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_素质教育在美国(之二)

时间:2019-06-12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美国)黄全愈 教育管理学博士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经人介绍,我去拜访了一位当时在国内已小有名气的导演。谈话中,我偶然带出了一句“我认为”,导演抬起眼皮瞅瞅我,严肃地说:“你读过几本书?在没有读过足够的书之前,千万不要对我说‘我认为’这类的话……” 

  导演对“我认为”的反感,与国内的“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的观念异曲同工。 

  这种观念认为:初级阶段是学,是吸收的阶段;到高级阶段做研究时,才能说“我认为”。 

  我认为:这两个脱离的“阶段性任务”,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但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美国的作法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发动机加润滑油,给油箱添燃料,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在生理上需要适当营养,在心理上需要健康的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我在前面说过了: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让我们看看美国教育怎样对待孩子的“研究”。 

   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 

  在中国,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 

  而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矿矿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第一次从矿矿嘴里听到“研究”一词时,着实让我乐了一阵。那时矿矿才8岁。刚开始能读些稍厚点的书,写些由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妻子带他去图书馆。说是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 

  “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才二年级,你懂什么研究?”看着儿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溜到嘴边的话打住了。赶紧让妻子开车带着儿子上图书馆去。 

  临走之前我对妻子开玩笑地交待说:“如果市里的公共图书馆找不到好的参考资料,你们可以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去看看。” 

  两个多小时后,母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一进门,妻子就抱怨:“都怪你提什么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矿矿非让我带他跑了两个图书馆。还说老师说过参考资料要来自不同的地方。” 

  我翻了翻矿矿借回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有的文字说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是介绍关于蓝鲸和鲸鱼的知识性书籍。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断地从矿矿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寿命是90到100年;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到60人……

  说实在的,我以前只知道蓝鲸很大,其他就不知道了。这回矿矿告诉了我不少我第一次听到的东西。 

  这样,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

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的写着By Kuangyan Huang(作者:黄矿岩)。论文含4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4.蓝鲸的非凡之处。 

  我不知道矿矿是怎样决定这些小标题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蓝鲸的饮食问题这么感兴趣?总之,老师要求至少写3个题目,矿矿完成了4个。好歹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小标题下的正文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段,也没有结论段。读起来倒也开门见山。 

  3月11日《羊城晚报》就《素质教育在美国》引发的“中美教育观的一次大讨论”进行了专题报道。有一位很反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读者,给报纸去信不屑地表示:说是“美国8岁的小学生们就能写‘论文’,你能想象出这会是怎样的‘论文’!?” 

  那么,这是一篇怎样的“论文”呢? 

  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当然这也是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问题不是儿子在此次研究中学到了什么有关蓝鲸的知识。我更感兴趣的是,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式。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价值。 

  我手上还留有矿矿在五年级上天赋教育班时写的一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这是一份独立自学的研究报告。所谓独立自学,是指自选课题、利用自学课及课外时间进行的研究和学习。在研究结束之前,老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学生提出要求时,老师为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与矿矿上二年级时写的论文相比,这篇研究论文可以称得上非常专业化了。论文是在电脑上打的,用我的激光打印机印制而成。就像是任何一篇正规论文一样,以非常工整的双排间距洋洋洒洒地写满了4张纸。文章的后部,还附上了参考资料的来源出处。 

  老师要求研究的参考资料至少应来自三个不同之处。这回矿矿明白了所谓不同的出处并不是指来自三个不同的图书馆。他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在互联网上找了不少材料,借看了录相带,最后采访了一位迈阿密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充实的资料使得他的研究报告具备了游刃有余的发挥余地。 

  在美国做研究报告(不管是大学的还是小学的),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收集材料,研究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提出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最后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 

  矿矿小学五年级的研究报告基本上已经有点“原滋原味”了。 

   “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如果说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则成为培养的重点。 

  矿矿七年级(初中)时,独立完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一开学时就给孩子们布置了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孩子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 

  课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物到植物,从心理学到行为科学,爱选什么都行。但有一条是必须要遵守的,即一定要新,不能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矿矿早已有多年“研究”经验,一开始就认准了要做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与那些在科学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所做的一样。 

  既然白老鼠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实验工具,那就用白老鼠做研究好了。 

  研究什么呢?矿矿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异想天开的课题: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些毛绒绒、胖乎乎的小玩意儿怎么会听指挥去接受你的测试呢? 

