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翻译10篇

时间:2018-10-31 来源:描写作文 点击: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1):酷吏列传

王延海 译注
【说明】这是一篇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作了集中而概括的描写。司马迁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汉武帝喜用酷吏,打击豪强,抑制商贾,惩治贵戚*吏,以加强中央集权,聚敛财富,应付其挥霍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固然能强化皇权,保持国家的统一,但是酷吏的严刑峻法和残酷杀戮,也使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普通百姓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无辜被杀,冤狱横生,社会不宁,出现了“法令滋章,盗贼(实际上多为官逼民反的起义者)多有”,“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的局面。作者反对酷吏,倡言不能以此为榜样,其反对苛政虐民的思想,完全深寓于叙事之中,所以前人说本文是“讽谏微情,盎然可掬,此极用意文字也”(姚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2):血在心灵_800字

  黑沉沉的夜晚,地上血糊糊的一片。鲜血有城里开始向四周流动和凝固,在一处汇成一条血淋淋的大河。地上的残肢、头颅、血迹斑斑的铠甲,到处都是。空中凄厉的哭喊声、飞溅的血花声……旁边还是阵阵刀光剑影,又是一场血战!
  这又如何不牵动人的心呢?不仅仅是那悲壮的前赴后继之战,更是因为战士们一颗为国的心。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即使是踩着同伴的尸体,挥洒着自己的鲜血,也要战斗到底?只是因为他们的血管里奔流着这块土地的血液,只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护该守护的一切。
  这都是因为爱,他们可以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凭着这一股冲劲,他们也许会赢。我们仿佛看到了军队凯旋而来,他们疲惫不堪,队伍十分稀疏,却威风凛凛,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他们的旗帜已被刀刺破,英勇的战士在为他护航,他们高高抬起缠着绷带的头颅,挥动着他们残存的臂膀……
  可是,你并不懂他们,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他们绝不会像为国光荣牺牲,为国战死沙场。他们比谁都渴望和平之神降临,他们比谁都厌恶战争。他们根本一点也不想带上“英勇战士”的帽子,因为它实在太沉重了,所要付诸的代价太多了,有时是要用千万个同伴的生命换来的呀!
  难道你真的认为,他们踩着战友的尸体前进,溅起同伴的鲜血一点感触也没有吗?其实,他们的心比谁都痛苦,比谁都孤独。他们的心早已在同伴倒下的那一刻彻底死了!剩下的只有身体……
  在这充满死亡那个气息的沙场上,又要葬送多少战士的生命呢?
  你只知道他们“英勇杀敌,光荣献身”,可你又何曾知道他们面对同样身为人的敌人犹豫万分:杀还是不杀?如果被敌人反刺一刀呢?
  鲜血仿佛流入了心窝,心中受到好大触动:和谐的社会是多大的财富……
  悲壮惨烈的《雁门太守行》,是奋勇杀敌的《雁门太守行》,是誓死报国的《雁门太守行》,可是谁又读出了渴望和平的《雁门太守行》呢……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3):李贺简介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一、人物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有“诗鬼”之称。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4):李广(又名: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徒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徒右北平死,于是天子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5):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诗文默写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9):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要求必备的篇目

  
  Ⅰ.文言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加*号的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Ⅱ.名著名篇篇目(加考)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红楼梦》曹雪芹
  3.《呐喊》鲁迅
  *4.《子夜》茅盾
  5.《家》巴金
  6.《边城》沈从文
  *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8.《巴黎圣母院》雨果
  9.《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10.《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11.《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2.《老人与海》海明威
  *13.莫泊桑短篇小说
  *14.契诃夫短篇小说
  *15.欧·亨利短篇小说
  16.《女神》郭沫若
  *17.普希金诗
  *18.泰戈尔诗
  *19.鲁迅杂文
  *20.朱自清散文
  *21.《西厢记》王实甫
  22.《雷雨》曹禺
  *23.《茶馆》老舍
  2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加*号的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
 

雁门太守行翻译篇(10):论“寒”风_750字

  韩寒,是一代叛逆青年.犹如一阵寒风,刮向中国教育。这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于是关于批判中国教育的帖子便满天飞.很多人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批判.这是批判中国教育,荒谬至极地批判。中国具有相当古老而漫长的历史,历史名人世代辈出.在这五千年中,中国文化孕育了多少名篇,中国大地照旧了多少名人:陶渊明《饮酒》的阔达,李白《行路难》的乐观向上,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愤慨,《乐府诗集》中《长歌行》的自励。还有现代诗人余秋雨,徐志摩,冰心。文学巨人鲁迅。可见中国文化是何等璀璨。
  而这些名作名人在寒风的肆意疯狂下,更变得一文不值。韩寒是上帝?是文学巨人?论经验,他也只经风历雨二十几载。论成就,不过得了新概念一等奖和出了几本销量不错的书罢了。如今新概念逐日颓废,到此也就不值一提了。90后少年出书的例子多了,80后的兄弟也炫耀不了多少。
  再说文学。古来今往,历史着作是日益集聚的。韩寒大谈风声,肆意批判。在自己博客上出词不逊。以为自己威风,其实也不过如此。司马迁的《史记》,鲁迅的《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在世界上都颇有名气。韩寒二字怎能相提并论。历史长河中,说罢只不过河边草,墙角花。
  关于支持韩寒的朋友,有的确实是有见解与韩寒一致,但少得可怜。绝大多数是趁着寒风赶“时尚”,就像当年日本流行一尺性筷子似的。终究将会受害非浅。中国古时候评价一个人常常会用君子或小人来评定。所谓君子,就是宽宏大量,正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所谓小人,就是抓住别人缺点对其猛攻,丝毫不看清楚别人的优点与成就。如今韩寒之举不是小人之为吗?
  至于韩寒现象。我不排除中国教育中存在些缺漏,不排除个别老师的因素造就学生的失落。但我相信老师是为学生好的。和平与对峙,我觉得和平是基础的。学习生涯是美好的。只要老师与学生努力,建立老师不偏心学生不攻击的和谐校园。韩寒现象的排除便指日可待。
  无需再述,相信寒风会随着时间化为历史的陈旧。
 

扩展阅读文章

描写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描写作文推荐文章

描写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