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9篇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一:浅谈“尊重传统文化”_1500字
浅谈“尊重传统文化”
在中韩端午节相争韩国最终申遗成功后,举国感到忿忿不平,国人们纷纷指责韩国卑鄙,下贱,无耻,抄袭中国申遗项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国人能够反思自身呢?与其说是韩国抢走中国的端午节,不如说是国人自己扔掉它罢了。
其实,韩国申报成功并非是坏事,恰恰相反,还是件好事。何解?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是的,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那些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们打响了警钟;给以那在背后骂骂咧咧,指责韩国过错的无知国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件事件进行深刻反思。
时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中看见被岁月给尘封,被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掩盖的传统建筑,传统文艺,甚至传统习俗。面对灯红酒绿,层楼叠榭的摩天大楼,谁会甘愿住在那破旧,老土的四合院,窑洞,吊脚楼,过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谁还会对那传统的造物技术——简单粗糙的物件和纯手工高强度劳力而放弃学习更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从而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在眼球经济,泡沫经济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保留住中国的国粹——京剧……少之又少罢了。
今天,大多数80后,90后,00后不过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在一次小学生问卷调查中,有记者专门“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目,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填写了“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端午竟成为孩子们眼里最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学生们更愿意过圣诞节等洋节。“我最喜欢过圣诞节了,能收礼物和贺卡,大家还能一起玩,很开心。端午节就很平淡了,唯一盼头就是放假,就连吃粽子也是平时就能吃到。”某小学生回答说。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过圣诞节,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过于单调和严肃,都不如圣诞节般轻松有趣、充满幻想。
而当问到屈原是哪国人,是干什么的,学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离奇搞怪。而在几十年前,即使目不识丁的老人们都能谨记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对国家君王的忠贞,还有每年的划龙舟是为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包粽子扔进河里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节竟成为学生眼里最不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吃粽子竟是大多数学生们的唯一项目,端午节难道就将成为粽子节了吗?最后只能用吃粽子来苟且地维持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吗?
为何我们就不能够直视韩国申遗成功背后的默默付出呢?其实韩国端午节跟我国的端午节大相径庭,甚至起源和各种项目都无一相同。我们输就输在没有象韩国一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何其相似,与当今被我们骂骂咧咧的政府官员那样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说的冠冕堂皇,而实际做的却不尽如人意,其实我们又好到哪儿去呢?
不要让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同样,不要让传统文化过了许多年后只能成为我们脑海里仅存的模糊的记忆啊。韩国申遗端午节成功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们骂骂咧咧之后逐渐淡忘,消失。我们应该进行深刻反思,毕竟这件事不仅折射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还反映深藏在我们骨子里对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媚外的劣根品性。
高二:d调e点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二:节日乱弹_1000字
大节、小节、洋节、土节……当今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已被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节日瓜分殆尽,想找出平凡平静的一天都是难事。有人说这无可厚非,节日多了喜庆。还有人说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云云。
然而在我们中国,节日之我所见,一些几乎已丧失了其传统或实际的意义,还有一些,则是在无意义地过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们纪念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然而现在的端午,多数人只为图个包粽子和吃粽子的爽快,以及凑个看赛龙舟的热闹。有几个人能真正静下心来,虔诚地去吊祭,或至少在心里缅怀一下屈原他老人家呢?太少了,这很让人无奈。再说“五一国际劳动节”,字典里对它的解释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而我所度过的“五一”,除了火车、汽车站那些迎接客运高峰的司乘、服务人员外,从其他地方,我再难找出团结和战斗的迹象来,这真有愧于这个节日的名称了。还有就是“十一”国庆节,它同“五一”一样的是,一般都有七天的假期。长假当然比国庆本身更能调动人们的过节情绪了,所以往往此时,人们趁机出行旅游,商家趁机打折促销,企事业单位便在大门口立上一块用过好几年的“欢度国庆”的牌子了事,窝在家里的人也都沉浸在忙里偷闲的喜悦中,丝毫不屑看一眼各电视台形式主义的晚会节目。哀哉!
