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笑话8篇
(1) [意林笑话]一则笑话,笑出真理_650字
在读意林时,无意中看到一则笑话:晚饭后,母亲和女儿在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是一片。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在笑了几秒后,我笑不出来了,因为我发现,妈妈有时也会这样,但只是偶然,而经常这么做的,是我自己不是吗?又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首先要说的,是我自己。在学校里,尤其是写作业,错误时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但有自己做对了,而别人做错了的题,就会骄傲自满,处处数落别人,说:“你真笨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之类讽刺嘲笑的话语,可是一旦轮到自己做错了,就会遮遮掩掩:“失误,失误,纯属失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对于别人,我总是苛刻;但在自己犯错时,轻言带过。
再说老师们,他们总是会在学生们犯错的时候给予批评,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下教训。每当自己忘记拿什么东西了,就会说:哎呀,瞧瞧我这记性。如此罢了。在上课时,讲课失误,或者出现错别字时,又会说:“这只是在考验同学们细不细心而已。”许多人会认为老师们真聪明,用这种方法考验我们,在我眼里,拿不过是你们逃避的方法而已,是你们不敢承认自己缺点是的体现,不是聪明,而是懦弱,是逃避!
正如上面这一则笑话中的妈妈,儿子之所以肯定是妈妈打碎盘子的原因是她没有骂人,是因为妈妈在平常,家人做错事的时候,视而不见,只言片语带过。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初二:秘密
(2) [意林笑话]读《一则笑话》有感_900字
上周五晚上,我无意中读了《意林》中的《一则笑话》,使我受益匪浅。
这则笑话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鸡蛋问:“鸡蛋没有洞怎么剥?”另外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苹果问:“苹果没有口怎么敲?”
这看起来是一则很好笑的笑话,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小孩不正是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的“化生”吗?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过于溺爱,看起来是为了让他们能健康成长,但事实上却害了他们,束缚了他们的自由,使他们变成了一只不会飞的小鸟,整天被关在鸟笼里,它们多向往那广阔的蓝天啊!
他们现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当他们离开了家长,他们将什么也不会。记得那是去年夏天,我参加了“放飞梦想,相约北京”的夏令营时的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就听见一阵哭声,我寻声走去,原来是一个同我一样大的小女孩在哭,她边哭边叫嚷道:“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妈妈……”她的哭声更大了,值日老师也走了过来,问她:“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妈妈呢?”“我……我,我每天早上都是妈妈帮我梳头了,可今天妈妈没来……”我听后很是惊讶,因为我不敢相信一个十三岁的大姑娘还不会梳头!小女孩找出她的手机,开始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你在哪里,快过来,我要梳头,妈妈……”我本以为她妈妈会骂她一顿,可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她妈妈并没有骂她,而是特地从姜堰赶到北京,天天来陪她!我真搞不懂,既然这是独立夏令营,就是为了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可这位家长……,唉!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这到底是爱,还是害呀!孩子们总有一天要离开你们的怀抱,去闯荡江湖的,你们不可能一生一世都陪伴着他们的,你们也想想看,当他们离开了你们,他们还会干些什么?所以,请各位家长们,你们要让孩子们有自理能力,你们不要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别的都没事,家长们,孩子并不是一台学习的机器,他们也是人,也是一个正常的地球人,所以,他们也向往自由,也希望自由!他们并不希望整天被你们所宠爱!
家长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所以,请给予孩子们自由吧!那才是他们真正所希望的!
初一:吴楷洪
(3) [意林笑话]《意林》陪伴我成长_650字
《意林》是一本书,是我们孩子爱看的书,也是我最爱的书。
《意林》每期中都有许许多多精彩、动人的故事,并且图文并茂,诙谐幽默很好看,偶尔还有一些笑话,每当我不开心时,只要看看这些笑话,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
五岁时,姥爷给我买了我的第一本《意林》,当时由于我认字不多,书上的字我都不认识,更不能理解,所以,当时我很讨厌它,就随手把它扔到一边。有一次我为了找书而无意间发现了它,就随便翻看了几页,这才发现它很好看,很有趣,越看越爱看,什么《天外飞石》、《不说话的南瓜》、《爱钻瓶子的章鱼》、《狼王日记》……不知不觉间我竟看了将近一本。从此以后,我便渐渐喜欢上了《意林》。
读了几期《意林》,我觉得它里面的内容太精彩、太丰富了,于是我给《意林》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将我读《意林》中遇到的问题及感想都写了进去,信是让爸爸寄出去的,但一直没有收到《意林》编辑部的回信。
不知不觉中《意林》已经伴我走到小学二年级了,《意林》让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读书的语速有了很大提高,我也从《意林》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意林》虽然是一本书,在我心里它更像一位朋友,悲伤时带给我快乐;懒惰时给我鼓励,一页页、一本本陪伴我成长。
三年级:谢兆轩
(4) [意林笑话]《意林》读后感_800字
我来到了一片奇怪的林子里,那里的树叶不是绿油油的,而是透明的水蓝色。每一片叶子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我惊讶极了,连忙走近细细观察,发现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多么神奇啊!我索性坐下来,翻开一片叶子读起来……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板凳狗》。讲述了一条名叫“板凳”的小狗英勇上风雪迷漫的白帽子山顶送电报,后来因为救一个患了急型克山病的人再次跑上风雪交加的山顶报信。可这次暴风雪比上次要凶猛的多,它把药交到主人的手里,病人救活了,可板凳狗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这条用生命
(5) [意林笑话]雷锋,永远在你我身边_1000字
前天,在《意林》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沉重的笑话:一个青年骑电动车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人,两人同时倒地,一动也不动。好一会儿,老人起身问倒在旁边的青年:“小伙子,你没事吧?”这时,小伙子睁开眼,一咕噜爬起来说:“没事,没事,只要你没事,我就没事!”这个笑话是当前社会上人摔倒后“扶不扶”的升级版。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总能看见、听见种种不平和阴暗,而且,很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让我们不禁高声要问:雷锋叔叔,你们都去哪儿了?
