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报告8篇

时间:2018-10-08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报社实习报告一:报社毕业实习报告

这次认识实习主要是去了博大企业集团以及解放日报集团旗下的《新闻报》。
我们先是去了博大企业集团,博大企业集团是一家多元化投资的公司,包括数个子公司和分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石材,核心公司为金博石材建设有限公司。公司的办公楼从外面看就好像是用一整块大石头雕成的,大门旁边的公司名称“博大集团”也是刻在石头上的,公司里的桌子、墙壁装饰画、垃圾箱等也都是石头做的,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公司的特征。我们先是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开了个会,看了一段介绍公司的视频,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然后由公司的负责人领我们参观了一下公司的各个部门,大体的了解了一下公司。
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们被分到不同的部门进行实习。我和其他六个人被分到了上海卡丝通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博大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帮助他们做一些文案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司内部的工作氛围,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都是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的,感觉紧张有序。同时也更深入的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公司以“博大精深,博爱天下”为经营理念,在公司的会议室及办公室的墙上随处可见的“假如我们是羚羊,停下脚步我们就会被狮子吃掉;假如我们是狮子,停下脚步我们就会被饿死”的警示语更是记在每个员工的心里。他们公司的内部报纸《博大报》也是办的非常出色,而且里面特别注重对员工的关怀,每期上面都会有刊有近期过生日的员工名单以及其他员工对他们的祝福。
结束了在博大企业集团的实习后,我们又去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公司负责人领我们参观了解放日报旗下的《新闻晨报》。我们先是在楼下参观了他们的排版过程,发现他们排版时使用的也是方正飞腾排版系统,但是排版人员使用的都极其熟练,用的基本上都是快捷键,我们虽然也学过方正飞腾排版系统,但是看他们排版的时候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图文速度飞快的变换着,根本就看不清楚他们做了什么,就好像自己完全没有没有学过这软件一样。
看完了排版后上楼参观了他们的新闻部以及编辑部。他们的新闻部划分为时政新闻部、民生新闻部、国际新闻部、理财新闻部、社区新闻部、教育新闻部、视觉新闻部、环境新闻部、国内新闻部、评论研究部、社会新闻部、互动新闻部、体育新闻部、文艺部、周刊部等非常细化的部门。编辑部主要划分为上海编辑部(主要负责上海方面的新闻的编辑)、要闻编辑部(主要负责头版及前面几版的新闻编辑)、图片制作中心等部门。在行政管理上他们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工作上他们又是相互配合的。
参观完以后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负责人倪主任又给我们大体介绍了一下解放日报集团的情况,然后就是大家提问了。在倪主任的介绍中,有几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新闻晨报》的定位是思路走在大家的前面;第二,《新闻晨报》不是通过扩大发行量来赢取利润,而是通过控制发行量追求精确发行,吸引精确投放的广告商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次实习最主要的收获,第一是对公司和报社都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以前对企业、对报社的了解都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般就是书本上学的知识,或者是根据在网上或电视报纸上看到的部分报道来做的想象。这次实习是我第一次进入到一个企业和报社的内部去看他们怎么样工作,怎么样与同事之间相处,感觉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是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想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可以从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环境,也曾在在网上、课堂上看到听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以及解答,但自己却只能是凭着这些来想像。而这次实习终于让我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未来有可能会面临的工作环境,我想这是读再多的书也不能得到的结果吧。
另外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意识到了很多平常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例一,在博大的时候,有一个姐姐问我们“你们谁的平面比较好?会使用photoshop等软件?”我一听就愣了,这个photoshop吧,要说不会,我们可是专门学过的;要说会吧,我也就会一点儿简单的操作,如果说人家让我做个什么效果而我又不会做的话,多难看啊,人家心里很有可能想“你不是说会吗,怎么又不会了呢?”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结果就给碰上了。唉,今后一定要学好软件,到时候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会!”
