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汤6篇
一:[年糕汤]第一次煮年糕汤
每次看见妈妈把可口的饭菜端上饭桌的时候,我的口水就流了下来。我也想体验一下做饭的感觉。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于是,我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午饭我来做吧!”妈妈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你行吗?”
我一脸得意地说:“当然可以!”于是,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了年糕。笋。肉和青菜说:“那我们今天就来煮年糕汤吧。”我们先把青菜洗干净,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刀把青菜切成一段一段。这可是妈妈第一次允许我拿刀呀,心里即害怕又得意!妈妈在一旁帮我切好了笋丝和肉丝,材料准备完毕,我们开始煮年糕汤了!首先要打开火,我提心吊胆碰着按钮,就是不敢往下按,在一旁的妈妈一下急了,抓起我的手,三下五作文除二,就把煤气灶打开了,我的心跳得不知道有多快,吓得我一身冷汗!
接着妈再往锅里放了点油,放油后的锅就像一个火山爆发似的,霹雳吧啦……。吓得我到处躲,妈妈赶紧用锅盖挡住了“火山”!接着,我放下了肉和笋丝,开始上下翻炒,我小心翼翼地一下,两下,开始翻炒起来,可是我的心还是忐忑不安,生怕又一次“火山爆发”。但看到旁边的妈妈,我故作坚强!继续勇敢地把青菜,年糕放进了锅里,万岁!没有爆炸!然后放了一碗水,最后加了一勺盐,滚了一会儿!年糕汤就好了!妈妈真是“胆大包天”,我真是“胆小如鼠”啊!
看着香喷喷的年糕汤出炉了,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是我第一次做年糕汤!还真不是想得那么简单!
二:[年糕汤]美味的年糕汤
中午学校的午餐有点特别,平常都吃白米饭,可今天是年糕汤。
一走进餐厅,就能闻到一股年糕的香味,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汤。年糕汤里有香喷喷的大排,爽口的白菜和又圆又软的年糕,看起来非常好吃。一看是年糕汤,同学们兴奋起来,赶紧坐下尝上一口。
我们小组的亦昕前几天就看见五年级同学在吃年糕汤,非常羡慕。这会儿,她边吃边说:“他们该羡慕我们了!”平时吃饭喜欢说话的鸣,此时大口大口地吃着年糕,根本顾不上说什么了。只见他嘴里还没有咽下,手上的勺子又装得满满的,简直可以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平时吃得不多的我,发现年糕汤实在太好作文吃了,居然又添了一碗。后来我发现连平时很有绅士风度的博也和我一样。
平时吃饭时,各个组长不断地吆喝声:“你再吃点!”、“你怎么剩这么多啊!”。今天是根本听不到了。不但如此,大部分同学都要求添加。装年糕汤的大桶被同学们团团围住。傅老师拿着长长的汤勺,不断地向每一个伸过来的碗里加年糕。大桶里的年糕很快就见底了。我们组的杰昕平时吃得比较快,可今天却是我们擦完桌子才吃完。他吃完时站起来,点点头,说:“今天的年糕汤太好吃了,我还想去添第三碗啊。”
午饭后,每个同学的肚子里都满装着大排、白菜和年糕,憧憬着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再吃年糕汤。
三:[年糕汤]烧烤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们去雪岙村的一条小溪边烧烤,我们俩兴奋极了。
刚到那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像一支离弦的箭似的冲了出去,想看看在哪里烧烤合适。我选了一块平坦的空地,便和哥哥、妈妈一起拎着烧烤用具下去了。
经过一段陡峭的山路,我们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目的地”。妈妈把烧烤用具和毯子先摆好,我们则去竹林里寻找可燃的木棍或竹棍。我到一片作文枯萎竹子的空地,把竹子折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我们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折好的许多木棍和竹棍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把火点着,就把妈妈事先准备好的年糕汤倒到锅里,再把锅架到火上煮。经过一个小时的“猛煮”,一锅香喷喷的年糕汤便煮熟了。妈妈帮我们盛好年糕汤,我就尝了一口年糕:“嗯,yummy!”
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年糕汤,总会觉得很美味吧!
