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再现8篇

时间:2018-11-07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第一篇春光再现:[春天来了]时光飞逝,春光再现_650字

  一阵微风拂过,吹散冬日的寒流,携着淡淡的花香流连人间。我,暮得想起,
  春天
  来了。
  不知何时,路边一排排的树,长出了新的绿叶。站在树下,抬头仰望,繁华的枝叶充实了寂寥的天空。阳光倾泻在树叶上,光洁的叶面反射着点点金色的光芒,有一瞬是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不知何时,路口的一棵杏树,吐露出了粉色色泽。远远地看去像是一片粉色的彩云,漂浮在半空,在四周清新的绿意衬托下,那一团嫩色,显得是那么的耀眼。
  不知何时,院中的梧桐树,渲染了蓝天的一角,那是祥瑞的粉紫。
  一簇簇紫色娇嫩的小喇叭,沐浴在金色的日光下,处处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显得华贵而又妖娆,像美丽又不沾染尘色的谪仙,又仿佛是酒家魅惑而又不失活力的西域舞娘,享受着自己独自的芬芳。
  邻家寂寞的鱼串,不甘寂寞的唱和着,舞动着灵动的身躯,随着轻风摇曳飘落,在晨光中闪烁着调皮的星光,犹如夜幕中的繁星夹着宁静。
  漫天散落。
  东风像是这抹春光中的主宰者,四处留情。
  戏谑了妩媚的娇花,戏耍了挺拔的大树,来来回回好不惬意。只是在他欢快脚步中留恋不忍离去的,唯有那淡淡的清隽的花香。
  日渐西斜,门口的槐树,笼罩在一片温柔的橙黄色的余晖中。
  泛着暖暖的温情
  身后是一条长长影子。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是的,恍然大悟间,想起去年也是这样,只是不知,原本的踌躇满志何时变成了脚踏天地间的平淡。
  仰望落日,最后的春光,消失在闭合的眼帘下。
  寂寥却不落寞,遗憾却不失落。
  时光飞逝,今年的春光在现,诚然是一段时间的结束,何尝又不是青春旅途一段全新的开始。
    初二:张云柳

第二篇春光再现:那年,春光灿烂_650字

  
  小升初那年,我开始变得慌乱不安,一场场考试接踵而来,一点点时间随之流去,我和他们可以待的时间越来越少。我要用我的笨笔写出我们逝去的岁月。——题记
  2014年2月,多云。开学不久,大家都还没好好叙一叙寒假遇到的趣事,就被除了作业还是作业、除了试卷还是试卷的小山给打败。或许是太过匆匆,我们都差点忘了,这是我们的最后一个学期。
  2014年3月14日,星期五,雷雨交加,阴。中午时又发了一打卷子,我的同桌又开始絮絮叨叨了。我的同桌明是我们班中的数学尖子,可他严重偏科,语文、英语比数学差太多了。老师为了让他“改斜归正”,特地安排我当他的同桌。自从我成了他的同桌我才发现原来学习真的需要慧根。明总是喜欢在老师发下卷子的时候用他那毫无特色的大嘴说上一番,却总也认真的完成数学所有的卷子,(注意,除了语文和英语)。尽管如此,他的数学从未掉过全班的前三,他的语文和英语也从未不及格(每每总是60几或者70几)。
  想念那时候他的絮絮叨叨啊,我的同桌。
  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多云至晴。最后一天了,这是我呆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毕业典礼后,老师带我们回班,给我们看了一组PPT。里面记录着我们从一年级到现在的种种图片,种种事情。我看着图片:图中的老师在渐渐变老,他那乌黑亮丽的头发,不知何时冒出缕缕白丝,他光洁的脸庞不知何时多了些胡渣,多了些皱纹;图中的同学们也在渐渐长高,长大。
  想念那天的情景,如果将那一天定格,该多好。
  或许我的笨笔真的写不出那年那事,但我永远记得那年,春光灿烂,我们彼此说着再见,彼此想念着对方,末。
    初二:姚婉玲

