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草自青8篇
春来草自青篇1:春来草自青——写给孩子的一封信_700字
孩子:
听到你关灯后随即响起的鼻息声,妈妈才敢提笔。孩子很累吧,但妈妈从没有听过你抱怨高中“三点一线”生活的枯燥,而只会听到班里的趣闻和老师对你的关照,看着你身采飞扬的脸,妈妈好欣慰:我的女儿,热观而坚强。这也是妈妈不把你比作花而把你比作草的原因。娇嫩的花受不起风吹雨打,到小草却洋溢着绿色的微笑。孩子,妈妈今天想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春来草自青。
最近吃饭时总听你频频提起一个男孩子的名字却很快缄默不语,也许你看不到我和你爸爸的会心一笑,但我们却看到你脸上飘起的红云和你仓促扒碗中饭粒的窘态。孩子,妈妈现在很开心,因为我女儿正在长大成熟,而且有优秀的男生喜欢她。
孩子你总说我们像王子和公主,生活得好幸福,但是孩子,你必须得清楚,仅仅靠青涩的喜欢,王子和公主是不会在一起的,他们只能在充满暖意的春季才能去收获一份成熟的爱情。其实你能够被这么多人喜欢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但妈妈希望,你不要打开它,毕竟,你还不是去扮演一株青青芳草。
你曾经告诉妈妈:“妈妈,其实高中生活一点都不苦,又有你和爸爸拉着我的手,陪我前行,我都想一辈子不松开了。”听了你稚气未脱的话,妈妈当时不知说什么好,但妈妈现在特别想回复你。孩子,小草在成熟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的福泽,雨露的滋润,泥土的爱抚,还必须有袭来的阵阵暖意,那是一个全面复苏的季节——春天。唯有那时,你这株小草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焕发绿色的生命之光,到那时,我们会松开你的手,把你的手放心的交给另一个人,让你走剩下的路,但,不是现在,原因很简单,属于你的春天还没有到,在这个季节,要做的是其它该做的事。
夜深了,妈妈不会扰到你的好梦,孩子,春天到的时候,草才会变绿。
爱你的妈妈
某年某月某日
南安二中高一:佚名
春来草自青篇2:山东高考作文同题写:春来草自青
引子:相传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到了西北沙漠以西的圣地,不知所终。遗留《道德经》五千文,为后人揣度。
远古的远古,
西北的西北。
猎风,扬沙,破古刹。
残灯,余火,拂尘立。
清风瘦骨,盘膝而坐,屏气凝神;
黄发垂髫,手捧经书,心不在焉。
“师傅,我们还是走吧!”小徒弟祈求着,
“再不走,老青牛也将食而无料,命薄西山!”小徒弟沙哑着祈求着,
“风沙漫过了楼兰,过不了冬日,我们也将无所居处。”小徒弟抽泣着祈求着,
“二师傅前日又来催唤,那里依山傍水,寂寥空旷,瓦舍齐全,我们不能坐等待毙,自趋毁亡!”小徒弟号啕着祈求着。
“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气壮山河,洪钟雷鸣,老者双目紧锁,唇开口动。
小徒弟号啕着、抽泣着、沙哑着不再祈求着。
风更猛,沙更烈,灯摇曳;
老弥坚,少愈弱,牛萎缩。
漫漫冬夜漫漫彻,漫漫风沙漫漫越。
一冬无雪天干裂,春来草殁沙丘叠。
牛骨一堆,楼兰淹没。
清风瘦骨,腊像沙坐。
可怜徒弟,阿弥陀佛。
道法自然,无为可畏。
春来草自青篇3:春来草自绿_1200字
我是喜欢冬天的,虽然冬天给我带不来太多的温暖,但是在寂静寒冷的季节,也可以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一份坚韧……那个冬天,是个寂寞的季节。我曾喜欢在教室呆呆地从窗户望去,花儿谢了,小草枯了,一切都沉寂了。或许,现在,所有的孩子都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草青的时候,漫天的樱花展示生命的美好……
冬天,过的不是很顺利,学习,生活看上去似乎都很艰难。只是一次的期末考就结束了我所有的欢乐。也许他人只像一个说客,不懂得我的伤痛。而我,却像一只迷路的羔羊,找不到方向,只有自己来诠释伤痛。明年回去,就中考了,漫步着苍茫的忧伤。我也开始努力学习……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相信能看到第一缕春光。冬天来了,春天也近了,就像草儿枯的时候,终究,会绿的……
---------记2007年那个伤感寂静的冬
“我喜欢春,喜欢春的阳光,喜欢春的风,喜欢春天的小草……”
-----末末。
“一切都会过去的……因为春天已经到来……”小爱。
……
是吗?春天真的来了吗?我却并没有感受的到。我依然像冬天那样感伤,第一批直升考试落选了,虽然也是预料之中的,但毕竟心里很不好受,他们那些孩子都走了,也许,他们的快乐我感受不到,我的痛苦他们也感受不到……我们还要继续面对2个月的艰辛复习。等到6月份,就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春天,并不是个感伤的季节,应该抓好时机努力……
“没关系,我们没有走,就可以延续我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光,延长我们的友谊……”-----小爱。
------------记08年蔓延忧伤的春。
…………时间在继续。三天的中考很快就结束了。夏天的风,吹动记忆的发捎……我突然一惊!原来已经是夏天了啊!春天已经过去了吗?我走近窗外,突然发觉,小草又是那样的又生机,又重新呈现了一片绿意……突然感受到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春天已经过去了,其实,草早就绿了,只是,只顾得掩饰忧伤的人并没有发觉,没有发觉生命的美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是顽强的,顽强的生长,顽强地生存。我们,不是也像它们一样吗?在经历了挫折败后,失败与痛楚同在,坚韧与梦想共存。
---------记这个获得感悟的夏
所以,不管面对何等的困难,都要顽强地拼搏,去战胜……总有一天,我们会像小草那样重新返青……也要珍惜好春天的阳光灿烂,在命运呈现一片绿意怏然的时候,不懈奋斗,努力进取……别忘了,春天到来的时候,留住那一片永恒的绿!