四:[年糕汤]家乡的美食作文350字
【篇一: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在宁夏,这里以回族居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我的家乡菜就以回族风味菜为主体。它汇聚回族饮食之精华,崇尚清真,尤其讲究卫生,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族清真饮食忌食猪、驴、狗、猫、鼠等穆斯林认为不洁的动物,不吃自死的动物及动物的血液。选取的肉食必须经过宰杀并以真主的名义咏经,宰杀的牛、羊、鸡等确保了品质。宁夏小吃多以牛羊肉为主,品种多,风味独特。主要有:手抓羊肉、糖醋黄河鲤鱼、鸽子鱼、清蒸羊羔肉、羊杂碎。
回族面食也很讲究,油香、馓子等香脆可口、颜色金黄;羊肉臊子面、羊排小揪面、粉汤饺子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极具特色。
回族人一般在吃完主食后,还要喝上点盖碗茶,这个盖碗茶可不是普通的大碗茶,而是用一种特制的茶盅,里面盛上清茶、冰糖、红枣、桂圆、葡萄干、枸杞、核桃仁、芝麻等八味原料冲泡而成。茶香浓郁,使人回味无穷。怎么样,馋了吧!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宁夏吧,到时一定让你大饱口福。
【篇二: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在宁波。说起宁波美食,我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宁波年糕。
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有关年糕的故事。古代有一次打仗的时候,因为粮食少,士兵们饿得没力气打仗,后来在宁波慈城的地下挖到村民们储藏的“城砖”年糕。士兵们吃了年糕,充满力气打了个大胜仗。哈哈!年糕是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年糕的做法。首先,把新鲜的粳米用水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粉,再上锅蒸,米粉蒸熟后再捣成米团,最后,用模具做成年糕条。一条条白色的年糕就这样做好喽!我们用这充满米香的年糕可以做出很多好吃的美食。有青菜炒年糕,螃蟹炒年糕,雪菜年糕汤……美味的年糕吃起来滑滑的,糯糯的,满口一股米的清香,真是好吃啊!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句常用的新年祝语:“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
我们家乡还有很多好吃的。有著名宁波汤圆,奉化水蜜桃,慈溪杨梅,还有鲜美的各种海鲜,想起来都要流口水。
我请您来宁波做客,品尝美食,宁波欢迎您!
【篇三:家乡的美食作文】
我的家乡在一座江南小城,江南有着许许多多的小吃,在多如繁星的小吃中,令我最难以忘怀的美味是鸭血粉丝汤。
江南人喜食鸭,这鸭血在江南人眼中也不失为一道美味。在落叶之际,天气微寒,路边小摊上的鸭血粉丝汤,它所散发出的香味使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远眺。
鸭血粉丝汤散发出的热气仿佛能使碗中的块块鸭血滚动在我的面前,银发般的粉丝散落其间,使人食欲大增。在白白的浓汤之上,飘着几片绿如翡翠的香菜叶,真是颇具诗意呀!这简直不是一种食品,而是一幅生动的水彩画!
当你刚一闻鸭血粉丝汤的时候,它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让你一下子体会到了它那所谓“尚未入口,已香入骨髓”的味道了。
现在,人们已经几乎不再把食品当作果腹之物了,而是把吃当作一次美的享受,通过这享受,来体验生活与人生。
鸭血粉丝汤价廉物美,老少皆宜,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也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吧!
我爱家乡的一种美味——鸭血粉丝汤。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在路边大排档中叫卖的鸭血粉丝汤所散发出的别致的味道。
【篇四: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凤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的美食也有很多,例如:酸菜鱼、椒麻鸡、华清酱鸭……但我更爱的是花园湖的螃蟹了。它的味道十分的肥美,所以我喜欢。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螃蟹的蟹黄十分多,每一个菜市场上都会有螃蟹的身影。妈妈便给我买了几只个我吃。螃蟹的做法很简单:
首先,用刷子把螃蟹给刷干净,接着,用绳子把螃蟹给捆绑好,这是预防螃蟹不在锅里挣扎而准备的,然后,在锅里倒上一些水,上面再放一个蒸东西的工具,等水烧开以后把螃蟹放进去,再蒸的过程中,我发现螃蟹原本还是青绿色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橘红色,过了几分钟后,螃蟹熟了,盛出来后我拿了个螃蟹吃起来。
我先把腿上的肉和夹子上的肉给吃完,接着,我又掀开蟹壳,只见里面有许多的蟹黄,我便用勺子挖着蟹黄慢慢品尝起来,我吃了一口,“哇!好鲜美!”我惊叹道,我恨不得吃上几十个螃蟹。
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花园湖螃蟹,它虽然肉和蟹黄不太多,但是十分的有营养,我爱家乡的花园湖螃蟹!
