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说话给说话8篇
跟说话给说话篇(一):说话有技巧_700字
一个人是多说话好,还是沉默好?绝对地说这好那不好,岂不犯了说话不留余地的错误?因此,在人的一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沉默和优美而文雅的谈吐。
常说“沉默是金”,人之言语是他行动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枪易愈,舌伤难痊。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到人欢迎,而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个乘客都纷纷逃离。
有道德的人,决不泛言;有信用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我们说话也要适量,没有把握的事不要乱开口,尤其当有陌生人以及比我们有经验和更多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我们说多了,便是不打自招,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少说话固然有好处,但人既在社会中,要与人交流,就应该说话。若要说话,就应当掌握说话的技巧,研究说话的艺术。
在任何场合,说话要言之有物,否则便应少说。要说,则说自己经历过的感慨之话,说心灵深处衷心之话,说自己有把握的话,说能够启迪人的话,说能警戒人的话,说能教育人的话,说能温暖人的话,说能为人解忧解苦的话。自己无把握的话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不要说,伤人的话不要说,无中生有的话不要说,恶言恶语不要说,造谣中伤的话不要说,粗言秽语不要说。
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好说话的量,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更要注意做到言简意骇,不要夸夸其谈,滔滔不绝。
少说的另一种情况是会议快要结束时。谁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会议到了快要结束时,听众的心早飞出会议室,偏偏台上仍有人唾沫横飞,就要讲完了还有人“再补充两句”,这样的讲话是最没有意义的,明智的做法是少说为妙,抓住要点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江苏宿迁致远中学高三:zhangran1990
跟说话给说话篇(二):诚实说话_500字
我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可是很爱说话。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写抄本。可我老是和我后头的同学说话,这可是因为我是个“说话大王”哦!我们说一会儿、写一会儿“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我完蛋了——抄本还没写完,该怎么办呢?我就把抄本放到书包里。假装交了,又出去玩了。回到家后,妈妈拿我的作业时看到了抄本。就问我说:“这是抄本吗?”“不是”。“那又是什么本子呢?”我说:“反正不是抄本,不用问了……”其实我的脸已经是红彤彤的了。我睡觉时,可我怎麽也睡不着,好像看见第二天老师打我、骂我。我半夜里起来把抄本写完。
第二天,我把抄本交上去时,老师来了正好看见就说:“你为什么当天不交抄本呢?”我吞吞吐吐地说:“因为我没有写完抄本,昨天晚上我补完了……”
忽然,我似乎觉得有一阵凉风吹来,我颤抖了一下子就觉得老师要打我。
可是没有,老师蹲下身子摸着我的脸。我的身子暖和起来,不再是那么冷了,也不再是那么怕了。老师问我说:“你听过《亡羊补牢》故事吗?”就给我讲了亡羊补牢的故事。可是我不懂意思,老师又说了一遍这个故事。
我终于懂得了只要知错就改为时也不晚的道理。
山西省文水县西街学校三年级:安雄伟
跟说话给说话篇(三):如果心会说话_750字
炎炎的夏天炎炎的有些让人发狂,穿衣已经是一件痛苦的事。久久的日子不见你,就像不见一丝丝清凉的风从身旁挂过。打开电脑,你的照片被拉伸为整个桌面,占满了我的视线。望着你那张波西米娅妆的脸略带的几分忧伤,我必双手合十,为你心中那份悠悠的不安
跟说话给说话篇(四):用实力说话_650字
用实力说话这周下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件事了……这天,我正与伙伴在玩“伴伴酒”,讨论着晗晗妈妈也就是我婶婶会生个男孩还是女孩。“女孩!女孩!”我们异口同声,都盼望着婶婶生个女娃娃!“不!不!不!女孩有啥好的,还不如男孩好?!”从我们的背后传来一阵反对我们的话。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做花圈的老奶奶,她从窗户那儿听到了我们的对话,便忍不住插了一句。“那你说说男孩有什么好?”我们都反对老奶奶的说法。“男孩的好说也说不尽!女孩的坏也说不尽!”那位老奶奶根本不顾我们的感受接着说,“女孩别的就不说了,她将来是要出嫁的,是不会在母亲身边的,最终还是别人的!男孩就不一样!”我们个个儿脸沉了下来,心情非常糟糕。就是嘛!现在什么时代了!也太封建了吧?而且女孩出嫁又有什么啦,她自己也是女孩呀!而且她的生命是她的母亲给她的,一切母亲都是女孩,都很伟大!再说了,有些男的也会嫁到女方那儿啊!同样身为母亲,同样是女孩的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在新闻上看见有一个村庄,他们所有人的梦想就是生个儿子!他们生出女儿就冷落她,排斥她,甚至送人!儿子就不一样,对他必定是百般呵护,想块金子一样捧着。奇了怪了,为什么说女孩没用?要出嫁?不聪明?没能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就是一个奇迹。她凭着自己的能力当上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21世纪了,我觉得男女老少人人平等,人人都该尊重,即使是一个残疾人。并不是什么男孩比较厉害或女孩比较厉害,现在都是用实力说话,偏袒什么的,都是不公平的表现!用实力说话,才能证明一切!