例二,还是在博大的时候,发展中心的人让我们帮忙想一个珠宝的创意,就是给一件已经做好的珠宝起一个名字。平时感觉自己读了挺多的书的,但是那时候却搜肠刮肚,抓耳挠腮都想不出一个好的来,连个比较恰当的都想不出来,还是学编辑做文字的呢,真是感觉好羞愧啊,突然之间真真切切的领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含义,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所以呢,得出结论:第一,一定要多读书,无论是什么时候。唉,其实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人都给我们强调,但自己领悟来的真的是跟别人和你说的不一样啊!第二,要读活书。书本知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差距只能通过实践去弥补,光说不做,说得再好听也没用。
关于这次实习,去解放日报那块儿感觉非常好。不过整体时间安排上感觉有点儿不太合理,在公司里有时候是闲着的,可能是由于距离上海太远导致准备不是非常充分造成的吧。建议下次实习时尽量多联系几个点,使同学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报社实习报告二:电视台实习报告

我们学院要求学生暑期开始实习,可是笨鸟先飞、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使我五月份就开始张罗联系实习单位,直到九月份结束实习任务,先后在两家单位实习。如今细说从头,确有一番感叹。一、报社实习辛酸史——大学生是个蚂蚁吗?五月份起,我便不放过任何实习的信息和机会,通过bbs上得知某报社正招收实习生,该报社是从属于xx报业集团,为xx日报的子报,往年暑期均会策划举办大规模的夏令营活动。我自认从小有几分笔上功夫,便带看发表过的一大叠作品去应聘了。可是该报社并没有翻阅我的作品,只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便同意接收我为其编辑部实习生了。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却让我无时不刻不想打退堂鼓。办公室遭遇辱骂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便有一个负责网页的男的过来问我:“你是xx人?”我报以一笑,回答是。没想到他用不屑的语气说到:“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xx人,你们xx人都虚伪、自私、浮夸、不讲信用;xx这个城市也真的很烂,那么好的地域条件都被你们xx人搞得乌烟瘴气……”这一连珠炮似的对我家乡的攻击,使我完全呆愣了,我完全没有预想到会遇到这种诽谤。等我缓过神来想辩驳几句时,他又挑衅地问:“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公关。“那么多专业都不学,偏偏学公关。这是什么烂专业?……”我试图以我的专业知识来纠正他的错误观点,可是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一切正统的理论都被个遍。我只好不做声了,期待他发完谬论赶快闭嘴。而更让我前所为见的是一种奇特的办公室景观:除了我和他,办公室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只是任凭那种叫嚣和辱骂充斥在空气中——一种冷漠的事不关己的空气。或许这是世态。仅仅是第一天,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人身攻击,已经使我对报社视为畏途了。现在细想,自己缺乏一种泰然,那种公关口才课上陈大海老师所言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技巧,那种“走自己的路,让继续咆哮”的练达。感谢这的辱骂,给我以心理素质的猛烈锤炼。·标准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格式 ·工作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煤矿实习报告 ·装饰公司实习报告 ·汽车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 ·出纳实习报告 ·室内设计实习报告
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可是却被别人认为你展现的都是垃圾,我应该作何感想呢?为了让主编更好的发现我的才干,以安排适合的任务给我,我将我所有的作品装箴了一下,洋洋洒洒近几十篇,必恭必敬地递到主编桌前。主编接过说了一句:“好,有时间我会看的。”便随手丢在了桌子的一角,继续他的工作。几天后,有一责编说要看我的作品,我便请主编拿出来让我带过去,他眼睛也不看我一眼就说:“我忘记放哪里了!”因为情急,我说道:“您找一下好吗?一定在您这里的。”他答道:“或许我丢掉了,如果我每样东西都保留,我的桌子上的垃圾便堆积如山。”因为年轻气盛,我冲口而出道:“可是我的作品不是垃圾!”或许在这一刻,我得罪了主编大人了。得意之作被称为垃圾,我的自尊严重受损了。只能这样解释:即便你在校园自我感觉良好,出到社会你只是一颗空气中的尘埃,人家一口气便把你吹落了。称赞我才华横溢的人跳槽了每天到报社的工作便是贴信封、打电话、端茶倒水。不过我安慰自己,年轻人多干一点是不会吃亏的。可是我仍有点怀才不遇之感,希望有机会让我发挥自己在文字编辑方面上的才能,毕竟我已经做过很多年的编辑了。终于,报社来了一位前辈,他就是原《xx》杂志的编辑,国内小有名气的小说家王海椿。他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赞不绝口,甚至用“才华横溢”来形容我,他鼓励我多创作,他会提供机会让我发表文章,或者让我参与正式的编辑工作。我受到莫大的鼓舞,以为我已经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了。谁知道,过不了两天,我上班的时候听说他跳槽了!去了河南《xx》杂志社了。我又一次和机会失之交臂。我又每天过着贴信封。打电话的打杂生活。记得李老师在上新闻写作课时,在联系孙志刚事件时候说道:“大学生只是个蚂蚁。”当代大学生确实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了,而象乎其微的妈蚁。孙志刚是一只丧失了生命权的蚂蚁,而我即使是蚂蚁,也要作一只抗争不息的蚂蚁——蚂蚁会有它的价值的。二、进发电视台“我会做文案”能进去电视台实习,要感谢我的一位朋友。当初她告诉我xx电视台某个新的娱乐节目正在找大学生作主持人,她推荐我去尝试。于是我便去了,我们学校的很多风云人物都参与了这个竞争,包括珠海冠军xx、校辩论队队员xx、xx等同学。我不求入选,只求有机会和这些优秀人才交流一番,开拓视野。通过试镜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核,剧组人员给我的评价是:“形象好,谈吐得体,不足之处是略显柔弱。”趁着他们对我印象还可以,我便大胆提出我要到这个剧组实习的愿望,我说:“我懂策划,文笔好,会做文案”,居然-拍即合。后来,我们这些大学生均无缘作主持人,因为最后选定了-个专业主持了。但是,只有我得到了到电视台实习的机会。作电视媒体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关媒体工作者的素质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仅从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经历,我自己最深的体会只有一点: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老话,但经久不衰。作电视媒体这一行,饿着肚子加班是家用便饭,熬夜写方案策划就是夜宵。七八月拍外景要顶着猛阳,冒着酷暑。才几天功夫,我这副“弱柳扶风”的骨架便招架不住,叫苦连连,几乎到了形容憔悴、垂垂老矣的地步。后悔自己没有趁年轻时候锻炼锻炼。我是剧组里最年轻的,可是却是最易疲倦的。敬业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绞尽脑汁出来的上百个策划方案,只会被选中一个。而为了这个方案你会搞到心力交瘁。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状态,还是另寻高就吧。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报社实习报告三:编辑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打开视野,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XX年年11月17号开始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通过实习以了解社会、了解新闻业的情况、提高从事技能、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走向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二、实习内容
