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气味6篇
秋的气味篇1:秋的味道
秋日的黄昏,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倚在窗前,推开窗户,眺望窗外。近处的稻田,远处的楼房,高高低低、簌簌落落的各式各样的树,在秋日的天空下静静地站立着。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品尝着这秋的味道。
秋日的美,美得有一份凄凉。
窗外是一地的黄色落叶,是那种金黄金黄的颜色。树枝上还零星地挂着几片枯叶,像是不忍离去一样。一阵秋风吹过,枝上那最后的几片黄叶也在秋风的一再催促下飘落,在空中飘舞着,最终落到了地上。秋风仍不肯离去,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翻转,如同一只只蝴蝶,在跳着那最好的死亡之舞。我望着那落叶出神,似乎嗅出了秋天的那股肃杀之气。我也终于明白,自古文人墨客眼中的秋为何如此的悲凉了。
然而他们都误解了秋,他们只看到秋的萧条、秋的悲凉,却没有看到秋的精神、秋的情操。其实,只要我们换种角度,换种思维,就会发现秋的伟大:枯叶的凋零,只是为了催出绿叶的新生。
秋日的美,美得沁人心扉。
我走出了家门,踏着一条小径在田野中漫步。田野里一片金黄,散发出阵阵的馨香。金黄的稻谷在秋风的吹拂下,如翻涌着的金色波浪。深深地吸一口气,一股特有的清香让人无比的清爽。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的香味,淡淡的,若隐若现。它不似栀子花那般炽热,也不如荷花那样清醇,那是秋天特有的野菊花所散发出来的秋的芬芳。伫足观望,我发现秋日的美竟是哪班的洒脱。
秋日的美,美得透彻。
极目望去,后方是一潭秋水,它是那样的明澈,纯净得似一块不沾任何尘埃的镜子。它没有忧愁,没有悲伤,让人感觉到它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一尘不染。秋水让我感觉到了秋的静谧,而秋风如秋水那般的的飘逸清新。它吹拂着秋云,淡淡然,悠悠然,悄悄地远离尘世,远离世俗,给我们留下那一碧如洗的蓝天。
静静地,我的心平静下来。我的眼前出现一片动人的美景:晚风衬着暮色,秋林映着落日。此时的我仿佛进入了另一片天地,少了世俗的纷扰,悠悠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敞开心扉,明白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闲情,懂得了诸葛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天高云淡,一尘不染。飘逸的秋风掠走萧萧落木,秋天给了我们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
秋,令人震惊;秋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秋的气味篇2:秋天的味道
秋风送爽,凉风习习。今天是星期天,太阳公公露出了温暖的笑脸,爸爸妈妈带我去梁野山找秋天,采摘山上的野果,品尝秋天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路旁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歌唱,泉水叮叮咚咚,我像只活蹦乱跳的小鸟,别提有多开心。爸爸把车停在梁野山脚下,我们开始了寻找。我们仔细地寻找秋天的果实,呀,黄黄甜甜的麻藤包,成串成串地挂在树梢,可是,山路那么崎岖,树又那么高,怎么才能采到麻藤包呢?妈妈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说:“我们把树给砍下来,不就可以摘到麻藤包了吗?”爸爸皱起眉头,看了看妈妈说:“这是不行的,梁野山是保护区,这里的树木都是不能砍的,要保护生态环境。”“是呀,如果砍了树,那明年藤儿该爬到哪儿去生长呢?”我也犹豫地说。爸爸想到了办法,他打电话给一个住在梁山村的朋友,我们很快有了修剪果树的长钩子。这下可好了,长钩子给我们采果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爸爸爬到树上,用长钩子把成串成串的麻藤包打下来,我跟妈妈在树底下忙着把果子装进蛇皮袋,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黄黄的麻藤包,我忍不住一连吃了好几个,嘴巴和脸上都黄黄的,像只大花猫。
我们还摘到了红得发紫的野荔枝,形状和味道跟市场上卖的荔枝差不多,特别鲜美。还有红得发黑的苦茶子,小小的,用手一捏,流出鲜红的水,用舌头舔一舔,好苦的味道。还有一串一串的糖梨子,就像一串一串的棕色樱桃,不仅酸还涩呢!妈妈请我尝尝被小鸟吃过的野红柿子,好甜呀。妈妈告诉我,这里小鸟特别多,小鸟最聪明了,专吃好吃的、成熟的果子。妈妈问我:“你尝到了秋天的味道吗?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我高兴地说:“秋天有酸,有甜,有苦,有涩,还有开心快乐的味道。”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典,在大山里欢呼尖叫,好开心哦。
我喜欢呼吸山林间的空气,我喜欢欣赏山林间的风景,我更喜欢摘野果给我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共同分享,共同品尝这秋天的味道吧!
