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读后感4篇
一:[愚公移山读后感]愚公移山读后感
愚公移山读后感
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号召全家把山移开,他的邻居也主动帮助他们移山,但是有个名叫智叟的人来笑话他,可是愚公说:“虽然我挖不动了,但是还有我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子子孙孙这样干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山移开。就这样,干了很多年,终于感动了上帝了,上帝叫了二位神仙把大山移走了。
愚公移山,贵在坚持。他不仅自己带头挖山,还号召家人挖山,甚至感动了邻居孀妻、弱子也来帮忙。
我读了这篇文章非常感动,因为愚公移山不怕多大的困难都要消灭掉,这么大的山,何况我们这么小的题。我们真应该向愚公学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我相信有志事竟成!
二:[愚公移山读后感]读《愚公移山》有感
读《愚公移山》有感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愚公很愚,而且愚的不可理喻。他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阴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还要叫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理解就不难发觉,在那远古时代,被人认为可笑的“愚公精神”却是当今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奥数题时,做了许久都没有做出来。过了一会儿,我越做心理越烦,只好扔下那道题不管了。后来,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知道了只要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对付这些呲牙咧嘴的“拦路虎”,最后达到成功之路,获得的是成功后的喜悦;而如果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个个“拦路虎”,望而生畏,那么将会一事无成。我想:如果我像愚公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我肯定能把那道题做出来。
古往今来,类似“愚公移山”的事例举不胜举。为了我的明天,为了我的前程,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我要继承这种“愚公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
姚磊
2002.2.10
三:[愚公移山读后感]读后感1000字 读《愚公移山》有感
很小就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接触这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却是几年后的今天。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讲了一个叫愚公的人,想把门前的两座给乡亲们带来麻烦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对,但是经过了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派山神帮助寓公把这两座挡路的山移走了。
乍一看,愚公确实很愚,而且还愚得不可理喻:以自己的残念,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不说,还要累及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们深深理解就不难发现,愚公的“愚”实际上包含着一般人稀缺但又非常需要的两种精神:一是敢想,二是敢做。
说他敢想,是因为愚公已是“年且九十”,这个年龄,该是清享晚年的时候,可愚公却因“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竟有了与家人“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雄心壮志。这种想法,让人震撼,这可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啊!这可是在没有科学技术的古代,这可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哪!即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有谁敢有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呢?无怪乎他的妻子会提出疑问,智叟会出来阻止他这“不合实际”的想法。想到这里,我除了震惊,还有疑惑: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充满了力量呢,让他能够立此决心呢?是因为不甘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屈服于命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让子孙们免“出入之迂”?抑或是他早已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许都有。
愚公没有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不光敢想,更敢做。移山计划一经形成,他马上“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办事之果断,行动之迅速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虽然“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但他却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想敢做的人终会创造奇迹,最终,“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的愿望实现了,我在心里不禁为他喝彩。
古往今来,类似愚公的事还有很多。诺贝尔,他为了研制炸药炸死了他的兄弟和父亲,,居里夫人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在疲惫的状态下进行试验,被镭射夺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爱迪生、莱特兄弟等。这些人都有愚公一样的精神。
就当今社会来说,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曾遇到过很多困难,金融大风波、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有周围国家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如果这些困难不一一克服,祖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对付这一群群“拦路虎”,最后到达的便是成功;反之,如果我们踌躇不前,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个个龇牙咧嘴的“拦路虎”望而生畏,那么我们将会一事无成。
愚公精神就是要敢想敢做,要付之于行动,要敢于拼搏,要有排除万难的决心;让我们把愚公精神发扬光大!
四:[愚公移山读后感]愚公移山读后感300字
愚公移山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看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成语故事》。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里面讲述了许多像“汗马功劳、盲人摸象、画龙点睛、名落孙山、水滴石穿”等等这样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其中让我最受启发的要数“愚公移山”了。
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山,所以出行很不方便,有天他召唤全家老少说要搬山,大家一致同意。之后他们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在搬山。邻居劝他说:“你已经老了不可能把这座山搬走的。”愚公说:“我是老了,但我还有儿子,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有儿子,一代代挖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于是就施法术把山搬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事要有顽强的忍耐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再难的事也能办成。我就想起我学弹钢琴的事,每开始学一首新的曲子,我都会觉得很难,磨磨蹭蹭不肯练习,还不停地抱怨:“这首曲子太难了,我不会弹!”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学会了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练习后在琴谱上画上一个个“正”字,告诉自己已经弹了多少遍,按这种方法给自己鼓劲,这样弹得久了,自然就会熟练起来。练琴如此,做其他事情也同样。只要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因为“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