  在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采访、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此外,在闲暇时间还会帮办公室里的人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为订购报纸的苍梧晚报小记者们开发票、整理小记者纪念品等。
  三、实习总结
  (一)基本概况
  我这次的实习单位是苍梧晚报教育专题部。这个部门的工作量并不大,每周四出一期教育周刊。部门内共有七位工作人员,王主任是我们办公室的主编,同时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实习期间我们的活动和任务都是由他来安排。
  (二)成绩和教训
  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在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我发表了两篇文章,参加了几次采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记得第一次随记者采访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访,虽然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但一直没有实际采访的机会。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采访地点,王主任向学校领导做了简单介绍,说到我时,他说这是我们报社的实习记者。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别人已把我当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个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访大概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回来后王主任让我写篇简讯。虽然简讯对我这名大二学生来说是小事,但当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就连最基本的地点也写错了。王主任说别看简讯简单,但想写好也不容易,它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要求要精确,不能出现错误。做新闻,语言一定要严禁。还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随手记下你看到的东西。
  实习期间也有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其中一次王主任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每个人去一所学校采访。采、编、写全过程都是自主安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实力的机会。此次采访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访中语言不够流畅,也许是前期准备不足的缘故吧,访问起来问题之间衔接不好。其次,对采访的进度难以把握,不能及时将被采访者的思想锁定在预设问题上。对于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采访还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我还参加了几次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对排版的要求很严格。一般一个版面要有三幅图片,这也是他们俗称的“三足鼎立”。这样才能撑起一个版面。版面不能太挤,这样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则会让人觉得没内容。
  校对工作是一项细活,校对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报纸上出现的每一处错误。
  在实习中我得出了如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1、要勤学勤问,要胆大心细。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敢于向记者老师询问。
  2、要多注意和记者老师的关系,特别是相处得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
  3、自己要多关心和学习报社的一些评报,我每天都会去看报社内部的评报栏,这样能学到很多东西。
  4、采访之前要自己准备好采访需要提问哪一些问题,这样到了那边才不会慌张。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采访还尽量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这样回到报社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得详细,写得客观真实。
  (三)心得体会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从一个年轻莽撞的在校生变成一个成熟的实习生。从一个连路都害羞问而宁愿多走一点的人成长为一个胆大心细,遇事成熟稳重的人。实习不但让我增长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锻炼了自己的新闻素养,更是增长了自己的见闻,锻炼了自我。在新闻的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提高。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才是最深刻,也最能指导自己前进的经验。实习时间虽然短,但它是十分有意义也十分充实的。

报社实习报告四:电台实习报告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大连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我参与制作的节目有: 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 1采访球迷《大话球迷》主持竞男XX年10月6日 2采访张越《体育快讯》主持竞男XX年10月12日 3人物介绍阎松,实德官员《感动XX实德专访》主持竞男,甲闯XX年11月22日 4人物介绍马帅,权磊《感动XX实德专访》主持竞男XX年11月23日 5《感动XX实德专访》片花及节目宣传文案 6人物介绍赵旭日,朱挺《感动XX实德专访》主持万生XX年11月24日 7人物介绍季明义《感动XX实德专访》主持甲闯XX年11月26日 8人物介绍翟彦鹏《感动XX实德专访》主持甲闯XX年11月29日 9《球迷访谈录》评述大连实德队主教练福拉多XX年12月5日 《105.7文化广场》文化生活访谈类节目之 1《一位爱唱歌的老大妈》采访孙玉香XX年10月10日 2《大连的歌星》采访文体台客串主持文扬XX年10月15日 3《大连艺人的故事》采访盲人刘立生的艺术之路XX年20日 4《老教授合唱团的故事》采访大工老年人合唱团XX年10月25日 5《笑韩看师傅排戏》采访陈寒柏徒弟XX年11月30日 6《张健贤的口片艺术》XX年12月5日 7《卖奶工的快乐》XX年12月10日 《新教育时空》 《山里的孩子还好吗?