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渚9篇
江渚篇(1):临江仙_8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杨慎
一直很钟情三国,又一直很喜欢这一首开篇诗,每次读后,细细品味,都会让我仿佛置身于喧嚣的尘世之外,而处于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之中,顿感心胸开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历史如流水,一泻无回。
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而我认为此句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浴血厮杀,曾经的金戈铁马,已随时间远去,一切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被历史的长河所吞噬。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依旧”和“几度”在变与不变的现实中挣扎。或许世界真的就是如此,充满着变与不变。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白发老翁独自坐在木筏上钓鱼,看惯了秋月春风。恰似一位白发沧桑的老人,站在思想的山巅,望着天下兴亡,朝代更替,只是微微一笑,因为,他早已看惯。一切成败,在他眼里,终究只是过眼烟云,不值一屑。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相似。面对那人世间的功名红尘,“惯看”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绝对的经典。令人不经想起玄德,翼德,云长,在觥筹交错,灯光酒影中,一杯酒,你我便是兄弟,一起闯荡江湖,开创霸业,出生入死,同难共福。千古事业,似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吹便散。吃一杯酒,古今多少事,有何不可以笑谈?也许是“此中有真意,欲便已忘言。”又或许是人类的语言过于狭隘,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述清我心中的那份“真意”。
临江吟唱此诗,若仙般,看破红尘,与世无争。
人生的极至享受,莫过于此。
江渚篇(2):佳作赏析《江冷楼前水》(五)
接着讲张恨水的《江冷楼前水》。看原文:
江冷楼前水张恨水
在南京城里住家的人,若是不出远门的话,很可能终年不到下关一次。虽然穿城而过,公共汽车不过半小时,但南京人对下关并不感到兴趣。其实下关江边的风景,登楼远眺,四季都好。读过《古文观止》那篇《阅江楼记》的人,可以揣想一二。可惜当年建筑南京市的人,全是在水泥路面、钢骨洋楼上着眼,没有一个想到花很少一点钱,再建一座阅江楼。我有那傻劲,常是一个人坐公共汽车出城,走到江边去散步。就在这个岁暮天寒的日子,我也不例外。下关很有些安徽商人,我随便找着一两位,就拉了他们到江边茶楼上去喝茶。有两三家茶楼,还相当干净。冬日,临江的一排玻璃全都关闭了,找一副临窗的座位坐下,泡一壶毛尖,来一碗干丝,摆上两碟五香花生米,隔了窗子,看看东西两头水天一色,北风吹着浪,一个个地掀起白头的浪花,却也眼界空阔得很。你不必望正对面浦口的新建筑,上下游水天飘渺之下,一大片芦洲,芦洲后面,青隐隐的树林头上,有些江北远山的黑影。我们的心头就不免想起苏东坡的词:"“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或者朱竹
江渚篇(3):梦_50字
灯红酒绿皇都,
别枝新柳西湖。
逆水行舟江渚,
云烟一梦杭苏。
更楼初中初三:周杨
江渚篇(4):[寒假征文]漓江情韵,悠悠我心_650字
漓江,淡淡情韵,悠悠我心。正逢花开时节,我游漓江一场,就如人生的一场不期而遇,震颤,感动,静品一生。
年初二,我置身阳朔江渚之上。漓江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浅浅油绿的水草还在飘摇,我想,那是鱼虾的游乐场吧。两岸杨柳依依,犹若扶风少女,婀娜惊人。竹排还在江中缓缓而行,静美若画。“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山落群峰,犹如蓬莱仙境,烟云缭绕,更添神秘面纱。我掩面惊叹,江山如画。我来也,何其幸哉。
冬日的风,似乎很冷,又似乎温暖了我的心。我不愿人多,怕破坏它本身古朴的美丽和倾城,只要有我泛舟,铺毡对饮,作那舟中人,足矣,不求“更有痴似相公者”的心境和知己。或许,我游的是冰山一角,但却爱的深沉。漓江。漓,清澈空灵,犹若琉璃。