“要相信自己,我知道你有灿烂的明天。所有的泪水,所有的伤痛,都会过去,因为春天,终究会来。草,终究会绿”---末末。
于是,我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春暖花开,等待着新的生命之繁华……
春来草自青篇4:2010年高考考前议论文探秘之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里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白的、明朗的。
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虚题”是宽泛抽象的概念,如《习惯》《尝试》《守望精神家园》等。“实题”是客观实在的事物,如《门》《面向大海》《回家》等。
Ⅰ实题虚写
“实题”若一味求“实”,直接而又具体地写,就会流于呆板,过于平面化,既不能“精骛八极,神驰千仞”地驰骋联想和想象,又不能写出深度地思想和见解,使文章意蕴表面化。“实题”要“虚”写。“实题虚写”,即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分析诠释,拓展升华,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虚指的现实意义,让读者感悟或领悟你对题目的独到见解和思想。
例如作文题目“回家”,如果单写从外面回到身体憩息的“家”,体会“温暖”、感受“亲情”、享受“安逸”、得到“自由”,就是“实题实写”,会出现选材千人一面、乏味雷同的情况;如果赋予“家”另一种含义,把“回家”虚化,写回到心灵的纯真净土、生活的自然之境、生命的归依之处,这就是“实题虚写”。
方法:
一、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基本含义。
要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入手,快速定位,找出它的比喻义——象征的精神品质或哲理意蕴。如果以《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窗”的特点和作用是把封闭的空间打开,使其展示、了解、沟通。据此可立意为:放眼世界,展示自我。如果以《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桥”是原本相隔的事物之间沟通连接的纽带。据此可立意为: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如果以《路口》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路口”是选择,转弯,一般都是迷茫、彷徨、徘徊时出现。据此可立意为:人生关键时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立足现实,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
例: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色彩”是实在的、可视的,贵在能跳出有形色彩的方框,通过联想、虚拟去写无形的“色彩”,如环保主题:“绿——生命的色彩”。爱国主题:“红色,我们的国色”。民族主题:“黄色,我们的骄傲”。怀念主题:“黑色,我心中抹不掉的痛”等。
也可以运用“添加因素法”快速打开思路。
例:以《窗》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运用添加限制词语的方法,可以填“打开世界之窗”“开启心灵之窗”“学习新知识之窗”“探索奥秘之窗”“理解父母之窗”“了解传统文化之窗”等等,只要找到合适的载体赋予现实积极的意义即可。
练习:
1.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立足现实,由实到虚,联想拓展:可以写以史为镜、以邻国为镜;可以写学习“镜子”精神,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可以写对自己要象明镜一样严于解剖自己,多看自己的不足,对别人要用哈哈镜,宽以待人……
2.脸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总会想起与脸有关的情境,思考与脸有关的问题,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5年江西省高考作文)
立足现实,由实到虚,联想拓展:可以写“呼唤黑脸”,实际是呼唤像包公那样执法如山的人——呼唤公平、公正。还可以写“政治变脸”“天有不测风云”,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种变脸的前因后果给后来政治家的启示;还可以写“阴晴不定的脸”,股市风云变幻,里面掺杂着某些经济规律或人为因素;还可以写大自然的变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样写既显得视野开阔,又不会与别人雷同。
3.《面对大海》(2002上海高考作文)
抓住特点,由实到虚,联想拓展:若单纯写景,只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象的描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若由大海浩瀚辽阔,联想到曹操东临碣石时“豪情壮志”,又想到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毅力,再想到李斯的“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最后归纳为“大海孕育生命,大海启示人生哲理”,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行文时要尽可能联想想象,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大胆地在虚设的空中驰骋。
4.《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高考卷)