——庄河之行系列节目》采访庄河5中校长XX年9月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半岛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由于有过在半岛实习的经验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来到电台,但是电台的人都很忙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有的时候给我安排好了一点工作后,就让我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们告诉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来,有事的时候就给你打电话,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开始着急了,按照这样发展我的实习将不会有什么收获,我还要考研,如果继续这样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不可能完成实习的要求,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实习,所以我主动找到了张云杰老师,和她谈了我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我开始主动的找机会做事,我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提出从体育类节目开始锻炼,所以我开始在《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这个栏目工作,主要负责体育新闻的搜集编辑和要采访的人物事件的资料搜集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把在网上摘下的体育新闻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成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练习的内容。练习了近一个多月,电台的人也没有给我机会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记者选的新闻,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没有下文。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什么回报。我是不是不应该在继续下去?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报社实习报告五: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实习报告

在暑假期间,我没有待在家里,而是走上社会,学习更多的社会经验,这是在学校里无法得到锻炼的机会,我想这是一直以来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吧。现在的我已经对社会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了,不过这些还是不够的,这些都是需要不断的发展之后得到的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够做的更好!
提笔间,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感触万千。说实话,在电视台学习、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学到了不少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也学到了许多生活、社会经历:怎样做人、怎样工作、怎样与人相处等等;但最让自己钦佩和受用的是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一天踏进株洲电视台《触点》栏目办公室的门时,我对这个节目还一无所知,从何学起都不知道。也由于一些手续上的问题,原本打算学编辑的我因进不去编辑房而在办公室足足坐了一天。然后接下来的一星期,每天按时来电视台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对怀着信心来求知的我打击很大。有时像上课点名似的在办公室打了个转就回家,人际关系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后来,通过心情的调整,觉得自己不能把实习当做好玩,这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前途问题,于是主动找栏目的记者说话,希望能带自己出去采访。既然不能做后期,就先做好前期吧。然后,有了第一次外出采访的经历。之后的一星期就跟着记者出去采访了。每天积极地行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仅仅是记者出去采访你就跟出去一下、看一下,而是在去采访之前,尽量了解采访事件的信息,构思接下来的采访与拍摄,采访回来后,要写稿,跟着记者去编片,这里的每一项行动都要求你自己积极争取,因为对于记者而言,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很紧,你要大胆争取参与这里面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地锻炼到采、编、写能力。
后期制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到了栏目的编辑室,因为里面只有一套设备供编辑使用,所以我只能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果然专业的老师就是不同,对镜头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剪辑技巧上,画面剪得流畅,专题片艺术性强,蒙太奇用得巧。在操机水平上,速度快,非常熟练。以前在学校花两天时间编一个十分钟的片子,我就自鸣得意。在这呆了一个星期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和无知。我还领悟到编辑人员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而且个人修养上也要过关。一是要细心和耐心,把时间精确到帧;二是心态要好,避急躁,能够应对稿件的突然调整。欢迎访问www .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付出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历练,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丰富的色彩。
第一把钥匙: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制作《音乐不断歌友会》节目的时候,有几个镜头总觉得感觉不对,我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晚辈,我只是用观众的角度提醒一下,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也没有人觉得我只是个毛头小孩就不理不睬。
第二把钥匙:沟通
人与人之间要用心去沟通,其实你会发现你们也没有什么不同。
第三把钥匙:激情与耐心
刚进节目组的时候,汪涵大哥就对我说了一句话:“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而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不同的东西,却能撞出最美的火花。
节目组的一位新闻出身的导演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100%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150%的精力。
这一次实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工作都是有它的困难的,没有一种工作时非常好做的,只有努力才会做好工作,这是最起码的,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的,因为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我会一直进步,直到最后的成功!

