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10篇
第一篇竟日:描写春天的古文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和:春天的暖气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
第二篇竟日:颜子推《名实篇》阅读
名实篇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①,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②,遂设燕③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颉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斋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④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
第三篇竟日:《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阅读答案及翻译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唐•杜牧
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宣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事王并州,俱为幕府吏。二府相去三百里,日夕闻涣思O}助并州,钜细合宜。后一年,某奉沈公命,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往来留京口。并州峭重,入幕多贤士,京口繁要,游客所聚,易生讥议,并州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涣思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不以为颛;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公事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某曰:“往年私约邢君可友,今真可友也。”
卢丞相商镇京口,涣思复以大理评事应府命。今吏部侍郎孔温业自中书舍人以重名为御史中丞,某以补阙为贺客,孔吏部曰:“中丞得以御史为重轻,补阙宜以所知相告。”某以涣思言,中丞曰:“我不素知,愿闻其为人。”某具以京口所见对。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会昌五年,涣思由户部员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与京师人事离阔,四五年矣,闻涣思出,大喜曰:“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问来人曰:“邢君何以为治?”曰:“急于束缚黠夷。冗事弊政,不以久远,必务尽根本。”某曰:“邢君去缙云日,稚老泣送于路,用此术也。”复问:“闲日何为?”曰:“时饮酒高歌极欢。”某曰:“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复问曰:“日食几何?”曰:“嗜彘肉,日再食。”某凡三致专书,曰:“《本草》言是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嗜之者必病风。”数月,涣思正握管,两手反去背,仆于地,竟日乃识人,果以风疾废。舟东下,次于睦,两扶相见,言涩不能拜。语及家事,曰:“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盖壮未期病,病未期死,今病必死,未死得至洛,幸矣,妻儿不能知矣。”
大中三年六月八日,卒于东都思恭里,年五十。
──《樊川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日夕闻涣思O}助并州 O}:帮助
B.急于束缚黠夷 黠:狡猾
C.言涩不能拜 涩:苦涩
D.盖壮未期病 期:料想
6.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邢涣思“可友”的一组是( ) (3分)
①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 ②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 ③公事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 ④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⑤急于束缚黠夷 ⑥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
A.④⑤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在洛阳一见邢涣思就认为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后来作者在宣州侍奉吏部沈公,邢涣思在京口侍奉王并州,都担任幕府中的小吏,相同的际遇使得他们终于成了好朋友。
B.京口繁华且地处要道,是商旅聚集的地方,王并州在那里任职,为人严厉,办事不合理的时候,一般听不进他幕府里诸多贤士的话,只有邢涣思是个例外。
C.孔温业在任御史中丞时,叫作者把所了解的人才推荐给他,作者推荐了邢涣思,并详细地把自己在京口知道的邢涣思的事告诉了他,没几天,朝廷就任命邢涣思为监察御史。
D.作者知道邢涣思一天吃两顿猪肉后,多次专门写信拿《神农本草经》上的话提醒他,说这种肉会让血脉不通,筋骨衰弱,加重风气病的症状,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3分)
答:
(2)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3分)
答:(3)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4分)
答:
第四篇竟日: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和:春天的暖气
3、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4、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5、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
6、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8、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9、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1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11、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
1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13、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5、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6、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8、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0、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1、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22、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2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4、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
