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九空4篇

时间:2018-11-13 来源:推荐 点击:

十室九空篇(1):石壕吏(扩写)_600字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住店,只好投宿石壕村了。村中断壁残埂,蓬篙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而去。
  房主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媳妇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大人小孩都面黄肌瘦。
  由于一天的奔波,诗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摸二更时分,村中一犬吠,随着街上响起了急促的打门声和叫骂声。杜甫被惊醒,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听着外面的叫骂声和哭喊声,他知道又是抓壮士的来了。
  这时,诗人看见房东老头儿披着衣服,翻过院墙逃走了。接着破旧的大门被拍得叭叭乱响,“开门!开门!人都睡死了吗?”凶狠的叫骂声使人心惊肉跳。老太太哆哆嗦嗦走到门口,颤抖着双手拉开了门栓。
  差吏们进来了。他们凶暴地向老太太吼着:“你们家的男人呢?叫他快出来!”老太太哭泣着向差吏们哀求道:“长官,我家里原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到邺城当兵去了。最近小儿子梢来信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了。唉死了的,也就完了,不再受罪了。我活着的,先混吧!说不上哪一天也。。。。。。您可怜可怜我这……”
  “老东西,罗嗦什么!我问你,你家还有什么人?”一个差吏打断她的哭诉,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孙子了。儿媳因此忍苦守寡,为的就是这一根苗……”
  一个差吏没听老太太说完,就挥动鞭子要往西屋里闯。

十室九空篇(2):石壕吏夜捉人_800字


  暮色降临,村中一片寂静,狗吠声,鸟鸣声渐行渐远,见天色已晚,我便决定在此地过夜。
  “砰”的一声,似乎是脚踹门的声音。“快走快走,别磨磨蹭蹭的!”石壕吏厉声道。“你们,你们私闯民宅。我,我要到县官大老爷那儿告你们去!”“告我们,哼哼,真是异想天开。”石壕吏冷笑道。
  声音越来越近,周边村民都被惊醒,老翁对老妇说:“老婆子,这吏怎么又来捉人了,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呀,还让不让人活了呀!”“别说这么多了,咱怨天不怨人,谁叫我们活在这乱世之中呀,快走吧,这里一切我来应付。”“唉,我这前世造的什么孽呀!”老翁叹着气,翻墙而去。吏官夺门而入,喝到:“臭老婆子,人呢?给我交出来,不然,给你个满门抄斩之罪!”老妇作揖道:“大人啊!我也不敢啊。我那三个儿子早已上了战场,一个儿子刚刚来信说,我那其他两个儿子都已经……已经(老婆子做哭泣状)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了啊!我养了他们三个这么大,历尽辛苦,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况且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昨晚做梦的时候还梦见他们呢!你说多孝顺的三个孩子呀!多听话呀!我让他们朝东他们就不敢朝西。我们活着的人本想享享清福,却也无奈的在战乱中度过,他们死的人倒也能在九泉之下过上安乐日子了呀?”吏说:“别罗里罗嗦的!快点交人,哪家不死人啊,老不死的东西!”“你们要来捉人,我家也是十室九空了呀,就剩个儿媳妇和俺那吃奶的小孙子了,儿媳妇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还要喂养我那小孙子,真是命苦呀!”老妇见那二吏早已不耐烦,况且老翁应已走远。无奈地说道:“算了,我跟你们走吧!别看我这一把老骨头了,耍不起那些红缨枪,但是我想给大家烧顿饭还是可以的吧!快点把我带走吧!或许还能见到我的儿子。快点把我带走吧!”夜慢慢的过去了。说话声也渐渐没了。
  鸡鸣声打破了这漫长黑夜的苦难。我隐隐听见侧房有哭声,想要上前劝解却也不知说什么好。独自想离去。恰逢老翁回来。欲言也不知说什么。离去了,作下了《石壕吏》。
 