可用“实题虚写”法联想拓展:“今年”、“去年”可以理解为非实指,只不过是时间概念而已,换言之就是“现在”、“过去”;“花”也要虚题实写,可以把它理解为“农业之花”、“工业之花”、“科技之花”“生活之花”,“物质文明之花”,“社会发展之花”等;“花胜红”理解为“某某之花”在自身发展固有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越来越好,并进一步分析“胜”的原因、影响、意义。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200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
路,在这里既可以实指,如公路、铁路、石板路、泥泞的小路等等,从实出发,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谈“人应该怎样走路”,可以从城市管理等方面,“人应该如何管路”这样写显得僵死呆板。我们应实题虚写,找准路的虚指(比喻、象征)意义,进一步立足现实,联系拓展:求学路、创业路、致富路、强国路等等。或者由实到虚,开掘事物的象征意义,层层拓展,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样,文章的意韵就会更加丰厚、深远。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人可以在无路处开辟出路”,“不要一窝蜂地挤向同一条路”,“地上本有路,大家不去走,也不成其为路”,“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等等。
6.《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年安徽高考卷)
“看妈妈”,可实指母亲,作文的主旨应是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提篮春光”是“怎么看”,是方式,即怎样回报母爱。其中的难点是“春光”,“春光”是具体而美好的事物,是无形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依据“实题虚写”的原则,就应理解为回报母爱的方式就不能停留在金钱物质层面,应侧重在精神层面,象征着“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全都写母爱,肯定会出现立意雷同、千篇一律的局面。有的学生独辟蹊径,实题虚写,将“妈妈”升华为“祖国妈妈”立意自高一层,令人耳目一新,据说均得到48分以上的高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看法,以“墙与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题”。话题“墙与门”,是一个并列式名词短语,包含两个具体的物象:“墙”和“门”。“墙”,就是人工筑成的屏障或外围,起隔离或隔断的作用;“门”就是“墙”上的或车船上的出入口。由此可见,就话题的本来意义而言,“墙”与“门”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世界上没有无“门”的“墙”,也没有无“墙”的“门”。以“墙与门”为话题作文,若“实”打“实”、“实”对“实”地写,除非你写说明文,具体说明“墙”的定义、种类、构筑材料、构筑方法、墙的作用、墙的历史等等。一味求实地写,就必然写不出深度、写不出思想,也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作用,也不符合命题材料对话题意义的说明和指属。材料中“现实主义者”说的“这个世界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已经解释和说明了“墙”和“门”的意义指属和内涵。“墙”意味着隔膜、封闭、闭关自守,“门”意味着沟通、开放、敞开胸怀。所以,你必须按照作文题的立意指向表达“墙与门”的虚指意义,由此抒发你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8.以《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物象,我们如果“实题实写”,必然要写“井”的深浅多少,“井”水的咸淡与否。而新加坡作家尤今实题虚写,却从一口古井感受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他说:“有一类人像古井,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他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都不会多看他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奇的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清,清澈见底;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这类人才美不外露,又大智若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次掏出来的话,都闪烁着智慧的亮光。文章最后说:“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由今的这篇《古井》,以物象“古井”为载体,附情于物,渲染“古井”与某种人的相似点,让“古井”的“物性”与某种人的“人性”相统一,相融合,虽然使表达的意旨“超然物外”,却又使笔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征。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位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幺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2006广东卷作文题)
