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名道号8篇

时间:2018-10-27 来源:作文素材 点击:

第一篇道名道号:说名道姓_600字


  我名字的由来既独特,又比较好玩。您想知道吗?下面我就来介绍介绍吧!
  听我爸说,我还没出生前,名字就定好了:我姓姜,我爷爷是正字辈,爸爸是大字辈,轮到我是诗字辈,(这个辈还蛮有文化气质的呢)最后一个字是我妈想出来的。她说我要有涵养,要懂礼貌,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说,我的名字就叫姜诗涵了。但在我出生那一天,我爸妈觉得不大对劲,如果叫“姜诗涵”,那以后上学,同学还不得叫我“僵尸寒”了吗?想到这一点,我爸我妈是死也不想给我取这个名字了(可惜了特有文化气质的诗字辈)。这下全家人都抓瞎了,孩子已然出世,没名怎么好?那天晚上,爷爷为了平静一下心情,便出门去散散步。就在散步时,爷爷无意一抬头,看见一轮闪着钻石般银光的明月。爷爷突发奇想,不然,就叫个“

第二篇道名道号:说名道姓_400字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并且还有乳名。一般乳名是家里人才叫的。在学校里、社会上就把姓氏和辈分取一个学名。当然如果我们都没有名字这个符号,那就不知道谈的是哪一个人了,可就乱成粥了。我们人和人之间交流就更难办了。
  下面我就和你们说说我的名字吧:
  我的学名叫“张凤琦”,张是和我爸爸一个姓,我妈妈姓冯,凤和冯谐音。那个“琦”呢字典里讲的是美玉、美好的意思,爸爸妈妈希望我模样要长得漂亮,心灵要冰清玉洁,生活更要幸福美好。我觉得现在的我就如我的名字一样很幸福。
  我的乳名叫“凤琦”,是不是很好听啊?它是取了我名字后面的两个字,当然我的家人有的也是叫我琦琦,有时候还会叫我琦。妈妈还叫我钰琦呢。这表达了家人对我的爱。反正不管叫我什么我都高兴。
  有时我们对于自己的名字并不知道太多,但相信每个人的名字都蕴藏着父母的一些含义。好了,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名字吧。会很有意义的。现在该知道自己名字的重要性了吧!!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洼子村洼子小学五年级:张凤琦
 

第三篇道名道号:说名道姓_650字


  大家好,说到姓名,我不妨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姓谢名天一。我经常在心里嘀咕:这名字也太简单了吧。你看在班上、年级、学校,都没有几个姓谢,有些郁闷。
  直到有一天,我又牢骚满腹,老爸问清原因后,乐呵呵地说:“儿子,那你可就错了!你知道吗?全国谢姓人口已达到近900万人,为全国第二十四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2%哩。”我说:“那又怎么样?人家王奕佳、王一樽都有了不起的祖先哩,像王羲之啊,王献之啊……”“哦!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王谢两大家族住在一起,有一位姓谢的名人,他的女儿就是王羲之的媳妇。再说,我们谢氏名人不少吗?有军事家谢安、谢玄;大作家谢眺、谢灵运。现代有大作家谢冰心,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谢军,明星谢霆锋……谢姓也有3500年的历史了。”老爸得意洋洋地说。“不过,我的名也太不费脑细胞了吧,数数一共不过五笔。”“这你就不懂了!”老爸接着说“‘天一’可不能被简简单单地认为是‘天下第一’,它可超有讲究哟。这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含义,是——天人合一,取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我希望你今后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哦,原来我的名字有如此的讲究。我一定不辜负老爸所望,好好学习,把“谢”这个伟大的姓传承下去。
    六年级:谢天一

第四篇道名道号:说名道姓_1200字

  从道家创始人李耳,到秦王朝宰相李斯;从唐太宗李世民,到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李鸿章;从大唐“诗仙”李白,到南宋着名女词人李清照;从“医中之圣”李时珍,到新中国着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啊,我们“李家”真是名人辈出。为生在李家而沾沾自喜的我,反反复复地看着自己的大名——李涛,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出生后便会得到爸爸妈妈送给自己的第一件礼物--自己的名字,它不禁是一个称呼,常常还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期盼,但在偏偏我出生时爸爸妈妈还没有为我取好名字。他们整天埋头苦想,可就是没能为我取一个好一点的名字。爸爸觉得这样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应该出去散散心,便对妈妈说:“孩子他妈,咱们出去散散心吧!”妈妈听了点点头,抱着我去二姨家玩去了。二姨家有一个儿子叫李文,他不久学习优秀,还灰许多本领。但他不知满足,依然在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妈妈很佩服他,佩服他这种学无止境的精神,突然之间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李涛,是希望我学习也能像波涛一样在大海中永无止境。
  哦,对了,我还有一个小名,呵呵,叫“涛涛”。这名字可不是即兴起的,因为爸爸妈妈在家从不叫我的大名,无论干什么事都只要叫一声“涛涛”,我便会过去“俯首称臣”。
  唉,但提起我的大名,我也有许多苦恼。
  记得一年级时我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写错,因此老师在报分数时便会叫道:“李冰,99分。”“李冰,99分!”……老师重复叫了好几变,可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去领,每人心里都在想:诶,谁叫“李冰”啊?直到卷子发完后才发现是我的。我手抓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还埋怨老妈为什么给我取这么难写的名字。
  上面一件事并不是使我最苦恼的,要说起使我最苦恼的,呜呜呜呜……当然是跟随我“行走江湖”多年的“绰号大侠”了,这位“大侠”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来“找”我的,事出有因:一天,一位同学上了淘宝网以后,突然想到了我名字中的“涛(tao)”字变音可读成“淘”,然后组词“淘宝”,所以这该死的绰号“淘宝”就跟我扯上了关系。唉,你要试问伤心有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的我只能咬咬牙,承受着大家戏谑地喊我“淘宝”,暗地里拼命地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功课,将来将“绰号大侠”拿下。
  唉,虽然我名字的烦恼是说也说不完,但我相信,我的名字不久风行全——世界,不,世界不说,校园总该是可以的。所以,我现在不能再为名字而抱怨,要好好学习,将来造福于社会,正如我名字所说的一样。我要告诉自己:李涛,你能行!
  啊,现在“风云一时”的李涛,指日可待!
  滨湖区华庄龙渚小学五(2)班 李涛
 