报社实习报告六:学前教育实习总结

  来到xxxx幼儿园两个星期了,甜苦辣样样都有品尝到,可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这并非是在作诗.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不是吗?那些祖国的花朵,在我们的培育下,有了自己的花期和芬芳,那些被扭曲的灵魂重新得以塑造,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和甜蜜吗?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在半年的见习生活里进步很大。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我们的国家将会面临科技上的新挑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在教育上领先一步,谁就拥有辉煌的明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知道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少年儿童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识。
  第一次接触幼儿园的工作,我既新奇又繁忙。和小朋友在一起是开心的,他们的聪明可爱深深的感染了我,内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越来越强烈,同时也感到了沉沉的责任。在踏入解放军报社幼儿园之前,我的脑海里的幼儿园,就是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学习简单的知识的场所。可当我真正踏入这工作当中实践时,我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这个任务在活动中制定不同的目标,大大丰富和满足了幼儿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儿在从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
  记得,有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有个小朋友想上厕所,我赶紧请他回教室卫生间,可他偏要固执地在一棵小树旁小便,我见他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便不由分说地批评他不讲卫生,行为很不文明。起初,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而后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这个树太小了,我给它施施肥,让他快快长大!”看着他那天真无邪的脸蛋,我无言以答,内疚占据了我的心。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我不断地揣磨着这句话,细细领会其中涵义。如今的我,脑海中还不时地记起高尔基的话语。一句话普普通通、简简单单话,却包涵着许多育儿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让我受益无穷。
  在实习中,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让我难忘,有机会我会去看望你们的,我也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老师谢谢您们。

报社实习报告七:女大学生实习日记连载(一)

来自网络的热文,首先感谢原作者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而有趣味的实习日记,也感谢你的阅读,祝愿你实习愉快
女大学生实习日记(2)  12月1日   实习第一天 天气:雨转晴今天,摸索到了X报社的总编办,找到了老师介绍的那个学姐。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和情况说明,并出示了系里开据的实习证明之后,学姐给我办了一张实习记者证,然后把我领到新闻采编部。学姐和主任经过短暂交流,主任给我指派了一名记者,让我以后就跟着他实习。带我的记者年纪看起来不大,估计也就比我大四五岁的样子。他很平静的接受了我,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客套的寒暄,他只是给了我几份报纸让我找一个没人坐的位置去坐着看就继续忙手头的事情了。于是我也没有多话地照着做了!记得当我走进报社的那一瞬间,没有一个人抬头大家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着。也许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校园,第一次实习;但是对他们来说我是第1001个实习生,实习结束以后就会离去。和以往一样这回也没有任何特点和新意。本来我以为,报社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热情洋溢的,彼此之间都是友善和睦的。不过从现实来看似乎不是这样。我进入报社后没有一个人主动和我说话,没有一个人对我的到来感到好奇,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该干什么,要做什么。大家就象没有事情发生一样。实习第一天,除了知道了报社的内部模样(准确地说是知道了新闻采编部的模样,因为其他楼层我也没有到过),其他一无所获。“也许明天就好了!也许和大家熟悉了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我自我安慰道。实习第一天,除了看报纸,我没有任何收获!
女大学生实习日记(2) 12月2日     实习第二天 天气:晴记得昨天离开报社的时候,带我的记者跟我说明天有一场调研活动,他要去采访。不过后来他又加了一句,“不过也挺无聊的,你要是没有时间就可以不要来了!”我很好奇地问“调研是什么啊?都要干些什么啊?”记者笑着回答:“调研就是调研啊!”(“有答等于没答!”我心想。)最后,我还是回答我要去。因为如果不去我又只能在报社里面看报纸,那将更没有收获。如果我是为了看报纸的话,那么我在学校的阅览室就可以看了。何必要这么和自己过不去:每天早上6点就从温暖的被窝中挣扎着起床,收拾打扮好后赶第一班车到市区,然后再转一趟车到报社去。要看报纸,我干嘛要这么舟车劳顿呢?所以,所以我坚持要一同前往!早上,当我站在市政府的大门口,看到电视台的记者,我还是很迷糊,还是想不明白“调研”是个什么东东。我甚至有点紧张“不会是要开会吧?天哪,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超过1个小时了!”恐惧,恐惧,恐惧一阵阵地向我袭来……。后来,有一辆面包车停了下来,接着大家都钻进去。我暗暗松了口起,应该不是要开会,好象是要去什么地方。当我准备上车时,坐在车头的记者用手指了指我,对已经坐在车里的一个有一定年纪的人说:“这是新来的实习生。”又转过头来对我说:“这是咱们报社的主编!”我微笑的说了声“您好!”很奇怪,坐在主编旁边位置上的我没有丝毫紧张,我甚至拿出随身带的课本来看,连对话都没有。车子刚开了5分钟左右就到目的地了(真是不环保,浪费汽油),我这才看到门口的招牌,是一个研究院。接着上楼,不知怎么回事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现现场十来个记者和一些官员模样的人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在看东西。还有一个长辫子的阿姨在进行介绍。有老式的文字资料,也有发黄的图片资料,还有许多东西是已经绝版的。突然,我心底涌上一股很神圣的感觉。收摄心神,我拿出笔记本,开始做记录。后来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但要说明的是我最最惧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所有的参观结束后,领导们还是开座谈会了。一开始我还能听得懂,可后来讨论到兴奋处大家就开始用方言交流,可怜了我这个外来求学的娃。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中午11点了,都讨论到资金问题了,好象是要出版一套书什么的,估计会议是要结束了。结束会议后我又跟记者回到政府办公室,拿了一套DVD资料,因为即将要出版。需要写一下宣传稿。一上午的采访总算结束。直到这时,我才切身明白了什么是“调研”。调研调研顾名思义,就是调查研究,调查以后研究怎么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把问题具体化。也是这时,我预感未来的实习我都将在对领导的“远观”中度过。因为每次我都会坐在离他们最远的角落里旁听实习,走近他们的好事还轮不到我。实习第二天,记者在写稿的时候,在他名字的后面加上了我的名字。可是天知道那篇调研的稿子根本就没有我的思想内容。必须要指出的是,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记者终于答应让我写DVD要出版的宣传稿,所以这篇文章打出我的名字最起码还是名副其实的,毕竟我曾经对此付出劳动,虽然印在报纸上的模样和我一开始写的有些不一样,可能是被修改的。实习第二天,文笔还是学校时候练就的文笔,我还是那个我。唯一与过去不同的是我在四年之后知道了X市现任的市委领导是谁。以前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问题!