五年级:郭珊珊
跟说话给说话篇(五):2010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30题——(21)和上帝说话
二十一、和上帝说话
一个残疾人跑到天堂和上帝说话,很不客气地问:“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健全的身体?”上帝听了,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带来一个刚刚死去的人,那人说:“去吧,至少你还活着。”又有一个人前来和上帝说话,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幸福?”上帝听了,也不回答,而是将那个残疾人带来,残疾人说:“去吧,至少你还健康。”和上帝说话,实际上是在跟自己说话。
审题参考:天并不算高,最高的是人心。人在宇宙中是渺小的,但人的心贪婪得可以吞下整个宇宙。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不是狂叫,整个地球都是我的吗?在强大的世界人民面前,最后只落得一败涂地,粉身碎骨的下场。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要有满足感,不要事事都依赖上帝的恩赐。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结尾一句话说得多好啊!和上帝说话就是和自己说话。与其求上帝,不如求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上帝。
相关阅读:
2010年高考模拟材料作文30题
(01)擦亮心窗
(16)雕刻
(02)别让心脏了
(17)解脱烦恼
(03)除草哲学
(18)把握珍珠
(04)两只小鸟
(19)雨果名言
(05)多了一层银子
(20)找马
(06)多了一层银子
(21)和上帝说话
(07)饶了他吧
(22)路与方向
(08)寓言一则
(23)铭记与忘记
(09)扛枪的猴子
(24)选择宽容
(10)成功之道
(25)十足的“书呆子”
(11)盛饭的哲学
(26)老鼠爱大米
(12)忙碌
(27)从底层做起
(13)一句话一辈子
(28)自己造的房子
(14)拒收的“礼物”
(29)自己命运自己撑握
(15)朋友的照应
(30)坦然面对失去
跟说话给说话篇(六):听记忆说话_550字
我还记得,我还记得很多儿时的故事,很多有趣的故事,都是记忆在说话??
我所讲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习奥数了。
小时候,我对学习的兴趣很大,觉得它是世界上最最妙不可言的东西了。也因此,妈妈把我送进了奥数学习班。我一直对那天的情景念念不忘:我欢快地迈出离开校园的脚步,等着妈妈,却在门口看见母亲在给我报奥数班,我心急如焚,因为虽然平时我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我不愿意让奥数和英语抢占了我闲暇的周末。我快步向母亲跑去??
然后,发生了一次争执,以至于我三天都没有和母亲说话,直到我想通了,才不情愿的来到母亲房间,对她说:“妈妈,其实??其实上几节奥数课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还是去上吧。”
没想到,母亲听了我的话竟一洗前几日的脸色,绽开了笑花。
于是,我就去上课了。
一节课下来,我突然有一种错怪母亲的感觉,因为—因为我从中感到了奥数的趣味性,我已经同意了我的周末被补习课给占领,似乎从那时起,就注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都没有一个空闲的周末,似乎我与它签下了永久的协议,我永远都得学习,连周末也是一样。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就这样,我完成了一年的学习,并就此一直学了下去。
奥数的学习,为我的将来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正如房子的地基,地基打得越牢,房子建得越高。
上海华育中学六年级 华清
跟说话给说话篇(七):会说话的眼神_600字
俗话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是体现眼睛的晴雨表。从小到大我见过许许多多的眼神:有和蔼可亲的,有坚定自信的,有忧郁悲伤的,有扑朔迷离的……可陈老师那会说话的眼神却令我难忘。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陈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上一道关于植树问题的难题。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同学却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玩赛车呢!只见他一会儿左手动动这儿,一会儿右手摸摸那儿,玩得真是那个叫投入啊!就在这时陈老师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猛然间,那位同学急忙抬起头,陈老师却笑眯眯地望着他,好像在说:“别玩了!收起玩具赶紧听课吧。”那位同学满脸通红地看着陈老师似乎听懂了,虽然很想再玩,但是还是马上收了心爱的赛车。陈老师的眼神再次扫射到那位同学,看到他已经坐好听课了。她欣慰地笑了好像在说:“好孩子,下次可不能这样,上课时不能走神哟。”
是啊!陈老师的眼神犹如一泓深遂的清泉,深读此泉,让我受益万千。当我犯了错误时,陈老师的眼睛告诉我——一定要做个肝胆之人;当我取得好成绩时,陈老师的眼神告诉我——人要骄傲,容易摔跤;当我失败时,陈老师的眼神告诉我——阳光总在风雨后;当我犹豫时,陈老师的眼神还会告诉我——你一定行!陈老师的眼神还告诉我们,我们全班在一起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也会经常用会说话的眼神来督促我们前进的脚步。
西城四年级:张兆一
跟说话给说话篇(八):说话要看对象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