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10篇

时间:2018-11-04 来源:日记大全 点击:

(1) [发愤忘食]古代励志格言精选


  
  1、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2、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3、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4、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7、为学须先立志。
  8、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9、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0、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1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19、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20、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2) [发愤忘食]中华成语千字文:七_万世师表篇

  七、万世师表
  大哉孔子,博闻精思。 任重道远,格物致知。 十五志学,发愤忘食。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见贤思齐,闻过则喜。 敏而好学,三十而立。 首创私学,传授六艺。 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诲人不倦,苦心孤诣。 循循善诱,发蒙启蔽。
  温故知新,日省月试。 不耻下问,学无常师。 周游列国,颠沛造次。 君子固穷,蹈仁履义。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删诗定礼,垂范百世。 述而不作,知人论世。 煌煌论语,一言穷理。
  安贫乐道,朝闻夕死。 川流不息,逝者如斯。 无冕素王,百世之师。 金声玉振,高山仰止。
  孟母三迁,善择邻里。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断机训子,郑重其事。 教子有方,尽心竭力。
  亚圣孟子,反求诸己。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得道多助,天时地利。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舍生取义。 平治天下,鸿鹄之志。 舍我其谁,浩然之气。
相关阅读:




中华成语千句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一_民族神话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九_晚清悲歌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_人猿揖别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_西学东渐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_人文初祖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一_传承文明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四_文武之道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二_礼仪之邦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五_五霸七雄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三_百年树人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六_百家争鸣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四_琴棋书画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七_万世师表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五_乐山乐水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八_诗经楚辞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六、建筑园林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九_秦皇汉武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七_寓言故事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_三国演义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八_民间传说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一_名士风流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二十九_戏曲小说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二_多事之秋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_侠义精神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三_大唐雄风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一_饮食文化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四_五代十国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二_商业文明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五_两宋兴衰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三_中华医学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六_一代天骄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四_科技之光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七_明朝风云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五_江山如画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十八_康乾盛世篇
中华成语千字文:三十六_继往开来篇


 

(3) [发愤忘食]孔子——【精神品格】_750字

  【精神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着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相关阅读: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精神品格】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家世家谱】

孔子——【生平年表】

孔子——【高足弟子】

孔子——【孔子作品】

孔子——【孔子家谱】

(4) [发愤忘食]我说孔夫子_1000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君对臣要惠,臣对君要忠
  父对子要慈,子对父要孝
  兄对弟要友,弟对兄要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先生是宋国人。其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孔子在十七岁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所以说孔子成为圣人并非是命运的全部安排,圣人=先天之才+后天之奋。
  鲁大夫益僖子临死前嘱咐儿子懿子道:“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继位,但一定会有才德显于世。”这几句话,虽不是注定孔子的身世,但是这无疑也是孔子后代的寓言。“当国继位”孔子因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所以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寻找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这就是圣人即将成名的奠基石。从这看来,这圣人真的很“神圣”吗?答案是“未必”。圣人也是有凡人的种种欲望的。我想如果当时条件允许,孔子说不定早成为了一代政治名家而不是今天世界的大圣人。说起孔子的官场经历,也是一部传奇。
  年轻时,孔子当过季氏家的仓库吏,司职吏和司空。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地方相当有成绩。次年,升任司空又官至大司寇,这相当于今天中央级的官员,地位之大,可想而知。因为鲁定公沉迷酒色而不理政事,所以孔子离开。孔子在十四年时间里,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孔子希望有君主任用他,说:“假如有人用我,一年时间我就能做出成绩。”这等的渴望、企盼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君任用他。
  一生七十载,只为求功明。鲁哀公十年(前484)孔子六十八岁时回列鲁国。他“病没世而名不称焉。五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这句话和我们一般人的观点没什么异样。孔子为了死后能留名,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观点,集中精力整理旧的文化书籍,编订《尚书》、《士礼》、《乐书》、《诗经》、《周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而成为大者。
  所以说圣人是因为他们忍受了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超越了常人做事的境界。我们都一样,都有先天的各种杂思想,谁都可以从这边走到另一边,关键是你自己能否架一座让自己自渡的桥梁。我想孔子没有成为仕途的调零者而成为学识中的大家,也是因为他一心在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不管是官场还是学识中,他都要“留名”,这种思想超越了时空,博大恢弘,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属,探求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方法。
  孔子是凡人,拥有常人的大思想。
  但孔子也是仁人志士,因为他心怀大梦!让我们向历史流水中的搏浪者致敬!
 

(5) [发愤忘食]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大全


1.忠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2.坚定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忠贞不渝
3.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6) [发愤忘食]2010年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孔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一.孔子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二)名家点评
  孟子(战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司马迁(汉):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唐玄宗(唐):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槛奠,当与梦时同。《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朱嘉(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顾炎武(明、清):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志,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谒夫子庙》
  钱穆(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三)素材运用
  话题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材料加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
  话题2:挫折
  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

