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历史9篇

时间:2018-11-04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第一篇汉字的历史:文学常识:汉字简化历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着《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着《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第二篇汉字的历史:汉字来历_1200字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一年级:十月

第三篇汉字的历史:中华汉字_900字


  中国人是独特的,中国拥有众多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其中,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汉字,这是中国的身份证,代表了中国历史智慧的结晶。
  中国汉字有模有样,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的。神农氏(炎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最早的中国文字,由模仿足印、兽身、树木、山川的形状而造出;在大禹治水时,曾传说在洛河一带有一只大乌龟浮出了水面,背上刻着最早的九宫图,华夏民族开始了在竹木、兽骨上刻文写字的历史,这就是着名的甲骨文;秦始皇登基平六国后统一钱币,文字、计量单位以小篆为统一文字,在全国实行;后来,在“五代十国”时期,辽文、金文相继出现,至清明时期,清式繁体字出现并广泛使用;抗日战争时期,穷凶极恶的日寇对中国东北三省、台湾地区占领地的中国人民进行“日式教育”,只准学习日语,不准说中国话,学中国语文,使汉字差点儿失传;解放后,新中国文字大改革,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国文字;我国古代的篆书、楷书、草书、欧体、柳体、颜体……。。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汉字历史曲折起伏不定,字形也给人一种说不透的心理接触感:当你看“山”字时,一座巍峨挺拔的高山似乎就呈现在你的眼前;再看看这个“鸟”字,一只飞鸟好像正要展翅欲飞;还有这“冷”、“热”二字,一看“冷”字似乎有一丝幽幽缕缕的寒气,给你全身冰凉的感觉,“热”字有让你感觉至全身处于骄阳下,这“森林”二字像不像万木成林,众木成森的景象?
  中国汉字是对外国影响最大的文字,如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文化落后,文字很复杂难懂,直到圣德太子派出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日文才演变成如今这样的文字,如果你仔细观察日文字典,里面还有很多字跟现在的汉字一模一样,至今还未转化。此外,韩国、蒙古等亚洲多国的文字制造也参照过中国,由此可见,中国汉字对世界文化影响之深。所以,中国汉字的历史文化程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中国的汉字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了众多祖先的呕心沥血,我们应当倍加地爱护与珍惜,作为一个中国的人,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运用中国汉字,让汉字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四年级:罗御丰