报社实习报告八:2010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分类:为人处世(2)

  ●不要报酬的农夫获得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在田里劳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池里,弗莱明忙把这个小孩救了出来。
  翌日,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车上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为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农夫说:“我不愿意因此而接受报酬。”
  这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教育。假如他像他父亲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孩子从英国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是什么救活他呢?盘尼西林。绅士是谁?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
  一个农夫的一点点善良,竟然给世界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不欺不诈,不贪不占,是做人的根本。
  2、可以论述取之有节,得之知足,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
  3、可以论述淳厚朴讷,善良实在,施人不图报,有时可以创造奇迹。
  ●王蒙的短文与“傻帽”的故事
  作家王蒙曾写过一篇短文《美国人傻吗?》。文中说:在美国,许多中国人告我,“美国人最傻了”,“美国人没有心眼”,“美国人打酱油的钱不会买醋”。例证是:一、美国信用卡公司规定,开户、销户免费,但更换磨损的卡却要交手续费5美元。美国人经常交5美元换磨损的卡,但是一名中国留学生换卡时却提出先销户再开户,以便省下5美元。工作人员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美国人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又驳不倒这位“客户”。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掏出5美元,给中国人付帐替他换了信用卡。二、美国一些商店规定,某类商品买一件按原价,买第二件折价优待。而且美国商店的商品是可以退的。于是,有些中国人便买了一件再买第二件,却让各开一张收据。过一会,将第一件原价退掉,从而达到以优待价买一件的目的。你说,美国人傻也不傻?
  ●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中,也有一个“傻帽”的故事。故事说:一位中国“倒爷”没有皮帽子,到冬天时那里的气温降到零下30度,他外出时冻得捂着耳朵在雪地里跑。这时“啪”的一声,一顶皮帽子扣在了他头上。回头一看,一位俄罗斯汉子用生硬的汉语说“明天”,同时又用手指指表,再指一指脚下。这已经把一切表达得很清楚了,意思是明天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归还即可。然而第二天,中国倒爷不但没去还帽子,还洋洋得意地嘲讽起那个俄罗斯人:“你们猜‘傻帽儿,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傻瓜等帽子——傻帽儿。”
  其实,“傻帽”这个词应该是“傻冒”,是说人“冒傻气”的意思。但无论是“美国人傻”,还是俄罗斯人的“傻帽”,实际上反映着一种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而反观我们中的一些人,往往缺少的恰恰是这些。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忠诚互信,不欺不诈,应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志。
  2、可以论述耍小聪明,弄虚作假,玩奸使刁,有损人格国格。
  3、可以论述嘲弄别人的善意,亵渎别人的仁爱,才是真正的傻。
  ●低头与弯腰的故事
  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富兰克林应一位老前辈之约,来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痛得他哭笑不得。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的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懂得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而且。从1733年起,他开始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罗列了诚实、节制、果断、勤奋、公正、冷静等13项美德,决心每周严格遵守一项,13周完成一个“疗程”,一年四个“疗程”。每天,他都要检查得失。这样,富兰克林同时也成为一名德行俱佳的科学家。
  ●教士甲带着他的门徒乙远行,途中发现了一块破旧的马蹄铁,甲就让乙把它捡起来。不料乙懒得弯腰就假装没听见,甲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然后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二人继续前进,经过一片茫茫的荒野,甲猜到乙已渴得够呛,就让藏在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乙一见,赶紧弯下腰捡起来吃,甲边走边丢了18次,乙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这时,甲笑笑对乙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面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必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劳累。”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人要懂得正确处理世事人情,要懂得低头。
  2、可以论述通过有效手段警戒自我,激励自我,才能走向完美。
  3、可以论述错过微小的机遇,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经意间体现的文明礼貌
  前不久,国内一些报纸曾发表过一条消息:说某公司招聘雇员,许多应聘者在那里等候面试,这时一位坐着的应聘者站了起来,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另一位应聘者。就因为这一举动,该公司老总居然认为他缺少竞争意识,而不予聘任。这条消息发表后,有些报纸还约请专家发表过谈话,开展过讨论。