第五篇道名道号:说名道姓_750字

  大家都知道,我们出生后便会得到爸爸妈妈送给自己的第一件礼物--自己的名字,它不禁是一个称呼,常常还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期盼,但在偏偏我出生时爸爸妈妈还没有为我取好名字。他们整天埋头苦想,可就是没能为我取一个好一点的名字。爸爸觉得这样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应该出去散散心,便对妈妈说:“孩子他妈,咱们出去散散心吧!”妈妈听了点点头,抱着我去二姨家玩去了。
  我姓徐,名睿,我的爸爸妈妈为了帮我提一个好名字,费了好大的挫折,才想出这个名字的.听爸爸说:“本来想帮我起徐丹越的,但爷爷说不好听,所以改了,爷爷想帮我起徐梦娜,梦中的雅典娜,妈妈说这个名字太俗气,不同意。”最后,爸爸在字典上看到睿这两个字,听说“睿”就是聪明、睿智的意思,因此帮我起为徐睿,全家都没有意见.我这个名字就是爸爸妈妈希望我成长为一个聪明、睿智的孩子,也希望我以后能够利用聪明才智来为人民造福.
  我的小名叫“睿睿”,是“徐睿”末尾的字。爸爸还叫我“Danruierteruisi”,他是由“大睿特睿斯”这个名字而翻译过来的。我是我们家最大的,所以叫“大睿”,而爸爸的英文名叫“特瑞斯”所以我就被爸爸叫成了“Daruierteruisi”。我可是不喜欢爸爸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但爸爸通常都这么叫我,我也就习惯了。
  我还有一个英文名,它是我自己起的,它也来之不易呢。
  以前,我叫“Rose”,但课外班同学们都叫我“肉丝”,我很生气,于是改名叫“Fanny”,但他们又叫我“烦死你”,我还是很生气。我又想,我不是喜hello kitty么?那我就叫kitty吧,于是我就再一次改了我的英文名,这下子同学们再也没法起我的外号了,我的英文名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怎么样我的几个名字是不是很好玩?
    五年级:徐睿

第六篇道名道号:中秋节_800字


  2013年9月19日,是中秋节,我在家里过中秋,赏月。有很多人一定想知道中秋节有什么来历吧,我来告诉你们。
  中秋节,顾名思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一定要吃什么?大家一定知道,当然是月饼。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五年级:雷洁云

第七篇道名道号:拥抱书本_800字


  喜欢一个人独自坐在树下翻开油墨飘香的书本,让思绪随风起舞;喜欢一个人在寒冷的黑夜中,品味古风雅韵,让诗词照亮黑暗;喜欢一个人在如画的春天里捧着俏丽的文字,让心灵与书本相拥……
  ——题记
  书,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字眼,当你轻轻地触碰它;当你慢慢地走近它;当你悄悄地打开它,飘香的书页,开阔的视野,迷人的故事吸引着你,充斥着你,仿佛要将你灵魂中的庸俗、无知、自私、丑恶全部抹杀。这就是书本,一个你永远也无法读完的字眼。
  儿时的我,喜欢读故事,书中的人物总能引起我的情丝,荆轲的悲壮令人神伤,司马光的聪慧使人钦佩,诸葛亮的妙计令人折服,曹操的奸诈令人愤懑,岳飞的精忠使人感动,苏武的坚贞令人深思……陶醉在如此美妙的世界里,我无法自拔,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一本薄薄的书里竟然藏着如此丰富的故事。
  再大一些的我,喜欢读诗词,书中的一词一句总能引起我的思考,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满腔的爱国,陶渊明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道出了精神的高洁,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道出了内心的愁苦,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出了一世的壮烈,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出了高度的自信……沉醉于古风雅韵的诗词中,我醉了……
  现在的我,早已能出口成章,下笔成章了,但我还是喜欢读书,因为我知道唯有读书才能真正使我获得心灵的养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生命早已与书本紧紧相拥。
  拥抱书本吧,因为唯有书本才能为你带来心灵的快乐;拥抱书本吧,因为唯有书本才能使你获得心灵的涵养;拥抱书本吧,因为唯有书本才能与你紧紧相拥,什么也无法分开。有书相伴的日子里,乌云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书的日子,即使在白天也如同黑夜。拥抱书本吧!
 
    淮北市海宫学校初三:张曼茹

第八篇道名道号:中秋_900字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家家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作者手记
  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初三:于千翔

上一篇:有趣的一天6篇
下一篇:爱上春天8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文章

作文素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