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6篇

时间:2018-11-01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俭以养德篇1:俭以养德,从小做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无不提倡勤俭节约、俭以养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让这种流传千年的优良品质成为终生的习惯。“夫君子之行,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平凡的人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不忘勤劳节俭,成为了我终生的榜样。外婆已是年逾七旬,发丝掺杂些许银白,腰板却还挺拔,外婆从小就为我树立了一个勤俭持家、简朴节约的形象。在饭桌上,外婆从不允许我们剩一粥一饭,只要是完好健康的食物外婆从不会随便扔掉,在穿衣上,外婆更以身作则要我们珍惜一丝一缕。外婆也总是以旧社会的经历告诫我们,如今我们虽不用效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但我们需要汲取的是这种可贵的精神财富,用勤俭节约的做法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但放眼当今的社会,“抢购奢侈品”、“炫富”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不少人忘却老一辈的传统,挥霍钱财甚至被引以为傲。我们作为学生,更不应觉得浪费与我们无关,试想,教室中日夜开着的电灯、不停旋转的风扇、洗手间白白流淌的水、随手扔在垃圾桶里的白纸、剩在盘中的饭菜,这些日复一日地积攒下来,是多么可怕的浪费。举例来说,据统计,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浪费脂肪300万吨,如果不将这些食物浪费扔掉,可供数亿人一年食用。将节俭下来的资源用来帮助他人,不是能收获比浪费更可贵的快乐吗?因此,勤俭还是属于君子的品质,是有良好修养的表现,是青少年应努力追求的。
“勤俭节约、俭以养德”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应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扎根发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无数滴水珠积累起来便是海洋,无数根小树聚集起来便是森林,无数节约的举动天长日久便有了无数的希望,无数崇尚俭以养德的人都行动起来,便有了美好的社会!

俭以养德篇2:俭以养德,从我做起

诸葛亮曾教育他的儿子:“静以养身,俭以养德。”由此可见,简朴的生活才是养成良好德行的最佳环境。若是一直过着奢华的生活,人就会渐渐地丧失本心,变成金钱的傀儡。
要想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朱德说过:“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从节俭变得奢侈很简单,而要从奢侈变得节俭是很难的。所以,要节俭,必须从小做起,否则就极难养成节俭的习惯,也就难以拥有良好的品德,这必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许多的事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成功的人往往有着节俭的品格。下面是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来到一座新城市,以为彭偶然见到他,看到他身着一件就皮衣,便要他换一件衣服。爱因斯坦却笑了,说:“这有什么,反正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几年后,朋友又一次见到了爱因斯坦,这时他已经非常有名了,却依旧穿着那件旧大衣,朋友又一次建议他换一件衣服。爱因斯坦又说:“这有什么,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看得出,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节俭的人。
范仲淹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家,他的一生也同样俭朴。他的儿子结婚时,他听说新娘的嫁妆非常好,范仲淹听了很生气,对家人说:“嫁妆的黄账用绫罗太奢侈了,我家一向俭朴,不能让这顶绫罗帐坏了家风。如果把这东西带到我家,我就在院子里把它烧掉!”也正是因为范仲淹的这种精神,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才得以传诵至今。
不仅仅是这些名人,有许多的普通人也是很伟大的。他们除了节俭,还把省下来的金钱、物品都捐给了贫困的人,他们用自己一点点的力量,给予别人希望,也同样是有节俭而产生的美德。不得不说,节俭的力量其实是无限大的呢。
俭以养德,从小做起。中学生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只要有坚定地意志,就一定能养成节俭的好品格,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俭以养德篇3:苦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艰苦奋斗史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初中生,艰苦奋斗应成为我们约束自己的原则。
为寻找大油田,当年的王进喜的他的战友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奔赴茫茫荒原,用革命加拼命的劲头,向地层深处夺油!数万名石油大军集结到这亘古荒原,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王进喜带领战士们,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跳进泥浆池制服井喷……以他47岁的短暂人生历程,在其平凡的石油钻井岗位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的“铁人精神”。
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我们要在思想上树立乐观进取,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意识,克服畏难,懒惰的思想。在学习上努力学习,刻苦勤奋,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不畏难题,勇于实践。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追求时尚,不讲究名牌,不与同学攀比,将零用钱用在关键的地方。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做风,在竞争中学会迎难而上,在逆境在学会坚持不懈、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抵制一切外来的诱惑,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学生。
温总理相隔10年后来到山东,还穿着那件冬装。一件羽绒服穿了10年,温家宝总理这样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在许多理性而且富有责任感的人心目中,不仅是感动而且是感激,总理在守护着一种优秀的传统和品质。那不就是勤俭节约的品质吗?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少年难以担当重任。青年要干成一番大事,就必须不畏艰难,矢志奋斗”
一位经济学家说:“你省下一元钱,大于你赚进的一元钱,其实简朴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志,则国志。青少年们,让我们用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未来,为祖国进一步的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俭以养德篇4:俭以养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我们都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起这首《悯农》就好像看到了农民辛勤耕种的场景,诗人选择当时的农民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从古至今,永远都只是在宣传节约,倡导节俭,却很少有人真的做到。通过去饭店吃饭我们就能看出来,经常遇见的情况就是满桌子山珍海味吃不上,有的甚至剩的比吃的多。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自己不能不吃点好的东西,可正是因为这种心里,导致剩饭剩菜一大顿。那都是劳动人民的汗水,使他们为了你们餐桌上的美味而辛苦耕种养殖而来的,怎禁得起这一浪费。
节约不只体现在饮食上。我们所熟悉的雷锋叔叔也非常节俭,袜子都已经穿破了还穿,他说:“缝一缝就好了。”衣服破了好几回,都烂了,还坚持穿。部队上发两套军装,他却要一套,并说:“我只要一套,你把这套拿去吧,给国家留下一套。再说,我身上的这件衣服还能穿呢。”许多战士听了这些话,也只留下了一套。
商场购物时,常会看到一些家庭富裕的人走进那些华丽而又昂贵的店面购物,可能只是一件看上去高贵一点的衣服,也可能是一瓶高品牌的香水,或是一条并不怎么好看却价格不菲的裙子等等,只是用它们昂贵的价格和它们的标志而显示自己阔绰富裕,而这些物品也只是会被她们新鲜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她们又会向之前一样,再买新的奢侈品。就好比花500多元为一个一岁小孩买一双耐克运动鞋一样没必要。钱不是用来挥霍浪费的,它只是用来满足你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衣食住行上的需要。就在你们大笔的挥霍钱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偏远山区的人,那些经济来源不好的人,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把你们即将浪费的钱财捐给贫穷的人,收获的一定比名牌包包和腰带有意义。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曾提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像后半句所说人们应当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勤俭节约重在行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勤俭节约,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勤俭节约良好公民。

