持久骚动,再接下来便是恒久的沉寂。老翁的手放在他腹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两匹白马八只蹄子,他不感兴趣。阴柔的语声冲他而来,逼迫他拉移炭车,放开之后他不明所以,奔向老翁身边,老翁又瘦又高,长年的劳作令他体格健硕,十指发黑,肌肉似是在骨头之间蹿出来的。他就静静卧在其旁,也不记得不知道老翁干了什么。他昏沉睡去,做了一个梦,梦境中,老翁在一片青色的竹林里砍柴烧炭,一次次弯腰,一棵棵倒下,烟火缭绕竟熏黑了他一头华发,竹子却逐渐黯淡下去,颜色异常枝干发软竹叶枯萎,一朵朵妖异的绝尘花在一节节竹骨上盛开。视线模糊起来,被遮挡了大半,轰然倒下的竹子掩映出老翁愈发缓慢的身影。老翁,他又一次弯下腰去,再也没有直起来。炊烟袅袅,四散而开,包裹住整个梦境,宫门外,夕阳接触群山,红色霞光刺得云层要滴出雪来,天空欲暗未暗,冷风止了。
华灯上檐,宫里一片暖气洋洋,宦官们都觉得脚下的雪,化开成水了。
【篇三:《卖炭翁》扩写作文】
卖炭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只能靠自己卖炭养活自己。卖炭翁的脸成了烟火色,还有烧炭时的灰,额头两边全是白发,十指已经变成了黑色。他卖炭得来的钱都要买衣服、买饭,没有一点余下的了,所以老人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自己也很知足。
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地上时候厚一层冰,然而在这种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卖炭翁还是穿着单薄的衣裳像以往一样坐在那里烧炭,他也只能借着火取一下暖。炭烧好了,老翁把炭装到车子里,让牛拉着,自己坐到车的沿上,拿着赶牛的鞭子,赶往京城卖炭去了。
这时已是夜晚,路上哪儿有一个人啊?老翁的炭始终没有卖出去,他想:尽管我穿得很单薄,但是我还是愿意天气再冷一些,这样我的炭也好卖一些啊!老翁冒着严寒在正午时分终于到了京城,车子压在冰上不断发出“
第二篇卖炭翁:卖炭翁改写
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摇撼着终南上的一座小茅屋,仿佛要把它吞下似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炭窑边烧炭。火光映亮了他的脸,古铜色的脸上沾满了灰尘,那一道道的皱纹,记载着他生活的艰辛。他正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黑暗的天空,心里不停地祷告:苍天啊,快下场雪吧!让我的炭能卖个好价钱,也好换点粮食,买件棉衣,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啊。
等炭烧好后,他把炭装上车,用黑得像木炭一样的手抚摸着牛说:“老牛啊,这几天委屈你了,等明天咱们赶集去,卖了炭也好喂你一顿。”这时,老人那久已不见笑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夜深了,风刮得更猛了,天也更加阴暗了。不知什么时候,老人被冻醒了,他朝窗外一看,啊,真的下雪了。老人连忙掀开身上的稻草,走到门外,地上的雪足有一尺厚。老人不顾发抖的身子,顶风冒雨,拖着疲惫的身子赶着牛车来到了市集的南门外。只见他满身的泥水,脸冻得紫红。他蹲在雪地上,闭着眼,想歇一歇。是啊,赶了几十里山路,路作文http://Www.ZuoWen8.coM/又陡又滑,人够累的,牛也倦了。
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丁当、丁当”的马铃声。老人睁开眼,猛然,他像被马蜂蜇了一下似的,倦意一下子全消失了,眼里充满了惊恐。啊,原来是横行霸道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又来了。他连忙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两匹高大的马拦住了他的去路。
黄衣使者坐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命令说:“卖老头听着,皇宫需要炭。来人,把车给我拉走。”于是一个公差毫不留情地把炭车向北面的皇宫拉去了。“啊,大人,不行啊,我还指望着这车炭换口饭吃啊!开开恩吧!”“哼,你竟敢违抗圣旨?”“老头儿,还是识点时务,赶快把炭送到皇宫去吧。否则,你就是抗旨,你还要命吗?”
