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丛绕舍似陶家8篇
一:[秋丛绕舍似陶家]菊花赞_600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首《菊花》使我想起了西湖的菊花展。于是,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西湖公园。
走入通往菊展的小路,两旁摆放着星星点点的小盆菊。它们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走进菊花展区,两只菊花装扮的开屏的“孔雀”正向我炫耀着它们那华丽的羽毛,圆圆的眼睛盯着我,仿佛在说:“看!我的羽毛多美丽啊!”在这两只孔雀的旁边,与它们争奇斗艳的两只“海豚”正为人们表演着“双豚戏珠”。再往左走,一个巨大的“花篮”正在等着我们呢!你瞧!这个大大的“花篮”是用几百盆菊花拼成的,高237厘米,为我们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往里走,你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惊叹:“天啊!这还是菊花吗?简直就是一幅画啊!”原来,一条条由菊花组成的“瀑布”挂在了一盏盏霓虹灯上,把霓虹灯点缀的更加绚丽多彩。
接着,我来到了菊花展厅,里面的菊花盆盆生气勃勃,使我们看见了菊花那顽强的求生意志。你看!那盆火红的菊花,正在摆动着自己的身体,好像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再看那盆鹅黄色的菊花,花瓣全都高高的竖起来,好像生气的小孩;还有这盆“四君子”,黄色的花芯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犹如一群群可爱的小鸡。
回家的路上,我想:虽然冬天这些菊花就凋谢了,可是,它们把美丽奉献给了世界。
湖滨小学五年级:沫~咻咻
二:[秋丛绕舍似陶家]迷人的秋天_500字
每个季节都各具风姿。春天,花红柳绿;夏天,酷日炎炎;冬天,银妆素裹。而秋天,天高云淡,果实累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我。
秋天的韵味在花园里。金秋十月,在这季节,被誉为“寒秋之魂”的菊花怒放着。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竞相开放。它们颜色不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紫的如梦;它们形态万千,有的像少女的卷发,有的像一串红辣椒,有的像毛茸茸的小鸡;它们香味浓郁,那阵阵芳香,吸引了不少人,香飘十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看着这怒放的菊花,我想起了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想起了陈毅的“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不禁被菊花的美丽所吸引,被菊花的精神所震慑。
秋天的韵味在田野里。瞧!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地里一遍金黄像撒了满地的金子。高粱涨红了脸,麦子笑弯了腰。风儿吹来,稻浪发出刷刷地响声,煞是好听。那些粮食也许还耐不住寂寞,都快要饱涨出来了。
秋天的韵味在果园里。果树林里果实累累,那一个个红苹果,像一张张笑脸挂在树梢,多么迷人。那一个个黄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梢,仿佛镀了金。这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挂在枝头摇曳,看了叫人垂涎三尺。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但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秋天的确是一幅迷人的风情画!
三:[秋丛绕舍似陶家]秋_500字
不知不觉,秋天到了。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瓜果飘香、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季节。
当第一片梧桐叶轻轻地飘落下来时,大自然带给了我们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当初升的太阳升起时,它惊奇地发现:迎接它的,竟是一派赫然金黄。
一朵娇艳的菊花开放时,它看见了红、橙、黄、绿、青、蓝、紫融为一气所描绘成的大地。它看呀,照呀,发觉秋天它最美,它最艳。它在镜子中望着自己细长又优雅的花瓣,闻着自己独自散发出的阵阵香味,羞涩地笑了。“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连唐朝大诗人元缜也赞美它。
果园被染透了。原野被染熟了。黄澄澄的柿子,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金灿灿的鸭梨,芬芳在透明的光中流荡。一望无际的田野,坦荡如砥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头涌向无尽的天边。稻田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声,田野上荡漾着童趣的天真。回荡着,回荡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声。
千万张叶子载满了热情,在秋天的一瞬间达到了最高点。好一片成熟啊!好一片金黄啊!瞧,那儿有深有浅,有偏红有偏绿。再瞧,那儿的枫叶像是喝了太多的酒,笑红了脸,醉了自己,像团团火焰般燃烧着。那儿银杏像是跳起了舞,犹如蝴蝶似的旋转着,飞舞着。
秋,美、暖、乐,秋成熟、理智、收获。
四:[秋丛绕舍似陶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_800字
喜欢在朝阳如诗的清晨,踮起脚尖,和你迎接初升的太阳;喜欢在晚霞如画的黄昏,提起裙边,和你共赏满天的霞光;喜欢在美丽如初的夜晚,舞步翩翩,和你细数天上的星星……
试问;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个人是谁?呵,没错,就是你了。
也许是因为我们十四个春夏秋冬都形影不离,“心有灵犀一点通”早已成了我们的专属,有着共同的爱好也就不足为奇——文学。我们喜欢漫步于古往今来的诗词华章,喜欢那种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感受。而你写的那篇《醉文学》更将我深深地折服,我明白,你对文学的那份炽情已融入了你的灵魂。于是我也愈发地爱上了文学。当我陶醉于“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的悠然,欣喜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活泼,激奋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时,我知道,文学,那个婀娜多姿、容纳万物的她,已真正地住进了我的内心世界,直到永远!