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也已悄然深入我们东方人心,甚至应该说是明目张胆地深入东方人心,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等。但最突出的要数西方的春节圣诞节了,如今过圣诞已蔚然成“疯”,大有超越我们自己的春节之势。12月25日的圣诞节,往往在11月底就能超前呈现出气象来。(我想西方人会说了:“我们还不急,你们东方人急什么?!”)各个商场、店面,无一不打上“圣诞”的幌子招揽生意,路边拔棵冬青或买盆假树盆景就能放在门口当圣诞树,导购们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只要穿戴上红衣帽粘上白胡子就是圣诞老人。青少年们更是热情洋溢,娱乐场所人满为患,各类PARTY充斥其间,抓紧年末最后时段为拉动我国GDP增长做份贡献……我不禁要发自肺腑地问我们的民族:我们有多少人对圣诞了解透彻?我们有多少人是基督信徒?我们有多少人需要不纪念屈原而去纪念耶稣?我们庆祝这样的节日的实际意义又是什么??
这世上本没有节日,过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节日。既然这些节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就必然赋予了我们特殊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该过出各个节日的文化色彩和传统特色,不盲从西方,不人云亦云,不扭曲节日的意义,尊重五千年历史,承继中华传统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多姿多彩!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三:冬至_650字
当雪花飘落在寂静无声的大地上,你是否已经感觉到,一个纯净的冬季已经来临?或许大多数人只是嫌冬天把火热的激情带走,而搬来了寒风和飘雪。但是,谁又注意过冬日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呢?
冬至,在我们眼中,或许只是一个在地理书上记过的日子,一个平淡的12月22日。但是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先们对这一天却极为重视。
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人们认为:冬至过去,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日,应该庆祝。许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都有“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许多动物的形象,放入蒸笼,蒸好后将其放在祖祠的牌位前,以示祭祀。祭祀之后,亲戚们还要一同举杯畅饮,联络感情,称为“食祖”。
但是,冬至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没有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下来,尤其在今天,冬至可以说是无影无踪了。而在上文中提到地“九层糕”也只能在史料中才能看见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心。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一直被人们高度重视:从除夕春节,到元宵清明端午节,再到七夕重阳,冬至,每个节日都有着各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着改革中的中国,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节日也受到了外国洋节的猛烈冲击,正一步步走向社会的边缘。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节日,而春节,冬至一类的节日正在淡出年轻人的视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寻找冬至,寻找的不仅仅是冬至这个节日,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每个人时刻铭记着句话,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脉才不会中断。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四:名优产品,让民忧_550字
中秋节到了,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名优月饼,也竞相“出世”。各种菠萝味、草莓味、哈密瓜味的豆沙月饼,也再次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让人叹为观止。口味如何?拆开包装纸,咬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但它们的身价也非同一般,让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买焉
随着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涨,月饼的价格也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潮水,一涨再涨。但有些人为了面子,也为了所谓的“礼仪”,总是顺从行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难道过中秋节就是为了面子,为了所谓的“礼仪”,我无从知道。
中秋节自古就有,来源也中所纷纭,为此也就有了流传至今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古人对中秋节十分看重,把它尊称为“中国第二大节日”,也把它称为“团圆节”,因此过节时一家人坐到一起吃月饼,赏月也就非常盛行了。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范围的扩大,人们红红火火迎洋节,冷冷清清过传统节。
“节分端午味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时人们为了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所设立的,那一天,人们,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粽子,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普通节日食品,但近几年来粽子“摇身一变”,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它的馅也由原来的糯米,转变成了现在的鸡肉,猪肉……让人垂涎欲滴。粽子的包装也由以前单一的竹叶,变成了现在的“穿金戴银”,使选购者眼花缭乱。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五:2018山东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作文素材 _15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作文涉及到网络与情感、虚拟与真实、道德绑架与情感绑架等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对道德品质的呼唤,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材料中所反映的一些人在母亲节刷屏来晒孝顺的现象,确实值得反思。孝,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从正面立意:感恩母亲,让爱刷屏又何妨。母爱虽然是私事,却并非不能公开表达。固然有作秀成分,但不能否认真诚。甚至“往大了说,这还可以逐渐改变国民性格,打开人们的心扉,让人变得更加直率乐观,而不总是那么含蓄阴柔”。“只要自己开心,让母亲高兴,刷刷屏又何妨?”对许多网友来说,更实际的问题是:与父母身处两地,并不能岁时陪伴在父母身边,在母亲节这天发一条朋友圈祝福母亲,更多是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无奈。而朋友圈祝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节日,引起重视。
从反面立意:比起隔空祝福,付诸陪伴的行动才更实在。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对于一些年纪稍长、并不使用微信的父母来说,发在朋友圈的祝福和感激等于不存在。朋友圈、微信、QQ空间“晒妈”引起不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万年不变的“情感绑架”:转发。各种段子、文章包含的“情感绑架”色彩,好像不转不晒就是不对。感恩不止母亲节老龄化社会亟需加强亲情教育。在庆祝母亲节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发出疑问:尽孝,只有母亲节才热闹吗?