这是话题话里有话,有特殊的含义。要写好这个话题,首先要找到“雕刻”和“天使”的暗示意思。可以把”雕刻“理解为行动、完善、要求、逐步实现等,“雕刻”又含有仔细、逐步的意思。所以在写的时候最后把这层意思也体现出来。“天使”天使比喻美好的目标、理想,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心灵、品格甚至成功、完美、理想、信念等。所以,这个话题作文的立意可理解为:用行动使人生完美,塑造美好心灵,逐步实现理想,心存理想(信念),追求完美等。
10.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山东省2008年高考作文)
“春来草自青”属于自然界里的客观现象,意思是春天到了小草自然萌发生机。假如“实题实写”:停留在字面义上写春天、小草,显然不合题意,更缺乏深刻性。
审读该话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要理解本意,明确内涵,由此及彼地联想想象,找到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解题要害,就话题中“春”的比喻、象征义说。可以联想拓展,添加因素: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而“草自青”可理解为在前面相应条件下,集体、个人的成绩、成功及至辉煌。据此,可以写在改革开放的春天,企业的发展壮大;写随着素质教育春天的到来,基础教育美好的明天;写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的支援下,汶川人民一定会坚强地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写在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培育下,经过个人努力自己一定能取得进步等。再从话题整体蕴含的哲理说,它反映着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也可托物言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崇尚自然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感悟。还可以把握“春来”“草青”之间的关系来构思行文。正因为春天到来,才使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小草吐绿变青。可见“春”是条件、原因(或者说大环境),而“青”是结果、是表现。话题中的“自”也是关键词,“自”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无须干预。因此可拓展升华为: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青少年时期的迷茫、伤感都是暂时的。从做事情的角度谈“功到自然成”,论述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奢求不切合实际的名利。只要肯努力、有付出、坚持到底,自然就会有收获,所以遇到困难时应不灰心、不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符合题意。
11.题目“季节”(2007年高考福建卷作文)
如果把“季节”当成一个现实词汇,从实题实写的角度,运用景物描写,细腻描摹不同季节或某个季节的特点以及自己的独特感悟,许多名家都写过类似的文章。但这看似容易,实则不好把握。有较好文学修养的学生应该做得到,可以写得独具韵味;而一般的考生都没有这个笔力与情思,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会流于平淡乏味。
命题者更为突出的意图应该是希望学生能实题虚写,把“季节”虚化,对“季节”进行深一层地界定阐析和联想延伸。从人生的角度来看,每个人人生的不同时期就是不同的季节,不同人的人生也可以像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社会现象可能也隐喻着不同的季节,如“和谐社会是春天”之类的。还再进一步挖掘“季节”这个词的内涵,就会发现,“季节”表面是春秋代序、寒暑更替或者隐喻人自身的成长衰老,但也可以暗示着物质运动盈虚消涨、升降转化、和合分离、更替轮回的哲理信息。
12.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
立足本意,联系拓展:“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挖掘实体意义之外的现实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等来写。类似的题目还有如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中的“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13.题目:由“锈能吃铁”所想到的
分析特征,联系拓展:锈是铁原子在空气氧化而产生铁的变异,或者说是铁的病态。这司空见惯的小毛病之所以能将铁“吃掉”,就是因为人们对他的存在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于是小毛病为断扩大,天长日久,就把铁蚀掉了。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人的身上经常会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如果人不能或不敢正视这些“锈”,听不进批评意见,终将铸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锈能吃铁警示我们: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14.材料: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抓住关键词“爱坐前排”拓展联想,引申归纳。主旨: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春来草自青篇5:风雨人生_800字