第四篇汉字的历史:历史_1500字

  总有一种感动令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平息。它就是中国字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全部浓缩在方方正正的文字里。方块字里凝聚着中国人的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凝聚着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魂!
  一直觉得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比得上中国字,不仅仅是因为母语情结。喜欢中国字,喜欢她从字面上透露出来深深的情感。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写字,说一撇一捺是“人”,因为人站在那儿就是这样;考试说四四方方中间一横一竖是个“田”字,就像田里看到的一样;老师说嘴巴张开就是个“口”字。那时候觉得字和显示好像啊!老师说中国的字是很早很早以前一个叫仓颉的人造的。那时候真的超崇拜他的。或许就是在那时候爱上文字的吧!喜欢她的沉稳,喜欢她的忧郁,喜欢她的活泼,喜欢她的豪迈,喜欢她的多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像中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以像方块字一样深深触动人的心弦,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以像中文一样随心所欲地变化且意味深长。余光中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正因为有着这方块字的承载所以我们的回忆和希望才得以一直延续下去。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明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散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与荒漠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历史老师说,每一个政权的建立都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否则政权形同虚没。西夏文过去了,藏文过去了,蒙古文过去了,独独仓颉在远古时代造的汉字随着历史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流到今天。在众多文明的诞生与消失、衰落与兴盛中,在同我们一同到来的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
  楼兰去了,只留下一片沙漠,玛雅去了,只留给人们无数的疑问,埃及去了,只留下令人瞠目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去了,留给人们众多的遗憾,而你,方块字,却一直陪伴我们走到今天。你令世界上成亿的人们为你疯狂,为你倾倒。如歌坛里,文学、教育领域里都掀起了一阵中国风,无论Jay的《千里之外》还是SHE的《中国话》或是世界各地兴起的儒学,都深深地说明了中文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字拥有的粉丝应该不是哪一个明星可以比拟的吧!
  谁能说:有多少人被方块字吸引?有多少人迷恋方块字的温存?有多少人为方块字付出?然而西风东渐外来文化不断侵入我们的内心,我们见面就“Hello”,再见说“Goodbye”,我开始觉得方块字离我渐行渐远。打开电脑屏幕,满眼的英文扑面而来。为什么我们要舍弃这么美丽的文字?现在的小学生便开始学英文,我不禁生出一种悲哀,他们在为圆润的英文发音而自豪,可他们有没有想过母语在哭泣.我想起都德的《最后一课》,失去祖国的人们在为自己的语言将被夺走而伤心,那么今天呢?我们正一步步把我们的文字推向悬崖。我怕有一天,中文会像古文明一样成为永久的回忆!
  我怕失去这美丽绝伦的文字!
  今天我们的文化受到强烈饿冲击,英文,法文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哈韩族,哈日族在我们中间开始增多。我开始担心,担心我们会遗忘了这陪伴我们走过五千年岁月的方块字。我们开始用刀叉代替了筷子,开始用快餐代替了便饭。我们的文字我不希望她也被代替。
  我相信仓颉的灵感不会磨灭,美丽的文字也不会衰老。我们可以不抑制肯德基,可以忘掉怎么拿筷子,但要记住,不要忘记母语,不要忘记中国字,不要忘记——我是中国人。中国字是中国灵魂,是中国的根。我们怎能放弃我们的魂,忘掉,忘掉我们的根呢?
  汉字:方正之魂!
 

第五篇汉字的历史:历史_1000字

  话题29:历史
  维特克是德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和马克思私交甚笃。马克思女儿燕妮,每次见到维特克,总要听他讲历史故事。一次,燕妮问维特克:“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话就够了。”这四句话是:
  ??1?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疯狂。
  ??2?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
  ??3?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4?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
  维特克的这四句话,其实是德国流行的四句谚语,而几乎在每一句话里,都蕴藏着一个绝妙的比喻,让人对历史产生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以“历史”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用这四句话的寓意来谈,也可以其中一句话来展开。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精彩构思]
  1、史书之辨
  从要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角度,联系历代史著写一篇议论文,说明不能“尽信书”的道理。
  对于历史,我们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如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其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司马迁替历史人物“立心”的,特别是书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到底怎样是无法考证的。还有北朝的史书,其中有许多是“墨写的谎言”,是时人贿赂史官写的,不可信的地方更多。但我们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参照同时代的文字资料来辨别真伪,从而去伪存真。
  2、文字的历史
  写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文字最早应起源于商代的甲骨文,周代发展成金文,秦代统一文字后通用小篆,为了方便书写,到了汉代又简化为汉吏。到了魏晋时,书法成为一种艺术。今天流行的楷书、行书就要追溯到此时,等到唐代草书成熟后,中国文字的七种形体基本都出现了,再后来就是不断改进和成熟了。

第六篇汉字的历史:中华汉字_550字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又美丽而独特,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演变啊!汪竹柏说得好: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每个汉字都有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望见“朝阳”两个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幽深”,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看见“冷霜”这个词,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哀”字一望皱眉……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跳跃欢快的乐章。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被砍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遇难者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他们彻底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当我听到“汉字”这个词时,不禁肃然起敬。汉字!我真想对你说:“我爱你!
 