也许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必定要经过风雨的磨砺的。还清晰地记得我那次我那次从巅峰到谷底的急速跌落,师长与父母的指责让我变得意志消沉,每天浑浑噩噩,而你无意间的一句话“没事的,我不是有一次比你考得还糟”让我幡然醒悟。我回忆起你受挫时的情景,你真是掉了几滴泪,之后又一如既往地甚至更加努力地学习。刹那间,我似乎什么都懂了——乐观的人在困难面前会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战胜困难并享受成功的喜悦,而我也应该学会乐观地去面对。
初三,这扇虚掩着的大门终于被岁月冲开;忙碌的身影裹挟着老师、父母的期望,填满了我所拥有的时光。而有一个人,她一直与我相伴相随,与我一同学习、作业。或许也是因为有她,我叹着初三的苦,却微笑着听见;我诉说着前途的未知,却从不迷惘;我哭着面对惨不忍睹的分数,却依然对自己充满希望。那个人,就是你。
面对困难我们齐心协力,面对失败我们笃定从容,我们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双手,我们在朋友需要鼓励时投出肯定的眼神。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我们一起看了十四次的草木初绿,叹了十四次的满树金黄,听了十四次的虫声悦耳,品了十四次的雪花微凉。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起,走下去!
五:[秋丛绕舍似陶家]重阳感悟_650字
“九月遇重阳,菊花分外香。”又是一年重阳节,一个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
时逢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例行去爷爷奶奶家。尽管离奶奶家只几百米的距离,但由于平时学习紧,却只能周末去去。我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早已准备好了我最喜欢吃的红烧牛肉,爸爸爱吃的鱼,妈妈爱吃的蒜苔,等等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吃饭时,爷爷问我说:“最近又学会了什么诗词文章呀呀?背给给爷爷听听。”“又来了,孩子吃饭呢!”奶奶对爷爷有些不满。爷爷这几年身体不好,不但拄了拐棍,记忆也不好了,但过去的诗词、名句却不忘,张口就来,(我喜欢语文或许有些“遗传”吧)。记得有一次,爷爷想吃甜食,因为爷爷有糖尿病所以奶奶不允许,可爷爷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爸爸赶紧说,“可是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所以,在餐桌上我想了想便开始诵来:“秋丛绕舍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好!大孙子”爷爷高兴地说,“不过应该是“遍绕篱边日渐斜(xia),读xia”。“我们是读xie啊!”我有些急了。“爷爷说得对,读‘侠’!”爸爸又插嘴了。后来无论怎么解释,连爷爷奶奶都说我读的对,可爸爸就说爷爷读的对。好在奶奶把话题换了,我才雨过天晴了。
回到家里,我不和爸爸讲话,妈妈对我说,“你怎么不理解你爸爸,无论你爷爷说的对与错,你爸爸都会说爷爷是对的。爷爷年龄大了,——”我恍然大悟,我对“孝顺”的理解只是在书本上,爸爸对爷爷的孝顺确是时时刻刻的。
尊敬、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老人不只是在重阳节。
哈尔滨师范附小四年级:房鞠昕
六:[秋丛绕舍似陶家]秋菊_600字
吃完晚饭后,我跟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单簧管练习。正当我深情地吹着《牧羊姑娘》这首曲子时,值班的妈妈回来了,与平常不同的是,妈妈今天抱着一大把菊花!