秋的气味篇3:秋的味道
秋风夹杂着凄凉,吹过我的窗棂。窗外没有红火的枫树,街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我的心情显得死一般沉寂。能不能有点气氛?树叶的沙沙声是沉默的回答。
在这个沉闷无趣的秋天,学校放了七天长假,在家里却更是无聊了。冷冷清清的,我都静不下心来做作业,居然还被妈妈指挥下楼倒垃圾。无力的挣扎是没用的,我不情愿地提着臭气熏天的垃圾袋下了楼。
到了一楼,我发现门口的垃圾桶消失得无影无踪。欲哭无泪的我只好跑到小区垃圾站。倒完垃圾的我,只感觉一身轻松,一溜烟朝单元楼跑去。咦?大门口怎么有一个人在画画?我有些奇怪,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跑到近处一看,只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姐姐坐在一块木凳上,一只手扶着画板,一只手上的画笔在白纸上涂抹。看到了那张画纸后,我不禁有些感慨:多么美丽的画呀!火红的太阳,金黄的麦田,天空被阳光的温热蒸腾成了金色。在白纸的下方写着一行字:“画画是我的力量!”我小声嘀咕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料,那个大姐姐有点不好意思地转过头来对我说:“这幅画叫《秋天里的夏》,你觉得好吗?”我点了点头,同时心里有了几分暖意。这个大姐姐的秋天是火红的,我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呢?她的热情,我的无所事事,让我不禁有些懊恼。她的秋天是有活力的,是欢乐的,她的心里有一把火焰,使我的心里洋溢着温暖,火红的色彩在她笔下涂抹着,也从我的脚尖升温到发尖,我悄悄地走了……
秋风依旧萧瑟,我的心里却火热火热的。也许这秋天让人厌恶,但在励志的人心里,永远充满了阳光。
秋天是苦涩的,像一杯清茶,可只要你仔细回味,也会尝到其中的甘甜。
秋的气味篇4:秋的味道
秋风不知何时掠走了挂在树上的大片树叶,在这秋风中,叶子翩翩起舞,这不是风的追求,不是树叶的挽留,而是叶的选择,那是秋的味道。
来到田野间,我听到了秋的声音,它轻轻地走过,铺上金黄色的地毯,朵朵木棉花为它盛开,是那样的白,犹如天上那洁白的云朵,在它身后,我看到了农民伯伯正在辛勤的劳动,他们笑的很灿烂,我知道,那是大丰收的喜悦。
来到果园里,我看到了秋的身影,那累累果实都已经成熟了,红的,黄的,绿的,悬挂在树上,生长在地上,就像一幅彩色的画,多美!
