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征文8篇
清明征文篇1:清明节作文_800字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江西赣州赣县一小三年级:温宇星
清明征文篇2:清明节征文演讲:清明节感怀_700字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清明节感怀。
四月,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清明节带着新绿的颜色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向我们走来。
清明,渊源于五霸崛起,群雄争锋的春秋时期。传说,跟随晋文公重耳风雨飘摇19年,忠肝义胆,同舟共济的一代名臣介子推,于功成身退后,背负老母潜入深山。晋文公寻找不见,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母子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恪守孝道,怀揣孝心,是介子推的精神遗产,也是清明创设的初衷和缘由。
清明,是一个在亲人眼中寄托沉甸甸思念的日子。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无论咫尺天涯,人们都要重返故里,将一份纯真的思念,培植在亲人青草萋萋的坟茔上,长成温馨的慰藉。而那些羁留异乡的人们,也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遥遥祭告,或是瞻仰亲人的遗像,或是抚摸故人的遗物,或是朝着青冢的方向默默遥望。
清明,是一个在文人笔下诗情画意的日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家喻户晓的佳句传诵至今。清明前后,雨是细软的,风是和煦的,正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也是一个后人心中仰视和追思的日子。清明时节,我们更加缅怀新中国诞生六十年来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献身的英雄志士。同学们,我们一起点击一下由团中央、中宣部联合创办的民族魂网站吧,那里有我们的先烈们。让我们在网络空间里,送束花,点首歌,点支蜡烛,网上祭英雄,共铸中华魂。
清明,更是春耕春种的日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生也一样,只有在“春天”里播下心愿,才能在“秋天”里收获人生。播种,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创造、新的起点。让我们像辛勤的农民那样,一生播种,播种一生;努力人生,收获人生。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清明征文篇3:[4月征文]清明_750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早,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和妈妈去山上扫墓。一路上,我兴致勃勃的听着妈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还有炎黄子孙对炎帝和黄帝的追思。
来到了祖坟山上,放眼望去,绿树掩映下,全是土丘,一行行,一排排。每一座土丘下,都是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每一座土丘都被草木包围,枯草丛中,还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
妈妈正告诉我奶奶的坟墓所在位置,爸爸拿着一把镰刀就砍周围的花草,还有几棵不知名的小树。我很惊讶,为难地对爸爸说:“老师告诉我们,破坏花草树木,是不文明的行为。”爸爸笑呵呵地说:“你不知道,清明祭拜时砍去坟茔周围的花草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清明节的传统,坟头上长满了草,亡灵会生气的,扫墓的意思是清理,打扫坟墓以求祝福。第二个原因是要防止山火,坟墓边的草很多,都是易燃的,为防止放爆竹时把草丛点着,就得把草木给砍了。”
爸爸继续砍草,妈妈拿出一袋苹果和几个热乎乎的包子,还有许多贡品摆在奶奶坟头,,我一看就觉得肚子咕咕叫了,于是对妈妈说:“恰好早餐没吃饱,我先吃一点。”,妈妈把脸一沉,说:“这可不能吃,是给奶奶的祭品,祭奠亡灵的贡品是不能先吃的。”哦,原来清明节的道理有那么多。
妈妈把一串五颜六色的纸钱挂在奶奶坟上,然后用打火机点燃几根蜡烛插在坟旁的泥土里,再点燃一把纸钱。爸爸点燃三根香站在坟前小声说着话,然后让我过去跪拜奶奶。我没见过奶奶,她去世早,不知道是一场什么病。我只知道,后来爸爸成了我们当地很有名的医生,只知道爸爸多年来为当地的老人义诊,被评为了省十大孝星。
爸爸点燃了一挂爆竹,我赶紧捂着耳朵躲到了十多米远的地方。而爸爸妈妈直到纸钱全化为灰烬才离开。我知道,祭拜亲人,安全最重要;缅怀前人,活着才重要。
五年级:刘家望
清明征文篇4:四月有奖征文:清明,清明_1500字
若是您九泉安好,不枉我此般露湿眉梢。
杨树抽出嫩红的巴掌大的叶,路边青青草已没过脚踝,又是一年清明。车轮碾压在乡间的小路抛落起点点的尘土,一起一伏间,是彼时沉默的童话。
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着你的名字,坟边茂盛的植物带着水珠浸湿我的裤腿,和泪水一样凉。
王建堂。
“你姥爷一生为人堂堂正正,公正宽厚,有他在,乡间大同”。多么高的评价,我呆呆的想着。一个人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看过你的照片,干瘦黝黑,却严肃正经的模样。心中平添几分敬畏。带着农民生来的朴实憨厚,却让我感到一股莫名的辛酸。
