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愁潦倒7篇

时间:2018-10-30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穷愁潦倒一:孔乙己_550字

  读庄子,我悟到的是空灵与淡泊;读易安,我感到的是凄楚与悲愤;而读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其感觉却无语来表达。
  初读孔乙己
  破旧的长衫、花白的胡子以及瘦骨嶙峋的面孔使我感到深深的同情,那位穷愁潦倒的老者凄惨的一生,使人沉思,使人悲愤。那位总在咸亨酒店要一碟茴香豆作下酒物的科举牺牲品使人黯然神伤。在我的心中,充斥着对孔乙己无限的同情与无能为力。
  二读孔乙己
  孔乙己那自命清高的架子更使我为他感到难过。他的眼中早已被团团迷雾所混淆,看不清当时的时局,看不清自己的才华,更看不清自己的悲哀。这次,我早早地合上书页,不再为那个悲哀的老者神伤。
  再读孔乙己
  又一次的偶然使我翻开《呐喊》,使我再一次读到了孔乙己。我默默地看着,看着,脑海中又浮现了孔乙己那穷酸的影像。我看着他的一生,直至在咸亨酒店听到伙计的猜测——他约莫的确是死了。我慢慢地回顾着他的一生,像是老旧到早已泛黄的电影胶片一般,一幕一幕在我眼前回放。我细细地观察,缓缓地品味。冷不防,掌柜那无所谓的脸像是狞笑一般逼向我!
  天哪!
  ……原来,害死孔乙己的不是他那好喝懒做、无所事事的坏性格,而是隐藏在深深夜幕中的科举制以及在阳光中披着人皮的魔鬼!
  后记:孔乙己,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深受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范进,只是他的结局要比孔乙己好得多。
  一阵春风过境,却没有吹散那笼罩黑暗的夜幕。
 

穷愁潦倒二: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_500字


  你是否想过你拥有什么,很多人会告诉你,我拥有几套房子,我拥有汽车,但拥有这些有什么价值呢?当一个穷愁潦倒的人对你说它拥有很多,你一定不会相信吧!但他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生命健康时间知识亲情友情良知灵魂……
  从前,有一个富豪不兴破产,他失去了信心。他对妻子说:“我失去了一切,我的生命也没有了价值。”说完便抱头痛哭。妻子很生气的说:“那我算什么,孩子们呢?你不是还活着吗?那就证明了你还有生命啊。而且你的身体很棒。”那个富豪把妻子的话思考了一个晚上,他不再失望了。后来他在妻子的帮助下开创了新的产业。
  说到这里应该有很多人庆幸了吧!自己拥有很多,是不是就不用学习了?如果那样可就真贫穷了。如果你不锻炼了,健康会伴你左右吗?你不好好珍惜时间,时间就像飞箭,你抓不住它,也不利用不了它。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只有不断的更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迁。一个人如果愧对了良知犯了罪,那随之他也会失去亲情和友情,他的灵魂也被玷污了,假若一错再错,那么,即使他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在灰心时,别忘了让自己还拥有;在成功时,别忘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珍惜拥有。
 
