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画展9篇

时间:2018-11-04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毕加索画展篇(1):毕加索画展_400字


  我喜欢的画家很多,如:梵高、达文西……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毕加索。
  上星期五,我和妈妈到香港文化博物馆参观毕加索画展,欣赏他的杰作。
  我一到达展馆,就发现展馆人来人往。毕加索的画有很多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古典主义、原始及表现主义,而我最喜欢的时期就是立体主义。蓝色时期的用色单调深沉,立体主义的用色对比强烈。我最喜欢的画是「小丑保罗」,他穿着洁白的衣服,像一个小仙子。他可爱的样子,笑得特别灿烂,线条都显得十分清晰。
  我们参观了展览后,便到电影馆看电影。电影是关于毕加索一生的画作。每一幅都有特别的题材,挺特别!影片也播放了毕加索拍的照片,而从照片及画中表达他的感受。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博物馆关闭了,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我从这一次参观中,除了认知到毕加索的成功,是要不断练习,永不放弃,还领会了他在美术上所发挥的创意,才可创作出多元化的作品。
 
    香港油尖旺区拔萃女小

毕加索画展篇(2):名师写上海高考作文:海纳百川方显英雄本色_900字


  光明中学高级教师李新
  郑板桥是清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单看他的每一个字歪歪斜斜,然而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人们把它称为“板桥体”。他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从这里可以看出,郑板桥书法风格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他吸收各家之长,独创一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郑板桥”。
  像郑板桥书法这样的例子,在书画界不胜枚举。大家知道大画家张大千,他晚年的画“苍深渊穆”,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这便是海纳百川的胸怀,没有这种胸怀,就没有张大千绘画独特风格的形成。
  风格的形成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尤为重要。风格是一种创造,创造是艺术家的生命。同样是这位临摹过敦煌壁画的张大千,据说他在西方搞个人画展时,请来毕加索看他的画展,毕加索问:“你的画呢?我什么都没看见。”张大千不解,我的画不都在这儿吗?你怎么说什么都没看见呢?后来才弄明白,毕加索是说他的画没有自己的风格。于是张大千才深研从隋唐到清代的绘画,博采众家之长,甚至中西贯通,终于成为一代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大师。
  书画艺术是如此,小到个人处事,大到治国安邦均是如此。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其实“六世之余烈”,是并不像始皇“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的。秦国之所以由一小小部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富兵强的大国,乃至一统天下,是跟它善于吸纳各国优秀人才有关系的。我们熟知的商鞅、蹇叔、百里奚、范睢、张仪、李斯等,这些为秦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都不是秦国的“土特产”,而是来自各个诸侯国家的。这是各国的精英,代表着各国的智慧和文化。秦国凭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为己所用,这是秦国迅速强盛的一个原因。
  今日的世界强国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是殖民国家。美国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容纳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美国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征,使自己成为雄踞世界首位的强国。
  我们今天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特殊时期。所谓中国特色,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又要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博采众长,走出一条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来。海纳百川方显英雄本色,不远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将会在世界的东方矗然崛起。

毕加索画展篇(3):[PK赛]关于创新的作文:阳光很活泼_1200字



  放学了。小星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愁眉苦脸。到家了,小星慢慢打开房门,闻到一股微微的油味——松节油!爸爸是个穷酸的画家,一天到晚不停地作画,参加过无数次的绘画比赛,却一次奖也没得过——“你的画没新意,太老土,缺乏生命力。”评委们这样回复爸爸的参赛作品。看着爸爸手拿着松节油的瓶子愣愣地发呆,小星知道今天晚上的饭有没有着落了。于是,他熟练地用开水泡上方便面,端上桌来。“我们今天公布考试成绩了,我又是最后一名……”小星平淡地说。“恩、”爸爸也没在意。“可我应该是倒数第二!这回该轮到‘鼠标’垫底了!”小星突然间变得义愤填膺。“不是每次都是最后一名吗?”爸爸对小星今天的态度感到很奇怪,“给我看卷子吧!”小星递过一张皱巴巴的卷子,指着一处:“老师多扣我两分!”爸爸一看,那提示:“用‘活泼’造两个句子。”第一句小星写道:“小猫很活泼。”后面打了个勾。第二句是:“早晨的阳光很活泼。”后面是一个醒目的大叉叉。爸爸读着这话,总觉得别扭,但又说不出有什么不对。“明天我帮你问问老师。”爸爸说,小星脸上现出欢喜的神情,开始吃方便面。望着吃着面条的瘦瘦的儿子,爸爸心中一阵痛楚:物质生活太亏待儿子了,精神上怎么也不能让儿子受打击了,哪怕做做样子也好……第二天,爸爸来找小星的班主任老师,看着班中最差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来,老师不胜欢喜,向他发了许多牢骚。好半天,老师才刹住。爸爸瞅准时机,忙递上儿子的卷子:“老师,请问这句话怎么错了?”“‘阳光很活泼?’典型的主谓搭配不当,阳光又不是生命,活泼什么?”不快时老师,说话头头是道,爸爸心服的走了。晚上,爸爸把老师的话照搬给小星,小星眼神黯淡,不再说什么……这天下雨了。小型又去上上学了。爸爸照例在家画画。赛期将至,可爸爸一点头绪都没有,又画进死胡同了,他愤怒地撕了画了好久的画,来到阳台上。雨不知何时停了,太阳透过云层射下丝丝金线,阳台上那盆夹竹桃,肥大的叶子被冲刷得油亮,像是绿色的屏幕正承接着缕缕光丝。于是,点点光斑跳动着,像在抚摸,又像在互相挑逗。爸爸感到:这一刻,阳光很灵动,很——活泼?!儿子简直像个诗人!爸爸灵感大发,把话加班到阳台,手握画笔不停挥舞着,宣泄着他的激情,此刻,他很亢奋……只一个下午,这幅《阳光很活泼》诞生了……几天以后的画展,这幅画吸引了所有评委的目光,《阳光很活泼》——“多么有激情的画作!多么与众不同!多么……”评委们这样评述这。最后,这幅画打败了所有的“梵高”“毕加索”,一跃成为大赢家。爸爸揣着5000元奖金,带着小星去当地最好的酒店吃饭,小星吃的开心极了。爸爸说“‘阳光很活泼’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句子。”小星笑了,无比灿烂的笑了。
  阳光,确实很活泼。
    奉化市剡溪中学初二:竺星鑫

