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8篇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1):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唐·李白
【原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①,咆哮万里触龙门②。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③百川,儿啼不窥家④。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⑤。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⑥,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2):贺全吕周钟离传
陈寿
【原文】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
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众。
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用尽平。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时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雅称无上将军,强称会稽太守。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至疑隙,阻兵相图。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侯官既平。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八年也。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大潭同出馀汗。军讨汉兴,经馀汗。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余汗。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齐乃斩蕃,于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临陈斩明,其免、当、进、御皆降。转击盖竹,军向大潭,三将又降。凡讨治斩首六千级,名帅尽擒。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为平东校尉。十年,转讨上饶,分以为建平县。
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时武强、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先降,齐表言以叶乡为始新县。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3):2010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考试时阿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记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后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 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 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其具体内涵 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 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 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形成过程之所以造成远离 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诸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 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 仅限于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 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 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 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 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解释的过程本 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 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 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是原初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做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2、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时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判和解释。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辞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能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4):《书愤》原文及注释译文
《书愤》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书愤:抒发义愤。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5):2012南宁中考语文试题
广西南宁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丰硕(shuò)默契(qì)养精蓄锐(chù)
B.静谧(mì)鞠躬(jū)顶礼膜拜(mó)
C.畸形(qí)睿智(ruì)藏污纳垢(gòu)
D.逞能(chěng)酝酿(yàng)张皇失措(c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精致暗然失色束手无策B.惟幕风餐露宿自知之明
C.炫耀胸有成竹狂妄自大D.寂寞春华秋实故名思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2分)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轻淡的,,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①②③④
A.④①B.②③C.②①D.④③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B."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
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D.鲁智深三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为了避免官司,他一边骂郑屠诈死,一边拔腿就走。这些情节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食虫植物开花
①曾经无数次想象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近日,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内的"白颈"、"朱思迪"等多个品种的瓶子草已进入花期。瞧!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有的甚至比叶子高出许多,柔弱的花茎支撑着硕大的花朵显得有些吃力。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②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其瓶状叶是有效的昆虫陷阱,瓶状叶外部色彩鲜艳,内壁能分泌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相混,起到溺死并消化昆虫的作用。瓶状叶的开口处常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诱昆虫前来采吃,一旦受骗的昆虫爬进内壁,滑落到瓶内的消化液里,将受到内壁的倒刺毛挡住去路,最终溺死其中无法逃出生天。昆虫的尸体在瓶子草消化酶的作用下,变为营养物质氨基酸被瓶壁吸收。
③吃饱喝足的瓶子草在每年的4-5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花单生茎顶,两性,花朵较大,呈紫色或粉红色。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花朵具有复杂而精密的构造。
④瓶子草最主要的授粉者是蜜蜂,蜜蜂要采蜜的时候,由于花朵的构造,它们必须先经过其中一个柱头,才能进入倒伞状的空腔部分。在空腔内,它们不免会沾到一堆来自花药或者掉落的花粉。离开的时候,也由于花朵的构造,蜜蜂得从其中一个盖状的花瓣出去,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蜜蜂经过柱头造成自花授粉。正是瓶子草的这种异花授粉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简单。
⑤当然聪明的瓶子草不会对所有造访的昆虫都格杀勿论,为了避免授粉的有益昆虫掉进"瓶"内被误食,它的花茎往往高出叶子很多。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摘编自2012年5月7日《光明日报》)
9.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总分顺序
10.下列句子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2分)
A.曾经无数次想象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
B.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C.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D.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11.根据文意,下列与瓶子草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瓶子草的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
B.瓶子草叶子分泌的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想混,可以溺死并消化昆虫。
C.瓶子草花朵的构造复杂而精密,花单生茎顶,两性,呈紫色或粉红色。
D.食虫植物瓶子草的授粉方式一般是异花授粉,蜜蜂是其唯一的授粉者。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A.聪明的瓶子草利用自身的氨基酸把昆虫的尸体变为营养物质消化酶吸收。
B.蜜蜂采蜜的,要进入瓶子草花朵倒伞状的空腔部分,必须先经过其中一个柱头。
C.蜜蜂经过花朵柱头会造成自花授粉,所以离开花朵空腔时,可以不从盖状的花瓣飞出。
D.瓶子草的花茎往往高出叶子很多,是为了引诱那些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掉进"瓶"内供其享用。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荡胸生曾云D.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不知而不愠D.管夷吾举于士/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
B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
C.论证严密,首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D.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第Ⅱ卷(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二)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选自郑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6):2012黄石中考语文试题
机密★2012年6月20日启用前
2012年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6分)
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妆zhuāng()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ò()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展翅飞上清澈的天空。微风轻漾时,摇曳()的芦苇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诗人。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在括号内为加点的字注音(1分)
妩()媚摇曳()
(2)按汉语拼音在括号内填上汉字(1分)
化zhuāng()品制zuò()
(3)划线词语"沉醉"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4)根据这段话的内容,依照郑愁予《雨说》中的两行诗句,仿写两句话(句式和字数相近即可)。(2分)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郑愁予《雨说》)
风对芦苇说:
2.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错误(标点符号除外),请找出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日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3.默写古诗文(6分)
(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有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5)杜甫《春望》中用"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2分)
(1)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2)三借芭蕉扇(《西游记》)
(3)葬花(《红楼梦》)
(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
5.名著是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繁星》《春水》美在它对的赞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美在她的性格。(2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7):《袁崇焕,字元素》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时关外地悉为哈剌慎诸部所据,崇焕乃驻守关内。
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已,承宗镇关门,益倚崇焕。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军可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于用法类此。
寻以五防叙劳,进兵备副使,再进右参政。
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
未几,熹宗崩。庄烈帝即位,忠贤伏诛,削诸冒功者。廷臣争请召崇焕,其年十一月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上道。
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
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闻,即督大寿、可刚等入卫。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法司坐崇焕谋叛,龙锡亦论死。三年八月。遂磔zhé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明史·袁崇焕传》
5、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 发:调动
B.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主:主张
C.而朝鲜及文龙被兵 被:被动
D.遂磔崇焕于市 磔:指凌迟处死
6.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 寻以五防叙劳,进兵备副使
B.所司敦促上道 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
C.其果于用法类此 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
D.虑其部下为变 其后致有叛去者
7.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袁崇焕“负胆略”有“边才”的一组是 (3分)
①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②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
③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 ④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
⑤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 ⑥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8.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崇焕为人正气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通晓边塞的情况,以有处理边防事物的能力而自许。
B.袁崇焕向孙承宗请求带领五千人驻守宁远,认为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还可以以此壮大十三山的声势。并建议派遣骁勇的将领去救十三山的十多万难民。
C.崇焕最初本想借议和兴复原来明廷失去的疆域,所以提议和大清议和,朝廷先是答应了袁崇焕的上奏,后来认为不好,又频频降旨劝阻禁止。
D.袁崇焕因为擅自诛杀毛文龙,招来了清兵的大举进攻,也因此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恰逢大清使用离间之计,皇帝终于怀疑他与大清私通,判了他凌迟处死,天下人都为他感到冤枉。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3分)
②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3分)
③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4分)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篇(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