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机器人5篇
一:[特奥机器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800字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世界与时俱进,科技飞快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当像马云一样的时代领头羊。
令我最难以忘怀的是高科技造就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特奥。它有着一双长长的塑料眉毛,可以上下摆动。眉毛的下方是一双蓝色的圆眼睛,瞳孔是深蓝色的。在眼睛的下方,有一个鼻子——不不,错了,应该只有一张嘴巴。他的嘴巴是用白色的琴键拼成的,仔细一看,这些琴键比较柔软。每当特奥说话,这张嘴巴就会一张一合,好像有一阵阵的旋律流淌出来。
在《开学第一课》中,它用《肖邦幻想即兴曲》先战胜钢琴少年李俊杰,又与钢琴小王子徐子航玩速度——《野蜂飞舞》。特奥凭借着五十三根手指,以两秒的微弱优势胜出。在比赛的过程中,特奥并没有看着钢琴,反而不停地扫视观众们。主持人小撒打趣说,特奥像在鄙视他们。更让人兴奋的是,特奥居然和郎朗、徐子航合奏了一首钢琴曲。那旋律甭提多优美动听了!
为什么机器人能够做到不看琴键演奏呢?原来,特奥早把曲谱储存在内存条里。只要接到命令,CPU就会分析,做出各种反应。特奥如此出色,其它的“特奥”呢?这让我对未来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憧憬。
我想到了马云。他最近刚推出无人超市。顾客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商店入口处的二维码,“嘀”一声就可以进入超市。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结账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一键支付,非常方便。
我又想到了智能手机的加入,开启了“无现金时代”。现在的中国,携带现金出门的人越来越少,出门只要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够了!中国网民有7亿,高达60%的人都在使用手机支付。据统计,去年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38万亿人民币(5.5万亿美元),增长了近三倍。不远的将来,难道钞票真的会消失吗?
或许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许多共享单车,甚至共享“豪车”,这些共享车辆的智能锁上都贴着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打开智能车锁,开始享受新的旅程了……
时代的潮流滚滚东去,我们更应该挥桨竞渡——争渡争渡——争当时代的弄潮儿!
二:[特奥机器人]与特奥同行_400字
凡高曾说过“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怎么会知道潮水是否会涨,以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的更高?不过我将奋斗,我将生活的有价值,我得努力,并赢得生活。”是呀,对于一些残疾人,他们的生活的确很艰苦,可是,他们有着坚定的毅力,特奥的运动员,就是写照。
特奥的运动员,在身上都有缺陷,不象健儿李宁,刘翔等运动员有着体育天赋,但是他们却热爱运动,心中强烈渴望参加2008年的奥运。
现在他们一定在球场上努力的训练着,展露风采,我知道在训练中难免会有爹;跌打损伤,当教练决定停止训练时,他们,用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只是休息了一会,又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在训练场上挥洒着他们的汗水,他们是勇者,面对生活他们没有放弃,没有抱怨。
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他们用毅力战胜了,克服了。车尼雪卡斯基说过“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运动员,你们是好样的!!
与特奥同行,携手并肩,共创辉煌!