特别是乡村田原里处处生长着的野菊花,我以为以白色者为佳,紫红色次之,淡紫者最下,不过,那黄色的菊花也恰似可爱,一个人独自漫步在野菊花间,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还有秋天的枫树,红的似火,燃烧着秋的热情,在我们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枫树,每当一天过后,第二天早晨,地上便会落下片片枫叶,这样的景色,很静谧,很安祥,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祥和感。
秋,并不一定是凄凉的,也不一定是落寂的。
秋,是美丽的,是金色的,是喜悦的。
我爱秋,更喜欢秋的味道。
秋的气味篇5:秋天的味道
喜欢秋天,不用再考虑轻重缓急,可以坐在太阳下,用一种享受的心情去面对从前的得失。不那么匆忙,不会再留下多少的遗憾,也没有机会再去后悔曾经。这个季节,能守着现在,原谅自己曾经的过错,有时间有心情,能慢慢的总结过去,计划未来。悠闲、感恩、从容、镇定、宁静,我喜欢的心境和想要保持的状态,就是如此,默契、合拍。还可在回忆中寻找到曾经所注目的东西,一个个数过,更深一些、更久一些的去体会那些瞬间带来的难以言喻。
这些天,正好赶上桂花的第一轮盛放,浓郁的香气,无处不在。中午闲暇时,忍不住意动,把那红红的丹桂,从枝头上摘下来,就像去年做过的那样。盛在小罐里,做成的桂花茶足可喝到明年。虽然,桂花不是唯一可食用的花朵,花期很短,然花朵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保持着恒久的香气,沁入心脾,对于我这不爱花的人可说是意外的惊喜。秋天的味道,就像桂花的香气,短暂、飘忽,又一直持续着。
我在意过程,发现了更多的捕捉瞬间的可能。我在意结果,也学会了如何去处理结果里的好与坏,而这是过程中一个闪光点带来的功劳。同样的旅程,我比别人走的更慢,也愿意走的更慢一些。
秋的气味篇6:秋的味道
秋,如同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一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当那微凉的晨风吹起昨夜的落叶时,秋便来了。昔日里喧闹的蝉突然收起了歌声,昨天还灼热的太阳突然变得温润如水,热了一个季节的风,此时也透出了一丝凉意。秋天,便在这安静的序幕中,缓缓的从季节的轮回中走来。
在我眼里,秋是位成熟的少妇。她隐去了春的稚嫩,褪下了夏的浮躁,着一件白底青花的旗袍,静静地站在那里,不需言语,自有一份端庄大气。她的脸上戴着一层薄雾般的轻纱,只留下一双明亮的眼睛,带着秋夜中明星的光芒,让人只一眼,就再也移不开目光。她的嘴角似乎是笑着,可总让人看的不分明,透着朦胧的美。秋就这样朝我们静静走来,随风而散的是桂花醉人的香气。
人们都说,秋是收获的季节,是该放声大笑的季节,是荡漾着橘黄与橙红的季节。但,那怎么能是秋呢?这就像让一位从苏州园林里走出的小家碧玉去跳热情的探戈,总是不对味啊。在我看来,那些欢笑,收获,明亮而热烈的颜色,都是属于夏天的,是在夏天的尾巴上。也只有夏那样热情而明媚的女子,才穿得上这样鲜艳的颜色。真正的秋,是在收获之后,欢笑之后的那一抹宁静淡雅,那才是秋真正的韵味,如同自家酿的米酒,酒不醉人,那香气却让人醉了。
秋最美的地方,全部都给了雨。这秋天的雨,舍掉了春的矜持,敛去了夏的热情,仿佛携着幽幽的书卷气,传递出了历史的淡淡沧桑与辽远。看那曾经飘逸的云,一点点从天上压了下来,然后空灵的雨便在地上晕开一朵又一朵小小的花。秋天的雨也是轻轻的,点到即止。树木上的浮尘才刚刚洗去,地面上也才有了一点湿气,连那树叶上的雨水都好似清晨的朝露,雨便停了。但,这就够了,这就刚刚好。重新透过云层的阳光把地面的水汽一点点捧起,刚下的雨便散成了薄薄的雾。让人一瞬间分不清是下了雨还是浸开了雾,如同闯进了童话的世界。
要说秋天最亮的颜色,当属那抱香枝头的菊花了。“菊以黄最为贵。”这是外公常跟我说的话,我记得像习惯一样自然。外公颇爱侍弄些花花草草,在这之中又最爱菊。于是房前檐后便都是这在秋天独领风骚的菊花了。有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呢。一到秋天,那墨绿的茎上就绽开一朵又一朵的小太阳,摇摆在有些飒爽的秋风之中,定格成了这淡青秋景里的一抹亮色。让人刚被风吹得有些凉意的身子,顿时又暖了过来,一直一直暖到了心里。清秋与这金菊,当真是绝配!
这秋,这雨,这老屋,这菊和那菊花之中爽朗笑着的老人,成了我童年不变的风景。纵使我离家千里,在那渐凉的秋风之中,也有一份家的思念缠绕着我,让我时刻记住家的方向。
我爱秋,爱到了血液之中,爱到了骨髓之中,爱到了灵魂之中。如郁达夫对秋的迷恋一样,我也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留住我身边挚爱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