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5篇
吆喝声篇1: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漫步绍兴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你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他们大多是用绍兴方言吆喝,但也有外地口音。
小时候,在我家门口经常会出现一辆三轮车,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小到一针一线,大到小孩玩具,当然,少不了那“扯白糖”。每次,都是随着那一阵“叮叮咚咚”的敲打声和那一句“扯——白——糖喽——”为开头,然后,车子就慢慢地来到了我家门前的小桥边。虽然我并不爱吃扯白糖,但看着那么多的小伙伴围着货郎担的热闹劲,我也会拉着奶奶给我买上一小袋热乎乎的扯白糖。
每当逢年过节,家里总会杀鸭宰鹅来请菩萨祭祖宗,于是,家里就会有鸭毛、鹅毛等废弃物。但你可别小看了这鸭毛、鹅毛,它们也是有价值的。你听,外面不是传来了“鹅毛——鸭毛——甲鱼壳——”的吆喝了吗?只见收毛者利索地用自带的杆秤称一下,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地一算,就把钱缴付给主人,而将毛装入了随身带的编织袋里。这些废弃物一般都能换上三两块甚至七八元的现钞呢。这可真叫废物利用呀,或者应该称得上是资源利用了。
在绍兴,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那些吆喝者总是把一句句长长的话语喊成了有趣又有味的吆喝声。如“灌煤气哉——”“旧电脑——洗衣机——空调好卖——”“有旧铜烂铁——旧报纸——旧纸板——可乐瓶好卖哉——”等等。
让我们竖起耳朵,多多关注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吧,也希望这些吆喝声在新的时代里富有新的作用和新的内涵。
吆喝声篇2:乡村的吆喝声
“磨剪子嘞,锵菜刀!”“怎么这么吵呀!好不容易休息一次。”眺望窗外,只见一位焦瘦的老头在娴熟地磨着剪刀,那手中来回磨砺的剪子不由撩起我深远的回忆。
缭绕着炊烟的村庄静谧安详。一声或高亢,或婉转,或悠长的吆喝声,总能立马引来一阵阵鸡鸣犬吠,人欢马叫,而这吆喝也会因此更接一阵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犹如一曲动人的乡间交响曲。
“崩棒子花啦——”又一声清脆响亮的叫喊声响彻了午后懒懒的村庄,从村东一直传到村西。孩子们像听到召唤般,端着盛满玉米和大米的茶虹,提着篮子和袋子,一个个都飞快地跑了出来,奔跑着汇集在大摊子周围。炉火在手拉风箱一出一进的节奏中渐渐旺了起来,熊熊的炉火照着手艺人红中带黑的脸,那憨厚朴实的微笑显得更慈爱喜人了。“嘭”的一声,只见满满的一堆爆米花便炸开了,一个个就像张开的笑睑,蹦跳着、欢腾着。勇敢点的孩子早已按耐不住争先恐后地在四周拾捡着从围栏中漏出来的散落颗粒,还来不及细看或擦去上面的灰丝,早一把塞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而那些胆小的孩子光顾害怕,小手紧紧地捂着耳朵,等回过神来,地上早已被捡的干于净净,有一阵欢快伴着一声爽朗的笑声从西下的日光里荡漾开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新式机器纷繁辈出,老式爆米花的方式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新式的膨化机所取代,只是伴随着手摇杆的不断转动,一股股奶油味从锅里传出来时,拿起的那一个爆花米还能让你体会到儿时的味道吗?乡村的吆喝声,已然远去,叫人留恋,更使人回味无穷。
“磨剪子嘞,锵菜刀——”那些民风淳朴的吆喝,那些趣味横生的吆喝,那些合辙压韵的吆喝,那些已经消逝的、只保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吆喝,早以不复存在了。大概只有这些还勉强残留的从喇叭里发出来的声音,才能偶尔唤醒久远的记忆吧,那些属于民间文化的平凡但璀璨的记忆。
我的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画面:年轻的农村女子,穿着朴素的碎花布裙,手上挽一个精致的竹篮,哼着古朴的民间小调,大步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吆喝声篇3:吆喝
路过闹市的十字路口,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发出嘈杂的声音,但在路旁,一位戴着四框老式眼镜,站在单车旁的老年人用着一口稍带乡味的普通话喊着:“正宗土豆腐,又香又嫩了喂!”,每隔几秒老人便吆喝着,仿佛吆喝声盖过了从排气管发出的噪音。
这些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晓得是瞎忙到不能忙下来顾及生活的细节还是生活真的变了,那些貌似于“交响乐”的吆喝声,仿佛也跟着时光慢慢地消逝着,越来越少听到那些年我们一听过的吆喝声。
记得小时候的暑假,每年夏天都听到各种吆喝声。那时候的作息很规律,早上五六点便可以听到中年阿伯拉长嗓子边扭铃边喊“卖——凉——面——嘞”,听到交响曲的前奏,我便马上从床上翻一个身起来,急匆匆地去与厕所邂逅后,就宣布起床,没办法,这就是我简单的“闹铃声”。
打开电视后,便享受一会儿的动画片或西游记,上午十点的样子便会有一个中年大叔用方言吆喝“收破烂和酒瓶瓶喃。”再或者是一个不知道是阿叔还是阿伯的外地人唱着“磨剪子咯~锵~菜~刀~”。
