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诗句8篇

时间:2018-11-06 来源:节日作文 点击:

腊八的诗句篇1:腊八节诗词(8首)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晋·裴秀——《大腊》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

腊八的诗句篇2:腊八节诗词汇总




腊八节诗词
  《腊日》——唐·杜甫
  《腊八粥》——清·道光帝
  《大腊》——晋·裴秀
  《腊节》——北齐·魏收
  《腊八粥》——清·李福
  《腊八》——清·夏仁虎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腊八的诗句篇3:腊八节的诗词:《腊八粥》——清·道光帝_50字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的诗句篇4:腊八节诗词:《腊八》——清·夏仁虎_50字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的诗句篇5:赞美腊八粥的句子


  【第1句】中国人过腊八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已过腊八了;还有记载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吃腊八粥的点滴故事;再则还有明朝黄帝朱元璋煮腊八粥的奇闻轶事。历史如烟云一去不复返,消失得难以寻觅,但那流传久远的腊八习俗依然沿袭至今,盛兴不衰,进入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家。
  【第2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冰心
  【第3句】常听人

腊八的诗句篇6:腊八节的诗词:《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_50字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的诗句篇7:腊八节诗词:《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_50字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的诗句篇8:吉祥的腊八节_800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扩展阅读文章

节日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节日作文推荐文章

节日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