    浣江中学初二:王璐婕

十室九空篇(3):穿过演义看三国_120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它使得原本只有古代高级知识分子才会研究的《三国志》大众化了。将枯燥的历史通俗化,从而让大多数人知道了三国这段历史。在这点上《三国演义》开了先河。虽然《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确实非同小可,但是在我看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了突出其中人物的个性和气概忽视了许多原本应该重视的东西。这使得《三国演义》有了些许不足,经我总结,共有三点。
  其一:过分贬低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头号冤大头了。同样是为了统一中国,成就霸业而互相征战。曹操灭了称帝的袁术是奸雄与篡贼之间狗咬狗。而刘备灭了刘章和张鲁却叫“重振汉室”,很明显这是作者带着有色眼镜刻意贬低曹操的结果。曹操一生不仅在军事上造诣不凡,在文学史上也是开了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式人物,可是作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贬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这着实有点过分。
  其二:过分神化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他活着的时候谋略天下无双,料事如神。死了还是块金字招牌。百万大军又怎么样!我诸葛亮虽然挂了,造个木像照样唬得你鸡飞狗跳,落荒而逃。作者为了诸葛亮这块招牌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草船借箭》是孙权的杰作,作者大笔一挥,版权便变成了诸葛亮的了。为了诸葛亮的行头问题,作者竟然“周冠诸葛戴”,眼睛一眨便让诸葛亮戴上了纶巾,执上了羽扇。更甚的是作者竟然凭空捏造了《空城计》这种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计谋。作者捏造也就算了,毕竟人家是个写小说的,虚构一点,夸张一点还可以理解。令我想不通的是一些比较正规的兵法书籍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书上竟然也用《空城计》来做事例,这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其三:过分突出英雄的忠义,忽略了三国的血腥和残酷的本质。
  事实上,真正的三国不仅不具备《三国演义》中的豪气与侠义的英雄主义精神,反而充满血腥和残酷。真正的三国不是英雄们逐鹿的天堂,而是百姓们受苦的炼狱。真正的三国不是一部诸侯互相攻伐的战争史,而是一部由千千万万的百姓用血和泪凝成的血泪史。东汉末年三国刚开始的时候中国还有近亿的人口,三国末年之时魏国因为地处中原,地大而人多。因而人口稍多,有五百万左右。而吴国当时的情况则是:“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三国演义》)。”而占据了“天府之国”的蜀国就更惨了:“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三国全部加起来,人口也不过八百万而已。一亿对八百万,这就是三国前后的人口对比。全中国上亿人在短短几十年间便有九成多死于战乱之中,这可真当的起“十室九空”这四个字了。更悲惨的是三国的战乱使得之后的晋朝国弱兵少,无力抵抗周围少数民族的入侵。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

十室九空篇(4):一件难忘的事

  在我的记忆当中,有很多难忘的事,当时在我脑海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次:爷爷教我骑自行车。
  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一天中午,我独自坐在窗户旁,无聊的望着窗外,我忽然看见,窗往外有几个大哥哥和几个大姐姐在那里骑自行车,我突然突发奇想地跑到爷爷的房间,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爷爷,然后说:“爷爷教我骑自行车,好不好啊!”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爷爷了。爷爷看到我突然跑到她的房间觉得好奇,不过,还是答应我了我高兴的快要合不上嘴了。
  训练开始了,爷爷先跟我说了骑自行车的要领,然后让我试一下,我鼓起勇气坐了上去,爷爷在后边扶着我,刚开始,我表现的还不错,可是,爷爷突然松了手,就在那刹那间,我由于心理紧张害怕,所以,一下子重重的摔在地上,我坐在地上一边揉着我的屁股,一边号啕大哭,爷爷见此,马上走过来,对我说:“没事吧!”“别哭了,人人学自行车都要摔几次才成功的嘛!再说了,失败不就是成功之母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次不就行了吗?”不过一定要记住这就名言:“谦虚完事能成,自满十室九空。”
  我听了爷爷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然后鼓起勇气又来了好几次,最终,终于练会了。
  这件事虽然过了很久了,但是爷爷的话我铭记在心。
  这件事非常使我难忘。我会永远的记住这件事的。
  动涌镇第二小学五年级 王鑫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推荐文章

推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