  显然,这位让座的应聘者是一位懂文明、讲礼貌的人,是一位能处处想到别人的人。将这样的人淘汰出局,这位公司老总是什么素质、什么水平、对竞争是什么理解,其实也就不言自明了。
  ●《了望》杂志上,曾经刊载过一则与之恰恰相反的故事。
  一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国家某部实习,秘书给他们倒水时,22个同学中21个表情木然,一句普通的客气话都没有;惟独有一个叫林晖的,轮到他时,轻声说了一声:“谢谢,辛苦了。”等到部长来看望、并亲自送给他们部里的纪念册时,这21个同学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用一只手接过了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又是林晖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后来部里点名要的就是林晖。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文明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2、可以论述市场经济需要以礼待人,扭曲是非观念是一种愚鲁。
  3、可以论述教养是一种素质,不经意中体现出来的人格档次。
  ●聪慧的求职者与打耳光的求职者
  有一位22岁的年轻人,为了求职,从英国本土的北方,一直寻寻觅觅来到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世界着名的伦敦《泰晤士报》编辑部。
  他十分恭敬地问:“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对方看了看貌不惊人的他,说:“不要。”
  他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对方回答说:“也不要。”
  他毫不气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呢?”
  对方巳经不耐烦了,说:“都不要。”
  年轻人微微一笑,从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致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么您肯定需要这块告示牌。”
  对方一看,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人员已满,暂不雇用。”
  年轻人的举动让报社的人忍俊不禁。一位主管很认真地在一旁观察他,发现他并不是有意调侃报社,而是一脸真诚。主管被他认真且聪慧的行为打动了,乃破例录用了他,安排到对外宣传部门工作。
  20年后,他在这家英国王牌大报的职位是——总编。他就是升蒙,一位资深的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新闻工作者。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就扇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自己的脸出来了,而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扇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昂起头颅,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了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个滋昧。”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懂得谦卑,具备韧性,是事业走向成功的前提。
  2、可以论述遭到冷遇、挫折碰壁时,要巧妙应对。转换思路求生机。
  3、可以论述人格刚强,保持自尊,反而更容易获得敬重。
  ●安南心中的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
  加纳一所中学里,老师走进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着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什么?”学生们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就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老师关于“白纸黑点与黑纸自点”的谆谆教诲,一直深深印在当时的一名学生的心中。他就是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你的目光应集中在哪里?如果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转移到快乐中,你将会得到幸福。
  ●据说,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由衷地微笑,要调动三十几块面部肌肉;一个人鼓足勇气对另一个人轻轻说声“我爱你”,至少要消耗三只苹果提供给他的热量;而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并决意与之白头偕老,则需要花费20年左右时间来等待,得用去六、七十年才会最后完成。
  据说,一个人一生流出的汗水与泪水中的盐分,倘若一次性提取出来,足够为亲朋好友做出几十道味道不淡的大菜;一个腿脚齐全的人一生中走的路,加起来可以绕地球10圈以上;在这个阔大豹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大约是千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生伴侣的可能性只有十五亿分之一……
  如果把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都视为来之不易,我们便会加倍珍惜。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要注意发现生活中的光明,切忌过分看重隐暗。
  2、可以论述认识问题要点面结合,多角度获取启迪。
  3、可以论述人生广大,知遇不易,寻常中包含着最可珍惜的东西。
  ●奥委会主席的假学历与掺水的干部文凭
  62岁的鲍德温女士,2000年12月当选美国奥委会主席。其人投身美国奥运工作近40年,当过财务总监和副主席,做出过相当贡献。鲍德温的履历上写着——1962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67年获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初,鲍德温应邀到科罗拉多大学作了一场报告,博得青年学生的同声喝采。当地一位记者准备为这位老校友写篇讴歌文章,一查资料,该大学数据库中根本没有鲍德温的毕业记录,原来学历是假的。鲍德温确实在这儿上过学,不过没毕业就到了亚利桑鄢大学,在那儿读了硕士,但没有完成论文答辩,博士学位更是自封的。最终,她付出了沉重代价,名誉扫地,又被迫辞职。