    初二:刘子琦

穷愁潦倒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

穷愁潦倒四:普通女孩的苦难一生_1000字



  曾经在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这样一家人:一对夫妇家里穷愁潦倒,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是姐姐,全家人的生活是吃了这顿没下顿,因此可怜的女孩只好每天利用剩余时间去拾柴卖钱,因为是女孩,当时又封建,所以在家里她不但地位低而且还经常被家里人排斥,她的生命里完全没有阳光。晚上还要陪父亲工作到很晚才睡,早晨又要早起,完后还要上学,放学后还要上学,放学后又要马上干活,这就是十年来她的生活,始终如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女孩的工作始终如一,致使她越来越瘦,越长越憔悴,面对父母和两个弟弟,她无可奈何,这毕竟是她最亲的人啊,在他心里一切都无所谓,只有家人才是她的一切,命运就是这样,它不让好人有路可走,女孩的学习成绩超棒,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而两个弟弟则有些不争气,十年后她上初中了,回家的时候也少了,在学校里她吃的是星期一带来的馒头,睡得是又潮又脏又黑的小屋子,哎!那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住的地方吗?但是坚强的他依然忍受着。终于,几个星期后她病倒了,家里没钱无法看病,就只靠父亲给他弄点草药吃,他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这个聪明的小姑娘只好无奈退学了。
  本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她,在学习上种下了无尽的希望,但最终还是破灭了……
  她伤心、她流泪,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善良的她放心不下她的父母,她只好痛苦的活着,接下来的路更漆黑个可怕更坎坷面对前方她茫然了。退学后她的负担更重了,家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包在她一个人的身上,这么瘦小的姑娘她可以吗?
  父母不争气,经常吵吵闹闹,在她家就像在战场一样。
  又过了几年,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托人说了几家都没通过,最后,父母十分气愤:“有个人家就行了,咱条件又不好干嘛挑挑拣拣!”父母的话如晴天霹雳,这么多年她一直为这个家默默付出,到头来竟是这般结果,她对这个家绝望了,找了户人家也没咋说说就嫁了。
  结婚一年后,她陆续生了一男一女,她终于看到了希望,她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呵护教育他们,希望从他们的身上重拾希望,女儿小学一来学习一直超棒,这成为了她的骄傲,但自从上了中学,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女儿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叛逆心理也越来越强,她心如刀割……
  希望燃起又破灭,她的一生就是这样。
  爱向何处寻。她向何处寻。这个普通又可怜的女孩就是我现在年满40岁的妈妈,听吗妈讲起这些时,我当时就紧紧抱住妈妈大哭了好久好久,也是听了这些之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保护妈妈,不让她受伤,我就是她的阳光天使,我愿保护她一生一世!
 
    高唐梁村初三:徐慧

穷愁潦倒五: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 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 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穷愁潦倒六:回忆录——寻找一段流逝的历史_3000字