毕加索画展篇(4):坏学生的天赋_1500字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毕加索《格尔尼卡》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以遗弃他,而作为父母的你却不能,只有你能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尽可能地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他没有毕加索那样的天赋,也至少给他一个没有阴霾、充满阳光的心灵啊!
  勇敢地跳自己的舞蹈
  伊莎多拉·邓肯(1877-1927),美国女舞蹈家、编导、教师,现代舞的先驱。她是一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新女性,毕生从事舞蹈改革与创新,她的实践和理论对当时和后来的舞蹈艺术发展都有很大影响。邓肯的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从小就给予她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她的舞蹈志趣。更值得称道的是,她的母亲一直关爱和支持着她,给了她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让邓肯学会真正地生活,勇敢地追求艺术。邓肯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无疑受到了母亲巨大的影响。
 
    高三:1175337763

毕加索画展篇(5):鲜花送给毕加索_650字

  毕加索是西班牙马加拉人,生于1881年,1993年去世。他曾画过《女人花》、《梦》、《红色扶手梯中的女人》等有名的作品。在我心中毕加索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我要把鲜花献给他,因为我非常的敬慕他和他的画。
  每一件旁人看来极为平常的东西,他都能赋予他们新的面貌和新的生命,因而他被同时代人称为“画画的魔术师”,法国总统称它为“火山”。他的确是一座永远蓬勃旺盛的艺术创造的“火山”。
  毕加索去世时91岁,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料和画笔开始新的创作时,好像对世界上的事物还岁第一次看到一样,他不像有些老年人,怕变化,墨守陈规,不敢冒失败的风险,去进行新的创作,他的心永远像年轻人那样,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手法来表现他的艺术作品。
  大多数画家创造了一种适合与自己的风格后,就不会改变了,特别是他们的作品受到别人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会话虽然也在变,但是变化不大。而毕加索却是一位永远找不到自己风格的画家,他千方百计的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我特别喜欢画画,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像毕加索那样的画家,今天是毕加索的诞辰纪念日,我看着书桌上毕加索的照片,心里充满了崇敬。我飞快的跑到花店花,店里四处飘香,我问卖花的叔叔:“叔叔,什么花送给自己最尊敬、最敬仰的人呢?”叔叔说:“向日葵代表尊敬,黄水仙代表敬仰。”“那您给我包4枝向日葵,8朵黄水仙,再加点满天星,用画布形的纸,绿色的蝴蝶结包好吗?”叔叔很快的给我包好了,我付了钱,又飞奔回到家中。
  “先给您的花,毕加索先生。”我双手捧着花,微笑着说。啊!我把鲜花送给毕加索,希望他在天堂也能收到!
 
    四年级:何佳霖

毕加索画展篇(6):[寒假征文]毕加索之笔_1500字

  
  蓝的天,白的云,泛着泡沫的海,展翅高飞的鸥……伴着阵阵海潮声,我仿佛化身为水的精灵,跟随着儒勒。凡尔纳毕加索般的幻想之翼,追寻着鹦鹉螺号无声划过的点点浪痕,在各大洋域的海底,开始了一段奇幻而又令人向往的海洋之旅……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我翻过了摊在膝上的《海底两万里》的最后一页——一面还在因书中人物的惊险奇遇而唏嘘不已,一面又为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大胆却又不失依据的幻想而敬佩至极。《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着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这个故事是以法国海洋学家皮埃尔。阿罗纳克斯的口吻叙述的。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艇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艇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就这样,尼摩艇长邀请阿罗纳克斯一起进行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儒勒?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着名科幻作品。
  儒勒。凡尔纳的惊人之处不只是他将小说写得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更在于他书中所写的种种想象的冒险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更令人称奇的是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啊!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的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仿佛是画家毕加索将自己狂热的内心附身于凡尔纳的笔上,才因此记叙下了如此灵动的故事。
  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后,凡尔纳还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要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凡尔纳用他那神似毕加索般的狂热的语言“画笔”告诉我们: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凡尔纳用他那神似毕加索般的狂热的语言“画笔”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壮丽的海洋,一个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地方。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正处在科技时代的我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初二:轻舞茉莉