第三篇春光再现:2007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2)_1000字

  听!妈妈在低吟;看!妈妈在哭泣。因为妈妈在思念着往日的春光。
  回忆往昔,妈妈说:看多好。是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流光溢彩的世界如此美妙。可是她转瞬皱起眉头,一片愁云悄然浮现。
  是啊,怎能不愁,怎能不低吟,又怎能不哭泣。工厂竖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矿山踏下去了,树木倒下去了,动物也离我们而去。只剩下孤零零的妈妈整日哀叹。
  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工厂烟囱里冒出的可怕气体,蔚蓝的天空也黯然失色,再也折射不出阳光美妙的身资。昏黄的世界,妈妈平添了几缕白发。
  池塘里游鱼耐不住剧烈变化的水温纷纷逃离或是横尸江河。褐色的池水让妈妈的明眸再也无法散发光辉。妈妈眼角的皱纹日益清晰。
  隆隆的机响充斥在耳边,草丛中、树梢上却听不见往昔欢快的蝉鸣、鸟啼。世界热闹了沸腾了。妈妈却一次次更加沉默了。
  于是,妈妈,我们几十亿共同的地球妈妈苍老了。她无力再欢笑,甚至再无力看到我们的成长壮大。
  但是我们的地球妈妈从未放弃希望。子孙的劣迹,她看在眼里;孩子付出,她记在心里。我们的妈妈看到你轻轻捡起了地上的纸屑,看到你采取措施对付烟囱里的有毒气体,看到你净化污水后再排进河流。也听到你的大声疾呼: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妈妈笑了。
  妈妈渴盼着长江水患不再发生,伦敦光化烟雾永不再现,北京沙尘暴永远绝迹,妈妈更希望八国峰会上传来喜讯。
  春光是温暖的,清新的,明亮的,清爽的。它必将给妈妈带来欢笑,带来希望。让我们共同看望地球妈妈,带上春光。
  这春光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光,它还应是一种大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妈妈的爱,是一种必将付诸行动的爱。也更是一种承诺,对地球妈妈的承诺。
  妈妈,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您必将在春光中笑靥如花,你必将在世人面前重现往日的繁华。您还会毫不吝啬,继续造福子孙万代。
  只要我们人人都提上装满爱和承诺的满篮春光去看地球妈妈,我们的地球妈妈必将生机昂然,我们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简评]本文是安徽高考作文的标杆文,专家评分58分。评分依据如下:
  一.立意新颖。文章作者别出心裁,跳出常人思维的模式,从环保的角度去着笔,并虚化了标题中妈妈为地球妈妈。角度独特,立意新颖。
  二.主题明确。文章紧扣标题的重点词语:春光,妈妈。着力表达了妈妈的大度和奉献以及妈妈的伤心和无奈。也表达了儿子对妈妈的理解和感恩。为让地球妈妈春光无限。让地球母妈妈变得更好,不再受污染遭破坏。儿子们作出自己的努力。主题明了。
  三.文采飞扬。文章中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行文语句流畅,文采斐然。长短句式,错落参差,富有变化。读后满口余香。

第四篇春光再现:河_650字


  它,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岁月漫长的变迁;它,蜿蜒的河道,记录了街子人民进步的足迹;它,四通八达的清流,曾是街子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就是街子人民的“母亲河”——味江河。
  它像一位慈爱温和而又内涵深厚的母亲,穿梭在街子古镇之间,给予了街子百姓弥足珍贵的记忆。那些让街子的年迈老人听了仍会为之心动的记忆,集成了味江河美丽而又珍贵的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当他乡游客一睹塘河风采时,便会叹为观止,赞叹不已。回溯昔日的味江河,像个姑娘,美丽动人。
  看!河岸杨柳依依,为她装扮;河水清澈见底,闪闪发光。鱼虾水中游,增添乐趣;波水河里流,为她洗漱。舟楫在河面上来回穿梭,赏心悦目;河岸的人家临水而居,水乡情趣。倚门而坐的年迈老人,谈笑风生;榕树下嬉戏的淘气孩童,乐不可支……瞧,美好的画卷,处处是风光!河岸边大娘们洗衣的忙碌身影仍旧存在,河道上来回穿梭的美丽舟楫也日渐增多。味江河,一片兴荣!母亲河是我们的荣耀;但是,也有些人不自觉。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味江河再现昔日的春光!同在蓝天下,人水共佳缘!味江河哺育了我们千秋万代,温瑞塘河呵护着我们街子永葆青春。她是一缕春风,伴随着我们经受时光的流逝;她是一束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承受光阴的冲蚀,让我们向前,再向前,不断向前。她为我们付出如此艰巨的代价,我们无以回报。那就让我们共同携起手,让我们的母亲河——味江河,变得更加光辉灿烂。
 
