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8篇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1:每逢佳节倍思亲_750字
我用手勾勒出属于你的星座,遥望最遥远的一颗星,把最深的思念寄给最爱的你。我仿佛看到独在异乡的你,一人斟酌,一人赏月,一人思念。
繁星闪烁着,墨蓝的天空,何曾听的见他们的呢喃?微光里,我看到你用眼泪凝成的星,一闪一闪,寄托了你所有的思念。李白独在异乡,望明月思故乡;杜甫在异乡,与月共舞。你独在异乡,咏不出千古名句,唱不出千古名曲。请你举一杯茶,在这跨越的千里,我邀明月与你一同举杯;请你张开双臂,我在远方为你传递温暖。我最亲爱的人啊,千万别忘了了,我的思念正在幻化成波涛,乘风破浪,为你赶去。躲在云里的秀月,趁着我们不注意,探出头来。连同安静的星星,也开始跳动。你的左心房是否也暖暖的?我在孔明灯上写下愿望,联同对你的牵挂与祝福,放飞在这无尽的夜空。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否刚好诠释了你的心情?也把你的心带到了最软弱的时候,今晚,让我给你最坚实的依赖,最贴心的怀抱。
把时间冻结,把回忆倒数。我望眼欲穿,看我我看不到的你;我侧耳倾听,听我听不到的你;温馨的灯火,安静的心跳。我们像从前一样,在这月下细语,你给我的茶加糖,帮我切好月饼。然后我倚在你怀里,听你讲月亮上的故事,听你讲儿时的故事,听你唱明月。紧皱的眉被往事抚平,你灿烂的笑,滑过心间的细腻,不再平凡。亲爱的妈妈,即使你身在远方又如何?你的心,你的爱,你的温暖围绕着我,又有何求?将思念的泪水轻轻抹去,就像你为哭泣的我擦掉眼泪那样。夜深了,星星也乏了,只剩下我一人独望月,祈祷着今晚你的好梦,希望每晚星辰如梦入时你还能感到我的温暖。划过悲伤的河流,这一次,让我吟唱一曲明月,哄你入睡。
明月夜,秋风起。淡凉的空气,旖旎的旋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戈壁旁,我把思念写千遍,遥寄远方的你。
初二:陈舒琪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2:每逢佳节倍思亲_1500字
中秋月圆人未圆——寻找中秋夜缺席的那个她!
——题记
海岛冰轮初转腾,又见玉兔转东升,浪花激荡着辽阔的海洋,浪花召唤着翱翔的海燕,浪花倒映着明亮的中秋月!我望着白色的光,中秋的月,思念的绪头涌如波涛潮水,唯美的我却涣然情绪低沉,泪水沾落在我的衣头拂角!喝着泪水的苦酒,我变的善感多愁,记忆的飞不散,使我将最深的思念寄给您。可却又要寄到哪里去呢?中华那么大,可谁才是那颗中华心呢?因为有了您,才有了家!有了您,才有了那份中华情!有了您,才有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爱长长,长过天边,谁又比谁相思长?到底相思写在谁的脸上?到底天上人间有何区别?但愿千里人长久,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渐渐静了!推开那木制的板门,站在那竹阶之上抬头仰望星空!一轮皎月与我相伴!朦胧的云雾铺洒在那林荫小道上,云漫漫,飞入林间,笼罩飞旋!我处在虚幻迷离的画卷之中!孤身一人,毫无陪伴,不时伴着点忧伤,可谁又会和我共度中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向前走去!在小道旁边,有一个淡雅的池塘!塘中的荷叶随风摆动犹如一个香甜可口的圆月饼在飘动似的!可不知想与哪位君子共同分享!一丝一缕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的弥漫着皎白的明月。微风轻挑水面,粼粼水波倒影着一湖星光。盈月,静如处子!柔美的月光泄至窗前,泄至大地,甚至整个中华,像镀上了一层银白,携出了梦幻般的唯美!
唯美中,我听到了点点微弱的呼唤……
那歌声魂牵梦萦!将我拉入树林深处!我像一个没有思想的动物,就那样进入了树林!树叶与树叶在那儿窃窃私语,发出飒飒响声却依稀而已!冰婵当头,映照那每一片爱的叶片,形成反射,将最短,最亮的月光倾泻给每一寸土地。此时,心中似乎明亮了很多,也清晰了很多,不再孤寂,也不再彷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心中留有一丝牵挂,那个缺席人到底在何处?在路的前方,屹立着一座大山,那山的巍峨壮阔堪比奇观!
隐隐约约,听到一声渺远的笑声……对,是山顶!
