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6篇

时间:2018-11-18 来源:推荐 点击:

第一篇一粒米:一粒米的自述

我是一粒米,一粒晶莹透亮、平淡无奇,而又珍贵无比的米。提起我,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我赋予了诗人创作的灵感。
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揉揉眼睛,伸伸懒腰。咦,我怎么躺在温暖湿润的水田里,我怎么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春风阿姨轻轻地抚摸着我,雨滴姐姐轻柔地滋润着我。我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茁壮地成长着。
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农民伯伯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补水洗澡,精心地为我施肥、除草,治虫。我躺在稻穗妈妈作文的怀抱里,白天聆听蝉儿高唱,夜晚欣赏田野蛙鸣。老人们摇着蒲扇来到我身边,望着粒粒金黄的我,笑得合不拢嘴,这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我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伯伯把我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成了一粒稻谷。几天后,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脱去厚厚的外衣,露出雪白的肌肤。哈哈!我又变成了一粒白白胖胖的米。我和我的伙伴们跳进口袋被运往各大超市门店,走进千家万户变成了香喷喷的米饭。
从春种到秋收,从粮仓到餐桌,多少人为我辛苦付出,流汗受累。小朋友们,无论你们在哪里看到我,可一定要爱惜哟!

第二篇一粒米:一粒粮食一滴汗

小时候每当我剩饭,掉了一粒米在桌上的话,妈妈都会让我背《悯农》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充满天真而稚气的声音在厅中回荡。一背完,我的嘴边随即又掉下了一粒米饭。奶奶不住声地斥责我:“你漏嘴呀,连饭都吃不周全。”我只好把那粒米捡起来吃掉了。虽然当时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但是还是有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
后来,我看到了电视上的一则广告:每年人均所浪费的人均总量,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看了这则广告,我百感交集。想着自己吃得饱,穿得暖。而不知在偏远的山村,还有那么多双渴望不再忍饥受饿的眼睛,看着他们的眼睛,你还忍心浪费吗?
过年时,我心血来潮想帮妈妈生火,我拾起柴正准备往坑里放,柴上一根刺把我一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划破了,妈妈找了一张创可贴贴在我的手指上,担心地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怎么能操心这些事呢?”我出去喝了杯水,又去了厨房,只见妈妈正在吃蒸馒头上的那块布上面糊的一层馒头皮。我对妈妈说:“现在条件好了,还吃这些东西做什么?”妈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现在条件是好了,但是如果人人铺张浪费的话,我们的生活条件就会越来越差。”听了妈妈的话,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有一次进餐,老师让我们把碗放在桌子上,我想,老师肯定是想看谁吃得最干净。班长一个一个地数,一个一个地报数:“殷勤七颗,沈心八颗……”老师问:“一共有多少颗?”“五百七十八颗”五百七十八颗,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大家都说,不可能!于是老师又让班长重新数了一遍。还是五百七十八颗,天啊!如果人人都节省一粒米的话,全国可节省十四亿粒米。反之,那个巨大的数字将融入农民伯伯多少日日夜夜的心血啊。
吃光盘中的美食,这是一件微不足道,举手之劳的小事,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开始光盘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吧!