  美国人较真的,并不是她没有学位,而是她说了谎,失去为人的诚信。正如前几年的总统克林顿,国会几乎弹劾了他,也不是因为他的“绯闻”,而是因为他说谎。反观我们,编造假学历、尤其是官员编造假学历可谓屡见不鲜。有的拿公家的钱去读硕、读博,实际上是雇人作毕业论文。有的干脆公开提供“赞助”,拿钱换文凭。但是,却没有听说有人为此辞职。所以,《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要“学历打假”,反对“文凭腐败”。我国人口普查时数字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比国家发出的证书多出50万人。因此,对于败坏党风、进行权力与文凭交易者必须严惩。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国家工作人员必须诚信第一,弄虚作假则败坏世风。
  2、可以论述严格处治,严密监督,才能保证“公仆”队伍的纯洁。
  3、可以论述成绩不能掩盖过失,个人必须为个人的劣行负责。
  ●轰动世界的舍恩造假与北大教授的抄袭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一所着名的科研机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的摇篮”。1998年,年仅32岁的生于德国的舍恩博士加盟“贝尔”,几年来就在《科学》、《自然》等世界顶级杂志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涉及到超导、分子电路、分子晶体等前沿领域。据此,他获得诺贝尔奖金几乎是迟早的事。然而,2002年5月,有人举报舍恩造假。为公正起见,贝尔实验室立刻聘请5名外部专家展开调查。9月,专家们公布了一份127页的报告,认为舍恩至少在17篇文章中捏造和篡改了实验数据。
  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这是首次查出科研人员造假行为。接到报告的当天,“贝尔”就解雇了舍恩,但仍遭到媒体的强烈指责。不过,人们很快就分清了是非。认为个人的恶劣行为不能与实验室划等号,“贝尔”敢于直面外界质疑、认真处理不端行为的作法是可贵的。
  2002年19期《半月谈》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的文章。文章指出,为什么我国科技竞争能力国际排名连续下滑?就是因为“科技浮躁”日渐严重。结果,刚想到的就说成做到的,刚开始的就说成已完成的,刚有点苗头的就说成完美无缺的。于是,本该“慢工细活”的科研搞成“热锅快炒”,遂造成学术腐败的频频发生,造假的屡见不鲜。秦院士认为,这有如“瘟疫”。所以,贝尔实验室不捂盖子的做法,对中国科技界来说应该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2002年初,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王铭铭因在书中涉嫌抄袭国外学者的成果而被揭发,引来社会的谴责。北京大学极严肃地处理了此事,免去王铭铭的诸多行政与学术职务。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特别指出,北大人必须“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实证是科学的生命,造假是对科学的亵渎。
  2、可以论述认真净化科研环境,务须严惩不端行为。
  3、可以论述浮躁心态是科技发展的大忌,也是学术腐败的温床。
  ●“绿林女王”的生命传奇
  2001年7月,以“绿林女王”闻名的印度女议员普兰·黛维,被蒙面枪手暗杀。普兰·黛维1963年出生于一个低种姓家庭。11岁时,被父母嫁给一个年过四十、已经结过两次婚的粗暴男子而受尽凌辱。15岁时,被一个强盗团伙掳走,后来,居然成为一名女匪首。有一次,黛维遭到一群高种姓男子袭击,她的情人被杀死,她本人被这群男子轮奸、毒打数日。黛维逃出后,迅速采取报复行动,亲率匪帮血洗了仇人的村落,杀死21个高种姓男子。
  这场大屠杀惊动了印度警方,但他们多次围捕均告失败。1983年,黛维向警方表面愿意自首,但必须按她选择的地点和方式来进行。结果,黛维在甘地夫人和印度女神的画像前向警方投降,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成为印度家喻户晓的“绿林女王”,被压迫种姓的英雄和代表。她的故事被写成小说、搬上银幕。黛维入狱11年,于1994年获释。1996年,她宣布参加国会议员竞选并一举当选,在印度乃至全世界引起轰动。她说:“我只想利用这个职位为我的选区的人民谋点福利。我惟一的梦想是让老百姓富起来,让所有的人每天都能吃上三餐饱饭。”对于过去,她则说:“我宁肯做猪做狗,也不愿再做普兰·黛维。”从此,黛维穿起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莎丽”,行为举止处处恪守道德规范。再婚后。俨然是一位改邪归正的贤妻良母。然而,出身“贱民”的她还是没能被印度主体社会认可,最终死于非命。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等级制度恶化社会矛盾,残酷迫害难免导致过激反抗。
  2、可以论述改恶从善,弃旧图新,修成“正果”的道路艰难坎坷。
  3、可以论述百姓拥戴,媒体追捧,悔悟者未必被不健全社会容纳。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最后进城前,哲学家和学生们在郊外一片草地上坐下,上最后一课。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回答:“我们坐在草地上。”哲学家说:“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伟大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好办法。”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去所有的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来了。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杂草丛生,而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大家等候哲学家,可是他始终没来。但弟子们却悟了:要想除去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有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与知识去占据它。
  试想,人生如果缺少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不断清除生活中的“杂草”,生命、事业之树才会常青。
  2、可以论述不断以有价值之物取代无价值之物,就是不断的进步。
  3、可以论述欲使心灵无纷扰,必须以美德和知识予以净化。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