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飞来石8篇

时间:2018-11-03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黄山飞来石一:黄山游记_700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是什么让那些文人骚客如此赞颂这黄山?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黄山,揭下它神秘的面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它拥有着举世闻名的“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一进景区,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怪石绝壁上,一棵棵松树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千姿百态。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它生长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好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
  沿着石阶向上走,脚下便是万丈悬崖,人流渐渐稀少起来,我们进入了黄山最为险峻,也最秀美的景区——西海大峡谷!
  步入西海大峡谷,便会被它的景色所吸引。一座座山峰如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森坐落在深谷之中。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一步一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黄山最最神奇的“飞来石”旁。飞来石是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底部是空的,好像是从别处飞来的,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便称它为“飞来石“。
  接着我们又远远观望了天柱峰等名峰,开始向着光明顶进发。登上无数级台阶,走过无数条歪歪扭扭的栈道,我们终于来到了光明顶!
  光明顶高1860米,是黄山第二高峰。我们穿着长袖站在光明顶上,任凭冰冷的风从脸上刮过,看着脚下一朵朵白云飘过,心中涌起了一阵阵激动与自豪。远处,“黄山第一高峰”、高达1864米的莲花峰矗立在山间;天都峰上的“鲫鱼背”令我们看的背后生寒;“妙笔生花”“仙人晒靴”“金鸡叫天都”栩栩如生……
  黄山,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美丽令人向往的名山,我为祖国拥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骄傲、自豪!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蒋心悦

黄山飞来石二:黄山美景_450字

  黄山位于安徽的黄山区,是一个着名的景点。传说黄山原名黟山,有一个叫黄帝的人在黟山炼丹成仙,所以改名叫黄山。黄山有许多美景,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吧!
  黄山上有很多奇怪的松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迎客松了。迎客松的枝叶陡伸向一边,就像它伸出了两只手欢迎游客一样,所以叫迎客松。为什么它的枝叶都伸往一边呢?因为松树长在一座大山旁边,山那边没有阳光,所以它的枝叶都往另一边有阳光的地方长了。
  黄山除了奇松还有怪石。那里的石头各种各样。在一座山峰上,孤零零的立着一块大石头,像从宇宙中掉下来的,那就是着名的飞来石。它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我想,它的身边有松树和云海的陪伴,肯定不孤单。
  云海是黄山的另一奇观。云海把大山挡住了,只露出来一个山尖,像大海上的一群岛屿,真美。我在云中走,仿佛成了仙人一样。看云海的最好地点是西海,那里的云海一会儿往上飘,一会儿往下掉,对面山上的人们时隐时现,漂亮极了。
  美丽的黄山,让人向往,让人喜爱,我也一样。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三年级:黄铭伟

黄山飞来石三:游黄山_550字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暑假中,我就游览了万山之首——黄山。
  汽车在群山之间绕来绕去,就像在走迷宫似的。巍峨的大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时隐时现。如卧龙,似伏虎。进出的山林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终于,来到了黄山脚下。抬头仰望,是直插云天的山峰,气势雄伟,高耸入云。进入山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青翠挺拔的竹子。山路两旁松竹成林,泉水淙淙。潺潺的流水上漂浮着几朵落花。
  一路上,导游告诉我们,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爬到山顶,我们就目睹了四奇之一:云海。山顶上云天雾海,走在山顶就像在神话中腾云驾雾的人。太阳爬上了天空,云散了,景物都变得清晰起来。顺着山路走,就看到了是铺天遍野的怪石:有海豚石,蟠桃石,还有着名的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天狗望月等。这些石头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最令我敬佩的是这山上的奇松。这些松树不长在土里,长在石头缝里。它们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这不正代表了我们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么?看!那屹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大石头,就叫飞来石。下面就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晚上八点多,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黄山。这次,我不仅游览了黄山的山光水色,也领略了祖国大好风光。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小学六年级 刘智怡
 

