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翻译9篇

时间:2018-11-02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一: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⑴ 中庭地白树栖鸦⑵,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⑶,不知秋思落谁家⑷?[1]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郎中:官名。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栖:歇,休息。 ⑶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⑷落:有些版本作“在”。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译文】十五夜望月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 作品鉴赏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t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二:中秋白日梦_900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刚学完这首《十五夜望月》,疲倦的我躺在床上,想着这首诗的意思,越想越沉……终于闭了眼,进入了梦乡。
  我穿过了时光隧道,来到了唐代,身旁是一棵桂花树,和一座瓦房,不远处还有一个小亭子,我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偶然间透过窗子看见了诗人王建在床上睡觉,“王建?他不是唐朝的吗?难道我穿越了吗?”我自言自语,惊异万分,却又想看个究竟。我趴在窗前,看见王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月色透过窗口照在床上,王建起身来,披起外套,走出门,坐在亭子里,皎洁的月光照在庭中的地面上,就像铺上了一层霜雪一样,给这寂静的夜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树林里的鸦雀仿佛也被这美丽的月光给催眠了,渐渐都进入了睡乡。王建走向桂花树,抬头望了望,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朵朵桂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点缀在树上,随着风跳起了摇摆舞,一滴滴透亮而又轻盈无迹的秋露沾在上面,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在这静寂的夜里,秋风吹来,让人感到有些瑟瑟凉意。他抬起头仰望那圆圆的月亮,我随着他的目光望去,仿佛看见月宫里的桂花树下,玉兔正在捣药,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坐在一旁思念着自己的丈夫,我才猛然间想起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夜,月明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在望月怀人,王建此时一定感到孤独凄凉,思念着他远方的亲人,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撒落人间似的。王建带着忧郁的情感脱口而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听到王建吟诗,我禁不住走过来,拍手叫道:“哈哈,好诗好诗啊!你一定是在思念你的亲人吧?”王建回过头,看见了我,“正是正是,你真是我的知己啊!”说罢,王建拿出一壶酒和一盘花生米邀请我和他一块儿对饮,我心里无比激动,竟然能和大诗人一起饮酒,真是天大的荣幸,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我勉强喝了一小杯,陪王建一起望月怀人……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杯小酒斟酌完了,晕晕忽忽倒头就睡。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这只是一场白日梦啊!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初一:萱萱990407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三:中秋赏月_550字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傍晚,我踩着板凳扒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等着月亮的出现。天空还是灰暗的,一两分钟过去了,我抬起头:“啊!月亮出现了。”月亮的头先露了出来,天空比刚才亮了一些,然后只见月亮的身子也慢慢地从云朵里钻出来,随后,月亮的脚也从天空中出现了。“啊!”天空好亮啊!月亮四周围着几颗小星星,小星星不时地对着月亮眨眼,好像无数盏明亮的灯,月亮也对小星星微笑,真美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上的小草更绿了,花儿更美了,一群顽皮的孩子们在月亮下面玩耍,月光洒向他们,他们玩得更欢快了!
  “妈妈!妈妈!”我喊着妈妈。妈妈走了过来问:“干吗?”我说:“给我讲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吧!”妈妈说:“从前有一个月亮,她很想有一件衣服,于是就找来一个人帮她做衣服。这个人量了量月亮的身体,就回家做了。第二天,这个人把衣服拿来。月亮试了试,太小了。这个人只好又回去改衣服。第三天,这个人把衣服给了月亮,月亮又试了试,还是太小,就这样十五天后,做的衣服全小了,月亮只好躲在云彩里了。”妈妈问:“你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衣服每天都小吗?”我想了想说:“因为月亮每天都长一斤肉啊!”话间刚落,我和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中秋节的月亮是最美最圆最亮的,我爱中秋节的月亮。
 