没想到在这样的高山之上还有人家?虽然只是一声笑声,但声音却是那样的清脆!我真正领略到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为了寻找我心中的那刻中华心,我开始寻找上山的小道,果然,在朝右走数百步的地方有一石阶,沿石阶之上,疾如飞驰,万丈高山,我竟瞬间即达!到了山顶,才发现中秋月是那么美,那么亮,那么明!月儿离我不远,挑起就可触摸得到,此时我终于明白,在这画中,一直有明月照我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天之大唯有你的笑容是美丽的,天之大唯有你的安慰是真诚。幽深的记忆散不去,我只能望月思情。今天我托一轮圆圆的月,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将思念之情在这山顶之上送出!我在山顶徘徊者,可就是没见到所谓的人家?哎!沿着小路向前走去……“哇我不敢想性我的眼睛!不!它是假的,他绝对是假的!”我自语道。
可他不是假的!是真的!人民在共赏明月,欢度春秋!在整片华夏大地上,台湾侨胞欢喜扑向祖国的怀抱!他们彷如是失了根的兰花,飞舞着的秋蓬重回妈妈的怀抱。在这团圆的中秋之夜,在皎白盈月的见证下,血浓于水的是亲情。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绝不能阻止汽变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召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祖国母亲的记忆前面,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台湾同胞呼唤祖国的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月圆时……
月儿似乎更圆、更亮了,它如若一袭华美的白衣,飘忽柔曼,展出了炫目的灿烂!也许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份中华情吧!月,像被划上了浓重的一笔,奢华而又热烈!
中秋月,中华情!每一个中华之子因你而闪耀!今晚的明月,代表着思念,代表着感激,代表着坚强与爱,同时也代表着每个人的荣耀与光辉!
夜深人静!我与明月依然屹立在高山之顶,望着那份中华情……
平凉四中初二:蒲力铭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3: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鹏展翅,孤雁南飞。
天上月圆,地上月半。
晚霞,孤雁,弯月,使我傍晚惆怅彷徨,早露不经意间滋润我的脸庞,顿时愁肠倍增。
中秋即至,父亲远在千里之外。我叹吟道:“天涯人儿仍在忙,可怜双鬓微霜;一条脊骨擎天柱,中秋顾盼人归乡。”佳节倍思亲,我思念起与我不和的父亲,往日争吵,历历在目。
天色渐暗,月牙透露出迷惘的光芒,朦胧而神秘,似乎在散发发着中秋月饼的香味。促织闻得不自禁,个个歌唱显身手。
夜深,月光如纱,秋风徐徐,令人神往。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4:中秋节flash:每逢佳节倍思亲_20字
中秋节flash: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5:清明节好句好段
1、清明节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祭祀的节日里,我的泪水又一次“泛滥成灾”;亲人的离去,让我倍感思念。因为思念,我常常在梦中惊醒;因为思念,我的枕巾常被泪水浸湿……
2、今天清明节,又是一个思念亲人的日子,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几个亲人。带着这种思念,我和姐、妹、弟一行5人去了城区公募,在父亲母亲、亲人的墓前静静地守候着,陪伴着,小声念叨着:“我们看你们来了!”鼻子酸酸的,酸酸的……
3、清明的天,是阴的;清明的雨,是涩的。在今天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心请来缅怀先烈与亲人。
4、走在陵园的小道间,一切仿佛都如此耀眼,似乎他们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烈士之所以被称为烈士,是因为他活着为人们作贡献,即使他死了,人们也会记住他。他的路比我们所走的更陡更险,他的事比我们更难更高!
5、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离开母亲已经19年了,在19年里,不知道用多少滴眼泪对母亲的怀念、思念、想念之情。有时不得不去相信命运,有时不得不相信宿命,有时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一切,这就是事实和现实!
6、清明到来,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坟头的旁边,多想在父母的身旁哭诉多年的悲伤。
7、清明节到了,每每看见一束束鲜花插在坟头,就知道又有一个生命永远离我们远去,而他们且可以远离这充满险恶的人世间,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唉,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时生死并不能由你自己。
8、清明节,我来到妈妈的坟墓,思念之情越发沉重;深呼吸,放松;也禁不住黯然泪下!想将泪水吞到肚子里,比什么都难;难道是对母亲想念的一种方法吗?难道是对母亲思念的一种表达吗?
9、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下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
10、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充满悲伤之日,这一天连老天爷都与我们这些失去至亲的人们一同哀伤,一起落下思亲之泪!
11、马上又到清明节了,突然有一种想要尽情宣泄的感觉,积攒了许久的思念突然被一种强烈的念想驱动着,()灵魂深处隐忍的痛处,还有那总会不由在梦境中出现的回忆,似乎终于可以在某一个日子里,独自默守着一座刻着亲人名字的石碑诉说了。
12、清明再一次带着哀伤静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那一天纷飞的细雨打湿了祭奠亡灵的鲜花。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让我们忍不住潸然泪下,雨与泪连在一起,流向了我们九泉之下那安睡的亲人。
13、清明节到了,人们纷纷到去世的祖先或亲人坟前祭扫,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怀念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饮水思源,我们在清明这一天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追思祖先的艰辛。
14、清明时节让我倍感凄凉和酸楚,本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每逢佳节倍思亲;近日听母亲突然离世,顿觉有些心痛和惊讶,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在春节我带着孩子去看过他老人家,当时的他是那么的精神和力量,真难想象今天他离开了我们。
15、记得听过一首诗: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他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活的人,人们将永远记住他!我愿做一个帮别人更好活的人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人民。想到这,心头骤然感到轻松。烈士,一个多么庄严的字眼,我们要用无限崇敬的心来读他!