妈妈将菊花送给了我,说是特意鼓励我吹琴的出色表现!我兴奋地捧着妈妈送给我的秋菊,尽情地欣赏着:有纯洁淡雅的金丝菊,它特意把自已的“金发”烫地一卷一卷的,仿佛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外国小孩:有深沉秀丽的的七彩菊,像是一位打了一层淡粉色胭脂的娇娇小姐:还有一种不知名的白色菊,它那身纯白的衣服,更是让它显得更加端庄秀丽……这些菊花白皑皑、金灿灿,挤挤挨挨的,连缀成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看着这些清高雅致的菊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唐朝大诗人元稹的那首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啊,在万花凋谢的秋季,菊花却不怕寒冷,仍旧在恶劣的天气下傲雪盛开,多么令人感动呀!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爱菊花的真正原因。不信?你瞧!随便翻开古典诗文中的一页,赞美菊花的妙词佳句就会映入你的眼帘,最喜爱秋菊的大诗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美啊,我仿佛又看到了端庄美丽的秋菊正盛开在飒飒秋风中,顶霜傲雪,装扮着单调的秋冬,好一副铮铮硬骨呀。
我爱秋菊,我更爱秋菊那种不怕艰险,傲雪开放的品格。在我们的社会上,也有许多像秋菊那样为他人、为国家默默做出贡献的人。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不怕困难,坚守自我、默默贡献的人,就像一支秋菊,默默地装点这个美丽的世界。
七:[秋丛绕舍似陶家]重阳感悟_1200字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八:[秋丛绕舍似陶家]自是文人赏菊时_3000字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菊花,浓缩了秋天的精华,在落叶飘零时分,冲破肃杀的风霜,携一身淡雅花香而至。于是,在这个百花凋零的秋天,秋菊盈园,傲霜怒放,高洁清雅,给萧索的的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那大而纯白的美容菊,似玉雕般的腊光菊,艳丽的桃花菊,黄白相间的万寿菊,翡翠般的绿菊,黄灿灿的金丝菊,让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把菊花和文人挂钩,源于五柳先生——东晋着名文学大师陶渊明。这位被人世代尊称的“菊神”的田园诗人,爱菊爱得热烈,爱菊爱得深沉。在他笔下,菊花是众多美好精神的化身,他赞美菊花不屈不挠,故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钦佩菊花淡泊明志,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将菊之美、菊之脱俗作为人生的寄托和追求,故有“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菊花对于陶渊明,不单单是文人舞文弄骚的载体,陶潜将她们作为崇高人格的化身。菊花素雅、淡泊,诗人,高风亮节、隐于田园,有什么能比这更和谐呢?不过可惜的是,陶潜爱的九华菊现在已经难以看到。不过先生的诗句犹如磐石般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屹立不倒,以致后人读到他的诗句,自然而然地爱上菊花,并将菊花视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象征。
秋季,是菊花的狂欢节,“秋菊独有傲霜骨,敢将黄花迎风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赞颂菊花的不胜枚举。为什么呢?菊花没有牡丹的富丽尊贵,没有兰花名贵难寻,却一枝独秀地成为了文化象征——菊文化,这个不腐不蠹的文化分支那么火热,和红学一样吸引人们一生一世地研究、挖掘。于我,出于单纯的喜爱,出于淡淡的文人气质,出于扬州这个菊花满地的城市。
菊花,在众多爱菊者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形象,首推隐士形象。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这里面还有个小典故,据载,陶公任彭泽令时,京城有督察前来视察,按官礼,县令要整冠束带迎接。陶公早就听闻闻这个督察是个欺上压下、无恶不作的贪官,他对夫人说:“我能为五斗米俸禄对这样的人折腰吗?”于是,他挂印弃官,回到田园,种菊自娱。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吟颂起菊花,菊花从此也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和隐士的灵性。
再推菊之忧郁伤感形象。这要提及宋代的着名女诗人——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丈夫去世后,李清照独自一人带着万卷诗书到处躲避战乱,然而战争是无情的,炮火无眼,饱含心血和深刻记忆的书卷被烧抢,被毁坏,一个女人怎能承担?金秋的菊花就成了她抒发情思的对象,一个“瘦”字,再现了菊花的悲伤,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无尽的思念。
再道菊花的傲骨。“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讲得的菊没有落花的凄凉,不像牡丹和桃花的花瓣大朵凋谢,多数品种的菊花直至枯萎都守护着本体,不离不弃。菊不畏寒,“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寒霜降落,百花凋谢之际,唯菊花傲霜怒放,竞斗芳菲,或倚、或倾、或仰、或俯;似歌、似舞、似笑、似语,使秋日生机勃勃,胜似春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力量。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陆游赞菊:“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唐太宗李世民感慨菊花:“还将今岁色,复结后年芳”菊花志在高远、不屈不挠的气质叫人着实喜爱,横生敬意。