    好好干六年级:胡叶

第五篇春光再现:提篮春光送妈妈_800字


  提篮春光送妈妈
  “叮咚”,这是小溪涓涓而流的音响;“布谷”,这是报春的布谷鸟心灵的歌唱;‘吱吱’,这是草儿破土看世界的呼唤。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它们是生命的重生,是生命沉睡后的再现。如果没有妈妈的关心和呵护,一切美景都是幻想,于是我提篮春光和她分享。
  灿烂的春光中包含了坚强的微笑。儿时的我是一个心灵极其脆弱的男孩,一次小小的打击都会让我一蹶不振。老师的批评,成绩的下降,同学的讥讽都会让我痛哭流涕。这是妈妈的抚慰如缕缕春风吹过了我的脸庞,将我的泪水吹干,将我的烦恼吹散,并亲切的对我说:“孩子,你要坚强”。从她那焦急的目光中我读懂了她的心,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坚强。于是我经历了挫折后,总是用坚强驱走泪水,因为我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坚强地面对人生才能找到马到功成的契合点。
  明媚的春光中撒满了幸福的心,下午我们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别的同学脸上都乐开了花,而我的内心总是担心,到底妈妈会不会来?家长们快到齐了,而我却还是孤单一人。我走到校门口,站在那里,望着那空旷的道路上没有一个我熟悉的身影,正当我要转身回教室时,一个沙哑的声音叫住了我,一回头一看是妈妈,她脸上像被大风大浪侵蚀过一样,脸上布满了皱纹,粗粗迟早的手上已皲裂开几道口子,妈妈终究还是来了。
  家长会上,别的同学都得了奖,而我却什么也没有,妈妈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说,周围的人都乐开了花,我的心在痛“哦,亲爱的妈妈你不要伤心,下次我一定考好。”
  “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你是妈妈的骄傲。”在妈妈举手投足中,我感觉到了幸福,亲爱的妈妈,你的鼓励让我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坚强面对,笑而视之。妈妈你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学会坚强面对。幸福的心沉淀在篮子里。
  在装满春光的篮子里,奖状在跳跃,那是我的荣耀,也是送给妈妈的礼物。春光有了这些东西的陪伴,也会更加灿烂。
  妈妈,请不要担心,我正提着满篮春光向你走来。我相信,着春光是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初三:王雪亮

第六篇春光再现:《题破山寺后禅院》扩写_300字


  清晨,我来到雾霭迷蒙的山上,拜访这绿树掩映的罗汉古刹。初升朦胧的阳光照着静谧山林,拜迎晨光的露珠端坐翠叶之中,蜿蜒曲折的石板小径上青苔累累,凹凸不平的路上显着春雨过痕。山路连绵直通峭壁险壑,飘渺之中似闻猿声鸟鸣。崖上禅院壁上苔痕累累,数里之外能闻木鱼笃笃。
  院里芝兰香气迎面扑鼻,墙角绿竹跟前又添新笋。山映晨光晓岚微拂花枝,飞鸟驻足林中啾啾而鸣。碧潭波光辉映满山春色,岸柳如剪断人世俗欲望。今日到此方觉来时恨晚,他年重游再现一派春光。此时山中已无飞鸟踪迹,林间深处此时已绝声响。松鼠怯人匿于枝头树梢,蝴蝶过涧歇在野花丛上。青山稳坐好似龙盘虎踞,浮云

第七篇春光再现:三月韵调_750字

  常年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作的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终于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驾着和煦的春光,涉水而来。
  面对生机盎然的春,冬神无可奈何地认输,收拢了阴霾的爪牙,休歇了凶狠的肆掠。小草显示“春风吹又生”的嫩绿,柳枝重现“逐东风拂舞筵”风采,让我们领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般清虚淡远的山水画。
  春不似夏的沉闷,秋的忧郁,冬的寂寥。春是一味的孕育与新生,一味的柔情与缠绵,一味的蓬勃与奔放。春是年轻的,也是快乐的。
  春风不似夏风的灼热,秋风的萧瑟,冬风的凛冽。她是贺知章笔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温柔。
  春雨不似夏雨的暴虐,秋雨的惆怅,冬雨的冷酷。她是韩愈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细腻。
  春月不似夏月的短暂,秋月的凄清,冬月的惨淡。她是张若虚笔下“不知乘肌人归,落月摇情满红树”的深情。
  春花不似夏花的俗艳,秋花的落寞,冬花的孤傲。她是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的妩媚。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是热血澎湃的季节,春是撒播希望的季节,更是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的季节。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杏花春雨时!
  漫步于春色宜人的“世外桃源”,感受“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的意境。
  站在撒满春光的田野上,遥看远处嬉戏在“碧水烟波”之上的鸭群,体会“竹处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玄妙。
  一路上,为杏的一枝红蕊而惊喜,为草的一片嫩绿而欢呼,听着鸟鸣摇落一串串跳跃的银铃,看着桃花飘下一片片粉红的胭脂。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
  三春晖,明月光,千层紫陌,万丈红尘,蒙蒙迷雾中乍现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那便是春。春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朵芙蓉。
  杨柳依依,草长莺飞的春天,露珠是她的装饰,白云是她的裙裳。她捻花的手指,牵来了明月,携来了彩霞,在她含笑轻舞的瞬间,春光旖旎。
 

第八篇春光再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要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是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很中性,既无明显的憎,也无明显的恶,仅仅是在单纯地写景、咏春。

上一篇:环保建议书6篇
下一篇:杜子美6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