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小说5篇
苍耳小说篇1:我和小伙伴的趣事_3000字
昨天下午,我和住在楼上的张康奇去外面玩。
在万达广场吃完午餐,我们乘坐公交车前往音乐广场(万州地名)。到了音乐广场之后,我和他一人租了一辆自行车,在广场上奔驰着。
突然,我听见一些“呜呜”的声音。朝声音的方向一看,看见一条龙尾,似乎在舞龙。我叫上张康奇,一起飞快地骑了过去,想看个究竟。钻进了缝隙,仔细一看,原来是万州三峡空竹协会的老人在玩空竹。他们的空竹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大概有四种。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像悠悠球的空竹。使用它的那五个老人一会把它抛起来,一会又把它顶在杆子上,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第二种,就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空竹。使用它的老人只有一个。虽然难度要大一点,但和前面的老人相比却毫不逊色。那个空竹是竖着在空中旋转的,看起来就像电视、电影里的UFO(不明飞行物)。这时,我们又听到了那时的“呜呜”的声音。哦,原来是它发出来的啊!
第三种也是一个老人在使用,但可能是没练好,也可能是没系好,成功率并不高。因为那并不是一个空竹,而是十个空竹,它们都被系在了一个横着的铁杆子上。那个老婆婆一个人要同时控制十个空竹,还是挺困难的。不过那个老婆婆并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尝试——虽然每次都有一个或几个淘气的空竹挣脱了绳子的束缚一跃而起,但是那个老婆婆并没有放弃。光是这一点我就很佩服。
第四种是最吸引眼球的。那空竹后面都系着一条龙或者一条鲤鱼。鲤鱼只有一条,但龙却有八条。鲤鱼在空中舞来舞去,发出了“噗啦啦”的响声,似乎在跳龙门。龙是最绚丽的。那八个老人的手臂灵活地舞着,那八条龙也跟着老人们的手臂的挥舞轨迹飞腾着,也发出了“呜呜”的响声,就像巨龙们的龙吼。我在想:那八条龙是不是原来都是鲤鱼,跃过了龙门,却把最后一个同伴给落下了呢?
张康奇目不转睛的看着,他被这些在空中旋转的空竹给吸引住了。
最后的全体表演终于来了!光看阵势就知道,他们的表演并不普通:拿着“UFO”的老人、拿着鲤鱼的老人和那一个一个人控制十个空竹的老婆婆站在台下准备表演;拿着蝶形空竹的五个老人按盾形的阵形排列着;最后的八条龙的龙尾给系在了一起,便排成了“米”字阵形。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时间了。
开始了!开始了!只见那个老人控制着“UFO”上了台,“UFO”旋转着。那“呜呜”的风声,给“UFO”的降临添加了一点神秘的气氛。这时,大“UFO”放出了那十个小的“UFO”——那个老婆婆也上场了!这时,我们屏吸凝气,生怕小“UFO”再次“叛变逃亡”。只见那老婆婆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便放出了小“UFO”。这时,小“UFO”旋转着,没有一个“叛变”——老婆婆终于成功了!我兴奋地连车都快稳不住了。我将车的支撑架放下,坐在座椅上,继续欣赏老人们的表演。
大“UFO”召回了小“UFO”后下了台,接下来就是蝶形空竹的表演了。音乐刚刚切换,他们就开始了。领头的那个老人一会表演个“金鸡独立”,一会又来个“鹤立鸡群”。后面的四个老人虽然是陪衬,但也十分精彩。他们把空竹抛上天,再用绳子接住。反反复复,看起来就像他们只会这一招。错了!等到即将下台的时候,他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压轴戏——他们竟然将空竹向平行的对方抛去!之后,他们又将空竹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真了不起!这需要团队之间多大的默契啊!真了不起!
他们下台之后,顷刻,一条鲤鱼窜上了台!鲤鱼在空中飘舞,“噗啦啦”的声音,似乎在召唤着什么。突然,鲤鱼的轨迹成了小写的x(手写体)的轨迹,尔后,鲤鱼退开了,八条龙的龙尾一松,立刻飞腾起来。那八条龙在空中飞腾着,龙尾拂过地面,立刻扬起了一阵阵灰尘。一条龙“呜呜”的龙吼不算太大,八条龙一起吼,“呜呜”的声音成了“轰轰”的巨吼。表面上一听似蛟龙出海,但音乐广场恰好坐落在长江边。哦,我懂了,好一个猛龙过江!过的什么江?长江!