中午吃过饭后看会电视就是午休避暑。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买碗糕的老伯就会带着热气腾腾的新鲜碗糕再吆喝一次,但他具体吆喝的是什么方言,我也不清楚,但能从中听出他家的碗糕肯定好吃。我记得,还会有个嗓门很大的阿姨用扁担挑着两桶豆花边喊变卖,一想起那句“打豆花喽!河水豆花!”浑身便觉得像被电住了一样,那声音穿透力极强,简直响彻云霄,所以她来的时候是最热闹的,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会拿着碗或大铁杯,一窝蜂的涌下楼,打个五毛或一块钱的豆花。而且胖阿姨还会时不时逗一逗我们说:“再不吃多点我的豆花,以后就会长成小个个的哦。”我们便中了“再来一碗”的大奖。
这吆喝声基本成为儿时的起居闹钟,到谁做什么事都毫不犹豫,后来卖豆花的阿姨也突然消失了,换成一个中年大叔,盛豆花的工具也不再自带,换成了一次性的碗,对此我很长时间都耿耿于怀,因为那个叔叔的声音实在比不上之前的豆花阿姨,一点也不洪亮,只是随便吆喝一声,还特别短促。
随着时代的变更,那些儿时的吆喝声已不在,现在虽然还有吆喝声,但远不及以前的功力,我想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吆喝声永远的随着童年慢慢消失。
吆喝声篇4:天下最美吆喝声
“收旧沙发喂……”昨天听到这声吆喝时,我正在做作业。愣了一下,思绪不知不觉地飞回了我六岁的童年时代。
那个时候,妈妈在外地打工,我和爸爸、大伯、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放学后,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闹,跑起步来,竟觉得连风都是香的。
除此之外,每次放假的下午,太阳跳到山边,我总是搬一把小板凳到门口坐着,眼巴巴地望着村口,期待那卖馒头的吆喝声。
那卖馒头的是一个大约年过六旬的老爷爷,他每次来的时候总是蹬着三轮车。三轮车跑起来总是一副缓慢而又吃力的样子,在我们村里四处转悠。
老爷爷吆喝从来不用喇叭。他总是用那苍老的声音努力地喊道:“卖馒头嘞!又大又香的馒头喂……”把声音拖地很长。
每当我听到这吆喝时,我总是五马腾空而起,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钱冲向三轮车。
其实我本来是不喜欢吃馒头的,但由于奶奶年老,牙口不好,而且她也喜欢吃馒头,所以我才那么积极地买馒头。当我看到奶奶吃馒头那满足、安逸的神情时,我就觉得很快乐。久而久之,我也喜欢吃馒头了。
有一次,我出门太匆忙,忘记带钱了。等到我拿好几袋馒头,一摸口袋时,呀!忘记带钱了,怎么办!我尴尬地望着老爷爷,老爷爷立即会意了。
我满以为他会嫌弃地打发我走,却没想到老爷爷笑呵呵地说:“没带钱吧?没关系,这一次我请你。快回家吧,别让家长担心。”说完后,他蹬着三轮车缓慢地离开了。
我还愣在原地,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吆喝声,这一刻,我突然觉得那吆喝声是如此地亲切,如此地悦耳。夕阳下,那背影伴着吆喝声在太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这位老爷爷,记得他的吆喝声。每当走在夕阳下时,我总会想他是否还在卖馒头,是否还在吆喝着那天下最美吆喝声……
吆喝声篇5:我为吆喝点赞
故乡的小巷,没有什么建筑,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像极了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惟有这吆喝声,才会让小巷的人间破晓。
小巷子纵横交错,两旁排满了楼房,缕缕历史的馨香拂面而来,街旁装饰古朴典雅的参天古树,为小巷添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经典。因为居民很多,所以小摊贩子、修理工、收购废品的人便特别钟情于此。
清晨,居民刚起来,小巷中便传来很有韵致的吆喝声,巷子的这边传来一声:“旧铜、旧铁、旧铝买吗?”这是一个衣着破旧但特别和蔼的女人,拉着个板车,一边吆喝,一边走。虽然板车上装了不少东西,但她拉起来却是毫不费力气。
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走来一个男人,同样拉着个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些报纸和纸板,吆喝着:“卖报纸、纸板哦!”他和前头那个女人走的是不同方向,或许那是同行的禁忌吧,以免抢了对方的生意,从而伤了和气。
到了中午,便出现了新的吆喝声。这会儿,磨剪刀的推着自己特有的“独轮车”闪亮登场了,这么多的吆喝声中他最具特色,倒也独树一帜。他经常唱一首自编的小曲:“磨剪子勒,锵菜刀!”一声完毕后,清了清嗓子,接着再唱。这会儿是吃饭的功夫,刀不仅要求磨,米也是吃饭的主要角色,卖米的虽然喊的简单但声音却特别和同,“米要不要——米。”
我时常在想,如果所有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是不是可以称之为“生活交响乐”呢?
另一个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农市场。临近傍晚,快要收摊的那会儿,菜农都卯足了劲儿吆喝,这边传来了一声:“大白菜最后两个,五元,五元”,那边也不甘示弱,叫喊着:“山东大白菜,特价四块五,快来买啊!”一浪高一浪的吆喝声回荡在广场,仿佛是山中汉子在对山歌,令人精神奋发。
充满了古声古韵的吆喝不仅是民族特色的显现,也突出了劳动人民勤奋的精神和积极奋斗的乐观态度。
我为吆喝声点赞,赞它的勤奋与乐观,正是它,为故乡的小巷添上了一抹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