三:[特奥机器人]令我感动的特奥志愿者——奶奶_500字
在每个特奥运动员的背后总是有一个尽心尽力的志愿者,他们把爱心和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运动员们。每当运动员们累了的时候,是志愿者为他们服务;每当运动员们失败了的时候,是志愿者鼓励着他们;每当运动员们有困难的时候,是志愿者帮助他们解决。
我的奶奶就是一名光荣的特奥志愿者,她和另外几名特奥志愿者们接待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特奥体育代表团。由于这些运动员的智障问题,给志愿者们的接待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奥运动员们不懂得控制自己,常常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快乐浑然不顾自己的安全。志愿者们不但要给予特奥运动员们自由和快乐的空间,而且更要保障他们的安全。就拿在西南影城看电影这件事来说吧!有些运动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看不懂电影中的情节,想私自离开影城出去游玩。可他们没有安全的意识,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害,也不知道会给其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当他们有这样的行动时,志愿者们便耐心地劝说他们,让他们安心地留下来。像这样的小事例还有许许多多……
每当我在熟睡中,奶奶就悄然起床为我们一家人做好早饭可是她几乎每天早上都来不及吃早饭,就打着出租车走了。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她的脚趾都发炎肿了,几乎不能走路了可是她还是默默无闻地为特奥运动员服务着,奉献着。
四:[特奥机器人]生命喝彩_750字
“智障”如上帝造人时忘记让人拥有一双翅膀,这确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残缺。随着对特奥的深入了解,我忽然感悟到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特奥,让我们看到,即使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的努力,但依然自己快乐地站起来。或许,他们的站姿并不威武挺拔,但是从他们眉宇所流露出的:“你行,我也行!”这时我们才恍然发现:他们虽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翔!
谁说智障就只能是无尽的痛苦?谁说智障就无法给世界增彩?活着,尊严地活着,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听!他们的生命步伐坚定执着,他们的生命之音铿锵有力。上帝折断了他们的一支翅膀,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却没有放弃飞翔的一丝希望。智障者与我们一样对幸福怀着强烈的渴望,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和尊严,他们也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智障者,对于他们的人生将更为坎坷,他们的处境更为困难,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抚慰和关爱。
他们有活力,有礼貌;他们自信,勇敢;他们天真,活泼;他们坚强,可爱;他们开心,快乐……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爱,有梦,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甚至比我们有更多的决心。或许他们的先天不足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缺陷,但他们却用后天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获取成功,他们流下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来练习,他们走过了比常人更坎坷的路参加特奥,他们微笑着走过坎坷,尽管这条路是如此的艰辛,他们还是努力着迈过困难,走到了最后。
特奥运动是勇敢者的事业,它告诉遭遇困难的人,都要有自信心,你不是不能,你一定能!特奥运动是希望人的事业,它使我们感到真,善,美就在人们的心里,当我们一个一个把它充分展现时,世界将会多么美好。特奥运动是个大家庭,它使智障人士走出小家庭,走进大家庭,融入未来的社会里。
敞开心扉,让我们一起感受并传递“你行,我也行”这个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主题,送上我们真诚的微笑与爱心。
五:[特奥机器人]星星的孩子_2000字
星星的孩子
“宝贝你把自己关进了房间,留给爸爸妈妈一片阴雨天。你吝惜每一句简单的语言,喊一声妈妈,真的太难。妈妈要怎样做才能走进你的世界,怎样让你认知外面的世界。牵你的小手,和孤独告别,是妈妈今生要做的一切……”---星星的孩子妈妈的心声——题记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这是一种无法预防也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发病率已达千分之六,超过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和。2006年,自闭症被列入“精神残疾”,生活能自理是自闭症患者最理想的康复状态。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孩子,这些折翼的小天使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李懿钊,男,1991年出生福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自闭症患者。从小就对音乐特别敏感的李懿钊,一听到音乐就忘乎所以,仿佛只有音乐才是他的世界。2岁就能弹奏电子琴,2006年4月开始拜师学钢琴,2009年通过中央音乐学院业余钢琴九级考试。