黄山飞来石四:夏游黄山_1200字

  我三上黄山,终于在这个夏天真正领略到黄山的美。第一次上黄山我还小,所以已不记得什么;第二次就是去年中考刚结束,本是机会难得,但心总为中考成绩所牵,终没有尽兴,只顾埋头走路,忘了风景。
  我是8月21日上的黄山,由于已经立秋的缘故,加之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山上确实凉快,近乎冷的地步。
  22日,计划游西海大峡谷,但因天气预报说有雨,迟疑不定,直到10点才起身前往。
  我们住在白云宾馆,属天海景区。从天海往下走,由于空气中水汽重,从山底生出团团烟雾,向上升,在山与山之间缠绕,飞舞。天空中没有太阳,阴阴的,使得黄山有一种朦胧的美。那就是云雾缭绕吧,像仙境一般,飘渺。风吹着雾跑,这一会儿,眼前还是白白一团雾,什么也看不见,那一会儿,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山却又出来了。站在同一地点,间隔不长时间便能看见不同的风景,确实令人叫绝。
  约莫一个钟头,下到步仙桥。一路上听到很多人在说步仙桥,我以为步仙桥是一个中转站。待自己看到步仙桥才发现,它不是中转站,而是人们爬西海大峡谷时很期待的一个景点。步仙桥建在两山中间,大约两至三米长,一座小石桥。但是步仙桥不是一般的桥,不是建在水上,而是建在半山腰,真的是悬空建的,没有支柱,没有桥墩,就这么连着两座山。也不知道当年是如何建造这座桥的,设计方案定是异常完美。
  过了步仙桥再往下走,不多时便是栈道了。栈道,即古代在悬崖峭壁上用木材架起来修成的道路。黄山上的栈道是用金刚钻在石壁上往里凿进80公分后,再插进木版修建而成。在栈道上看远处的栈道,人便会不自觉地担心起自己脚下的路,其实也不不必要的,绝不会掉下去。不过,据说在修栈道时死了不少人,我们便是踩在他们的生命上的。
  再往下一直走,便到了大峡谷的谷底了。在谷底最明显的是水声变近了,变响了。两旁的大石头,大到有点太空陨石的味道,大得出奇。而原先的烟雾,在谷底却又不见了,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到谷底时已到中饭时间,逗留一刻钟,往上爬。
  从谷底上来不走回路,而继续往前走。经过太平索道,来到排云台。好象这排云台还是宋庆龄投资修建的,附近的宾馆借风取名为“排云楼”。老天忍了半天,终于下雨了。淅淅的小雨,排云台里想必挤满了人。排云台所在位置不错,空旷的很,可以看见远处的很多奇石,这宝地因此被称作“黄山的奇石博物馆”。
  披上雨衣,继续前进,不远就是飞来石。由于拍照人过多,没有过久停留。
  信步来到光明顶,1860米,仅比莲花峰低4米,黄山第二高峰。雨已停,风依旧。站在光明顶,眺望远处,觉得自己就是王。云因为风飘得很快,让人想起“望天外云卷云舒”,真的很淡然,陶醉其中,漫步云端,呵,我也成仙了。
  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登黄山,天下无山。
 

黄山飞来石五:黄山风光_750字


  黄山素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我们乘着出租车奔驰在公路上,来观赏黄山的美景。
  我观赏过白雪皑皑的长白山,游览过峰峦雄伟的衡山,却从没有看见过黄山这样的山。黄山的山真多啊,在154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群峰耸立,一座紧挨着一座,千峰竞秀;黄山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其中天都峰、莲花峰等都达到了1800米以上;黄山的山真奇啊,仙桃石好像是从天上飞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有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还有很多有趣的石头呢!有的山峰如栩栩如生的莲花,有的山峰像一条巨大无比的巨鲸,有的山峰似活灵活现的猴子……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我欣赏过诡秘的阿里山云雾,目睹过神奇的泰山云海,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样的云雾。黄山的云雾真白啊,白得就像是一个轻纱,又犹如白雪皑皑的雪花,那么洁净,那么润泽,那么晶莹剔透;黄山的云海真奇啊,每当日出之前,山谷之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似海却不是海,如烟却又不是烟,偶尔来一阵风,云雾翻滚,变化万千。有的像绵羊;有的像蝴蝶;还有的像一位道法高深的仙人驾着云雾赶往前方。这时,奇峰、怪石、古松等都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这景色真是叫人感叹不已,当太阳升起,顿时,霞光万道,云雾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黄山的云雾真长啊,就像是一张大屏风把整个天地都笼罩起来似的,白茫茫的一片,让你向东望不到头,向西也望不到尾,这气势颇为雄伟。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啊!
  这样的雾围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弥漫着这样的雾,再加上道上奇石怪异,山间灵泉沐浴,让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中,难怪人们无不惊叹:“天下名景集黄山”!
 