天空有风吹过留下的信息,大地有雨落过留下的痕迹,彩虹则是风雨过后产生的美丽。
——题记
人生——需要困难
一颗种子,要经历重重阻隔和气候压力,才可以冲破厚土绽放生命:一块钢铁,要经历熊熊烈火的炽热和冰冷之水的急剧冷却,才可以拥有坚不可破的本质:一条河流,要经历蜿蜒曲折和狂风骤雨,才可以流入属于自己的大海。其实,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要战胜苦难
人生的开始与终止如“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般自然,长度虽有所不足,但却可以用宽度来弥补。人生如咖啡,入口的苦涩消逝后便是沁人心脾的甜香,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需要苦涩的奋斗和乐观的态度去换取。贝多芬背负着泰山般的痛苦,但他用汗水去创作,去改变,最终为他自己赢得了生命的“彩虹”:霍金被病魔吞噬了身躯,但他用心灵去看宇宙,去写宇宙,最终他为生命画上了彩色:卢梭被晚年的孤独寂寞困扰,但他用好的态度去看,去想,最终创下生命的不朽名篇。
人生——体会困难
大海如果没有巨浪的奔腾,就不会有雄浑:沙漠如果没有狂沙的飞舞,就不会有壮观:人生如果没有风雨的阻隔,就不会有“彩虹”。我们可以欣赏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的气节,可以体会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可以感叹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去”的豪迈,可以品味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可以追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更可以拥有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志得。我们要每时每刻记住,冰心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人生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不管人生给我们什么味,我们都应该一一尝试,我们绝对不能说“不”,我们要懂得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乐观,只要心在,梦想就在,只要志气在,任何困难都只是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水,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是勇敢、自信和乐观的一代。飞吧,让梦想的翅膀展翅翱翔!
春来草自青篇6: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
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
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
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
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
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这是一道情景式命题作文题。与直接的命题作文不同,这类作文题首先要读懂题目。这道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作文题和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材料部分,用两组句式提出了八个问题。前三句话运用选择句式,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对低垂的树枝,应该弯腰而过,不应该折断丢弃;对流浪狗,应该怜悯地避开,不应该一脚踢过去;上电梯时,应该谦抑地让人,不应该霸道地推人。接下来五个问句,“你会搀扶盲者一把吗?”这是一个是非问,不难回答。下面四句都是特指问,应该抓住“如何”“怎么”这些疑问代词来思考。提示语部分,三个“如何对待”规定了写作的方向,是思考的重点。同时,这三个“如何对待”分别与材料的八个问题对应,前边两个问题对应“自然”,中间三个问题对应“他人”,最后两个问题对应“自己”。题目是“举手投足之间”,这是命题作文。写作要求包括立意、文体和字数三个方面。有些考生跑题,就是因为没有读懂材料。?
其次是立意。题目的关键词“举手投足”是一个成语,即一举一动,正如材料里提到的一样,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生活小事,细节虽小,但要反映的主题要大,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小见大,也就是要涉及提示语所说的“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这些都涉及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要求“自定立意”,其实立意已定,考生只能在提示语的三者之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点或者几点作文,多了就谈不透彻。写作时一定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文章开口要小,挖掘要深。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对待自己”这句提示语还为一些高水平的学生留下了展示才能的空间,一般考生都没有涉及最后一个问题。?