【篇五:家乡的美食】
家乡的炸糕油而不腻,不仅家乡的人爱吃,外乡的人来了也会爱上它。
炸糕是用家乡的黄米面做的,先把面和成大颗粒状,上笼屉蒸熟。蒸熟后再揣成一个大圆团儿,然后揪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糕,里面包上豆沙馅或红糖馅,包完后就可以直接吃,但如果要品尝地道的炸糕,请你不要着急,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炸”。
炸糕前要先把油烧热,再将包好的糕依次放入锅中,只见一个个糕团儿一入油锅,糕的表面及周围就泛出许多小泡泡,油烟中也飘散出阵阵糕香,当糕被炸成黄中带红时,就可以捞出了。
用筷子把炸糕夹到嘴里,小心烫呦,轻轻一咬,先感到脆脆的,再感到软软的、黏黏的,再咬一口,就感到甜丝丝的馅流到了嘴里。
每到过年或喜庆日子,家乡的人们总会炸一些糕,听奶奶说糕的发音寓意着“步步高升”的意思,糕的形状寓意着“团团圆圆”的意思。当你来做客,如果热情的主人用美味的炸糕来招待你,那你就是贵客啦。
欢迎你来到我们家乡品尝美食
五:[年糕汤]冬阳·童年·年糕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在年糕的清香中度过的,外公外婆打年糕的身影早已定格为一幅画,印在我的脑海里。
过年之前,乡下人家都要打年糕,储存到过年时和年后吃。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公外婆把米混合水,在石磨里磨成米浆,又蒸成了年糕粉,揉成团后就要开始打年糕了。我最喜欢这个时候了,因为年糕团热热的,韧韧的,既是散发着清香的玩具,又是美味的食物。外婆把年糕团放到一个石槽里,外公举起大木棰,开始往下打。“啪——啪——”每一次打下去,就会在年糕团上留下一个洞,这时,外婆就会马上把旁边的年糕团往洞里填。外公那富有节奏的动作把我迷住了,我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木棰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我看着那个年糕团,多想拿一团来玩啊!可是又怕被木棰砸到手,只好眼巴巴地盯着。
外公有时候打累了,总有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那时我便有机可趁了。我趁外公喝水的时候,飞快地伸出手去,揪下一大团年糕,拔腿就跑,手里捧着那一小团年作文糕,脸上绽开了忍不住的得意,仿佛是捡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找一个僻静地方坐下来,我开始用年糕团捏小动物。长长的鼻子,墙一般的身体,四条柱子似的腿……一头大象便做好了。我捏了许多动物:可爱的兔子、温顺的小羊、长脖子的长颈鹿……都可以开一个“动物”园了!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可年糕团已经用完了,先前捏的也快风干了,我连忙拿着这些东西跑回去。外公外婆早已打好了年糕,正在制作脚板年糕呢!我看见外婆差不多做完了,就缠着外婆要吃年糕。
外婆笑着答应了,只见她切好年糕和雪菜,下进了锅里。过了几分钟,一碗喷香的雪菜年糕汤就做好了。我咬着年糕,糯糯的,不黏牙,很好吃。
可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我要上小学了。虽然我现在还能吃到手工年糕,但无忧无虑的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偷偷拿年糕捏动物的事我也不会做了。可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童年犹如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使我难以忘记。
六:[年糕汤]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篇一: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青葱的山峦向远方蜿蜒,清脆的鸟鸣依然环绕在耳畔,望着山林间缕缕升起的炊烟,回忆带着美好在脑中缓缓放映……
还记得,三天前我们日思夜想的社会实践终于来到,拎着大包小包来到服务中心的情形还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回想当时的心情:向往、憧憬、激动、兴奋……面对这短短三天的自由与新奇我们像一个个新生婴儿对社会实践充满了好奇……