俭以养德篇5:珍惜粮食讲文明俭以养德树新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粮食是我们小学生所具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在学校就有一条禁令:不珍惜粮食者,扣班分,将这个学期不能得到流动红旗!所以我们都特别珍惜粮食!而我们班上有一个非常珍惜粮食的人!
她就是:王伟娴,她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是她,非常珍惜粮食,从去年到现在从来没倒过一粒米。
有一天,我非常饿,一口饭也没吃,就倒了,刚准备倒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她说:“一口也没吃呀,等会就饿了,真是不珍惜粮食呦,那句诗怎么念来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好学生也不能不珍惜粮食呀!要是中国人都向你这样,一在就要节约13亿斤粮食,唉!”听完之后,我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虽然当时还是把饭倒了,但是这件事过后,我就很少倒饭了!几乎每天都只倒一点儿,有一次去倒时,王伟娴就对我说:“上次的事对不起,啊!因为我看风你每天都倒了一满碗饭,太不珍惜粮食了,所以我才说的!”“没有关系的,我早就忘了!”我对她微微一笑。
她不仅劝告别人珍惜粮食,自己也必须做到珍惜粮食,并且不能浪费一粒米,即使自已已经吃得非常饱了,但是非要吃完,要是太饱了,就带回家红小猫、小狗吃,她这种珍惜粮食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珍惜粮食讲文明,俭以养德树新风。珍惜粮食的美德,代代相传,我们任何人都应该做到,这样才能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俭以养德篇6:静以修身

暑假里,我读到了一本《全名家训》,其中有一篇是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人的品德。”而我对依靠内心的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这句话更有感触。
记得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照常去上国画课。当我到达教室的时候,由于老师还没开始上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个不停。很快,我就加入了他们的阵营。我跟大家聊起了星期六晚上去文化广场进行义卖的事情。有的同学说:“卖文具是个好主意。”有的同学说:“还是玩具更畅销。”有同学附和道:“对,卖玩具好,我们一起去进货吧……”这时,老师进来了,提醒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都回到了座位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也整理好工具,拿出画笔,在宣纸上画了起来。
可是,我的内心一点也不平静,我仍然沉浸在刚才的讨论中。我画的线条,深一脚浅一脚的,粗细不匀,歪歪扭扭的,作文像一条条爬动的大青虫似的。接着,我索性东张张,西望望,不认真起来。这时我惊喜地发现老师离开了教室,这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马上跟旁边的陈琪钰窃窃私语起来。她的热情一下子被我点燃了,眼睛里放出了热切的光芒。我们越聊越起劲,声音也越来越大。“潘柯均,陈琪钰,你们俩在聊什么呀?现在可是上课呀,画国画是需要静下心来的,你们看看其他同学是多安静呀。”国画老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们的身后。听了老师的话,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低下头来再看看我的画,我又羞又愧,脸红到了耳根。汪老师的话这么熟悉,我不禁想起了“静以修身”这句话,我重新提起画笔,再次画起画来。这一次,我平静了许多,勾线也工整了,经过一节课的努力,我的画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是呀,画国画如此,生活中做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静以修身”虽然只是短短的四个字,原来做到是这么地不容易啊!从今以后,我不仅要将它牢牢地记在心里,更要把它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中去!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