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吧4篇
第一篇摆渡人吧:以“人间真情”为话题的写作指导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摆渡人说:“你们每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你们过去。”有钱人给了钱.上了船;大力士挥挥拳头,也上了船;有权人答应过河后给摆渡人找个好工作,也上了船。轮到作家了,作家给摆渡人唱了一支歌,摆渡人嫌不好,没有让他上船就开了船。,
此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等他回去买米烧饭,不禁一阵心酸,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孽,为什么就无路可走呢?”摆渡人听了,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长叹,比刚才唱得还好听。你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读了这则寓言,引发你想到了些什么?
请以“人间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人间真情”这个话题虽然古老却是永恒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理解和认识。写这样的话题。要求用心语、用真情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人性的美好与纯净,并进而学会爱人,爱生活,爱世界。
第二篇摆渡人吧:倾城之境_1200字
我在地图上找到那个地方——南斯镇。它座落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为了能按时交出那幅以“自然”命名的画,我决定一早坐车前往,寻找灵感。
正值三月,春风料峭。一切还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城市里夹杂着浑浊空气的风包围着我。我背着画板,飞快地钻进了车子。车内时间显示着:5:23。
晨曦与月色交替,激动与睡意交替。6:40时,我们到了。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块木质的牌子,也许是经过雨水的冲洗,它显得有点潮湿和腐朽,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南斯镇欢迎你。
我抬头望向这个小镇,满眼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那些树,树干上长满了苔藓,倒垂的绿叶的形状宛如游牧民族搭建的穹庐,深吸一口气,连空气都像是被叶子过滤了一样弥漫着绿意。
我朝着这个小镇的深处走去,踩着地上泥泞的土,上面留下了我浅浅的脚印。眼前是一条绵延起伏的小路,两边种植着错落不齐的树。我不知道它会通向哪儿,但它吸引着我继续朝前走。两边的树和我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它们的树皮非常光滑、湿润,树枝也没有被修剪得整齐划一,而是随意地向四周延伸着。有的树树干粗壮,就像是这个小镇的守护者;有的树非常笔直,像一个严谨的哲学家;有的树枝干交缠在一起,仿佛是相恋了几世难舍难分的恋人。树下生长着苍翠的小草,它们的绿不同于那些深绿色的树,而是一种耀眼的青绿色。小草密集地生长在一起,紧紧地相互依偎着。它们一丝丝一缕缕,如针线那样纤细,像是手法娴熟的裁缝精心剪裁出来的一样。
走到小路的尽头时,晨曦已经散去,天变得阴沉。眼前是一条小河,河上漂着一条小船。一个船夫站在摇晃的小船上,慢慢地划向岸边的亭子。这时船夫放下船桨,拿起了一件蓑衣,原来下雨了。我原想等船靠岸了,就坐到船上去泛舟河上,无奈下起了雨,只好躲进亭子里。
雨越下越大,河面上泛起了厚厚的雨雾,很快就笼罩了整个河面,挡住了我眺望的视线。突然一只黑色的鸟在河面上方划下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白茫茫的雨雾中,渐渐消失。我凝神地盯着它消失的方向,仿佛它还会再出现。
船夫把船停泊在岸边,走进了亭子。他看了看我背上的画板,笑呵呵地说:“小姑娘来这儿写生的吧。”我朝他微笑着点点头。
“你撑船去做什么?打渔么?”我好奇地问。
“呵呵,这条河里可没那么多鱼好打。我是摆渡人,撑船送镇上的人到河对岸去。”
“河对岸是什么?”
“雨停了我送你去,可好?”摆渡人笑笑地问我,我看到他蓑帽上的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来,可他一点不在意似的,用粗糙的大手随便地一抹,依旧冲我笑笑。
我最终没有乘船去河对岸。
临走时,我又看了看镇口那个木质的牌子——南斯镇欢迎你。我来时留下的脚印已被雨水冲刷干净。这个小镇就像是一位你在雨巷中邂逅的女子,美丽淡雅,清新自然,还带着一点你不忍去解开的神秘。南斯镇就像是这样一个女子——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深深地记住了南斯镇的模样,画纸上却渐渐失去它的形象。那一片倾城之境——它被我深深烙进心底,不必因为害怕忘记而提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晓庄学院高一:韦小芬
第三篇摆渡人吧:高考作文立意创新12招?点睛明旨法
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睛法”,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也要点睛。作文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点睛明旨法”。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意;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警,不点睛,便呆板平滞。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
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清”,一个“静”便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抒情的基调。它也可以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苦斗、备尝艰辛时,作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