当春风吹绿大地,一个熟悉的名字又回到了人们的记忆中,和明媚的阳光一样,这个名字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这个名字就是雷锋!
听爷爷奶奶说,也听爸爸妈妈说,现在,也经常听小伙伴们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出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姓名,雷锋精神会与世长存。今天,我们沿着拥堵的马路,我们穿过拥挤的校园,我们穿梭在熙攘的人流中,我们流连在安静的教室里,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寻找雷锋的足迹,找寻雷锋精神,向雷锋叔叔学习,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在分秒必争的十字路口,站在斑马线上,安静地等待绿灯亮起,让老人小孩走在前面,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在绿草如茵的公园里,不践踏草地,不抬手摘花,不随手扔垃圾,把路边的垃圾送到不远处的垃圾箱,见到环卫工人,问声叔叔阿姨好。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在拥挤的校园里,放轻脚步,压低嗓音,见到老师说声老师辛苦了!在安静的教室里,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用求知的眼神追逐着老师的每一个表情和话语,放学时带走身边的垃圾。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在旅游景区,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爱护祖先和自然留给我们的任何一处景观,不破坏,不损害,不带走,让蓝天白云永远围绕着我们。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放学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擦次地,泡杯茶,洗次衣服,买次大米,让爸爸妈妈也能坐下来歇一会儿。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在中国共青团员的宣誓大会上,举起拳头,大声宣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牢记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时候,你我就是雷锋!
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不是几句话,而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学习雷锋,就要象雷锋叔叔那样,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从最普通、最平常的小事做起,一直坚持下去。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
学习雷锋,就是要牢记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的小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热爱家庭,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努力学习,志存高远!
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共同努力,让雷锋叔叔永远留在我们身边,让你我他都是小雷锋!
安徽六安裕安区皋城中学七21班初一:王牧樵
(6) [意林笑话]我爱书_900字
我乃是一个爱书之人,也收集了不少好书,什么古今名着,中外文学、报刊杂志、科普教材、儿童读物数不胜数,可其中我最喜欢的不是什么大部头小说,也不是什么教材,而是一本名为《意林》的期刊杂志。它至今已创办三个春秋。每一期《意林》的右下角都会有一句名言,曰:“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意林》杂志那清新的文章风格以及这些故事给我的启示,总让我为之一动。
我喜欢《意林》杂志,不仅是因为每期封面上的那一张美丽而又富有深深韵味的图片。一位名叫周国平的名人曾这样评价《意林》:“《意林》是意蕴之林,这里荟萃的短文篇章意趣盎然,意象新颖,意味深长,蔚然成林。”“意味深长,蔚然成林。”,难道不对吗?看它的一个栏目“生命颂”,就常常刊登一些让人感动得说不出话的文章,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在这里演绎着。再看另一个栏目“历史碎片”,把过去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在人们眼前,仿佛自己真的回到了过去,亲身经历过的一样。还有“花生”栏目,它总是提出一个热门话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思想够前卫,语言够精彩,都可以发表到这上面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最有教育意义的栏目,无疑当属“拇指文学”,它刊登的一个个简短的寓言仿佛指路明灯,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让人净化心灵。
《意林》在教育人们的同时还不忘提供给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其中的“搞笑秀”便是一例,它以彩色的爆笑趣图放松人们被学习和工作紧紧压迫着的神经。还有“稚语灵光”、“各行各业”、“浮世绘”等栏目的幽默笑话,总是让人为之一笑。
《意林》杂志还设有“智商黑洞”“意林词工厂”等一系列难题,让你惫懒的脑细胞再次活跃起来,久而久之,你将会变得非常聪明,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我喜欢《意林》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报刊亭,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杂志,翻了几页,犹如见到了知己,当即把那儿有的全买下了,卖报纸的老大爷笑开了花,目送我走出二百多米。此后,《意林》杂志我每期必看,我成为了《意林》的铁杆粉丝。《意林》杂志开阔了我的视野,放宽了我的心胸。我累时,看会《意林》,疲劳顿时烟消云散;睡不着时,我看看它解闷儿。《意林》在我孤独的时候陪伴我,成为我的知心好友。
《意林》杂志那淳朴的文章,总是那么韵味十足,让人看了一遍还想看,而且其中的道理使人受益一生,正所谓“一则故事,改变一生。”