还记得,领到迷彩服时的兴奋与喜悦,立马就换下了校服穿上了帅气的迷彩服,还不忘唱上一句“咱当兵的人,……”并且拍下一张自恋的军装自拍照,为相机添上第一道绿色的风景……
还记得,一起制作孔明灯时的小心谨慎,一张张红色的纤薄纸被我们用胶水紧紧的粘粘在一起,用粉笔在纸上写下对同学的祝福对未来的希望,暖暖的情谊在热气的追赶下徐徐升上蔚蓝的天空。站在蓝天之下仰望着孔明灯默默记下这爱的瞬间……
还记得,那些在家做惯皇帝的我们被赶鸭子上架推上了灶头,看着怎么也生不着的火苗,看着怎么也切不好的肉片急的额头冒汗。可又不甘认输的我们哪怕头上积满了火灰,手中的肉被蹂躏成的四不像依然手忙脚乱的煮出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年糕。自己的劳动成果永远是最棒的,吃着一碗放多了盐、夹不起肉、吃不了菜,就连咬一口年糕就会把牙黏在一起的年糕汤,却还是吃的津津有味……
还记得,看这高空项目望而生畏的那个午后,身体被安全衣包得结结实实的,被教官拎到铁栏杆顿时有一种战士上战场的感觉。站在高频率摇晃的隔空圆盘上,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腿脚无力、眼睛不敢往下看,在地上谁都敢玩的吊杆居然难倒了我们这群热血青年。伸手闭眼一跃,那短短一秒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当猛然间发现自己抓住了吊杆便高兴的笑起来,结果手艺送便从5米高的高空带着快乐与些许的成就感作自由落体……
还记得,一组人摆弄着手中的彩纸、剪刀、铁丝、乳胶,看着幻灯片中的制作方法精细的剪着花瓣、绿叶,再把它们精心加工一瓣一瓣的黏上铁丝。手上已经被胶水侵蚀了,却依然淡定如初,把象征爱的玫瑰花瓣轻轻的一片片叠加。也许我们制作出的玫瑰花早已没了样子却依然把它当作宝一样的护着,仿佛可以闻到那一股芳香,可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爱……
还记得,第一次玩按钮的电路仪器,看着一层层高高低低起伏不定像城堡般的电路,有:测谎仪、调频收音机、音乐播放器、太空大战、路灯模拟,一个个在现实生活中属于科技电子产品的东西居然被我们用双手搭建出来。试着自己拼接的测谎仪,听着播放器中轻快的《生日快乐歌》(那天我们班还有个同学生日),玩着简易的太空大战别提多有趣了……
还记得,深夜熄灯后依然无法入眠,窝在被子里,靠着同学的肩膀聊着那些上学日不敢聊的话题,把心里话倾诉给好朋友。听着乡村独有的夜鸣曲,看着寂夜中高悬的明月与铺洒在暗空中的星星,把头挤出窗外用最轻的声音祝福同学生日快乐,沐浴在爱的星光下……
还记得,那一位位严格的教官各有各的帅气之处。他们一个个身着军装,腰板挺直,大步向前特别有军人范儿。他们严厉却不乏温柔,他们正经却不乏幽默,他们早已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道军绿色的风景……
还记得,……
回忆,还记得那些孩子们在梁弄度过的美好时光,还记得那些精彩活动带给我们的欢笑泪水,还记得那些教官一下弄得我们哭一下惹得我们笑,还记得这一切的美好起始于2012年10月22日结束于2012年10月24日。时光依旧,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三天早已刻录在光影之中,留在心里。
忽然,脑海中又开始放映这三天社会实践的美好……
【篇二: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伴着清爽的晨风,湿漉漉的空气,以及欣喜期待的心情,我们坐上了开往梁弄的大巴车。
驶入梁弄,窗外的风景慢慢开始转变风格,从灰暗的水泥混凝土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田野,没有那么多的现代化气息。由于路比较窄小,车子几乎贴着树驶过,一棵棵不知名的植物从窗边露了个面便匆匆闪过,低矮的、挺拔的、柔弱的、坚韧的、明媚的、黯淡的、妖娆的、渺小的……好像植物鉴赏书一页页翻过似的。
当我还沉浸在一路的黄澄澄的柿子林中时,大巴车驶进了社会实践基地,稍稍平静的心又雀跃起来了。
谁知还没有正式进行训练,教官便开始向我们灌输一大堆繁琐的规矩。一个个字从教官嘴里蹦出来,像一把把尖锐的匕首刺破了我原先美好的幻想。这场开训仪式让我意识到说教和罚站将是我们这支“社会实践交响曲”中一成不变的格调。
