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鬼节是指的什么节]三大鬼节是指的什么节 在中国过鬼节也是有讲究的
导语:在中国人的文化根基里,鬼一直是一个禁忌,自古我们就对神鬼保持着应有的敬畏。虽然如今社会并不在相信鬼神,三大鬼节也已经被许多人遗忘,估计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才会隆重的过鬼节。那么三大鬼节是指的什么节呢?清明、鬼节、寒衣节就是传说的三大鬼节,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过鬼节也是有讲究的!
三大鬼节是指的什么节 在中国过鬼节也是有讲究的
三大鬼节是指的什么节 在中国过鬼节也是有讲究的
清明、中元、寒衣是我国最终要的三个祭祀的节日,并且其中中元节甚至被称之为鬼月,并且有百鬼夜行诸神退避之说。此谓中元一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而在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清明节
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这个节日,也是纪念春秋的介子推的。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节
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中元节
寒衣节
每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谓“十月朝”,又叫“祭祖节”。是送寒衣节 。也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的人,称为送寒衣。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一并称之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是要焚烧五色纸,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去温暖。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寒衣节具体是如何起源,现在不得而知,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寒衣节
中国的鬼也有好坏之分的
在中国,关于鬼节祭祀的鬼魂,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善鬼”, 另一种是“冤鬼”。 “善鬼”是指寿寝正终或平和离世的亲人。人们认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鬼
魂非但不会害自己,而且还会在冥冥之中成为本氏族或后代的保护力量。于是,清明节被人们选作祭奠善鬼的重要活动,通过祭祖活动祈求鬼魂保佑和降福。 “冤鬼”即那些非正常死亡的鬼,民间称为“枉死鬼”。自古,中国人对枉死鬼的鬼魂是相当恐惧的。恐惧,就要定时定点定式祭奠冤鬼,通过祭奠活动,使冤鬼们平身、安息。 古之以来,祭奠冤鬼的活动,历来以中元节为大,为重。可以说,中元节是中国四大鬼节里最具严肃和最具敬礼的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