例文1
老学究是搞社会科学的,研究了大半辈子社会的他,事业有成,学术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个儿子各有所长。
老大,政府机关工作,长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为人圆滑的他,在机关里慢慢攀升,前程无量。
老二,报社记者,瘦瘦高高,一副“酒瓶底”的眼镜,小眼聚光,极为锐利。此人可是时事评论专栏的一支“名笔”,因其笔法锐利、思想深刻,在报社有“小鲁”之雅称。
老三,工人,长相普通,个头普通,属于摆在人堆中绝对找不出来的那一种。
老四,商人,长相精明,为人极灵活,鬼点子也多,在生意场上打滚,凭着小聪明也赚了不少。
老学究每每向外人提起这四个儿子,总不知该如何评说,只能说各有其特点。独自一人时,他总爱琢磨,老大太过圆滑,要是有老二的深刻、尖锐就好了;老二要能圆滑点,肯定能升级快点,总不能总是小记者!老三太老实、平庸,有老幺的精明就不至于一辈子平庸;老幺太滑,平稳点肯定会更成功。
一次家庭会议上,老学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四个儿子,建议他们兼份职,完善完善自己。儿子们也觉得父亲的话有理,便试着做起了兼职。
老大到老二的报社做见习记者,虽然能融洽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但终因其性格的圆滑,无法写出令人称赞的佳作来而离职。
老二到老大工作的机关干小文员,虽然思想有见解,但终因过于尖锐,让领导无法接受而辞职。
老三借老四的资金作本,做了点小生意,虽然为人老实,有些熟客,但竞争激烈的商场将平庸的他淘汰,最终血本无归。
老四进了工厂,早九晚五,按程序操作单调的工作。最终他还是干起了老本行。
看着四个儿子干着与各自性格相悖的职业,最终以失败告终,老学究感慨万千:
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需要的行业。
圆滑或许显得世故,但在关系复杂的某些政府部门,它却能发挥巨大的调和作用。
尖锐或许太伤人,但在某些地方却需要它的锋芒。
普通显得平庸,但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基石。
见机行事,有点小聪明,或许给人不踏实的感觉,但它却适应竞争激烈,变化万千的行业。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本文主要通过一家人不同的生活道理来烘托主题,在结构上明显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言简意明;后半部分以议论为主,切中要害。特别是在结尾处,作者卒章显志,一语破的“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例文2
当我经过漫长的人生跋涉来到这个渡口的时候,我可以不无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是成功的!”是啊,我肩上七个背囊,装满了“健康”、“美貌”、“机敏”、“诚信”、“才学”、“金钱”、“荣誉”。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渡口只有一只小船,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艄公正坐在船头悠然地看天看云看飞鸟,一副江湖隐士的派头。
我走上前去,深深一揖:“劳烦老丈,摆渡过江多少钱?”他打量了我一下,目光停留在我装着“诚信”的背囊上,然后露出笑意来:“一口价,三个铜钱,包你安全到岸!”“好,好!”我忙不迭地一口答应了,跳上船去。渡船开出去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超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这……”我看看自己的背囊,哪一个不是我辛劳所得?一时沉吟不决。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我听他言语之中似乎暗藏玄机,于是咬咬牙,把“诚信”抛进水里,艄公见我此举,愣一愣,面上似有失望之色。
俄顷,风小了。我大喜过望,也不心疼那“诚信”了,忙催艄公:“老丈,趁着浪小,快快摇船吧。”岂料那艄公瞥了我一眼,竟索性停了橹,径自在船首坐下。我急了:“老丈,您这是……”老翁又抬头去看天看云看飞鸟,慢悠悠地说:
“要我摇船也可以,不过现在船价涨了,要用你那一袋‘金钱’来充当船费。”
“你……”我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四顾水天茫茫,何处是岸?只得气急败坏地将“金钱”扔给他。船,总算又吱吱呀呀地行进了。行了不多久,艄公又坐下了。他望了我一眼,愁眉苦脸道:“哎哟,老人家身子骨不好,没力气摇船了
第四篇摆渡人吧:《摆渡自己》读后感_500字
人生就是一只小船,是那么的不起眼,那么的微小,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不知道路在何方。
有时,大海上会风平浪静;一片风和日丽的景象,还有时,甚至已经看到了陆地的方向。可是,滔天的巨浪会随时随地的扑来。怒吼着,咆哮着,无情地将你卷离陆地,吹至孤岛,或迷失方向。消极的人,他们会彻底的绝望,石沉大海,不知去向。而那些奋力求生的人,既是在毫无人烟的孤岛上,他们会收集破布织成帆,会砍断树木做桅杆,会削下灌木做船桨,向着日出,寻找大陆的方向。迎接狰狞的狂风,勇敢地面对滔天巨浪,与鲸鱼做搏斗,与鲨群拼搏,最终穿过茫茫大海,登上陆地,成为人生的赢家。
还记不记得海伦。凯勒?幼年就得了猩红热,先天失明、失聪,听力也有障碍,多么不幸的一生。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字,为了残疾人的福利,奔波了一生,战胜了命运。她,就是人生的赢家。
朋友,请你记住吧,人生总是会有无情地苦难,总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但是,你若不去克服它,你又怎么会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或许,你面对失学的痛楚,或许你遭遇残疾的苦难。朋友,请你拿出你的勇气,拿出你的信心,拿出你全部的力量,去迎接挫折,去面对痛楚,去微笑着打倒苦难,那么,你就是人生的赢家!
济南经八路小学五年级: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