至今还念念不忘的,是高空活动的那一瞬间。我纵身一跃虽然抓到了杆子,但因为身体的惯性,手指被挣开,一下子急速下落,心顿时凉了半截,忘记了身上穿的防护衣,手情不自禁地挥舞,可笑地想找到支撑物。书上说的心霎时停跳,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整个过程虽然一直告诉自己会很安全,但脚总免不了发软,四肢无处可放。在高空,身、心都离地那么远,没有脚踏实地的安全感,跨出的每一步着实艰难。
不是不害怕,不是不勇敢,只是无畏之勇不算勇;勇敢是在面对困难、恐惧、危险时能冷静下来,理智面对,跨出一步,跨过心灵的障碍。过后回想,同学们的表情都是尽兴、激动的,我却有点后怕,在找不回当初跳出去的勇气了。
最痛苦的应该是站军姿了吧。只是第一天训练后,就留下了“后遗症”——以后每次站立、走动,脚底、膝盖都会隐隐发痛,站立时总想调换姿势,松缓筋骨,免不了整个人晃晃悠悠。从此后,我真心佩服那些在烈日下训练还精神抖擞、姿势沉稳的军士。该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忍受汗流浃背的刺痒难受,忍受一成不变的动作的枯燥,忍受重复训练的劳累和酸痛?
化蝶的前提是承受破茧时的煎熬和挣扎的无力、压抑、绝望,若连这点都做不到,更别提展翅时的痛苦,飞翔时所面对的恐惧、不安。就像我们,若不能承受纪律的束缚,教官的严厉,站军姿时的酸痛,高空活动时的紧张、害怕;若不能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安排好自己的个人生活;若不能在面对新的事物时压住好奇、保持理智,不因陌生而莽撞;就无法面对生活中无法预测的人和事,无法抵挡烦恼、危险、困顿等突如其来的袭击,更别说学习上的山穷水尽了。
林清玄曾说:“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珍珠,能包容,就能焕发晶莹的光彩;不能转移,就加速了死亡的脚步。”若在面对不顺心的事时,比如教官的斥责,意外的受伤,原先的生活节奏的打乱,我们不会包容,坦然地接受,适当、暂时的改变,而是消极抱怨,无法将其转移,那么,就会像不能接受砂石的珍珠贝一样,无法养成重塑伤口的本事,无法转化生命的创伤,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
同样的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展开完整、美丽的翅膀,能以蹁跹的姿态飞舞在广阔的天空,更多的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孕育出更光润圆滑,更硕大的珍珠。
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次全新的体验,它将成为我的记忆洋流中一座坚韧、顽强的礁石,我的人生纵横轴上一个鲜活、跳跃、耀眼的坐标,我的精神寰宇里一颗璀璨、闪烁的星体。
【篇三: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一切如梦,白云苍狗。三天之前,我来了,三天之后,我回到原地,三天如三年,三年之前,我来了,三年之后,我将会离开,像这三天一样。
三天之前,把一切准备充足,背上行囊,走进了勾勒过无数次的“基地”,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准军人,我属于五连这个响亮的团队,是,从现在开始,我是五连。秋日也炎炎,笔挺的绿色迷彩服在阳光下纹丝不动,像巍巍的四明山,无限朝气就是一个个漂亮的军姿,我们被教官批评过不服从命令,我们被教官惩罚流下泪也绝不低头,是,五连不会后退,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绝不推出,身在五连,心亦在五连。
三年之前,郑重得在课桌的左上角写下我的目标,和那一句“梦想起飞,绝不降落”。我怀揣着梦想而来,然后带着五班的梦想起飞。当我经历了运动会,我知道五班已生在心里。不顾形象,不管喉咙怎样,只是喊着五班,管理员用竹子赶着我们离开跑道,我们却紧随着运动员的脚步,让他明白他不是孤军奋战,他的身后,是整个五班。第一次的运动会,在五班刻骨铭心。
两天之前,手心还涔涔出着汗,死死地握着梯子,双脚抖得似乎随时会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身在半空的眩晕不断袭来,两眼不受指挥地往下看,终于还是放弃了,一步一步往下走,沿着上来的路,终于还是没有到达最高点。教官迎面走来,语气强硬不带温度得说:“再上一次。”望着遥不可及的重点,我该怎么到达。