(7) [发愤忘食]学习中的苦与乐_500字


  那天,我们班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话题是“学习中苦多还是乐多?”这场辩论会上有主持人,有参加的选手,参加选手分为正负两方。正方辩的是学习是乐,自然而然,反方便是学习是苦。
  辩论会刚开始时,双方各派一人说了自身所在团队的观点。随后班上的同学越来越吵,而双方的辩论也越来越激烈。更好玩的是,参加的同学竟也参与其中同辩论成员一块玩了起来。
  正方论的是乐,反方是苦。但我觉得,学习中既有苦也有乐,但乐往往比苦多。孔子先生说过两句话:1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2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两句名言证明了:人生若能从学习、职业中找出乐趣,生活才有价值。
  学习是苦,但苦中有乐。不苦怎学出现在所拥有的知识,但在苦中作乐,不是更好么?这学期我们也学了篇课文《敬业与乐业》里面说了许多,其实就如我们学生一样敬学与乐学。
  其实,学习苦没关系,怕的还是你不苦,若不苦就不会有今天出息的你。
  虽然今天辩论的结果是学习苦多,但我明白也相信,其实,班里的同学都知道学习乐多。再苦再难也不怕,只要心里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努力学习,就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海南省海口市农垦中学初二:520hetingting

(8) [发愤忘食]《兰亭集序》原文及注释译文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神龙本兰亭集序
  之盛(shèng),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
  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huì]于会[kuài]稽:会:集会。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q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使动用法)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从……中取得。
  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趋向,取向。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怏然自足:感到自大和满足。然:……的样子
  (曾)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竟然。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
  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胸怀抱负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的交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世的人看我们今天,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9) [发愤忘食]读《论语》有感_1200字

  温岭市新河镇中学初二12班冯佳茜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如何调适对他人的心态,是首要解决的一个人生观问题。面对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对敌人仁慈就是对敌人残忍。《论语》中,长者们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有空闲的时候,多多去翻一翻这种薄薄的却又沉甸甸的古书,每次掩卷沉思,都会使你的思想升华。
  “吾十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是孔子在讲述自己大致的人生轨迹:三十岁能够自强自立,四十岁对各种事情都了解了,而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而到六十岁就一切坦然面对,任何“忠言”也不会逆耳了。对此,我们当然不能拘泥于文字的表面意思,我们所要吸取的是他那种乐观向上的人生志向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岁月匆匆,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在教室里度过了8个春秋;回首过去,不禁反躬自问:这些年来我学到了什么,人生境界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又想到自己肩负着“祖国的希望”这一使命,就会由心底涌动起动力的源泉,激励自己把精力投入到精益求精的学习中去。
  子曰:“默而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云:“饭疏食陋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吃着粗茶淡饭,枕着胳膊睡觉,而另一方面,却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可以看出圣人的事业并非是“苦行思想”,而是始终乐观地迎接未来,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和希望,而且把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以至于完全沉浸到工作的快乐中去了。难怪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读到此处,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身为一个学生,我到底有没有做到学生应尽的责任。我有没有学习着并快乐着呢?我有没有对学习产生抱怨呢?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宗教改革家路过一个工地,许多人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那个人没好气的回答说:“你看不见我在服苦役呀!”他又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平和多了,他看了看说:“我在砌墙啊!”改革家又去问第三个人,只见第三个工人擦了擦头上的汗,微笑着说:“我在建造一座教堂。”这三个人做的事情一模一样,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不同:第一个的态度是悲观主义态度,他把任何事都当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的是当前的苦难也是确实存在的。第二个的态度称为职业主义态度,因此他知道这一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也知道他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一份工资。第三个人则是理想主义态度,也就是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认为有价值。孔子云“发愤忘食而知老之将至!”和第三个人一样,都是用快乐的心态在工作着,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使得他桃李满天下。并且成就了孔子一代圣贤的英名。
  简单地说,《论语》用最简单的话语、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圣人最真实也最深刻的哲理,《论语》的内涵博大精深,意蕴深长,值得我们青少年朋友深思熟读之、领悟运用之、发扬光大之,让这颗国学经典中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
 

(10) [发愤忘食]2017小升初满分作文:学会吃苦

  璀璨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那些高贵的品格激起浪花朵朵,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前进奋斗。  吴越之战,战败之国的国王勾践忍辱负重立志报仇,没有因眼前所面对的苦难放弃富国大志,夜里睡在柴草之上,饭前尝尝苦胆的滋味,策励自己不忘雪耻。经过磨难的身体和心灵,变得愈发强大,三千越兵终吞吴,一洗前耻。  东晋的祖逖、刘琨二人为好友,互相勉励,为了起义之举,半夜听到鸡鸣声就起床舞剑。“圣人”孔子乐于探索钻研。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强壮筋骨,废寝忘食,经过时间的历练,梦想成真。  晋代车胤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为自己创造没有的条件,刻苦发奋,才博士多才。  历朝历代的圣贤用自身的实际行动阐述着不变的真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谁的人生没有经过磨难?谁没有努力奋斗就拥有美好的人生?谁不是走过曲折的小路,穿过荆棘,才到达梦想的王国?  生活需要磨难。因为生活赐予的磨难,我们拥有“抗打击”的精神素质;我们拥有“在哪里跌倒,找到跌倒的原因后再爬起来”的精神:因为生活赐予的苦难,我们可以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可以认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因为生活赐予的苦难,我们会增加更多缺乏的技能,我们会乐观面对每一天。  因为生活的苦难是我们的朋友。  升入初中,苦的是面对升学的压力,苦的是一张张试卷,一本本书籍;苦的是挑灯夜战,全身心拼搏。  但请记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上一篇:种豆芽10篇
下一篇:正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日记大全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日记大全推荐文章

日记大全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