黄衣使者骑马走了,卖炭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烧出的炭被白白拉走,心里像刀绞一样。他空着牛车回来,只见牛头上系着分文不值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难道这就是一车炭的钱?苍天啊,你可叫我怎么活下去啊!”老人悲愤地呼喊着,踉踉跄跄,昏倒在牛车旁……
第三篇卖炭翁:卖炭翁续写
【篇一:续写卖炭翁】
话说卖炭翁的炭被抢了后,卖炭翁哭了,平生第一次大哭,自己辛辛苦苦地劳动了那么久,一下子全没了,有什么办法,圣旨就这样,自认倒霉吧,边走边哭,到了村头,看见妻子在洗衣服,背上还背了一个小孩。卖炭翁觉得自己已无脸回家,于是,在看了妻子一眼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走啊走啊,来到了都城长安,一片热闹的景象,突然,他看见了自己被抢的炭被送到皇宫里去。这时雪停了,那些太监竟把炭倒了,卖炭翁火了,抄起一把刀就向太监刺去,太监倒在了血泊中,等卖炭翁清醒过来皇宫的守卫们已将他包围,并押到了皇上面前,皇上不假思索便在处斩。
真是一个昏君,明明是自己的过错,却不看;别人的过错,十分重视。一位大臣请求放了卖炭翁,别的大臣也纷纷请求放了卖炭翁,皇上没法子,便问丞相:“丞相意如何?”“臣认为,应听取犯人的言词。”
卖炭翁把心中的愤怒全说了出来。
“大胆,竟敢对皇上无礼,拉出去斩了。”
“慢,些事朕也有过错,众臣听旨,以后不准发生此事,如再有,杀无赦。”
“皇上,您已为民伸冤,已成圣君。”
卖炭翁也激动地流泪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官夺民财的事了,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篇二:卖炭翁续写】
话说卖炭翁被官员用半匹破布骗来的一车炭被拉走后,卖炭翁拿着布牵着牛失落的回家了。
路上他心想:本来还想用卖炭的钱买一些粮食,给那年老体衰的爹买些营养品,给妻儿老小添些衣服。可现在,被官员把炭弄走了。那些炭,至少可以换纹银五百两呢!回家后,他妻子看炭卖光了,很高兴。可他只拿了半匹破布给了妻子。他说:一车炭只换来了这些布,那些官员把布骗走了。他妻子听了很生气,一车炭只买了半匹破布,给儿子当尿布都不够。说完还把布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卖炭翁没了炭,就没了工作。经常钓鱼,维持家里的温饱。有时在街上游玩,有时找事做。有一次,他在街上游玩,见到了皇上在各处游玩。皇上看他两手发黑,像是卖炭的,便问他:老先生,您是不是卖炭的是,可前几天那一些官员把我的炭抢走,只给我留下了半匹破布,可叫我怎么活呀。我只能找一些活做。皇上同情他,给他了黄金千两,又给他了三座府宅,让他做生意,并把那些官员发配边疆了。
卖炭翁做起了大生意丝绸生意,不愁吃,不愁喝,他们一家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着。
【篇三:续写《卖炭翁》作文】
天灰蒙蒙的,还飘着片片雪花。卖炭翁正吃力地拉着牛和碳车,缓缓的向家中走去。风呼呼地吹着,卖炭翁冷得直打颤。他的头上粘着许多雪花,脸被冻的惨白,双手通红通红的。
唉,这天气真是冷啊!如果能把那些碳卖掉,那肯定能赚很多钱啊!宫中的人实在是太无耻了!一个铜板都没赚到,家里人该怎么办呢!卖炭翁边拉着牛边想。
走着想着,便到了家门口,他轻轻叩门,他的夫人出来开门了,看着一脸疲惫的丈夫,夫人心疼的一把拉过他,温柔的说:“快进来吧,外面冷!”卖炭翁见夫人如此关心他,他低下头。搓着手,愧疚地说:“抱歉,那一车碳全被宫里人抢走了,他们,只给了这红绡和绫布。真的很抱歉,又要让你和女儿受苦了。”
他的夫人愣了愣,旋即又笑着说道:“没事,那红绡和绫布也有用啊,我可以给你和女儿做套新衣裳什么的!宫里那群人这种强盗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别自责了,快进来吧!”听夫人这么一安慰,他心里也好受些了。
屋里还是那么简陋,女儿正坐在一张破损的椅子上刺绣,缺了一脚的桌子上有一根烧得差不多的蜡烛,三碗清粥,一小碟酱菜,三个白馒头。作为一个男人,却让夫人和女儿吃不好睡不好,我真是太没用了!卖炭翁想到这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女儿见此,连忙上前安慰道:“爹别哭啊,女儿绣了些耙子之类的,也能卖些钱的,您别自责了!”
看着如此乖巧的女儿,他的心疼得更厉害了,抿抿唇,擦掉眼泪,拍拍女儿的肩说:“爹不哭,咱吃饭吧!别饿找着我的宝贝女儿了!”一旁的夫人听了,连忙说:“是啊是啊,快吃饭吧!”