二年之后,试卷还是发了下来,零落的钩在鲜红的叉中间显得那么卑微,捏着试卷,好像身在悬崖边,心已落了万丈,谷底的梦想摔得粉碎,拼凑不出一个天堂。班主任叫我去了办公室,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你的目标哪里去了?”是啊,我该如何寻回你。
最后一天,我走了,带着留恋,带着遗憾,深深地看着那一面五连的连旗,离开了。回去的路上,我似乎看到了那一天,我望着五班班牌,离开了。
最后一年,我还在追梦的路上,不知是否会留下遗憾。三天已不会再忘,那三年呢?该如何书写离别。三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明白我,我们各自走陌生的路。三年之后,我们是朋友,不论多久都还可以问候,只是五班能否抵过时间。
三天如三年,承载了太多喜怒哀乐。三年如三天,从到达到分离,我们一路走来。
【篇四: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踏着清晨的朝阳,我们三班的同学们拉着自己的拉杆箱,背着自己的背包登上了我们的大巴车。我们大家脸上的笑脸在阳光地映照下,显得格外灿烂。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从别人的耳中,我们早就对社会实践有所耳闻——快乐与严厉为一体的训练生活。大家时不时地向窗外看着,仿佛想要望眼欲穿。如果此时给予我们一双翅膀,我相信,我们肯定立马插上飞往实践地。一眨眼,大巴车已关闭发动机,大家拿好自己的背包欢呼雀跃着来到了空旷的场地上,总教官一声令下,我们大家三天的社会实践便开始了。
第一天——严酷的军令
我们的美女教官在总教官讲完话后带领我们呢进了一个教室,并给每个寝室长都发了寝室的钥匙,教会我们该怎样叠“豆腐被”。在寝室,看着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心中有说不出的开心与激动。本以为社会实践就这样幸福度过,谁知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总教官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当我们走进食堂,趴在餐桌上肆意讲话的时候,总教官带着怒气向我们大声命令道:“把手放到大腿上!嘴巴给我闭起来!听到这声怒吼,原来如活泼小麻雀的我们顿时变身为一只只乖巧的小哈巴狗,定定地走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等到教官的命令,我们才敢把双手捧起碗安安静静地把饭给吃完。
第二天——欢乐汤年糕
今天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是炒年糕了。我是八号组的组长,在我分工完毕时,便开始制作起我们的晚饭——美味年糕汤。首先,我和虞欢先把菜和肉切成和菜片肉丁,其他同学也都把锅洗完热了起来。这一切都看起来那么完美。可谁知,一个派去生火男生自以为是地说我们女生不会炒菜,自己夺过铲子便炒了起来。我嘞个去!锅还没热好,油还没熟,他就急急忙忙地把菜和肉放了进去。在菜和肉还没熟时,他就把水和年糕倒了进去,随后盖上锅又去生火去了。看着一锅“什锦”,我开始为自己今天的晚饭开始感到担忧。“咕噜咕噜”一阵阵冒水泡的声音开始在耳边萦绕。主厨褚淼茜赶紧去打开锅盖开始乘起年糕,一旁洗碗的史淇淇连忙把洗碗的碗递过去。就这样,每美味的晚饭汤年糕新鲜出炉了。虽然年糕看起来糊了,年糕汤也变为了乳白色。但经过我们主厨的“妙手回糕”,年糕依然很美味。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喜滋滋得拍了张幸福小组照。
第三天——高空拓展
眼看着是最后一天的社会实践了,大家的心情没未免会有点小失落,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不舍。但在教官说完一句话后,死寂的气氛顿时被炸开了锅。那就是高空拓展!听到教官这句话,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要知道哇,我可是恐高症人群中的VIP呢!于是我哭丧个脸,向教官请求道:“年轻又美丽的教官,我有轻度恐高症,可不可以不玩哪那?”我装作满腔委屈。教官看了看我,拍拍我的肩笑着对我说:“这可是专门治疗你们的恐高症的噢!”“啊!”我大声叫了起来。经过思绪的挣扎,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我穿好装备,一阶一阶地往上爬。爬到三分之二的高处时,我低头往下看了一眼:天哪!我现在是踩在云端上了吗?!一股苦意顿时想涌上来,可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我必须要面对的,我必须坚持。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上攀去。当我踏上十米高的跨板时,我努力让自己想象成平地,便轻松地跨了过去,并勇敢地从十米高空跳了下来。为此,我自己为自己莫名的勇气激动不已。