第三篇一粒米:米粒的凡俗

“米粒”这个词被我一见倾心,缘于它的凡俗和卑微。
且不说饮食男女为了柴米油盐而像草原上的马群一样辗转奔波,那些高人、隐士也挣脱不开一箪食、一豆羹、一瓢饮的简单需求,这一粒米周旋在唇齿之间,无关风雅,却觑见了生活最朴素的本质。
一粒米的简单可以像阳光一样铺展成一种普惠的幸福,凝滞的市井油然流动成张择端笔下的熙来攘往,空气里氤氲着怡然自得的气息,梦寐以求的喜悦就悄然蛰伏在一粥一饭里,自足而温馨。一粒米的简单有时竟也可以凌然树立成一种高度,以简单表达纯净,以凡俗抗拒奢靡,以卑微折射高尚,删除欲望和名利的繁赘,在陶渊明式的五柳宅旁镌刻一块思想丰碑。
仅仅是一粒米,你可以用它演绎和诠释你的生存,甚至是生命。
一粒米躺在手心,木讷而沉默。它不动声色地端详着一切,抑或是无视着一切。但你要相信,这不是米粒的超然物外,恰是原始的质朴,就如同甲骨文线条简单而稚拙,而这正是它与生活的距离——未经雕琢的写真。它是土地的子民,它以最卑微、最物质的姿态呈现,土黄色的肌肤,裸露着原生态的生命饥渴。在以生存为目的的远古历史的记录里,粮食作物总是那些篇章的描述主角,那是对米粒历史责任的记录;在《诗经》的国风里,那些关涉劳动的粗朴短歌,恰是勾画了米粒生存的底色。时代虽已极尽奢华,米粒依然是土地虔诚的教徒、是土地上坚守的土著,上帝说“你生在这里,死在这里,死而复生”,米粒默然铭记。
米粒以内敛和沉静隔离了炫目和喧闹。它被收藏在风格匹配的古板而粗陋的仓囤中,不声不响、不急不躁、无欲无求,不需要刻意照顾、也不需要时时惦记,它耐得住寂寞、也经得起忽视,呆板得像一颗早在远古就失去活力的小石子。是的,没有活力的小石子——在瞥见它的那一刻,心里轻蔑地嘀咕一声或者不起波澜地用目光滑过,这是米粒通常的际遇。
我认同米粒的凡俗,我更敬畏米粒不可估量的力量。
当一粒稻谷被一双粗糙的手虔诚地埋进土地,它似乎就被赋予了一种庄严的使命,生命力也在同时被激活。像原子裂变,一股令人惊异的、不知潜藏在何处的巨大能量,被无形的神秘鼓涨着,冲破那层土黄色的薄膜和厚重的土壤,在地面腾起一小朵绿色的蘑菇云,然后一路扩展张力,蓬勃成一道无垠的风景。
无法想象,一粒米与一穗沉甸甸的稻谷有着什么样深沉的渊源,又是什么力量在催生着它不断地以几何倍数克隆、复制自己,又或许这根本不是复制——它体内微不足道的物质显然不足以支撑那种膨胀式的蔓延,完全可以说,那是一种精神,一种生的力度,母亲一样的情怀,韧性、母性和关怀会激发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
一粒米落地,那是义无反顾的涅

第四篇一粒米:从一粒米说节约

小小的一粒米是大家不陌生的东西,而当你浪费了这一粒米时,你想过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从一粒米说起。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吧!我们国家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的话,全国13亿人就要浪费13亿粒米;如果50粒米为1克的话,13亿粒米就等于26000千克=26吨;如果一辆卡车可以装205吨货物,26吨米可以装约八辆卡车;如果每人每天吃0。5千克米,我们全班21人可以吃7年;如果给1个人吃的话,够1个人吃147年。
小小的一粒米在大家眼中是很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竟然能算出这么惊人的数字,而每人一天不可能只浪费一粒米,浪费是一种很无耻的行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吗?这浪费的不仅是米,还是财富?请大家从珍惜一粒米做起吧!
比起一粒米,更加厉害的浪费每天都在发生着,饭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领导来的时候都要热情招待的,有些人就为了和领导说几句话而到了五星级的大饭店,而他们都认为不是花自己的钱,所以点了许多上千元的好菜,如:鲍鱼、海参、山珍海味,而他们说完事就走了,那些好菜全部浪费了,还有一些人用酒招待,如:天之蓝、梦之蓝、五粮液……上几千的好酒也浪费了!
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说说我们学校吧!
每天都有许多同学只吃一小口就不吃,我想:我们学校每天浪费的食物大约有一卡车了!
同学们,你们还有没有资格浪费食物!你们不知道,我国东南部地区还有2365万人正遭受着饥荒吗?你们知道海地这个国家吗?那里严重缺少粮食,他们只用黄泥、树根、蔬菜、野果和酥油混合着吃;还有西藏那边的孩子们,他们每一周才能吃一次肉,而这远远不止我们一个大拇指。
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让那些贫穷儿童有粮食吃吧!