精选素材
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
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忌浸染作秀风气。近年来,报端常现误读“母亲节”的新闻,比如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明德小学100名学生相聚在校园,通过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迎接“母亲节”的到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集体下跪,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再如武汉市不少中小学甚至大学给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如给母亲送花、洗脚,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但尤其不要生硬地把母亲节演变为“洗脚节”、“下跪节”等。对母亲感恩,又何必非选择某一天来洗脚和下跪呢?感恩母亲,应当把每天都当成母亲节来对待,亲切自然地去关爱母亲,去表达情感,去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子女最真挚的情怀。
母亲节煽情一些又何妨
尽管一些好事者努力把母亲节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联系在一起,但毋庸讳言,母亲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洋节”,且从一开始,就是被商家作为促销手段引进的。商家从这个节日中嗅到了商机,早早打出“母亲节套餐”、“母亲节促销”的动人幌子;媒体上、网络上不约而同(其实不妨说是“约而同”)涌出成批面目仿佛的“二十四孝”式故事、段子,煽情催泪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吸附着眼球、广告。
对此,一些人呼吁,让母亲节“去商业化”,恢复亲情节日的本来面目,然而母亲节成为公共节日的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母亲节的母亲”,商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权为母亲节赋予自己所喜欢的任何定义——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那些无伤大雅、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围的花朵、礼物和祝福,哪怕掺一点点假,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关系?作为母亲,难道不会笑着接纳儿女们所回馈的一切吗?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节日习惯”,也未尝不能给“自家的母亲节”添色。
适用角度:孝道、感恩、亲情、道德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六:传统节日之我见_900字
又要过年了。
过年?过年干什么?
吃饭:大鱼大肉你家我家吃得个个看见油腻的东西就倒胃口;打牌:这一桌那一桌打个昏天暗地;送礼:你送我我再送你礼尚往来捞着便宜的家里就成了商场;看电视:一边看还一边感叹春节联欢晚会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说得直白一点就叫——俗气!
我们过年,到底得了什么“好”呢?
其它传统节日也不见得多受欢迎,什么汤圆粽子月饼上坟烧香,除了几个全是白头发或已经长出了白头发的外,年轻人谁对这个感兴趣!而白领们呢,大多就干脆不过那“折腾节”,呆在写字楼里心静如水地赚加班工资。
的确,还是白领小资们算得精,这年不过也罢,一年到头总有补偿: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这些“洋”节日多的是,还怕没乐的?!让他们取代我们国家流传下来的那些“节”,似乎更有情趣,更有格调。
不信你看,每年二月十四日一到,花店里老板的脸就乐得跟那红玫瑰似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情人节小礼物时下也极为走俏……相反,什么棕子、汤圆、月饼,倒是让调查各种劣质食品的记者赚足了外快。
于是,一些抵抗“洋节日”,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七:永远的中国,永远的中国文化_1200字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
2005年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彷徨,自此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文化是否开始丧失活力?中国青少年淡忘民族文化,中国像是被这个世界同化了似的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焦虑不安。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刻在了没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传统的彷徨绝不是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对自己有信心,对中国文化有信心。这种千年积淀早已被狠狠的敲进我们的骨髓里,融进了我们的灵魂中,化作我们的血肉,并不断地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义诚信”,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化作了广泛的道德和内心的品格。这绝不是一两句时尚评论、一两卷美国胶卷就能掩盖的。其实,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文化在我们幼时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心中。
同时,中国文化在不停地发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新的内涵。其实,我们看到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就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走,随着朝代的更迭,我们也有了自己富有历史层累性的中国文化之路。像文学形式从诗经到律诗再到词到曲。这是什么?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时尚!