怅然醉卧锦绣年华,我愿沉溺阳朔河山。山涧的野桃花似乎开了,淡粉素雅,若遗世独立,不经意间,点缀了我的年华,漓江风情亦更现魅人。我本是一个行者,爱中国大好河山。我驻足停留,只为品尽那份千年情殇。
一扇雕花的老窗,半掩半开,不知为谁低诉着风情。悠悠漓江,幽幽我心,花开正好。我路过了你的倾城。
初二:刘锦师
点评: 本文意境优美,言辞秀丽,是一篇难得的写景抒情的小文章。能感受到小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引用、择句信手拈来,抒情、发感贴切稳妥。甚是喜欢本文,很少能在八年级把文章写的如此优美,望继续保持。
点评老师:宋力
向老师提问:在线报名
提出关于作文写作的相关问题,即有老师进行解答。
作文专项课:寒假课程
初高中作文提升专项课程,针对性为孩子作出指导。
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北京中高考语文考纲、考点、题型及应试技巧,尤擅指导考生应对阅读和作文题。
>>查看详情
江渚篇(5):千古风流人物_700字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泽乡声音嘈杂,热闹非凡,夹杂在磅礴大雨中,在天空中盘旋,久久不肯逝去,而随之而来的响喝,却让秦帝国摇摇欲坠。听是陈胜吧!“兄弟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跟我杀向秦帝都,平分天下吧!”早年的鸿鹄大志,成就今天的一代王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伐无道,诛暴秦。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一对足千秋,两表酬三顾。” 对着刚写完的出师表泪流满面,内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是啊!随着先帝驰骋疆场已经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中除了取得了益州汉中又有什么功绩呢?真是辜负了先帝对我的厚望,难酬三顾茅庐的恩情啊!想着想着,又去研究中原地势了,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场上,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以一颗赤子之心,报答先帝。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来到朝廷中一月了,天天无所事事,只是喝酒。我烂醉如泥的躺在那里,皇帝又来传唤我,顿时酒醒了一半,心想终于可以为朝廷为社稷做一点事了。到了宫中听到皇上的命令,酒醒了,原来就是为皇帝写歌词娱乐。又这样过了一年,我终于受不了了,干脆辞官去游历大江南北奇山异水,过着浪迹天涯的日子,想着,收拾了金银细软……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寒窗苦十载,现在却被奸臣当了我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唉!在长安城带了一阵,回到家里,小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所愧为人父,无食至夭折”。终于安史之乱爆发了,我顶着战乱的危险,去见唐玄宗。“三吏三别”似乎是对唐王朝的诉控,但是他始终是一位爱国志士,始终不改变报国的志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精神用放光芒!
江渚篇(6):那缘,那情_900字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题记
王,请您留下来好吗?你说过,我们还要在摘星楼上共赏月景,还要……辛未,不要……”
“对不起,妲己,有过有来世,我一定会再相逢……”
我黯然地离开了摘星楼,我知道那是作为一个王,最尊严的死法。
眼里映着点点火焰,我知道敌人已经濒临城下……
他并非都如那般残暴无道啊!可是,历史何曾记载过他的挣扎与不甘?诚然,成王败寇,历史总是胜利者写下的。
“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请您为了江东父老,请您……”我手中挥舞着他的佩剑,早已是香汗淋漓,猛地,我把剑指向他,又慢慢的收回,他依旧是沉默,曾经留血不流泪的英雄啊
“姬,来世请再让你我相遇……”
“三更雨,梧桐树,一声声,一叶叶,空阶滴到明”
于是,生死再次轮回……