    五年级:陈幸清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四:秋韵_650字


  春之花,夏之海,秋之月,冬之雪。今天,我就要用笔来描写秋之月。
  秋之月是思念的代名词。思念远在天边的恋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天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今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花落谁家”。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正是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吗?若不是那皎皎明月代表着思念,何以写出如此千古传诵的佳句。这一字一句无不包含着诗人对家乡,对亲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不也正说明着秋之月是思念的代名词吗?
  秋之月是美丽的代名词。玉兔,月盘,素娥,冰轮,玉轮,玉弓,玉桂,玉盘······这一个个优美的词汇不正是对月亮之美丽最大的肯定吗?还有薛涛的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不也给了月之美最大的肯定吗?不只是文字,还有那不朽的画作。星空——梵高最具想象力的一幅画,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用深蓝的天空衬托出活跃的星与月,那一笔笔月的美丽。不也正说明这秋之月是美丽的代名词?
  秋之月还是离别的代名词。嫦娥离开了后羿,从此一个人独具月宫;古希腊神话中月亮与狩猎女神阿尔名弥斯,因受哥哥阿波罗的陷害,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奥赖温。这一个个神话故事不也正说明这秋之月是离别的代名词?
  秋之月代表着思恋、美丽与离别。那扣人心弦的唐诗宋词,那美轮美奂的优美词藻,那精致优美的画作,那百听不厌的神话故事成就了秋之月的思恋、美丽与离别。
 
    初一:无垠梦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五:描写中秋的诗句_1500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____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六:中秋“赏诗”_700字


  每到各个佳节到来,最累的就是诗人了。在我看来,作诗是好,但还不如满口塞着各种口味的月饼直至噎住,来的痛快。不过,一提起月饼,我就不禁流下口水,但我这次可不“赏饼”,来尝尝诗的“味道”。
  中秋节是团圆之日,许多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于是便有了“佳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的人又在遥望家乡的亲人。诗人的惆怅心情,让我感受到思念家乡的痛苦。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的故乡也在这明月下,但是又怎么可能见到呢?想起那家乡的父老乡亲,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水……无不在思念之中。诗人白居易曾被贬谪后,抒发了“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孤寂之情。诗人盼望着月圆之夜,与家人的团聚,回到自己思念已久的故乡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宁和急切之情。
  很多诗人也将月夜的美“勾勒”出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诗人与人的团聚抒发出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这中秋月夜的赞叹之情油然而生,明月显得格外圆,就像“白玉盘”。这使我不由得想到李白写的《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一句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写中庭月夜,用“地白”二字,给人一种“积水空明”的感觉,下一句不禁让人联想到寒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一种很美的意境。“凝光幽幽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古人真是有才啊!中秋不光有着“似白玉盘”的月亮,有着可囗的月饼,还有一股浓浓的思乡和思亲的感情。不禁赞叹一声“中秋真美啊!”
 
    初三:吴姝欣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七:中秋赏月_400字


  哈。又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又放假了,又能见到又大又圆的月亮了。今天傍晚,我们全家围在桌子前,十分热闹,大家都等着看月亮呢。桌子上摆了好多好吃的,有苹果,梨,葡萄。最重要的肯定是月饼了,中秋吃月饼,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了吧。
  没过一会儿,月亮就升起来了。只见那深蓝色的天空里挂着的月亮圆圆的,亮亮的,像一盏银灯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银气。忽然,月亮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了起来,朦朦胧胧的,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正在和茫茫的大地做迷藏。
  静静的观察着月亮,你会觉得它真的是非常的美丽,它太亮了,太神秘了,天空中闪烁着几颗亮闪闪的星星,在它们的衬托下,月亮更亮了。月光为大地披上了一件宽大无比的银衫,一眼望去,一切都是白茫茫的,好像着了一层雾,银盘一样的明月照亮着大地,晚风一吹,透着一种朦胧感。
  望着月亮,我似乎体会到了那些思乡之人的感受。我想到了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的月亮是多么美呀,牵动着我的心。
 