  生命的伊始,带给人们的,或许是欢喜与愉悦,当世界的面庞第一次闯入那充满稚气的双眼,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满心的新奇与渴望。是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历经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欢笑,第一次悲伤,第一次欣喜,第一次彷徨……都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我的祖父,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独一无二的一生。
  童年时期的祖父,生活在一个穷愁潦倒的时代,生活的贫穷、家境的艰辛,将祖父压在了巨山之下,每天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尤其是冬季,饥寒交迫的祖父更是无能为力,只得蜷缩在房屋的一角,熬过一天又一天……
  几年前,祖父还健在的时候,当他回忆起童年时,那满面沧桑的脸上,也不禁滑落了几滴浑浊的泪珠,爱面子的祖父便马上用脏乱不堪的袖子拭干了泪,生怕让外人看到。而我,却早就习以为常了。因为祖父经常向我讲起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很是感人,因此我的心中默默产生了一股对祖父无法言喻的崇敬。
  听祖父说起,在祖父七岁的一个冬天,家里实在没有了粮食,而自己早已饥肠辘辘,祖父的心里清楚,冬天缺乏食物那无异于走上死亡之路。如果在失去食物的情况下入睡,很可能会彻底沉睡下去,寒冷的天气和疲倦的身体更是能压抑着你,不让你醒来。没办法,祖父万般无奈地走了出去,妄想着寻找一些别人扔掉的东西来吃,那是不可能的呀!当时的贫穷,逼迫着人们更加节约自己的粮食,就算粮食坏了,只要能填饱肚子,哪怕再苦、再难吃,也要留下去。我的祖父,也深知这个道理,他曾经看到身边的亲人一个又一个饿死在眼前,自己却无能为力。现在,这一幕仿佛就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霎时,祖父的心情异常恐惧,睁大了的双眼就像是黑白无常的灯笼,双手不停地挥舞着,似乎看到了死神在向他招手,祖父也因为饥饿和内心的挣扎,昏倒在了雪地中,在眼睛最后合上的那一刻,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张模糊的脸庞,之后便什么也不记得了……
  过了几天,祖父又重新苏醒了过来。原来,那张面庞就是我现在的祖母,她看到了祖父倒在地上,急忙跑了过去,然后便将我的祖父背回了家中。当我的祖父知道这件事后,也并不是太在意,毕竟当时的他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昏睡了几天而已。不过,自从那件事之后,他们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的祖父告诉我,也就是这件事,在多年之后重新想起,他才觉得有点对不起我的祖母,但因为太过匆忙,我的祖父离开了故乡,这件事,也默默地告了一个段落……
  十年后,祖父谎报自己已经成年了,就去参了军。开始,祖父还以为当兵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每天不愁吃、不愁穿,只要学学打枪就行了。可现实并非如此,军队的生活异常艰辛,吃不饱、穿不暖,有时候打枪都会炸膛,子弹极有可能打到自己的身上。就是这样,每天还要不间断地训练,无论大雨滂沱,还是鹅雪纷飞,祖父的身影总是闪现在训练场上,一次又一次摔倒,一次又一次受伤,痛苦与艰辛始终没有打倒祖父对磨难的毅力。直到大约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祖父所在的部队要去参加抗美援朝,那时的他可算得上是一个身经百炼的威猛战士了,也真正地成了年,家人并不是很担心,只是嘱咐了声注意安全,就离开了祖父的身旁。
  到了战场上,祖父将自己训练时所学到的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打败了无数的敌人,自己也升到排长的职位。因为在战场上完美的发挥,他的队员便给了他一个“铜人”的称号,至此,他在部队里便威名远扬……只是,在一次突围战中,祖父身先士卒,为了掩护部队的撤离,自己拼了命地用机枪扫射敌人阵地,在部队还没撤离完时,自己就扛不住了,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身体,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几个星期后,祖父再一次神奇般的起死回生。这次,他竟然是被朝鲜的一户人家救了,但由于语言不通,没有办法解释,祖父也挂念部队的同志,就又回去了。后来,祖父终于找到了部队,但并不是自己的那支,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除了他,部队的其他人无一生还,都全军覆没在了那次突围中。祖父觉得有愧于他们,就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家乡,从此,他再也没有当过兵,也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当过兵,只是留在了自己的故土,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余生。
  而我,也算得上是祖父的一位小友了。每天无忧无虑的陪伴在祖父的身边。累了,躺在祖父的怀里;倦了,便在祖父的呵护下安然入睡……虽然和祖父相处的岁月不是很多,但祖父却讲述了许多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他的模样由此悄然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一位满面沧桑的老人,虽然岁月的流逝已将他那英勇的身躯磨碎,但那颗饱含忠诚的赤子之心却永远存留了下来。虽然行动不便,就连声音也沙哑起来,严重时甚至声嘶力竭也只是哑口无言,但从他眼角的丝丝皱纹却看到了极具深远的一生......
  历史的雕琢,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身躯;历史的赞叹,成就了一位又一位辉煌的英雄;历史的流逝,却错过了一次又一次通往成功的道路。但历史却永远驻留在了我们的身边,当我们再去回味历史时,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正等着我们去探索……
  副文:
  提笔踌躇,思绪万千,当我决定要撰写这篇回忆录时,曾经闪过无数的念头,是真实,还是虚幻?是停止,还是逗留?虽然曾经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写完这篇文章,内心的犹豫,现实的彷徨,虽然阻拦了我写作的步伐,但却让我更加坚信这篇文章的诞生。正是这个原因,才激励了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探索,一次又一次艰辛的回味,让我找到了心中祖父残留的影子,最终才结束了这篇回忆录。
  祖父在我的生命中承担起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一个“伟人”,他生命中的光辉却湮没在了我的童年。当我询问起祖父时,他总是摇摇头,嘴角微微上翘,略带笑容,却一言不发。正是这样,才激发起了我撰写这篇回忆录的灵感,我想用自己的语言,将已经远去我的祖父,重新寻找回来,让他能够继续陪伴在我的身边。虽然这个想法有点自私,听起来也像天方夜谭,我心中的祖父却给我指明了这条道路,让我坚持完成了这篇文章。
  当然,我的心情也无不渗透在这篇文章的蝇头小字当中,虽然只是简短的一篇回忆录,当我却将失去祖父多年的心情融合在了里面。每当我回味起这篇文章时,心中总是引发颇多感概,总是想再多写一点,但每次提笔,却又让我无从下手,内心的那份空虚一直挥之不去。
  直到撰写最后结尾时,才发现,我的感情与感悟已经全部投入到了这篇回忆录中,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无法体会,只是最后那丝丝的情感,唤起了我内心的共鸣,读懂了最后的那一段时,我才明白了我写作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探寻,而是刻意地求胜,虽然很难理解,但正是这么一个精神,在从前祖父的陪伴下就交给了我,想起来,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原来祖父早就交给了我他的精神,默默地奉献给了我自己的一切。正是这样,我的记忆深处才会有他的影子,那么真实,那么悲伤。
  当我将全文与内心的情感融合时,我竟看到了祖父重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虽是暂时的一瞬的显现,但我也心满意足了……
  我的文章写到这里只能暂时先告一段落,或许当我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又会重新想起我的祖父;或许遇到特殊的人,特殊的事,又会重新听到祖父的故事。我想,在那时,我会将祖父永远留在心底,让时间在我的内心深处,再次刻下我与他难以磨灭的记忆……
    初三:杨凯翔

