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诗词3篇

时间:2018-06-20 来源:描写作文 点击:

描写战争的诗词篇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_关于反对战争的诗歌300字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_关于反对战争的诗歌300字
五颜六色的花丛
本来是蜜蜂和蝴蝶的安乐窝
可是一支支凶神恶煞的机关枪
击碎了它们的幻想
这究竟是为什么
清澈见底的小溪
本来是鱼儿们的游乐场
可是威力巨大的炸弹
让它毁于一旦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树成荫的植物园
本来属于大树和小草
可是处处弥漫着的硝烟
把它们的家园搅得浓烟滚滚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滩
本该跳动着快活的铲子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火箭弹
让孩子们不再活泼可爱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期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书桌,坚固的课桌
不被子弹的毒手摧毁
有一间书房,整洁的书房
免遭大炮的袭击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描写战争的诗词篇2:关于写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作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就已经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上海。从那以后,上海人民就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中,整日遭受日本鬼子的欺压与蹂躏。他们无恶不做,对中国施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对一些较富的商人,把他们的财物一抢而光,而对一些穷苦的老百姓,他们索取不到什么,就对他们进行暴力的袭击,毫无理由地残害中国人。
  这天是1937年的8月28日,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的繁华地段进行轰炸,当可恶的轰炸机正盘旋在上海火车南站准备攻击时,站口川流不息的人群,对这即将到来的灾难丝毫没有察觉。当开始有几个人高呼大家要快跑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声巨响,整个火车南站就像遭受了地震一样,顷刻间塌了下来。人们还未觉醒,就已经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呻吟声、叫喊声、哭泣声充斥了站口。此时此刻,昔日的火车南站已变成一片废墟,尸体遍地,血流成河。正在这时,从废墟里胆怯的爬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他脏兮兮的,衣服也破烂不堪,当他看到自己慈爱的母亲被枪毙,看到自己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被活活压死,昔日游戏的地方被日本人破坏时,想到再也没有父母般的疼爱了,再也听不到小伙伴的声音时,他不禁嚎啕大哭,凄凉的哭声响彻在整个火车南站,那样悲惨,那样痛苦。他仅仅是为了失去亲人、朋友而哭吗?不,虽然他还只有几岁,但透过那阵阵令人心酸的哭声,可以体会出那更多的是对侵略者残暴行为的不满与控诉啊!这个小男孩后来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还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抗日儿童团员,在他和更多人的努力下,共同打败了侵略者,使社会得以安宁,但他最后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同学们,这虽是一个小故事,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和平不要战争!和平是美好的,是我们大家都梦寐以求的。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恐惧、悲伤和血腥,要是没有战争,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被杀害;要是没有战争,就不会使那么多的家庭失去亲人;要是没有战争,孩子们也不会那么悲痛……虽然我们赢得了胜利,但那是用很多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剌刀也毫不畏惧。毕竟胜利是由痛苦孕育而成的,在取得胜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许多惨痛的代价。现在,我真想对那些仍在战斗中的人们大声说:收起贪心、放下屠刀,忘记自己心中的不平和愤恨,忘记自己过去的一切吧!由对立走向对话,由战争走向和平,我们大家都和平相处,这样不是更吗?
  

描写战争的诗词篇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列宁曾说:“《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读罢《战争与和平》后,……
利用寒假这一段宝贵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列夫?www.99zuowen.com,托尔斯泰长达一百二十万字的著作《战争与和平》,不禁松了口气。这部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恢宏巨制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一系列的大事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看完整本书,我习惯性地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位如此真实和鲜活角色让我无法忘怀。这几个人物贯穿整本书的情节,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经历了一场身心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我忍不住想说说皮埃尔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却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尔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实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贵族、私生子、超级富翁,官场可怜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战争俘虏,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读完了这本书,我接二连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触,就如:小时候的我,总觉得战争这件事其实一点也不算是坏事,因为战争既可以掠夺他国的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当读了《战争与和平》后,每当翻阅到那些描写残酷战争的篇章时,……
读罢《战争与和平》,你真得会了解、联想到很多很多……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shubiji/

扩展阅读文章

描写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描写作文推荐文章

描写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