摇曳的烛光下,一家人吃着简单的菜,却有一种叫幸福的东西在蔓延……
一大清早,卖炭翁便又去南山砍伐树木烧炭了。外面的雪下的很大很大,女儿担心父亲会冷,拿着外套去找父亲,却见父亲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身旁堆着大堆的木柴。她心里一慌,快步跑去,跪在地上,轻声唤道:“爹。爹。你怎么了。”可只有呼呼的风声回应着她。
她颤抖着伸出手指放在父亲鼻下……没有呼吸了。她整个人一软,趴倒在地上放声哭了起来……
雪依旧在下,山里的雪花夹杂着一个少女伤心欲绝的声音久久萦绕着……
【篇四:《卖炭翁》续写】
话说卖炭翁被官员用半匹破布骗来的一车炭被拉走后,卖炭翁拿着布牵着牛失落的回家了。
路上他心想:本来还想用卖炭的钱买一些粮食,给那年老体衰的爹买些营养品,给妻儿老小添些衣服。可现在,被官员把炭弄走了。那些炭,至少可以换纹银五百两呢!回家后,他妻子看炭卖光了,很高兴。可他只拿了半匹破布给了妻子。他说:“一车炭只换来了这些布,那些官员把布骗走了。”他妻子听了很生气,一车炭只买了半匹破布,给儿子当尿布都不够。“说完还把布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卖炭翁没了炭,就没了工作。经常钓鱼,维持家里的温饱。有时在街上游玩,有时找事做。有一次,他在街上游玩,见到了皇上在各处游玩作文http://Www.ZuoWen8.coM/。皇上看他两手发黑,像是卖炭的,便问他:“老先生,您是不是卖炭的”“是,可前几天那一些官员把我的炭抢走,只给我留下了半匹破布,可叫我怎么活呀。我只能找一些活做。”皇上同情他,给他了黄金千两,又给他了三座府宅,让他做生意,并把那些官员发配边疆了。
卖炭翁做起了大生意——丝绸生意,不愁吃,不愁喝,他们一家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着。
【篇五:卖炭翁(续写)】
外面飘着大雪,一片片雪花堆在地上,给人一种寒意。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烧着炭,合颜欢笑着,但是并非所有人……在夜来城外厚厚的积雪上,卖炭翁一面拉着牛和炭车缓缓前进,一面盼着雪能再大点,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了。正当卖炭翁坐下来休息时,两个人骑着马,手中拿着圣旨向衣衫褴褛的卖炭翁走来。“皇上有旨,你的炭必须无条件让我们带到宫中。”卖炭翁缓缓地从地上起来,用疲倦而又颤抖的声音说:“那,我……”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太监就不耐烦的将他推到一边,用凶残的眼神瞪着他:“半纰红绡和一丈绫作为报酬,你也不算一无所获了。”说罢,他把红绡粗蛮地系到牛头上,吩咐人装好炭,二话不说地离开了。
卖炭翁在寒风中望着已经远去的那两个人,心中无奈地想:唉,辛辛苦苦打的炭又没了。就这半纰红绡和一丈绫,卖钱也远远挣不到我那车炭的价格啊。这可怎么办,我的牛和我估计又要挨饿了。
他无力地拉着牛和炭车慢慢的往回走。卖炭翁路过了一个巷口,正好撞见了一个丫鬟,她的手中提着两个大袋子,却还是急着找东西的样子。她走向前,面带微笑地说:“老人家,您的红绡能卖给我吗?我们家的小姐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要红绡了,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用这一袋烧饼和一些银子作为交换。”她无助地望着卖炭翁似乎很急切得等待着回应。卖炭翁心想:一定又是哪家的大小姐任性想要这个要那个了,不过也好,换了烧饼就不用挨饿了,也顺便帮帮这可怜的小姑娘。“好吧。”卖炭翁一边接过烧饼和银子,一边看着那个小姑娘兴奋地又蹦又跳。“谢谢您老人家,您可帮了我大忙了!”那个小丫鬟顽皮地吐吐舌头,对卖炭翁笑了笑,快速地向巷口的另一半跑去了。
卖炭翁大口地嚼着烧饼,又喂牛吃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踏实,今天碰巧遇到了那个有钱人家家里的小丫头,那么明天,后天呢?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要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雪越下越大,这正符合了卖炭翁的心意,但是他已经早已没有炭卖了。他现在只能盼望下一车炭能卖个好价钱。
【篇六:《卖炭翁》续写】
望着渐渐远去的牛儿,两行热泪不禁从眼中流下,想到自己这身老骨头独自在终南山中烧炭,起早贪黑的,图个什么啊?不就是为了安顿一家老小嘛!现在炭没了,牛也没了,只换来半匹纱和一丈绫,那这一家子怎么活啊!