  矿矿从宠物店买回两只小老鼠。那只白的,长着一双亮晶晶的红眼睛;另一只黄的,一双黑眼睛总是滴溜溜转。 

  矿矿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 

  按照矿矿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那几天,我和妻子都饶有兴趣地去看矿矿做试验。儿子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 

  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 

  一看他的论文,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都具有一个特定的格式。开篇通常是介绍,讲些研究背景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研究的假设论点,即研究中想证明或反对的论点。跟着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再接着就是研究中得到的新信息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最后是结论段,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把这种研究文体称为“美式八股”。 

  儿子的论文一步不差地模仿了这种美式八股,10页正文外加三页附加的分析表格。从头至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他的结论更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进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 

  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一个在开始被我看成过于不切实际的论题,就这样让儿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 

  在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百多个研究报告。每份研究报告都粘贴在一块一米见方,大小一致的硬纸板上。除了展示论文外,小作者们还极尽其艺术天才之能事,美化自己的那块小天地,外加搬来的做研究用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实物甚至小动物什么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七年级的孩子有着这么活跃、这么充实的思维。 

  下面,是我从这个展览会上摘录的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 

  学校请来了几个资深评委,对所有的参展科研项目一一做了评价。矿矿的研究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还有什么能比看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项科学试验更能让作父母亲高兴的呢?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具有独立动手的能力,有消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做父母的高兴的呢? 

  每次回国,看到国内孩子们那强制不住的哈欠,硬撑到半夜12点,我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学“多”悟少使学习成了负担 

  我总有个感觉:在中国是学得多悟得少;在美国是学得少悟得多。

  在中国学习,一节课下来,像我这种字写得慢的人也能记下三几页笔记,什么大一,小一,带括号的一,不带括号的一,阿拉伯的“1”,中文的“一”,罗马的“I”,英语大写的“A”,小写的“a”……大点带小点,小点套小点……善始善终,面面俱到。 

  其实,课本上有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多精力去弄课堂笔记呢?主要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能按照老师讲课的“原话”来回答问题,分数要高不少。有的老师甚至以他的答案为惟一标准。 

  《广州日报》1999年1月16日刊登的一篇关于课堂笔记的文章说道:现在的大学生,约63%课堂上不记笔记,约63%考试前赶抄笔记,100%考试时背笔记,约82%考试后扔笔记。于是,某大学文学院97级辅导员李老师不定期地到课堂上去抽查学生笔记。考试之前,还特别规定:凡本年级学生复印笔记者,一律重处…… 

  这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派生的怪现象。那位李老师的“经验”实在不值得推广。要改革的不是记不记课堂笔记的问题,而是根本的教学方向需要改革! 

  在美国学习,我总有一个感觉: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外在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里却不断地“悟”出不少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 

  不少美国人都向我赞美一条中国古谚:“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 

  “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

  美国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脱离的两阶段战略。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说,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已报请大学,看看能否不雇专业公司,而雇一个孩子?” 

  由于学生不被看作教育的主体,而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

时时处处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本来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的主人,却成了被填的“鸭子”,知识的“奴隶”。他们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于是,“就是力量”的“知识”却变成了负担。

  要成为知识的主人,就必须去运用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动态的运用能力,来推动静态知识进行循环,让“知识就是力量”产生良性循环,是减负的有效方法之一。 

  由于我们实行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的脱节的两阶段战略,使得初级阶段只是被动地学死知识,而不注重进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就使得外加的静态知识,成为一种负担。 

  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美国的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不看你学了什么死知识,而看你会用了什么活知识;不看你怎么学死知识,而看你怎么用活知识;不看你学了多,而看你能用和会用了多少。 

  学来了但不能用或不会用的知识,那是老师的,是别人的,学来了也是负担。“知识就是力量”是因为有人去运用了它。在学以致用的人身上,知识是力量,是智慧;在学而不用的人身上,知识是负担,是包袱。因此,不看你学了多少死知识?而看你能用和会用多少活知识? 

  所以,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们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的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研究课题”从历史人物、时事政治、人文地理到科学试验无所不包。最有特色的是课堂演讲或演示。孩子们把课堂演讲或演示当成是自我表现的绝好机会,包括炫耀最能显示个人才能的各种手工制作的道具(研究成果之一)。 

  八年级时,矿矿的社会学习课接触到美国的国内战争。授课的老师是矿矿最喜欢的亨利先生。老师要求孩子们就国内战争中著名的安提顿战役搞一个“课题研究”。 

  一拿到题目,矿矿就琢磨开了。他知道亨利老师最鼓励标新立异。矿矿决定把这场战役写成一个电脑游戏。 

  当时矿矿沉浸在一种叫MUD的电脑游戏中。MUD是一种网上的游戏。联上网全世界的人都能玩到。这种游戏的特点是无图形,只用文字来控制。可以进行对话,或用文字来指挥行动。矿矿一开始只是爱玩,到了后来注意力转移到了研究MUD的编写程序。现在游戏不玩了,跃跃欲试地想编一个拥有自己专利的游戏。 

  有好几个星期,每天放学回家,矿矿都埋头搞他的电脑程序。我很为他捏一把汗。其他的孩子搞的道具都是些仿制国内战争时期的服装、武器、吊刑的吊绳,等等。矿矿的想法确实有点太与众不同了。