2001年10月跟着视频学会了架子鼓,2010年10月开始学萨克斯,2011年6月又学了双排键电子琴,如今,在家里练习时,李妈妈仍是陪伴在一旁,并不时提醒他记得要站直、抬头。自从李懿钊确诊为自闭症患儿始,李妈妈就辞职在家照顾他。由于孩子总是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照顾起来比一般家庭艰辛许多。李妈妈始终不敢离开孩子太远,时刻陪伴在身边。当发现李懿钊对音乐特别感兴趣时,李妈妈开始专注培养李懿钊的音乐才能。李妈妈介绍,李懿钊经常通过视频模仿学习。已通过中央音乐学院业余钢琴九级考试的李懿钊最喜欢钢琴家郎朗演奏的《黄河协奏曲》,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练习才熟悉掌握,一个人在家里练习时,李懿钊会自己一个人同时弹奏钢琴与电子琴以达到双人演奏的效果。家里的相册里满满都是李懿钊的照片,李妈妈收集了孩子不同时期的照片,在她眼里,孩子是优秀的。打开相册,李妈妈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与辛酸。由于李懿钊只要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的,每次在公交上的一有音乐响起,尽管李妈妈已经将李懿钊紧紧地拽在身边,但站在一旁的人总会躲得远远的,甚至邻座的人被吓到赶紧从位置上跑开。“谁让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呢?”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妈妈总是这样安慰自己。“还多了位置可以坐。”李妈妈说起这些总是轻描淡写或一笑置之,但语气中却透露着一丝无奈。2008年,家里为他在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了“李懿钊少年时代专场音乐会”作为他的成人礼。媒体报道了这场音乐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自闭症,认识了李懿钊。此后李妈妈再带李懿钊上街,时不时有认出李懿钊的人会主动跟李懿钊打招呼,而不是躲开了,这让李妈妈觉得很是开心,她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自闭症,让自闭症的孩子们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13岁的陈兆然同样是自闭症儿童,13岁的陈兆然十分喜欢音乐与绘画,还是全国特奥轮滑冠军。2岁时,医生告诉陈妈妈兆然患有“孤独症”。农村出身的陈妈妈根本不知道何为“孤独症”,只是觉得既然是病那就得治,可医生却告诉她“无药可治”,为了了解何为“孤独症”,陈妈妈上网查询资料,然而十年前的网络资料有限,陈妈妈无从下手,但她知道作为妈妈,她必须与孩子共成长,为了照顾兆然,陈妈妈把工作给辞了。并努力取得教师资格证,在乡村学校里当义务教育教师,只是为了孩子可以去上学,“孩子已经去上学才能康复得更好,”陈妈妈说。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正如陈赫演奏的《隐形的翅膀》一般,星星的孩子们也有着一双隐形的翅膀,他们对音乐、绘画等比较敏感,只是起步对他们来说很难,前期要付出的努力相当大。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对图像思维较敏感,但学绘画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十分艰难,甚至握笔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有些孩子就要学很久才要学会,更别说之后要把不同的色块画在纸上。冯骥才曾说:风可以吹走一张大纸,但吹不走蝴蝶,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也许,在孤独症儿童的画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他们是喜欢画画的孩子。如果你走近他们,会发现这些孩子像天外来客,每天一点点进步,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天真者的艺术。有不少人说不理解自闭症儿童的画或是看不懂,但这样一副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是简单的色块或线条的作品,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却凝聚了长期的心血与努力。对于他们来说,绘画,也许是除了语言之外的一种较好的沟通与表达方式。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旁人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对外界闭口不言。犹如远在天边的星星,遥远地一颗一颗地亮着,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闭症儿童
“人生如囚,无止期”用于形容自闭症患儿家庭亦不为过。虽然家长们都接受了事实,并与孩子共成长,也会将孩子成长过程的辛酸事当故事一笑而过。但在他们心里始终有个担忧,那就是当他们老了,带不动孩子;当他们死了,留下了孩子怎么办?他们渴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一同接力完成孩子的养护问题;他们渴望政府能尽早建立终身养护制度,帮助“星星的孩子”,脱离逐渐长成却无处容身的困境。这些被称作为“星星的孩子”心纯净得像天空,看得见却摸不着,我们的社会对他们歧视太多,接纳太少。他们需要被呵护,需要被安慰,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人们寄予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们要的不多,他们要的不过分,虽然他们的心紧闭着,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小天使为何不敞开他们的心扉,但是我们对他们张开双臂就够了,张开双臂将他们拥入怀中在他们耳边低声轻语:我亲爱的宝贝,世界那么大,有我拥抱你!
初三:茶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