一声哨声令下,我们大家又集合在了空旷的场地下,我们就要离开这儿了。想到刚才大家依依不舍地脱下神气的军装,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便开始在眼眶开始打转。我回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想要把我们留在这里的记忆全部带走。在这三天中,我长大了,我蜕变了。
阳光依旧明媚,只是小小的不舍替代了慢慢的兴奋。其实,我很想告诉自己,告诉大家:“穿上军装的我们,真的很帅!”
【篇五:社会实践活动作文600字】
操场上,一排排整齐的“立”在上面的是一片绿色,太阳此时很准时地从地平线上升起,从山的顶部蹦出,发出耀眼的光芒,一缕缕阳光洒在这一排排迷彩上,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刚刚来到社会实践,穿上迷彩服的我们,正悄悄改变着。
一声声哨响,一阵阵踏步声,一句句口令声,奏出了属于军人的气质,奏出了军人的灵魂,更奏出了迷彩的本色,一顶顶帽子,一条条腰带,一套套军装,穿出了军人的生活,穿出了军人的习惯,更穿出了迷彩的本色。我们把步子踏得整齐、踏得响亮。
操场上,各个方阵人头不停的动,整理着队伍,迷彩也成为这“戏”的“主角”,大地上又显出几个绿色迷彩的斑点,太阳它爬得很高了,发出的光足以让你面对它时只看到空白,而唯一一样有点颜色的只有迷彩了,它在隐隐约约中总能在空白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好似军人般守纪律,懂规矩,让你看到了希望,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其不同凡响之处,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军人的特质,也让你一眼就能懂得迷彩的本色。
太阳似乎兴致正在高涨,他跳跃着,蹦到天空所发出的光与其本色的光结合在一起,一起照在了这个充满绿色的土地上,汗水顺着头发流下来,把头发浸湿,再在发梢停留、晃动,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出了迷人的光芒,在我们不知道的发梢上,在我们不知道的汗水滴落的地方,在我们不知道的汗水停留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汗水在折射出属于迷彩本色的光芒。
光芒射过云朵,与太阳相互比起了明亮,光芒比阳光更耀眼,更具有无限的荣光,太阳认输了,跑到了云朵的背后,藏住了它那刺眼的光芒,大地一片阴凉,但热气却在“迷彩”中上涨,那股雄壮,那种毅力,并非太阳的阴暗所能够压制的。
“迷彩”又在口令中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形状,但唯一不变的是“迷彩”中那绿色的闪亮,无论什么形状,什么状态,那一声声踏步声总能在天地之间“荡气回肠”。
迷彩本色,是军人的象片。
迷彩本色,是军人的灵魂。
迷彩本色,是我们军训中稚气初中生向上的方向。
太阳慢慢地落下,在山谷之间搭起了瞬间的桥梁,光线越来越暗,直到大地恢复了黑色,每一种东西都在黑色中栖息,而唯一不变的只有迷彩本色,只有运动场上绿色的闪亮。白驹过隙,弹指即逝,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也许短暂的数十载,我们没机会经历血火梦魇,瀚海黄沙的军旅生涯,但是,教官的身正心纯,勇者无畏的教导必将永远铭记于心。我会将这特殊的历练放到生活学习中,伴随到我的人生旅程,让我们用社会实践后的意志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忘那迷彩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