菊花还是花中的斗士,这也是我最喜爱的形象。周杰伦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如雷贯耳,其实是出自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这位农民又为菊花加上一层神秘色彩,“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实黄巢的勃勃雄心早有体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好一派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政治抱负。在他眼里,菊花是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咏菊表现了对于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表现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她的婚姻不幸,但是她敢于离经叛道,她的咏菊诗写到“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写过很多咏菊诗,他的《采桑子·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毛泽东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激进的革命观和必胜的信念。
诗人大多爱菊,菊也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和梅、兰、竹、菊都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同时,菊花还在我国十大名花中荣居第三。“黄花晚节香”,菊花秀拔挺立,傲寒凌霜,“避桃李之娇艳,绝松柏之坚心”,具有谦和、真诚、质朴和傲霜的美德和不屈不挠、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精神。让文人骚客怜爱不已。最早携菊花入诗的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离骚》里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明代沈周看到繁华冷淡,篱根尽秋中瑟瑟的菊花说:“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他愿意代替陶公照顾菊花,赞叹菊花。白居易途经杭州、洛阳、苏州看到三处菊花同色黄,于晚年不禁感叹“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元稹开门见山地咏菊:“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杜甫回忆冬季时大声吟诵:“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苏轼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爱菊方式,他笔下的菊花是“轻肌弱骨散幽葩”,像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需要精心的呵护,只能远观不可亵玩。
不只是现实中的文人爱菊,《红楼梦》中水做的儿女也爱菊。《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宝钗的《忆菊》寄托了她对宝玉的相思之苦,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潇湘妃子黛玉的《咏菊》隐含了她对自己尴尬境遇的自嘲。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宝玉的《访菊》也满含对黛玉的深切的爱。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菊花还有很多的传奇故事,宋朝时候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说是苏东坡拜见王安石,王安石恰好不在,案头有一首《残菊》诗只写了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后,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而心生不悦,最终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黄州。黄州后的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暗叹自己见识浅薄。
为什么文人爱菊?菊花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菊花花型丰富,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有位诗人专门描摹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但这都是外在的,肤浅的。文人特别是我国的文人与菊花惺惺相惜。他们一方面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另一方面,又在理想破灭、“道不行”时“乘桴浮于海”时寄情山水,隐居世外桃源来寻求精神的休憩与解脱。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那样,“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独特的傲气他们也为后世与他们一样的失意文人营造了一个精神解脱的世界。所以,人们把菊花定位为一种不从流俗、不媚世好、卓然独立的高尚品格。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我要向白菊学习在尘世中固守清纯和高洁;向紫菊学习,不放弃色彩和浪漫;向墨菊学习,以血为墨,在独立和孤傲中坚强。赏菊时节,瘦西湖一游,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轻肌弱骨让我回味三日而味不绝。
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二 史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