再次是文体。在文体的选择方面,不仅写作要求没有限制,就是材料和命题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为考生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这也正是这道题人文性的体现。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和散文,还可以写诗歌,应该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文体。如果写记叙文和散文,就应该选择那些举手投足之间见精神、显素养的生活小事,挖掘出人物性格。如果写议论文,要从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揭示难能可贵的精神。不管选择什么文体,都应该在显眼处设文眼,定主脑,并不断强调。这样,写议论文,中心会更加突出,写记叙文和散文,主题会更加鲜明。?
总之,这道作文题简洁中有丰富,平常中有深刻,是一道富有诗意的作文题。材料从生活中来,“折枝”“让路”“系鞋带”这些小事,和考生走得很近,强调个人感悟,具有反思色彩,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容易点燃考生的写作激情。2008年社会热点很多,全国卷和很多省的高考作文题并不回避热点,而湖北卷却偏偏取材于“折枝”“让路”“系鞋带”这些小事,匠心独运,新人耳目。?
1.湖北试题的纵向比较?
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与往年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一改过去的半命题和自拟题目作文形式,今年为情境式命题作文。第二,作文的材料走向生活,让考生关注身边的事,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他人,关注自己。过去的作文题,无论是2007年的“母语”,2006年的以“三”为语素扩充词语拟题的半命题作文题,2005年取材于王国维《人间词话》“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命制的作文题,还是2004年的“镜子”,一直是在书斋里游走。一般来说,作为命题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从书本出发,这样的命题有书卷气,有文化底蕴,但过于理性,不能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这是一条命题的路,但不是太宽广。二是从生活出发,这样的命题把考生的注意力引向生活,写真事,抒真情,让考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是一条写作的金光大道。今年的湖北省作文命题应该是漂亮的转身,让人吃惊不小,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湖北高考命题已经成熟了,2008年的作文命题是一个标志。?
2.两种命题作文的横向比较?
从2008年全国和各省市的命题作文形式来看,有两种方式:一是纯命题作文,试题只有作文题和写作要求两个部分,如四川的“坚强”,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重庆的“生活在自然中”,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天津的“人之常情”,山东的“春来草自青”;一是情景式命题,试题由材料、提示语、作文题和写作要求四个部分组成,这类命题除了湖北卷外,还有上海的“他们”,江苏的“好奇心”。情景式命题作文和纯命题作文不同的是,纯命题作文没有材料限制,考生直接审题立意,而情景式命题作文必须关注材料,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如今年一位湖北考生写“如何对待自己”,写的是严于律己,与题目提供的材料无关,故内容判为三等。再如江苏题“好奇心”,材料指明了写作方向:“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应该写自己的生活;“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告诉考生要从思辨的角度思考,考生应该在“好奇心”与“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的关系方面做文章,不能脱离这些限制。还有上海题“他们”,必须关注材料,“他们”是与“我们”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人,考生必须由“他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情境式命题作文必须紧扣材料,和纯命题作文相比,情境式命题作文多了一层限制,如果作文抛开这些限制,就会判为离题。
春来草自青篇7:仰头_1200字
“草原现在真的成了荒原!”诗人裴多菲望着那眼前的一片荒芜,空虚袭其内心,穹庐之下,只剩下了那个孤单的身影和那片土……
难道这片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原,真的只能做一个光秃着头的老头吗?就在那凛冽的寒风中,独叹。
我在想象着,也仿佛在寻找着……不的,这片土不是单纯的土地,草原又怎么会变成荒原呢?我感觉到的是,土壤之下有生命在用那微弱的气息呼吸着,像刚出生的婴儿那般轻微。也许是风的呼啸,覆盖了那呼吸的声音,自然地,诗人也就听不到真正蕴含在脚下的生命。
她,是存在的,她在地下呼喊着:我的生命还存在着!