穷愁潦倒七:心存感激_900字

  感激是什么?感激是表达感谢的最好方式,感激是一种美,是一种心与心交汇的简单的美;感激是一种德,是一种学习怎样做人的德,是一种学会怎样做的德;感激是对刻骨铭心的事的本能反映,是一种友情的珍重和升华。朋友是什么?真正的朋友是我们在疾风苦雨中行走时飘过来的一把伞,是我们在独自暗泣时飘过来的一方绢;真正的朋友是我们在穷愁潦倒、两眼望天时,盘旋在我们天空的那只鹰……我拥有这样一位关心我的朋友。
  说起我与这位朋友友谊的开始,就应该归功于那节骄阳似火的体育课。老师那“绕操场跑两圈”的要求如一声闷雷在我头顶炸响,一向体育不好的我还没有跑几步就落在别人后面一大截。顿时,头昏、目眩的感觉像冲出堤岸的洪水将我淹没,伴着耳旁“嗡嗡”作响的声音,我蹲下身子。突然,一双略带冰凉的手,将我扶住,并轻轻地将我拉起,她那灿烂的笑脸跃入我的眼帘,“不舒服吗?我扶着你吧。”简短的话语将我的心捂得热热的。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喉咙里似乎被干棉堵住了,这一小小的举动,被我深深地刻在了记忆的长卷中。就这样,她扶着我走在队伍的末尾。一趟下来,真有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的感觉。看了看在树荫下休息了许久的同学,再看看她被晒得通红的脸,我由衷地说:“谢谢你。”一颗友谊的种子,无声无息地埋进了心灵最深处,我和她的友谊之桥是架在感激之上的。
  这小小的一件事让我记住了一张温暖灿烂的笑脸和一个如钻石般闪光的名字。
  当“银豆豆”般的雨点在天地间交织成一张灰蒙蒙的大网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没带雨具的我是与她共撑一把雨伞,打在雨伞上的雨点儿奏出欢快的乐曲,我对她的感激,将两人的心拉得更近了。
  感激,是一种心态,心存感激,是一种美德;心存感激,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心存感激,可以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环境氛围。很多人需要我们去感激,比如说创造我们生命的父母、教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的朋友……。让我们常怀感激之心,默默地记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份爱、每一份情。这样你会发现,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眼前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用心去体会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世界也将随之变得更美好。
 

上一篇:血溶于水10篇
下一篇:一程山路9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