江渚篇(7):《三国演义》简介_65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我将要给大家介绍的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的真实写照。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讲述的是在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汉献帝时期国力衰微,“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权,汉献帝的重臣曹操,还有刘备分别建立了吴、魏、蜀。北有曹操,西有刘备,东有孙权,形成了三国分争天下的形式。但各个国家的君主态度却不一样,魏国的君主曹操对老百姓实施暴力,因此不得民心,而西蜀君主刘备对人民的态度却是和颜悦色,深受百姓爱戴,也招来了两大闻名军师:卧龙——诸葛亮的称号、凤雏——庞统的称号,还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将才不是战死就是病亡。可曹操的赤胆忠心之将夏侯
江渚篇(8):选择爱_650字
扬起泛白的海帆,行驶在平静的江渚,寻觅所谓的爱。天地间是一片浑浊,谁用爱铸成了神斧,划过了天际的迷雾;体态轻盈的蝶追逐那随风而动的柳,谁用爱捏拧着泥土,用藤鞭造就了那声“妈妈”;波涛汹涌的浪推着礁石往前走,谁用爱叼起了山上的石头,挥动苍劲的翅膀在南海上空遨游……
轻轻擦拭着那岁月的年轮,是否还可以看见幸福的光泽,我只愿做只飞鸟,腾空飞入无边的夜空,播撒希望的种子,种植爱的花朵。抚摸湿润的浓雾,是否可以看到残留的光束,我只愿做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栅栏上游走,在深深的草海中看看爱有没有落伍……
谁用爱举起了宝莲灯,劈断了华山的想念之苦;谁用爱在敲磕坟墓,又双双变成彩蝶飞走;谁在菩提树下冥想了九九八十一天,用爱拨弄着佛珠,解脱终生的心灵之苦。
爱象征着远古与执着。就像飞天袖中的花朵;就像用泪水哭倒的长城;就像在断桥下千年的守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孤独,与爱一起在屋檐下数着润花雨,与爱一起在阁楼上看着月追风,与爱一起在渔船上听着渔歌。空庭里罗扇扑打着萤火虫,“汉宫秋月”让人不禁回首,只有那半谢的花朵,在迷人的松香中枯落。
破晓,推开陈旧的木屋,看见迟钝的老水车,还有那屋檐下的燕窝,淡淡的苔地见证了历史的变更。踏着晨雾来到西湖,荷花依然在,牡丹依旧开,只少了荡在湖中的小船、听雨的桅杆……雨滴敲打着芭蕉树,红烛映着玉纱橱,轻风抚着雨帘梦。荡漾杯中的红酒,真像沉眠其中。
选择了爱,亦选择了无悔……
江渚篇(9):梦回红楼_600字
题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望,那一纸天下;看,那半世繁华;品,那盛世烟花;听,那丝竹沙哑。原来,时光无声也叫人害怕。白驹过隙,已过千年,回首依稀可见城门下的厮杀。
为了天下,有多少人宁愿赌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却未曾想过身后妻儿的泪眼,未曾念一句“回家。”仰天长叹一声,血色染红了谁的薄纱?刀光剑影间,你我已生死无话,谁最后赢了天下?谁最后只得在江边黯然神伤?这江山为何如此重要?
名门闺秀中她脱颖而出,一举跃为金陵十二钗之首。一袭素衣,莞尔一笑生生勾去了俊公子的心。她的泪也注定为俊公子而流。那一夜与宝钗共点的红烛,你可否想过另一个佳人的肝肠寸断,终究逃不过香消玉殒的结局,香炉中的灰随风飘散了……
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曹操虽被后人称为“奸雄”,可他也只是为了心中的梦,平乱世,定天下。那一夜,血色染红天空,你我对视一笑,不枉多年来的努力,这三国终归一人,这江山对你来说终是梦。抬首望天穹,盛世烟花,浮生若梦,雍容背后,是叹不尽的寒。
她与他前世的宿命,她为他流尽了泪只为报答涌泉之恩。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似乎可见黛玉垂死时,无人问津。她恨宝玉辜负自己,却无可奈何,那一口鲜血既是葬花,也是埋葬了自己全部的真心。暴雨曾是他毕生的温暖,而那份田、甜沦为了苦涩。倒不如说《红楼》是林黛玉做的一个痴心梦。
说《三国》,谈《红楼》,尖顶之上,你我笑看风云变幻,把酒言欢,而后,携手共看海天一色!
初一:愚人码头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题记中两首诗词毫无关联并且相互矛盾,前半句的豁达与全文毫无关系。文章三国红楼穿插交替,跳戏感十足。林黛玉不过是红楼一员,怎可说红楼梦是她做的痴心梦。
标题即为红楼,作者应踏踏实实写出红楼梦所感所谓即可。
点评老师: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