我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寻求突破。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进步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时尚新的富有个性的中国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所熟悉的周杰伦,他做为一个天才歌手,一个时尚名人。在音乐方面,他应当可以代表一种时尚潮流。于是,我们听到许多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如青花瓷,兰亭序等诸多歌曲。这样的歌曲恰恰是对古老中国诗词歌赋的继承、延续,是这种略显忧伤却沁人心脾的悠扬曲调的千年跨越。这些流行歌儿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清雅的江南小城,是隽秀的行书。这些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吗?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文化的延伸,中国文化把世界织成锦缎,上面绣着中国古老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图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其本身的发展,都应使我们欣喜。我们都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当然,民族文化绝不是落后的文化,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永不中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历史的层累性这就像岩层一样,下面的岩石的沉积,为上层岩石的形成孕育土壤。只有珍视并保护中国古老且优秀的文化,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吐纳白代!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八: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_750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热热闹闹的端午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喜气洋洋的春节了,在这个长长的节日里,人们除旧迎新、走亲访友,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都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在除夕来临前,爷爷奶奶早早的就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妈妈也买了各种年货,从除夕的白天开始就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也拿出了一份神秘礼物,那就是一副我自己写的春联:一路顺风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羊年大吉。我迅速地摘下去年的春联,清理干净后,再小心翼翼地贴上了我的得意之作,顿时家里又增添了几分过春节的气氛。爷爷看着不住地点头,夸奖我说:“不错啊,比去年进步很多呀!”
除夕之夜,一盘盘可口美味的菜肴端上餐桌,我们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天不管有多忙,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年夜饭,奶奶又忙活起来,准备年初一的早餐——酒酿汤圆,那可是我的最爱呢!而妈妈开始收拾碗筷、清理垃圾,因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倒垃圾的,因为那象征着财富。今年,我决定和家人一起守岁,我们一边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边嗑瓜子说笑话。很快,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赶走了恶兽“年”,迎来了农历羊年。
大年初一,晴空万里,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今天是相互拜年,问候的日子,我吃完汤圆,就向长辈们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也会给我压岁钱,祝愿我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她象征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充满着积极向上的能量。
四年级:昕莲心
洋节与传统节日议论文篇九:我与传统节日_700字
传统节日,洋溢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清秀,散发了浓浓的详情,也陪伴着小小的我快乐成长。
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想必大部分孩子也是如此。
春节的第一天,我早早的起床了,在这大喜的日子里,还有谁回去睡懒觉呢?大清早的,我连忙穿上新衣服来到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面前,先磕头,再委婉地、甜言蜜语地、恭恭敬敬地拿压岁钱;亲戚朋友来了,虽说不用磕头,但也会说几句问候的、祝福的话,然后收上几百几十的压岁钱,摸着自己鼓鼓囔囔的口袋,有一种当上大富翁的优越感。不仅如此,过年还可以大吃大喝一顿,再放些鞭炮,之后的日子里也有钱可以买零食,玩具了。
说起放炮来,那可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呀!先说鞭炮吧,那“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大如洪钟,让人听的是又激动、又兴奋、热血沸腾地;还有一种炮,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玩过,那就是摔炮,薄薄的纸,有红有黄还有白,里面包着满满一堆的火药、石头、石灰,把它扔在地上“啪”一声,清脆而明亮。有些爱搞恶作剧的小朋友常常买上一大盒摔炮,把它们摆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地雷阵,这样如此要是有些不知情的人们路过这里,地雷阵就会爆炸,把可怜的人吓个半死,而“犯罪嫌疑人”还在那里捂嘴偷笑哩;还有一种就是女孩子非常喜欢的电光花,一根细铁丝,上面是灰灰的棒子,用打火机点着顶头,用手捏着最下面,就会放射出金黄色的小火光,像一个小太阳,十分可爱……虽说它们很危险,但是有了他们,我们过春节才不会单一、枯燥。
传统节日还有元旦、端午、七夕等等,它们让人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让人怀念开心无比的童年,陪伴每个人快乐成长,传统旧日,我们的节日,我会用眼记住它,怀念它,赞颂它!
中华路小学六年级:郑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