毕加索画展篇(7):名人故事:冒牌货


  毕加索出名以后,仿照他的画的人与日俱增,一时弄得真假难辨,让人们颇为担心。
  一天,一个专门贩卖艺术品的商人见到了毕加索的壁画《和谐》,他对画面所表现的十分不解。为了充分了解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以防上当,他专程带了另一幅签有毕加索名字的画来求教于毕加索。
  商人开门见山地问毕加索:“为什么在您的壁画《和谐》中,鱼在鸟笼里,鸟反而在鱼缸里呢?”
  毕加索不假思索地答道:“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这时,商人取出那幅画,想证实一下这幅是不是毕加索的真迹。毕加索向那幅画瞥了一眼,轻蔑地说道:“冒牌货!”
  通过这次会面,商人似乎领悟了毕加索绘画的奥秘,于是,事隔不久,商人又兴冲冲地拿了一幅毕加索的画来找毕加索,问他这幅画是真是假。毕加索看也没看便答道:“冒牌货!”
  “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喊叫道,“这幅画可是您不久前亲笔画的,当时我在场!”
  毕加索微笑着耸耸肩膀,说:“我自己有时也画冒牌货。”

毕加索画展篇(8):白痴与天才_1500字


  爱因斯坦、爱迪生、毕加索被后人誉为“天才”,但你是否知道,他们却有着相似的经历,那就是在童年时代都被人说成是“白痴”。爱因斯坦、爱迪生、毕加索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天才与白痴之间的距离被他们一步跨越,这应该归功于历史给予了他们机会,也是他们自己善于把握机会的结果,但是,纵观三个天才的成长过程,来自他们家庭的教育却让人无法忽视——
  名人的故事一:父母的鼓励让“白痴”成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牙牙”学语。当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伽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被一些邻居认为是白痴。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父亲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爱因斯坦长到六岁的时候,语言能力仍然很差。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七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学校,学校死板的教学让他提不起精神,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傻瓜。但是,父亲却鼓励爱因斯坦:“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认为:“我的小爱因斯坦并不傻,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下,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并开始走向科学研究的巅峰之路。
  名人的故事二:母亲的耐心让“白痴”成为发明家
  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究底问个明白。有一次算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二加二等于四,爱迪生却发问:“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就这样,爱问问题的爱迪生经常让老师很恼火,因此,老师有时候训他,甚至打他。一时间,好奇的爱迪生却成了学校中的一个白痴典型,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后来,老师把爱迪生的妈妈找来,当面数落她的儿子:“他脑子太笨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总是爱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们真教不好你这样的儿子。”爱迪生的妈妈听了,觉得是老师不理解儿子,问题多是因为孩子爱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她相信儿子的智力没有问题,而且,比别人的孩子还要聪明很多。于是,她毅然对老师说:“既然这样,我就把我儿子带回家吧,我自己来教他。”
  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家庭教师。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
  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名人的故事三:父亲的赏识让“白痴”成为绘画大师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毕加索画展篇(9):奇特的名画_500字

  傍晚,差10分钟不到17时,银行职员卡洛斯像往常一样,把最后一组数据输入电脑,关掉电源准备下班的时候,突然电话铃声响了。卡洛斯拿起电话非常客气地说:“您好,这里是摩根银行马德里分部,我叫卡洛斯,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
  电话里传出一个老年男人的苍凉声音:“您好,卡洛斯先生,我叫欧文,我有一幅毕加索的画要出手……”
  欧文的话音未落,卡洛斯就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说:“你有毕加索的名画?太好了,太好了!说说看,你要多少钱?”
  欧文略微停顿了一下说:“这是一幅毕加索早年的作品,是我祖父传给我的,非常珍贵。我想把它卖给一个识货的人,至于价格方面,我们见面之后再商量……你如果感兴趣的话,马上到四猫咖啡店来,有人在那儿等你!”
  卡洛斯是个名画收藏爱好者,这些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买画了。卡洛斯一直想收藏一幅毕加索的作品,现在有人送上门来了,他岂肯放过这个好机会,放下电话立即驾车来到四猫咖啡店。卡洛斯走下汽车后,才猛然想起刚才光顾高兴了,竟然连什么人在这里跟他见面都没问清楚!就在卡洛斯站在咖啡店门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姑娘款款地走过来问道:“您就是卡洛斯先生吧?我是欧文的女儿,我叫琳达,父亲让我在这儿等您!”
 

上一篇:秋天的记忆9篇
下一篇:天使堕落9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