    五年级:惠梦茹

第七篇汉字的历史:我与汉字语言文字_650字


  是个中国人,就要会说中文,会写中国字,即汉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少不了汉字的演变。这,也就是汉字语言文字。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以形表意的,不同地方的人们,尽管对同一个字形,读音不同,但只要字形是确定的,在理解字义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甲金篆隶楷草行,每种字体都有它自己的深厚的底韵,也有着许多代人的呕心沥血。才有了这属于中国的、每个中国人的字体,那独一无二的方块字体,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更要敬重、保护我们的汉字文化,不让它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普及的时代,汉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满大街都是“有木有”、“虾米”等网络语言,小学学堂更是火爆,原本优美的辞藻被这么摇身一变便成了什么都不是的网络语言,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们的正常的汉字学习。并且,人们打字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快,很多人打字势如破竹,可一旦提笔就变成了“拽白”,半天只写出了几个字,而且语无伦次。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我最怕的两样东西一是北京售货员的脸,二是中国大学生的字。”可见,汉字的书写也被推到了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有“不复还”的危险。
  然而,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愈要发扬中国的汉字文化,让古老的文化普及,让“古老”跟着潮流走。中国历史延绵数千年,期间朝代更迭,但汉字语言文字却能始终传承下来。汉字语言文化就是一部中国历史,书写着这个古老国度迷人神秘的篇章。
  传承中华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与汉字语言文字,从规范用语用字开始。
 
    初二:雷阳语

第八篇汉字的历史:有趣的汉字_500字


  在第五组课文中,我们小组讨论了有关“汉字”的知识。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汉字是中国的独创文字,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功能也数最神奇的,一个字可以代替很多种意思或动作,而一种意思或动作也可以用许多个字来表示。而为了能更方便更幽默地表达一种意思,人们通常用“谐音歇后语”。
  一次过年,伯伯帮奶奶挂灯笼。我也想挂,伯伯就教我。他先做了一遍后,对我说:“你就外甥打灯笼——照旧就行,保证能挂上。”我奇怪地问:“什么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又不是您的外甥。”等我把灯笼挂好后,伯伯给我解释:“外甥打灯笼,不照舅舅还能照谁呀!这是用谐音,把舅舅的‘舅’字换成了陈旧的‘旧’。”伯伯又说:“提到谐音,其实它在四字词语上给广告帮了很大的忙,有些广告就用它来宣传。如:换燃一新是燃气公司的;默默无蚊是推销电蚊香的;有杯无患是推销杯子的等等……”“哦,”我说,“原来汉字真神奇,用处真多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汉字的用途和知识无边无际。做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学会并牢记它,才能很好地继承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凤凰小学五年级:颜榕

第九篇汉字的历史:我眼中的汉字_650字


  汉字的历史是我们说不完写不尽的,让我们一起去遨游汉字王国吧!
  汉字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拿“老头子”三个字来说吧,“老头子”是不尊敬老人的称呼,但是,在纪晓岚的嘴里却变成了一个尊称。
  据说有一次,纪晓岚在书房写作,当时很热。那时还没有电扇,更不要说是空调了,只有蒲扇。纪晓岚热得不好受,就脱光了上身。过了一会儿,门外忽然传来:“皇上驾到!”纪晓岚一惊,慌忙找衣服穿。可悲的是,刚才那随意的一丢,不知把衣服丢哪儿去了,转了几圈,竟然找不到衣服。心中一急,慌乱中钻进了桌子底下。
  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听见没动静,便问下人:“老头子走了吗?”还是没动静。他便从桌子底下爬出来,拍拍身子站起来,刚一抬头,便被惊呆了:皇上正站在他面前呢!
  皇上满脸怒气:“好你个纪晓岚,在厅上都叫万岁爷,私底下却骂朕是老头子。”皇上用手指着纪晓岚。“不把你斩首示众,也要打你几十大板,让你长个记性,记住对朕到底该怎称呼。”
  纪晓岚急忙上前施礼:“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纪晓岚马上镇定下来,想了想说:“万岁爷您有所不知,臣呼万岁爷为‘老头子’,那是对万岁爷的尊称,‘老’字是说您是我们的老爷我们不是都称您为万岁爷吗!这个‘头’字啊,就表示说您是民众的头领。‘子’就指您是真命天子。”
  纪晓岚这一解说,皇上觉得这个称呼还新鲜,有意思,就转怒为喜,不但不惩罚纪晓岚,反而还奖赏了很多的银两。
  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是我们说不完写不尽的。一个个故事是多么的有趣啊!
  汉字,我爱你!
  潜龙学校五年级(2)班:秦星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