    初一:安小墨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八:[中秋征文]中秋月圆夜_1000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真是应景。转眼间,又到了中秋节。此年中秋,又将重现一段段佳话。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浮现在我脑海之中,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另一件心酸事涌上心头……
  本该,是团圆的一夜。四年前,当我尚满十岁之时,瞒着母亲,照着书本与同学母亲的指导,为爸妈做了一顿晚餐。望着满桌的饭菜,我简直是乐坏了,就等着父母进门,惊喜万分,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赞美。送走了同学的母亲,我躲在衣橱中,屏气凝神地看着门把手的转动。仿佛是为了确信我不在家,父母冲了进门来,还未等我冲出衣橱,他们便如火朝天地吵了起来。我吓坏了,本踏出衣橱的一只脚也缩了回来,蜷缩在衣橱的门板,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一切。父母吵得很厉害,像是积蓄了多年怒火,全部爆发了开了。家里能摔得花瓶,相框,全部摔落在了地上,父亲留下了一地的凌乱,摔门而出。我打开衣橱,哆哆嗦嗦的伏在妈妈的腿上。妈妈那双充满了血丝与泪水的眼睛凝视着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望着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的爸爸,您能像嫦娥那样,听见后羿的呼唤,回到我们的身边吗……
  “你想什么呢?”姐姐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眼前还是那一轮明月,屋子了什么都是新的,唯独少了被打碎的花瓶和相框……“我叫你呢!”姐姐责怪的声音飘进耳廓,”再不走,我就把你的那份吃了!“我把泪水收回,与姐姐走向了饭桌。精致的月饼,完美的包装。月饼那像是花瓣的轮廓棱角分明,落日黄的”肤色“给月饼添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那正中央,用橘红色印着几个字——团园。是啊,团圆,姥姥,姥爷,妈妈,姐姐,还有——爸爸……
  中秋的夜空,朦胧而又明亮,没有繁星的点缀,也多了丝许柔和。明月之辉照亮着大地,既然是团圆,那么想必大家都望着同一个月亮吧……我的爸爸,你在哪……
  中秋本该是月圆夜,我的爸爸,你快回来吧,我真希望可以——中秋,团圆。
    初二:洪嘉蔚

十五夜望月翻译篇九:走进秋天_650字


  秋高气爽,几朵淡淡的云镶在蓝天上,优雅、自然。天空是那么高,仿佛怎么望也望不见个项,只觉天旋地转,定了神,一切恍恍惚惚,迷茫、无知,哎!过不久,这一年又溜了。
  在秋天的晨雾中,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似在云海雾海里探花—啥也看不清。走在路上,秋风飒飒,秋叶萧萧,那飞舞的枯叶,跳着“死亡之舞”在地上安息了,这些带有点淡淡的忧伤,令人回想起辛酸往事,秋天总是令人回忆,忍不住感慨一下千古兴亡事。
  也有人说:“秋天是思念的。”一到秋天,空洞的心总会被满满的思念占据,正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里提到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中的秋思,也许全世界的人都有这种思人情绪。读着前人写的秋,你可曾体会到他们那无形的思念?说不清,写不尽,唯有将情思隐在纸上。是的,秋天总令人感到空洞,这时思念就趁虚而入,钻进了你的心窝里。
  秋天有着它特殊的美——凄美。树大都老了,像老人一样一点一点掉“头发”,光秃秃的,老态龙钟,一切沉沉欲睡。我没有真正领略过大自然秋天的壮丽景色,但是从诗词之中,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得到。且不说“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或“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就是一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也能直抒胸臆了。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鼻子酸酸的,为什么一到秋天,就会有悲伤忧郁的情怀缠绕心头呢?这太凄凉了,但也是一种美——凄美。谁言道只有那些“华丽”、“漂亮”的美才算是真美?我认为凄美有资本去藐视那些世俗的美。凄美是一种不平凡的美,是美的升华,是秋的本色。
  啊!美丽又富有个性的秋天,你是何等迷人!朋友,当你走进秋天,感觉秋天特有的气息,你就会发现,秋的身上散发着无穷魅力!
 
    四年级:草莓物语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