  课堂演示的前一天晚上,矿矿郑重其事地向我和妻子“彩排”了他编写的新游戏---安提顿战役。 

  游戏采用的是“回到历史”的形式。一开始出现的是矿矿学校的正门。一个学生走进亨利先生的教室。亨利老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了大的历史背景,然后对学生说:“如果你想看一看历史真实,请拿上这把钥匙,打开这个大门。走进历史去作个采访吧。”于是,这个学生就进入了美国国内战争时期。走进南军的司令部去采访南军司令。司令官会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南军的战略部署。到南军前线,可以看到他们的兵力部署。在北军方面,除了会见司令官,你还可以同一个大个子士兵谈一谈。他会告诉你,他是怎样搞到对这场战役起决定性作用的情报的。整个游戏把一场战役从背景到细节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我对电脑程序陌生得很。看着我和妻子惊诧的目光,儿子得意地说:“我想我可以把《三国演义》写成MUD的游戏。” 

  矿矿曾一口气读完了英文版的《三国演义》。把《三国演义》搬上电脑游戏是他的梦想之一。我当然不会相信矿矿已具备了这个能力,但我还是为他的自信所感动。 

  在课堂演讲时,矿矿的新游戏把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感情都煽动起来了,同学们踊跃地要求参加演示。不出所料,亨利老师给了矿矿130分。100是满分。加的30分是对矿矿的特殊奖励。 

  从那以后,矿矿学电脑编程的劲头一发而不可收拾。他自学C++,VB,JAVA,HTML。还学会了如何在网上建网站,不仅给我的朋友Freysinger博士和Felty博士建了他们的个人网站,还就《素质教育在美国》开了“中美教育论坛”的网站(http://bo-shi.hypermart.net),开站两个多月来,已吸引了9000多学者、老师、学生、家长的来访。美国某大学语言中心也想雇矿矿给他们做网站,因为专业公司的收费是8000美元,矿矿只收800美元。语言中心的主任告诉我:“已报请大学,看看能否不雇专业公司,而雇一个‘孩子’?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对我来说,“结果”是很清楚的。首先,如果矿矿也像国内的同龄孩子一样承担沉重的课业负担,他是根本无法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玩”电脑。其次,现在我的电脑有问题的话,已不用担心,因为矿矿几乎能处理任何问题。他曾经彻底地“Broken”我的电脑几次,钻进去了,再出来,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试想,如果只让他死背电脑的理论---那些“就是力量”的知识,而不去运用,不能在使用中把有关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这些知识能不变成负担吗?孩子能不被这些知识压垮吗? 

   减负是不是目的? 

  也许不少人以为减负就是目的,因此,一旦减了负就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减负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无措的现象。 

  贾桂站惯了,一旦得坐,就不知所措。 

  减负不是目的,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如何在这个突破口上建立桥头堡,让“后续部队”得以顺利通过,这是巩固减负成果的关键。因此,减少作业、减轻书包后,必须配以丰富多采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课外活动,包括各式各样的培养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学术活动,以及各式各类的兴趣活动,如电脑组装、软件开发、网络设计,等等,以便能力和兴趣不同的学生能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包括体育活动,野营郊游,生存训练等等。甚至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如矿矿还在小学六年级时,为了让孩子们亲历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立各自的“公司”,在校内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做一个月的生意。也就是现在国内时兴的语言叫“下海”,于是,卖糖的、卖饼的、贸易性质的、服务性质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矿矿与另一孩子成立了一家绘画“公司”。生意火得不得了,孩子们排长队买画,还有人下了课往家里打电话订画。有一个老师自己买了还不算,还帮亲友购买。 

  有些排了队,但是直到学校规定的做生意的时间快结束了还买不到画的孩子,为了得到画,就干脆先付“定金”。结果,这项活动结束了很久,“公司”都不知道散到了哪个爪哇国去了,孩子们订购的画仍未能兑现,最后只好退定金。 

  儿子的画价廉物美,一两美元一幅,最贵的五美元一幅,那还是老师见物有所值,过意不去,在买画时自己提的价。这一下来,最后儿子个人赚了50多美元,还不算他大手大脚地花5美元买别的“公司”的一块再普通不过的饼干之类的花费。 

  有了这次经历,儿子一直酝酿着与几位好同学成立一家真正的电脑公司。这种活动让孩子明白所学的知识早晚要运用于社会,学校不是象牙塔而是社会的一部分。 

  难怪软件巨子比尔盖茨心安理得地退出大学---到社会上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国青年报》2000/04/12)

 

 

[素质教育在美国(之二)]相关文章:

1.素质教育论文

2.我国素质教育论文

3.有关师德素质教育论文

4.素质教育的论文

5.高校管乐团素质教育论文

6.学校素质教育自查报告

7.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8.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9.什么是素质教育论文

10.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