听说十里八村出了什么事都来找你评理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霎时,一个严肃,却又和气的形象在脑海中久久盘旋,由最初的两极化缓缓交汇,相溶,最终形成一段无法忘却的仁爱的剪影,在左心房留下一个明亮的光点。还听说,你是一个大嗓门的人,吆喝一声,能传得很远很远,你的声名,大抵也是如此传入一颗颗熟识你的心吧。
平生经历坎坷,爱妻早亡,一人拉扯四男二女长大,又是一个既当爹又当妈的典范故事。只是,那个年代的你,使用弯曲变形的脊梁,承担了如何的重负,隐忍了怎样的劳累,泪洒了多少的孤苦,才换的一个又一个儿女日渐成人的身躯。心中的痛苦藏着掖着,然后以和蔼公正严肃的态度来面对子女,面对大众。我的长辈们都说,你这一生,平凡,伟大,没享过福。朴实的语言却生动的描绘了你的世界吧,我想。我甚至不敢多问,怕是多问了一点,便勾起了长辈的伤心,和我的难过。饶是铁打的心,也要被感动的泪砸出一个个的小坑。
严厉的教育,使你在我心中更上一层楼。你的儿女,都是那般的朴实勤劳,脚踏实地。纵使有困难,也是一点一点的咬着牙抗。你的儿子们,永远是微笑着的样子,仿佛这个世界,没有赐予他们任何的悲伤,你的女儿,不准出门在大街上疯跑,甚至连出嫁的时候,都必须素面朝天。妈妈五年级的时候,要照毕业相,要好的女同学来叫她同去,你又吆喝着自己的大嗓门向人家喊道:“俺就不去了,你们给俺捎回来一张吧!”我笑啊笑,从懂事笑到了现在,听了无数遍,笑你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连照片也能捎?后来,我长大了,渐渐懂了,这是你用自己的理解,想要自己的女儿有着中国传统的文静与矜持。让孩子在家里老老实实学习,考好学,不再像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传统的老农民,有着严格的家教,期望着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你,传统的美德,却有着先进的思想。我带着对你的敬意呆呆的伫在那里,不知道自己的手在你的名字面前该放到哪里。
你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倔强,什么事都不肯麻烦别人。妈妈说,想要给你洗衣服,你却不好意思却坚定的笑笑然后拿过来自己洗,无一例外。即使再忙,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肯麻烦。然后把衣服放在破旧的木盆里,用皱的像树皮一样的手缓缓地在清水中敷衍地揉搓着,连一点洗衣粉都舍不得放,漂一漂就算洗过了。就那样过了一辈子,不是你不爱干净,只是你太忙,太省,又太倔强。
从小,你就是清明二字在我心中的载体。此清明非彼清明也,不是那个悲伤的节气而已,而是清正明理,严肃不俗的形象。
我的生辰百日,便是你的逝去之日。我想也许我是你希望的一个载体,来到这个世上。关于你的记忆,我只能一点一点的向大人们询问,你走的太早,而我若问的太急,怕自己会忍不住潸然泪下。你叫我如何是好。
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我站在田野之间你的坟头,祭奠清明。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青草,露水打湿了自己,姥爷,若是你在那边安好,吾愿足矣。
此篇谨献给让人落泪的你。和你的一生。
开封市求实中学东校初三:陈茜
清明征文篇5:四月有奖征文:清明节_600字
周一,我跟奶奶山上去扫墓。
我们带着头锄头、草刀、扫帚、几瓶水和一些吃的,又买了几盆花,就出发了。
来到山脚下,看见有几位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威严地站着。凡是上山的人,都得经过他们的“搜查”,香、香烛、纸钱、鞭炮等等,都不得带上山。
刚上山,我还挺好的,可爬了不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晕乎乎的,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
总算熬到了山顶了,我找到了老祖宗的坟墓,就立即和奶奶分工:我扫地,她除草。
我认认真真地把墓地上的灰尘扫得一干二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老祖宗的墓碑像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再摆上几盆花,又清爽,又漂亮。我瞬间有了成就感。该看看奶奶干得怎么样了。只见这才奶奶不慌不忙地地戴上皮质手套,一手拉住一只长满刺的小树,另一手挥动草刀,两下三下,就把这样一株长满刺的小树除干净了。看着奶奶干得可有劲了,我也不由自主地拿起草刀,学着奶奶的样子干了起来。
有了我们两个人,不一会儿就已经把草除干净了。我在老祖宗的坟前,磕了几个头,觉得有点累,就来到一旁的亭子里坐下,拿出东西吃起来。
我看着那被我们弄得十分干净的坟墓,我心中又不禁涌起成就感。
我回到家中,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小,以前都是看别人扫,而现在是自己扫,奶奶也觉得我长大了,不再是要人带着的、什么也不懂的小毛孩了。
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四年级:邱楠婷
清明征文篇6:四月有奖征文:清明_450字