《意林》绝对是一本好书。封面那雷打不动的绿色,更给它增添了不少韵味。
六年级:姚智腾
(7) [意林笑话]我的读书故事_1000字
打小时候开始,我就很喜欢读书了。
幼儿园时我丢了一本图画书,便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嘴里天天念叨着,但最终还是没有盼到那本书。几个月大时妈妈便给我买了幼儿杂志《启蒙》却被我当玩具一样撕得七零八落。等我上完幼儿园,再去看《启蒙》时,觉得越读越有趣。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部分《启蒙》的书页拼凑成一本勉勉强强的“书”,然后当作珍品收藏起来。若我现在去找我为什么爱读书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启蒙》开创了我阅读的先河吧。
上了小学,我不再满足于幼儿时喜爱的图画多、文字少的书了,每次课本一发下来,我就把课文看得一字不漏,先挑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型的、故事型的课文,再把余下的古诗、散文、写景、抒事等类型的课文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地看下去。时间长了,我竟比别人对课文都熟悉了许多,语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二年级时天天都要写一篇日记,卷面上也多了“作文”这一道最为重要的题。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家里人为我开始陆陆续续地买作文选。从“日记启蒙”到“日记大全”再到“分类作文全能王”。从二年级到五年级,作文选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书,也使我的作文成绩一直有了明显的进步。升入小学末期六年级,有一次我进新华书店,并没有去看作文选,而是沉迷于《童年》这本非常有内涵的名着。原因是五年级时生病休学,在医院的病床上就是《红楼梦》陪我度过了半个学期的无聊时光。我又偶然从上初中的一位姐姐手里看了短短几页的《童年》。这两本极富内涵的书使我渐渐迷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这几类的名着。诉说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竟让我大哭过好几回。《童年》更是让我体验我童年的幸福。还有记录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的兴亡、一群群与这个游牧民族的图腾和敬仰息息相关的蒙古草原狼的灭绝之路的《狼图腾》、使我渴望不已的几乎一夜之间就征服世界各地少年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本使人看了都会增强自己的意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丰富多彩、能成为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的名着,我看过的流连往返,没看过的无比渴望……现在,我已经升入了初中,时间紧迫。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看书,更没有多少时间去买自己喜欢的书。不过,每到晚上,我都会多挤出一些时间看一本厚厚的《意林》。虽说没有其他的书来看,《意林》也会看完。而且每天晚上熬夜看书也非常疲倦。但能看到许多经典的好文章和令人开怀的小笑话、雷人的各种事例也就不枉我每天晚上头晕眼花、上眼皮和下眼皮在一起打架了。好了,我从小到大的读书故事主要就是这些了。
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读书故事。
湖南省石门县澧澜完中114班初一:李科锦
(8) [意林笑话]我与书的故事_800字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特别亲切。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读者》、《意林》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小学的时候,我除了对故事书和启示类,感人类型的书感兴趣之外,其余一律不能接受,因为我认为,启示类的书能够冶炼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更加懂事,更加明白事理。所以我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提高。每每沉浸在书海之中,总会有太多的感慨。我喜欢读书的那种程度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然而闹出不少笑话。当我觉得无聊的时候,会拿几本书籍来读一读。这样子,“无聊”会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离我而去。 到了初中,《读者》便成了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刊物。平时,我在完成紧张的学习后,就会拿出它,开始在文章美妙的字里行间游走,沉浸于获取知识的喜悦里,忘情于纸页之间,陶醉于佳作之中,那种快乐,在当时是其它任何一种感觉也无法比拟的。渐渐地,我脑海里的“词库”开始丰富起来,写出来的文章也开始变得优美。 《读者》像一位慈祥的老师,不断地启迪我,教导我做人的道理,更像一个在困难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了我的朋友。在一次语文测验中,作文是要求写景的。毕竟写景是我的弱项,在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一点头绪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它,并在脑子里回味着那些令人陶醉的句子。不久,我就开始动笔了。笔在我手中“刷刷”地工作个不停,终于写完了。得到了它的帮助,我那次作文竟然只扣了1分!《读者》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太大了,使我每读一次,精神都会感到很愉悦,都会有新的收获。 书陪伴我走过了10年的岁月,它像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想象飞得更高的勇气,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我的人生。
广东佛山南海区南海市金沙镇金沙中学初二:许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