我来到了这片地上,站在她的上方,倾听她的故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她是草,尽管现在她只剩下细小的根尖。
她在诉说着……
今年的冬天悄悄地走来,没有一点声息。记得那是还在洋溢着夏天的繁茂时,转眼间,只发觉身体的变异。露出土层的身体渐渐枯黄起来,像那可怕的病毒一直在蔓延,就连周围的同伴也变得衰黄。我们努力地抗卫着,仰起头。我们奋力地挺腰,只是为了不被寒冬打垮……风以排山倒海之势把我们压弯了,那也是不得已的……我们不得不接受失败和打击。毕竟我们真的输了……寒风啊!是多么无情,从来不顾及我的一切,就如同现实中的逆境,它又怎么会告诉你它的到来,又怎么会给你有喘息的时间。我们的上体被镰刀似的风割去。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遭遇会接踵而至。看似温柔的冰雪女皇也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这大概就雪上加霜了吧。连野马也在我们头上狂奔,人也在我们头上践踏……我们的头上早已没有了
春来草自青篇8:写作指导: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
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过去的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无论是“触摸都市”中的“触摸”,还是“感受乡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即给“触摸”、“感受”补充状语。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三、扩展法。
例如湖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如何立意?命题人已经给了我们三个角度,我们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看哪一个认识深刻,哪一个手头有材料,我们就用哪一个。除此之外,还可以谈从全局把握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准;还可以谈在思想上先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才能搞清事实真相,从而做一个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等等。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四、变换角度法。
一些材料作文,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我们思路的角度。例如全国Ⅱ卷: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了这则材料,谁也知道游客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无知。如果知道幼龟是“侦察兵”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帮倒忙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都是典型。拿现在来说,许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只抱着为孩子未来着想的美好心愿,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许多地方领导,不懂市场不懂企业,只抱着船大才能抗风浪的观点,盲目要求企业一再扩张,结果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从成群的幼龟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只是绝对相信,才造成了被老鹰叼走的悲剧。这提示我们,要善于动脑思考,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见风就是风,听见雨就是雨,又怎么不会吃亏上当呢?
从老鹰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如果被游客赶走就不再前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够捕捉到幼龟了。它们不仅在游客走后又来了,而且还耐心等待,结果抓捕幼龟的机会就来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也是一种启示吗?
再如北京高考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子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自定角度,其实前三个学生所说的就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我们如果对其中的一个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手头还有材料,就不妨直接用一用。
这则材料还说明思维方式很重要,有了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这两个立意角度也不错。
再如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什么?材料中的八个例子,都小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透露了我们思想深处的秘密,这就是我们的修养、道德、文明程度。这么说来,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又怎么能不重视?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现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你说是不是呢?
八个例子,前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然,中间四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最后两个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自己。三种类型,三个思考角度,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我们去联想,去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五、关键词句把握法。
对材料作文来说,有时抓住了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或句子,也就能够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顺利确定作文立意。如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给的材料说的是什么呢?有两个句子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一是“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我们想一想,围绕这两条,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解放军救援的故事,国际救援队救援的故事,教师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故事,还有我们捐款、献血的故事等,都值得我们去写。这些故事,都可以写得生动感人,让人激动的落泪。如果写成议论文,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典型感人的事例,在叙述的时候要饱蘸浓烈的感情,争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
六、换位法。如江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导致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代拟书信,自然需要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写得贴切,写得逼真。以田鼠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感谢,感谢人类吃掉了自己的天敌,使自己得以迅速繁衍。要注意,写得越是情真意切,对人类的讽刺意味才愈大愈强。可用正反对比手法来写。写人类没有吃自己的天敌时自己的悲惨处境,写自己的天敌被人类吃光时自己的欢欣鼓舞。不妨用勾勒法,写得形象写得有趣。
以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人类的不理智。因为自己被吃掉,才有了今天这种田鼠泛滥横行的局面。还可以推断,总有一天,田鼠会代人将所有田里的粮食全部吃光,那个时候,人类悔悟也已经晚了。最后要劝人类深刻反省,认识到保护田鼠的天敌,就是保护自己。
平常写信,都是写给亲戚朋友,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在却是以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的口吻来写,我们想,一定能够写得别开生面,让人喜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着介绍这六种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实际应用时,往往是两种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只有如此,我们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顺利通过审题立意关,将作文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