四月,下起了柔柔绵绵的细雨,轻轻的缠绕在心尖,偶尔的刺痛,偶尔的烦躁。四月,潮湿的泥土满是润香的味道,清新自然,沁人心脾。 四月清明,自然是踏青的最好时节。 跟着几个同学到湿地公园。桃花还没有绽放的妖艳,只是羞涩的紧包在一起却也有淡淡的清香,嫩绿的树叶衬得花苞更加的透明,有些叶尖还带着清晨的露珠,被阳光照的闪闪发光。游客们望着美景自然是拿起照相机。 一行人随便找了个位置拍拍屁股就坐下了,也顾不得灰尘,欣赏着周边的风景。 绿草不知道何时已经睁开眼睛,望向五彩的世界。玉兰禁得起寒冷早已盛开的白洁,根部的淡紫色美丽圣洁,没有叶子衬托反而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如误入凡间的仙子,清纯美好,散发着醉人的花香,竟有几分老酒的味道。掉落在地上的花瓣没有一丝丝的泥土,诠释了“出淤泥而不染”,三分妖娆七分艳非玉兰莫属。 早上的太阳不那么刺眼,向大地撒着柔光,轻轻的包容了整个世界,万物都透着金光,大自然和人类一瞬间的和谐,美得有些神圣。 最清冷,是三月。最春色,四月天。如此美景怎不叫人醉?
浙江绍兴绍兴灵芝村灵芝完小六年级:周婉莹
清明征文篇7:四月有奖征文:清明节_400字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它有2500年的历史,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墓节和踏青节。它在冬至后第106天,公立4月4或4月5日前后。
清明节是清新而明净的节气,这是气温回升,雨量也很多,是种地的好季节。清明节还是一个有风俗、活动,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就会有很多人去扫墓,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人们也来到死去亲人的墓前烧点纸钱,放点酒食,上前祭拜。
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在春秋时,当时的晋文公受人陷害,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在路上碰见了一个人名叫介子推的,他为了保护晋文公,用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为了报答介子推,到处找他,有人报告说介子推在山上,于是,他就想烧山让介子推下山,没想到烧死了介子推,晋文公他很后悔,他每年这一天都来纪念介子推,后来就流传下来了如今的清明节祭拜的习俗。
清明节是一个极富特色,很特别的节日。
黑龙江 大庆 林甸县&&林甸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刘一霖
清明征文篇8:四月有奖征文:清明祭先烈_800字
四月四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是我国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我们钢城小学全体少先队员,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里拿着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对烈士的无比敬意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 走进烈士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英雄永垂不朽。望着纪念碑,我不禁对烈士们肃然起敬。 仪式开始了,首先是少先队员代表讲话,我一边专心地听,一边凝视着纪念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他们正在战场上英勇地和敌人战斗,一位护旗的战士倒下了,另一名战士马上接过红旗,他们就这样前仆后继,直到最后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敌人阵地的主峰。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烈士们说:谢谢你们,你们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们用献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少先队员是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长大后好好建设祖国,将祖国的科技推向世界的最高峰,为所有人民造福。你们虽然牺牲了,但你们的精神却永远长存,我们会继承你们的光荣传统。 接下来是同学们为烈士敬献小白花。我肃立在丁守华烈士的墓碑前,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恭恭敬敬献给了他,并在心里对他说:如果没有你和你的战友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旗帜就不会这样鲜红,我们就不会这么幸福,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勇敢,像你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后,我向这位烈士敬了一个十分标准的队礼。 敬献小白花仪式后,我们又去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那里记录着解放安阳的经过和在战争期间先烈用过的物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进一步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些可敬的烈士们。每位少先队员都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好各门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和昌盛出一份力!
河南安阳殷都区钢城小学四年级:袁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