16、清明时节思亲人,从墓地回来,一点食欲都没有,满脑子都是逝去的亲人们的影子,他们一个个在我脑海里浮现。我想起了慈祥的爷爷;想起了快乐的姥爷;想起了疼爱我的姥姥和奶奶;想起了最爱我的爸爸和妈妈;想起了爱开玩笑的叔叔;想起了勤劳一生的婆婆;还想起了早逝的大嫂……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纷纷细雨也许是上天的眼泪,也许是碰巧了才下雨,而萦绕心头的思绪却总是相同的。通往墓地的村路上人来人往,这条路连接的是过去和现在,也连接着生命和死亡。
18、在清明节时,到父母亲的墓前,给他们烧一注香、挂一组亲、放一挂鞭炮,也是对父母亲怀念的一种释放。
19、每逢清明倍加思念亲人,亲人已去三年有余,今年的清明更是心沉重,亲爱的老妈妈已离儿而去七十多个日夜。好想念妈妈,希望梦中见到您老人家,多想再听见您教诲,我为做妈妈您的儿子而自豪,下辈子还做您的儿子。
20、每年的清明节来临之际,就注定是人鬼殊途苍茫无言的日子,也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伤感而怀念的日子。因此,越是临近清明节,我的心情越是纠结,总想写点什么以此怀念逝去的双亲,然而几次在敲击键盘的同时,又怕敲出了满篇的悲切,怕不争气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更怕心绪大乱,污染了这满眼的春光……
21、原本认为清明与我无关,可是今年的清明不同了,总是思念亲人,想念家人,总觉得愧对父母,父母的年龄大了,自己却只身远离他乡,那份无名的痛苦和无奈时刻萦绕着自己,让自己难以从痛苦中自拔,自己一次次的从噩梦中惊醒,父母是我永远的牵挂。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6:[中秋征文]每逢佳节倍思亲_450字
又到了中秋节。天上的月亮依然是那么圆,那么亮;奶奶依然目不转睛的望着月亮。
“咚”是奶奶的泪!奶奶……哭了……从纸盒里抽出两张纸巾,坐在奶奶身边,替奶奶擦干眼泪,问:“奶奶,怎么了,怎么哭了?”奶奶握着我的手,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哽咽着说:“小灵啊,你知道么?奶奶有一个哥哥,你应该要叫舅爷的!在30年前的中秋,舅公出门谋生,是奶奶把舅公送上火车的。奶奶还给了舅公几块月饼,并嘱咐舅爷要时常写信回来。过了几天,舅爷回信了,奶奶特别激动!滴下来的眼泪的泪把信渗透了。可舅爷又回了几封信后,便断了音讯,奶奶联系不上舅公了,奶奶当时感到特别的无助,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舅爷……”我的眼睛突然变得潮湿起来,渐渐地模糊,紧接着,我的泪也掉了下来。“奶奶,没事!你还有我们!你瞧,路边的野草为什么会在风雨中存活下来,因为它们有顽强的毅力!我们要坚强,因为坚强后我们才有信心去寻找舅爷,我们才能团聚!”“对!灵儿说的没错!我们要坚强。”天上的月亮,更圆了,更亮了。奶奶寻找舅爷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年的月亮一定会更圆的,因为,我们有信心。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7:中秋之美_550字
中秋,是喻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可惜,今年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稀稀拉拉的小雨,十五的月亮是欣赏不着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一家团聚,爷爷奶奶和叔叔冒着雨,赶了过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吃着月饼,听着雨滴滴答答的响声,聊着天。
凝望窗外,我顿时思绪万千,想到守卫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是他们保卫祖国,让我们千家万户团圆的,如果不是他们保卫祖国,让我们获得和平,我们都能吃着月饼赏月吗?他们用自己一家人的不团圆换来了我们万家的团圆;同时想到香港回归了,澳门回归了,只有台湾还没有团聚,台湾同胞没能与大陆亲人团圆,两岸不能相见,祖国何时才能统一啊!还有一些因为工作不能回家的人,他们是多么的想念家人,盼望与家人团聚。那种心酸我们是体会得到的。
如果有一天,祖国统一,两岸统一,全国人民一起吃一个既大又圆的月饼那该有多好啊!
虽然今天没有月亮,但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只有团圆才会有月圆。我深信,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年中秋节的夜晚,月亮一定会很圆很圆,很亮很亮地照耀着团圆的人们,照耀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神州大地,照耀着……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一:张忆苏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节日篇8:家乡的重阳节_800字
九月初九两阳相会,俗称“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我又气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见了,也一边骂狗一边想把桐叶粑抢回来。可人哪有狗快,一会儿狗就叼着桐叶粑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