    四年级:bfcdhdt5767

黄山飞来石六:美丽的拉法山_800字

  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绚丽多姿。不必说茫茫无际的草原:更不必说遮天蔽日的大森林,单是我们蛟河的拉法山就有无限的美景。
  前不久,我与奶奶来到了拉法山,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的拉法山,以其独特、诱人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令我向往。远望拉法山,群峰巍峨,植被繁茂,气势磅砣,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气的优势。近看拉法山,怪石嶙峋,庄严险峻。似人、似物、似兽,真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我们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山里走去,一条曲折陡峭的石径,把我们引入山中。时而陡峭,时而平缓,时而左拐,时而右拐,大有寻幽探险之感。十八山路曲曲折折,在它两侧的峭壁上,有两个深达三寸的脚印,这就是“仙人足迹”。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它又给美丽的拉法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我们继续攀阶而上,峰回路转,内山们又在我们脚下在重现。方圆百里坐落着一个个现代山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型农舍尽收眼底。像在虚无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散在路边,这也是拉法山的另一个自然景观。骆驼石、老熊石、观天石、飞来石、大象石……形象逼真,以那威武豪迈的雄姿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妙境与魅力让我们更加感到拉法上的神奇与美丽。
  我们的目地“穿心洞”近在眼前了。“穿心洞”是拉法山所有山洞的洞中之王。它三面贯穿山峰,面积达800多平方米,东西北三个洞各有特点,东观日出,西看日落,北望茫茫云海。清冽的凉风吹着雾气飘进洞内,加上洞口浓重的回音,是人恍惚置身于人间仙境。
  我们经过“仙境”终于来到主峰——云罩峰。站在山巅的凉亭上,向山下俯视峰奇谷幽,漫山树林郁郁葱葱,山风阵阵,峦峰重重,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非凡感受。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大喊:“我来了——!我在这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语,恐惊天上人。”现在更加体会到这首是真正的含义了。
  黄昏已至,伴着夕阳的余晖走下山来。晚霞映照雄伟神奇的拉法山,它的英姿绝险,让人心旷神怡,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拉法山靓丽的身姿可要胜高一筹了。
 

黄山飞来石七:黄山,天下第一山_1000字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具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称,的确如此。黄山位于安徽南部,有四绝闻名天下,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我站在黄山脚下,仰起头,仰望着直冲云霄的黄山,我不禁感叹道:黄山可真是雄伟险峻,高耸入云啊!
  我们乘着缆车上山。一路上,缆车像毛毛虫在山间慢慢爬行。在缆车上看黄山就是不一样,花岗岩质的石头看得一清二楚。当然啦,往下看,是万丈深渊,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心惊肉跳,一个劲儿地打颤。真是恐怖!
  到了半山腰,我们下了缆车随着导游来到玉屏楼,这是观三大名松的最好地点。迎客松的树枝像张开的手臂,像是主人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陪客松笔直地站立着,像两个帅气的服务生,随时准备为游客服务。送客松的“手臂”向山下斜伸,像是在送别满意而归的客人。
  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姐妹松”、“黑虎松”、“孔雀松”……黄山的松树都是奇松。因为它们都长在石头里,没有泥土,没有营养。而且在这么高的山上,风雨雷电的威力更大,可它们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而且姿态独特,郁郁葱葱。黄山的松树可真算得上是我国的一大奇观了。
  啊!终于,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又爬上了鳌鱼峰,登上了光明顶。在登山的路上,导游不时停下来,把远处的石头指给我们看,我们顺着导游的手势极目远眺,努力地搜索着,想象着。黄山的石头也很奇特。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只要你能展开非凡的想象,一切应有尽有。其中“手机石”、“猪八戒读天书”、“老鼠偷油”这三块怪石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让我至今还忘不掉。
  “手机石”从背面看像个有天线的手机,正在充电。从正面看,却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头戴钢盔,钢盔上还有一束翎毛呢,真是惟妙惟肖。
  “偷油的老鼠”约长15米,宽12米,老鼠的左上方的一块石头,就像一盏油灯。我想,它一定由此而得名吧。
  “猪八戒读天书”是黄山景区中最像的,只见猪八戒披着斗篷,盘坐在石头上,像个斯文的书生,嘴里还像在念念有词。
  早就听说,黄山上的气候变化无常,云雾一会儿弥漫山峰,一会又云开雾散,阳光普照,今天一见,果然如此。在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上,可以看见黄山的前山和后山,只见山前云雾瞬息万变,有的像卷起的汹涌波涛;有的笼罩黄山,像给它披上厚厚的棉衣;还有的云雾被山风吹来吹去,像骏马,像灰龙,奔跑的速度快得惊人。
  啊!黄山的美是神秘的,是幽静的,是雄伟的,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山”啊!黄山的美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广东深圳福田区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五年级:胡妍雨

黄山飞来石八:游黄山_400字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中外,多少人去登临游览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姑父邀请一家人一起去黄山游玩。
  我们开车到黄山,经过2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黄山。一进黄山旅游区,我就睁大眼睛搜索莲花峰。听爸爸讲它海拔1860米,高耸入云,峰顶烟雾弥漫,堪称人间仙境。
  于是,我们坐上缆车来到半山腰,看见了着名的“迎客松”,仔细一看真像一位老人在欢迎我们呢!我们还看见两块貌似乌龟的巨石,还有有趣的“猴子观海”,只见一只“猴子”坐在岩石上,眺望着茫茫的云海,“猴子”我抓耳挠腮的样子令人赞不绝口。我们继续进行,我又看到“飞来石”,我仔细一看,真的是一块巨石从天上飞到黄山一般。我看见远处的拇指峰若隐若现。
  游览了奇石,我们游览了天下第一奇瀑——九龙瀑,这瀑布全长600米,落差300米,一折一瀑,一瀑一潭,就像九条弯弯曲曲的龙,怪不得叫“九龙瀑”。我们在那儿戏水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