一想到这,老翁哭得越发厉害起来。腰间酒葫芦不停摇晃,似乎在提醒老翁中借酒消愁。
老翁边喝酒边走回家,望着腰间缠着的纱、绫,心中不由的悲伤起来,眼泪哗哗往下流。累了,坐在泥中;饿了,勒紧裤腰带。
过了很久很久,远处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路人,他望见一个老翁坐在地上,而且还不停在哭,忍不住上前询问。于是老翁就将这件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路人听完,深表同情,便将大部分盘缠与粮食给了老人。
老翁原不想收的,可又想到一家老小,就收下了。收下的同时,也将腰间的纱、绫取下,赠给路人:“恩人!请您收下吧!您帮助我们的太多了!这些您就收下吧!”路人本不想要的,可又怕伤到老翁的自尊,就收下下了。
老翁收到钱后,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不错,这位路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他进城后,就将老翁的经历写成一首诗,来表达对老翁的同情。这首诗就是被后人传颂的——《卖炭翁》。
【篇七:续写《卖炭翁》】
我是一个以卖炭为生的老翁,整日在终南山伐薪烧炭。因为劳作实在太辛苦了,以致我的两鬓已过早地斑白,皱纹也一天深似一天,双手也变得黑黑的、糙糙的,看起来特别地衰老。
卖炭得来的钱,勉强够维持目前的生活。虽然,此时我身上的衣衫十分单薄,可我还是盼着天气快些冷起来,甚至越冷越好,因为如果天气暖和的话,我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炭就卖不出去了。
也许是老天可怜我吧,就在今天,天上忽然飘起了雪花,而且一夜之间,就有一尺厚了。太好了,我终于有赚钱的希望了!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连饭都没顾得上吃,装了满满的一车炭,然后赶紧驾着炭车来到集市上。很快就到了正午,我已经饥肠辘辘,牛也困乏了。阳光照耀着,积雪渐渐地化了,车子便陷在了泥中。我就这样耐心地等着,希望有人来买我的炭。在我的期盼中来了一个买家,可问问价就走开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人,我心里高兴极了,以为这次炭一定可以卖出去了,没成想那人却是问路的,真是令人失望啊!
正当我叹气的时候,从远处来了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走近了,我看见一个人穿着黄衣,一个人穿着白衣。当他们走到我的炭车旁时,便停了下来,说要买我的炭,还自称是皇宫里的人,并读了手中拿着的敕文。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既然是皇宫里的人买我的炭,那炭的价格一定会很高的,我也就能赚到好多钱了。刚想到这,那两个人又重新上马,并命令我把牛车赶向北,即奔向皇宫。
我当然是毫不怠慢,赶着牛车很快就来到了宫里。我那车炭有一千多斤,卸下了炭,两个宫使让我在原地等着,说是给我拿钱。我在心里反复盘算着这些钱的用途时,宫使回来了,可我却没见到钱,他们只给我拿来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我一见,便马上和他们争辩起来,这一车炭怎么就值这么点东西呢?几个士兵上前拉住我,大声呵斥:“快走吧,老头!这些东西你嫌少,那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赶紧拉着你的牛车走人吧!”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我也不得不带着东西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我们一家人靠什么活呀!我一个小小老百姓,该找谁去评理呀?
【篇八:卖炭翁续写】
在夜来城外厚厚的积雪上,卖炭翁一面拉着牛和炭车缓缓前进,一面盼着雪能再大点,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了。正当卖炭翁坐下来休息时,两个人骑着马,手中拿着圣旨向衣衫褴褛的卖炭翁走来。“皇上有旨,你的炭必须无条件让我们带到宫中。”卖炭翁缓缓地从地上起来,用疲倦而又颤抖的声音说:“那,我……”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太监就不耐烦的将他推到一边,用凶残的眼神瞪着他:“半纰红绡和一丈绫作为报酬,你也不算一无所获了。”说罢,他把红绡粗蛮地系到牛头上,吩咐人装好炭,二话不说地离开了。
卖炭翁在寒风中望着已经远去的那两个人,心中无奈地想:唉,辛辛苦苦打的炭又没了。就这半纰红绡和一丈绫,卖钱也远远挣不到我那车炭的价格啊。这可怎么办,我的牛和我估计又要挨饿了。
他无力地拉着牛和炭车慢慢的往回走。卖炭翁路过了一个巷口,正好撞见了一个丫鬟,她的手中提着两个大袋子,却还是急着赵冬曦的样子。她走向买探问,面带微笑地说:“老人家,您的红绡能卖给我吗?我们家的小姐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要红绡了,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用这一袋烧饼和一些银子作为交换。”她无助地望着卖炭翁似乎很急切得等待着回应。卖炭翁心想:一定又是哪家的大小姐任性想要这个要那个了,不过也好,换了烧饼就不用挨饿了,也顺便帮帮这可怜的小姑娘。“好吧。”卖炭翁一边接过烧饼和银子,一边看着那个小姑娘兴奋地又蹦又跳。
卖炭翁大口地嚼着烧饼,又喂牛吃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踏实,今天碰巧遇到了那个有钱人家家里的小丫头,那么明天,后天呢?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要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雪越下越大,这正符合了卖炭翁的心意,但是他已经早已没有炭卖了。他现在只能盼望下一车炭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