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10篇
(1)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学生压力大——改编自《山坡羊·潼关怀古》_100字
天阔似父,
地广如母,
遵义城里香港路。
望丽都,
心苦楚,
悲悯学校德施处,
桃李万千都落了谷。
兴,学生苦;
衰,学生苦。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六中学1011班初二:赵久浪
(2)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参考资料: 1、 文学教育(上) , Literature Education, 2007年04期 2、 伊粟. 历史的真相——读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J]. 石油政工研究. 2003(01)
(3)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张养浩简介
一、人物生平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
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1]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从政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
(4)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潼关怀古》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元朝】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聚:聚拢;包围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5)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诗文默写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例根据题目要求默写古诗。
(1)将诗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在横线上完整地默写出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2009年海南省中考试题)
答案:(1)①明月几时有②柳暗花明又一村(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透视:此题分两个小题,一是填写诗句,二是默写一首完整的诗。既有对诗歌名句的积累考查,又有对整首诗的背诵考查。解答此类试题,唯一的途径便是增加积累,平时多读多记。
常见失误分析
例诗文默写。
1、必做题:请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补充完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__,______。
2、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①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曲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③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朱自清《春》)
④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宫中府中,______,陟罚臧否,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⑥______,______,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009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试题)
答案: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④
(6)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7分)
宁德世界地质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大姥山三个园区组成。集山、海、川、岛于一体,风光旖旎,景色秀丽,不但峰luán()俊秀,洞壑幽奇,而且溪美瀑雄,海湾壮阔。屏南白水洋尤为壮观,一路水势萦回,流水淙淙,两岸松涛阵阵;放眼远tiào(),秋风劲舞,波光粼粼,远山绰约,云雾甲。没有一个人不会不为大自然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而感到惊叹。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峰luán()②远tiào()③洞壑()④萦回()
(2)给短文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序号,1分)
A.迷蒙B.迷惘C.迷离
(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2.默写。(12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人称为“妙手回春”的咏雪佳句是:
“ , 。”
⑥《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⑦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乐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的“,”的美好祝愿。
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伤心秦汉经行处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名着阅读。(7分)
(1)读名着,赏人物。根据提供的名着信息,在下列空白处填上相关的内容。(3分)
读《》(填名着),我们认识直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范爱农;读《童年》,我们从外祖母身上感受到了(填性格)的美好品质;读《骆驼祥子》,我们认清了自私自利、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填人物)的丑陋本质。
(2)读名着,写故事。请从下列名着的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60字左右,4分)
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
②孙大圣大闹蟠桃会(出自《西游记》)
③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④鲁滨逊搭救“星期五”(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答: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4.闽东是我国着名的古廊桥之乡,一座座飞檐盖顶,杉板遮壁,造型古朴,雄伟壮观的古廊桥直架溪涧,横跨河流。飞桥如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学校举办“寻古风,话廊桥”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观廊桥赋美名(3分)
桥的名字通常有深刻的寓意,或突显特征,或寄寓情感。请你观赏右图听古廊桥,仿照示例,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并简述理由。
示例:桥的名字:万安桥
命名理由:“万安”即万事平安,它寓示着来往此桥的人一路平安,表达了一种美好祝愿。
桥的名字:
命名理由:
活动二:赏廊桥抒寄语(2分)
学校组织学生观赏廊桥,抒写寄语,请你仿照上句完成寄语。
廊桥美,美在雄伟壮观,美在古朴端庄;
溪水秀, , 。
活动三:话廊桥表心声(3分)
班里举行以“话廊桥”为主题的辩论会,辩题为“古廊桥要不要保护”。请你代表正方,会对反方的观点写一段辩词。(50字左右)
反方观点:“我方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古廊桥已成为历史,没有保护的价值,完全可以用钢筋水泥桥替代它,所以没有必要加以保护。”
答:
活动四:品廊桥传文化(2分)
桥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让我们搜集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桥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请你写出一个有关“桥”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20字以内)
答:
(7)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2011年承德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先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题必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6题 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
在连嶂竞起群峰 (sǒng)翠的山地上空读云,你会惊 (yà)稼轩公"我看青山多妩媚"乃神来之笔。绿是山的广谱的了,在阳光的激射下,有一簇( )树冠,就有一蓬荧荧熠熠的绿焰。这绿焰落在峰巅,便燃起鹅黄嫩碧,落在山腰,便燃起苍苍茫茫,落在幽谷,便越过苍茫,燃气一派深蓝浅黛( )。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1)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生动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承德的仲春时节是耕耘的季节。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D.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4.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3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智取生辰纲》选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
B.按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文应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饮酒》《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送东阳马生序》。
C."人,应该赶快生活"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荒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D."好事情"是鲁滨孙在使人部落冲突中就起的"野人",是一个勤劳、聪明、知恩图报、向往文明生活的被殖民者形象。
6.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共6分)
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时间 1949年 1979年 1988年 1991年 1998年 2010年
面积 50亩 100亩 140亩 210亩 300亩 380亩
(1)我的发现(2分): 。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
(3)班里开展"爱我家乡,护我土地"活动,需要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我准备的是(2分): 。
第二部分(7-24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8)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中考语文必背80句诗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1.他家但愿富贵,*妾与君共饣甫糜。——汉乐府《东门行》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5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5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5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5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5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5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59.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6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6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63.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64.明月高楼休独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65.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67.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68.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6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7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登快阁》
72.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73.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外,如今又添,一段新愁。——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7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畿《三衢道中》
75.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宋·陈与义《出山》
7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7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78.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宋·杨万里《插秧歌》
7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8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9)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中国的文字最难懂_1500字
自古以来,中国就出现了文字。像对联、诗歌、元曲、散文和小说,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
对联有很多种。如:
寿联:“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余年。”;“鹤龄频添开旬清健,鹿车共挽百岁长生。”;“鹤延千年寿,松龄万古春。”;“日月双辉惟仁者寿,阴阳合德真古来稀。”等。
情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鸣。”;“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等。
骂联:“榜蟹浑身甲胄。蜘蛛满腹经纶。”;“示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未来道者来。”;“弱小书童,不识三代夏商周。俊秀才子,只读四诗风雅颂。”;”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仁)。”;““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潜水糟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
(10)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字词句段81
(七)元
62、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63、王实甫,主要作品《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64、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马致远是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65、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最成功。
66、睢景臣,字景贤,主要作品为《哨遍·高祖还乡》套曲。
(八)明
67、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游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影响。
68、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69、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着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70、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71、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主要作品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与《紫铰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杰作。
72、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主要作品为编辑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园叟晚逢仙女》出于此。“三言”与凌檬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73、张溥,字天如,“复社”领袖。主要作品为《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