第五篇竟日:读《项脊轩志》有感_750字
E度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这份欢乐一旦离去时,便会撕扯了孤独的心灵,泪划过了双眼,心在滴血……回忆往事,如在昨日。世称“震川先生”的归有光就把这些家庭琐事引进了文章——《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主要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家庭兴衰变幻的无限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和亡妻的的深切怀念。
每当我读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
第六篇竟日:元戴良《爱菊说》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揩,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帮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案。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
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
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
D.菊有贤友之象 象:这里指特征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
B.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花,又为之徘徊花下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
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
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
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
19.用“/“为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断句。(3分)
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第七篇竟日:我“读”赵普_600字
我读赵普
—读《赵普》有感
《赵普》一文,不过聊聊百余字,却言简意赅。透过这篇古文,我们去追寻一位伫立于历史长河之畔的贤臣良相——赵普。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此段话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从这段话中,我们体会到赵普的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赵普以官至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
第八篇竟日:海口交通问题_1200字
在海南生活一段时间,上了出租车总是习惯性地询问到哪儿哪儿多少钱,彼时司机总会一脸不屑的样子瞪我一会儿,好像一眼就看穿我不会讲价。继而说了个我能接受的价格(注:我是被这帮人给吓惯了,在被惊人的价格打击数番之后,我绝不敢再低估生存在海口的成本,估价时几乎都是把手中的人民币当成等面值的日元),飞驰在路上,我想到了那日在吴江,一个贵州大汉玩我的场景。吴江给我的印象是地广人稀,偌大的家乐福超市都可以竟日无人出入,可能因为那是工业园,总之就留下了那么个印象。那日我在汽车站等出租车,四周空旷,大约十分钟可以等到一辆。站在候车道内,伸手拦下一辆,无奈刹车灵敏度不尽如人意,没停准,我向前悠悠移去,可恨一少妇娉婷钻入车内,那个司机叔叔给了我一个眼神,让我感觉他有意催她下去。然而,是我太天真了,他调头就跑了,瞬间让我明白他回头的目的是告诉我他是挣钱的,不是挣情的。悻悻转回候车道,此时跨一电驴的面善大叔走来,说要载我,和出租车一样价。我看天色已暮,没耐心等了就随他去了。最后结果就是,他说要宰我,和出租车八倍一样价。我说:“大叔,还要我请你吃饭不。”他说:“不用,这就够了。”对比一下南京,那日在南京迷路,原因是老虎地图路线错误,我猜测它载入的可能是六十年前的老南京。我漫无目的的走着,看见路旁停靠一辆出租车,司机脸色不大好看,恐又要被宰,转念一想,那也不能露宿街头吧。上前问他,到南站多少钱。老叔说句“打表”,当时给我感动得哗哗落泪,到地方我百般不舍地想带他去给海口的无耻之徒做表率。有首歌唱的好“千万别到天涯海角来,这儿的人心比比的坏”。
所以我总结了,在海南,法律是极度不健全的,出租车的计价器完全是当里程表用的。火车票实名制之前,代售处可以只给候车站留下三张学生票,而且明目张胆从售票窗口拿走,还要大声嚷嚷“你去告吧,我看你们有什么本事”(哇塞,好威风,拿自己当朱元璋了),然后全价兜售给学生,这样火车站不好做的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委托给代售处了。他当然会提前给你打好预防针,好意告知火车站也不可能买到学生票。要我说,有本事把学生票全都直接在火车站全价卖,反正没人管,怕丢海南人的人怕给海南抹黑之类的话就别多说了,因为海南在多数来过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脸。实名制之后火车站是怎样的惨状我就由于一直没打过交道就无从得知了。机场秩序是交通站点最不受干扰最让人舒心的了,可能他没工夫不远万里跑到机场再不辞辛苦地跑过来,来来回回累个臭死晕得找不着北,最后发现那儿还没有火车站排队上公共厕所的人多。在苏州在南京,违法的人活的都提心吊胆,在海南呢,都活的锦衣玉食有滋有味。就是在淮北,他妈的也没有这样大胆的,也没有这样低素质的。
淮北市天一中学高三:易帅
第九篇竟日:楚游日记四
【原文】
二月初一日 早饭于绿竹庵,以城市泥泞,不若山行。遂东南逾一小岭,至湘江之上。共一里,溯江至蒸水入湘处。隔江即石鼓合江亭。渡江登东岸,东南行,其地陂陀高下,四里,过把膝庵,又二里,逾把膝岭。岭南平畴扩然,望耒lěi水自东南来,直抵湖东寺门,转而北去。湖东寺者,在把膝岭东南三里平畴中,门对耒水,万历末无怀禅师所建,后憨山亦来同栖,有静室在其间。余至,适桂府供斋,为二内官强斋而去。乃西行五里,过木子、石子二小岭,从丁家渡渡江,已在衡城南门外。登崖上回雁峰,峰不甚高,东临湘水,北瞰衡城,俱在足下,雁峰寺笼罩峰上无余隙焉,然多就圯者。又饭于僧之千手观音殿。乃北下街衢,淖泥没胫小腿,一里,入南门,经四牌坊,城中
第十篇竟日:严也是一种爱_650字
别董大,昔日的严厉,今日的爱意。
——题记
一
当暗红的天边最后一线日光消逝在山廊的一角,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物在闪着暗淡烛光的房中降临。也许是眼前的陌生与晦暗,也许是心中的感动与惶恐,我竟哇哇大哭起来。此时,父母并没有安慰我。等我哭累了,停歇了,用泪水洗涮过的世界变得更清澈,更明亮。好奇妙,父母似乎预示着这一切……
二
当雨水冲刷过的泥坝上有了一排排小小的脚印,我这样一个犀利的人物在闪着晶莹日光的雨珠前徘徊。也许是眼前的奇幻与神奇,也许是心中的好奇与迷惑,我竟日日缠着爸爸。那时,爸爸并没有回答我,等我闹完了,缠够了,用幻想呈现过的脑海变得更广阔,更丰富。好神奇,父亲似乎预备了这一节……
三
当期待的黎明带来第一线日光将金色光辉洒向希望小学,我这样一个活泛的人物在有着陌生面孔的教室里迂回。也许是眼前的生疏与与静谧,也许是心中的迷茫与不安,我竟怏怏不乐地落下了泪水。此刻,老师并没有理会我。等我泪流了,心静了,用泪水浇织过的话语变得更生动,更激情。好灵验,老师似乎预言了这一章……
四
当歌唱着摇滚的乐曲伴随着青春的脚步在家中快乐起舞,我这样一个叛逆的人物在卧室整日漫步碎舞。也许是眼前的迷惑与美丽,也许是心中的追捧与孤立,我竟履履遭受父母的冷言。那时,父母并没有说好话,等我闹够了,平静了,用现实批判过的生活变得更真实,更有趣。好伟大,父母似乎预料了这一遭……
严厉犹如一面反光镜,耀眼的光芒虽耀眼,却反射无限温暖。
——后记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高一:马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