第五篇一粒米:虽是几粒米

“哇!好香好香!”还没打开门就闻到了飘过来的香味。独特的饭香让我总是忍不住狂奔到餐桌前。
打开门的妈妈看到是这样的一幕:某女站在饭桌旁,贪婪的吸着香味,双手叉腰,口中吼着“我要吃尽天下美食!”随手关上门,踏着高跟鞋缓步走来,这样的场景仿佛已经司空见惯了。当然,某女就是我啦!
马上就开饭了,我一路小跑的进入洗手间,在原路跑回到餐桌,坐在自己“预订”的“大座”上。看着一道道漂亮可口的食物,竟有了不敢吃的冲动,这等“美好的”大餐,何时才能再次吃到啊。
望着碗里白白的米饭,毫不犹豫的吃了一大口,米香溢满。没有任何修饰的大米饭,却是何等的醇香。熟练地运用着筷子,餐桌上的哪盘菜里没有留下我的筷迹。这是奶奶一下午的劳动成果啊,中午买回菜来,就开始收拾,只为晚上的这一顿“团圆饭”。满桌的饭菜见证了奶奶一下午的劳动成果呢。
满足的放下碗筷,随意一瞥,碗里的几粒大米饭静静的躺在那里。轻轻的抬脚,准备离开。奶奶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不禁呆住了。慢慢的拿走我的饭碗,把碗里的米粒弄在一起,准备吃下。“奶奶!我剩下的。”剩下的不言而喻……奶奶皱了皱眉头,轻声喝到:“我知道,但那也是几粒米,粒粒皆辛苦啊。”
是啊,只是这简单的几粒米,却是农民伯伯辛勤的见证,是劳动的果实。有多少人,不在乎那几粒米。随手放下的饭碗了,有多少这样的米粒。虽然只是几粒米,可积少成多却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又能养活多少饥饿的人们呢……
“碗都空了还看着干嘛?”妈妈的话让我清醒。看着空空的碗,暮的笑了。“我明白了。”说粒粒皆辛苦的人总是我,而我却不是照做的人儿。一时间,好多情绪堵在心头。虽然只是几粒米……却教给了我这么深刻的道理。
奶奶未曾注意到的那一粒米吃在嘴里,淡淡的香味散开。我能感受到那辛勤劳动的人,挥洒着汗水,欢喜的收获努力的果实……

第六篇一粒米:家之脉

天色渐暗了,远方的天际已由蓝色渐变灰色。依稀透着最后一缕光。门前河对岸树林里蝉也叫得我越发疲弱了。在这灰蒙蒙的天幕上,月亮已经在云层里若隐若现。千家万户的餐桌此刻必都冒着热气吧。我们的晚餐也接近尾声,餐桌前只剩下我和爷爷还在用餐。
爷爷端坐桌前,身体挺着笔直,端着碗,握着筷子,眯着眼睛。找着粘在碗底的米粒,极仔细,极缓慢地伸出筷子,夹起那一粒粒米,轻轻放入口中,细细咀嚼,仿佛一场人间盛宴。但这分明只是平常的晚餐,我偷眼瞄爷爷,有些纳闷。终于吃的干净,爷爷搁下碗筷,小心翼翼地!似是在进行神圣而又严肃的仪式。爷爷抬头看向我,那有些浑浊的目光清明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只是那眼神专注,认真,似有种不可违抗的力量。在他的目光中,我抬头望了望他,又看了看碗,照着他刚才的样子,慢慢地,认真地,一粒粒的夹起米粒,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爷爷会心的笑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粒米竟能让人笑得那么快乐!
我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用最“漫不经心”的语气问爷爷:“不就是几粒米吗?为什么……”爷爷身子一倾,我的心也跟着一顿,嘴上说的话也荡在半空,不敢往下。
爷爷看着半粒米都不剩的饭碗,认真而严肃,像是罗丹在打量雕塑。“小时候家里穷,穷得连饭也吃不起,我们饿得没办法了,妈妈就拿着篮子出去讨米,一家家,挨家挨户地讨。”爷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回忆,几分沧桑,还有几分怀念。
“好心的人就给点,无心的人就是一记冷眼,还有和我们一样穷的人。最后只能讨来那么一点点米,可是我知道,妈妈为了这一点米遭了多少冷眼,受了多少委屈……”讲到这些,爷爷的眼圈红了红,他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接着说:“吃饭的时候,妈妈也是像现在我们这样,把米粒挑得干干净净的,我们也照着她的样,恨不得把碗都舔一遍。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这大概是我的母亲给我留下的宝贵财富吧。”爷爷望着我,“我也这样教导你妈妈的。但愿这宝贝,你们小辈也能收藏好。”
一粒米,一碗饭,如今看来,那么渺小,但却是爷爷的心中至宝。再捧起碗的时候,我下意识地端正了坐姿,挺直背——每一顿饭,收藏最后一粒米。也许这就是家之脉吧。也许这就是三代人共享的爱吧。米饭清香四溢,溢满餐桌,溢满我成长的路。我会把这份爱,分享给更多人,把这份爱更好的传承下去。

上一篇:水的6篇
下一篇:小厨师6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推荐文章

推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