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日和冬至日日照】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时间:2019-02-25 来源:推荐 点击:

导语:对于二十四节气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的状态,小暑、大暑、处暑分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从名字来看这简直相差的老远了,下面是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认真看哦,他们真的不像。

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

时间不同

大寒时间:1月20日。

冬至时间:12月22日。

物候不同

一、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是说大寒节气到了便可以孵小鸡了;二候是说鹰隼之类的征鸟,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是说在大寒的最后几天,水域中的水冰冻,且最结实、最厚,小孩子可以出去滑冰了。

二、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一候是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冬至的时候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也就说明冬至是比较冷的。二候是说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是说冬至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习俗不同

一、大寒日: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所以大寒期间的习俗具有浓重的“年味”。此时正值岁末,各地的人们开始忙着辞旧迎新,扫尘洁物,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

二、冬至日:冬至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在冬至日上坟祭祀。而且民间冬至日也有不能回娘家的说法,据说这一天回娘家对公公大不利。

食俗不同

一、大寒日:大寒日北京有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寓意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另外,大寒节气正好是在腊八节左右,所以这一天也有喝腊八粥的食俗。

二、冬至日:冬至是重要的节日,在北方地区冬至日非常流行吃饺子,而且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说法。在南方地区,冬至日当天都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在苏州地区,还有着冬至夜喝冬酿酒的习俗。

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大寒

什么是冬至节气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2018大寒日和冬至日的区别 为啥你会分不清大寒和冬至

冬至

什么是大寒节气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有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讲的正是大寒节气的景象。

大寒期间,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推荐文章

推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