鲤鱼不甘寂寞,再次上场。八条龙之中又夹了一条鲤鱼,龙把鲤鱼围绕着,“轰轰”的巨吼,像是在给那被落下的、孤单的同伴道歉。
张康奇给怔住了。从贵州远道而来的他,可能还没有见过这种大场面吧?和我想的一样。他说,他从来没看过这些东西!阳光撒在音乐广场上,全身热乎乎的,真舒服啊!冬日的阳光!“空竹这东西,真的很精彩呀!这是中国的悠悠球,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啊!”我自言自语道,同时我也为张康奇感到惋惜。就像鲁迅的小说《故乡》里面的《少年闰土》里面的一句话:“在之前,我和他们一样,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之后,我和张康奇离开音乐广场,驶向长江二桥——这是我的建议。因为我一直都很想知道,万州的长江二桥的下面,到底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在路上,我和他哼着歌,一个个人影从身边一闪而过。这时,他超过了我。我连忙加速,超过了他。他也赶紧追了上来。就这样,我们俩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然,我和他看见了几个危险人物,连忙紧急刹车。等那个危险人物过去了之后,我们才继续向前奔驰。那几个危险人物嘛,就是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在车上给张康奇发送了“无线电”,“以后要小心点,再说真撞到了,伤的也是两家人。”
上了那个坡,我们终于来到了万州长江二桥的下面。我终于看清楚了!虽然和其他桥一样,下面只有一些长方体的石头和圆柱形状的石柱。但是,我的内心也得到了满足。再看看张康奇,他趴在自行车的方向杆上,满头大汗,嘴里嘀咕着:“累死了,累死了……”
中国有一个成语:“先苦后甜”。下坡容易上坡难。上坡的艰辛经历了,下坡就轻松了!在下坡时,身边的景物总是出现了,又在顷刻间消失了。坡下完了,我们身上的热气没了。虽然还想玩一次,但上坡的艰辛我们已经领悟了,只有悻悻地离开了。我念念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万州长江二桥仍是那么宏伟。我狠心一扭头,跟张康奇走了。
张康奇一直都很想去下面那个空地,我也想。从矮墙的空子骑过去之后,我们来了个“速度与激情”。下坡,真爽——虽然多了些沙子,刹车不灵了。下了坡,我们不敢刹车,顺着惯性冲出去了好远。之后,沙子厚厚的,只有下车推着车走。下了一个小坡,我停下车,支起支撑架,跑道长江边——长江,仍是那么澎湃。我蹲了下来,把手泡在了长江的水里。顿时,手中的汗没了,取代它的是清凉。这时,张康奇也跑了下来,他一眼就看见了我身边的鹅卵石。这时,我萌发出了一个想法。“你会不会打水漂?”我问张康奇。
“什么叫打水漂?”张康奇反问我。
“你看,就像这样。”我拿起鹅卵石,打了个水漂给他做了个示范,石子在长江上蹦了两下,沉了下去,剩下的只有两朵涟漪,“试试看吧,很容易的。”
他拿起鹅卵石,竟用扔的方法,一下子扔了下去。
“不是这样的,你看。”我做了个姿势,他就懂了。
“哦!”他恍然大悟,学着我的样子,扔出了鹅卵石,鹅卵石却没有蹦起来。
“初学者都是这样,最开始我也和你一样。”我安慰着他。
他继续打着水漂。有的没蹦起来,有的却蹦起来了。
这时,我弯下腰,捡了一颗鹅卵石,在沙地上写上了我的名字。不过,写到“良”字的时候,长江一个浪头打上来,名字顿时模糊了。
“哈哈哈哈……”张康奇在旁边嘲笑着我。“我也来写!”张康奇也捡了一颗鹅卵石,在一处很高的一块沙地上,写下了“张康奇”三个大字。
我找了一块稍微高一点的沙地。也是才写一半,一个浪头打上来,又没了。
我准备再往后一步。刚刚迈出一步,就听见后面的张康奇的一声大叫:“你踩到我的名字了!”
没办法,我找了一处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再往左边移了许多,拿着“笔”,用标准的楷书写下了我的大名。“好了!”我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沙,到长江边洗了一下手。这高度刚好。既不会太高,长江的浪头也不会打到我的名字。
这时,我使出全身解数,将一块埋在沙里的大木板抬了起来。我把木板放在长江上,木板沉了下去。
“真没用。”我自言自语道,“竟然浮不起来!”
我再把大木板捡起来,再放下去。反复试了几次,确定不会浮起来时,我把手臂抡了个圈,把大木板扔了出去。
“你在干什么?”张康奇问道。
“没什么。”我静静的看着那块木板在水底滑行,发起了一阵巨型的水底沙尘暴,最后停了下来。
“该上去了。”我对张康奇说道,“快四点了。”我们艰难地把自行车推到人行道上。我看了看长江。这万州的骄傲,万州的母亲河,在冬日的阳光底下成了天蓝色。江面上,船只航行着,时不时发出一些“呜呜”的汽笛声。江边,洗衣妇们在愉悦的聊着天,钓鱼的老人一动不动,冬泳的人也在水里游着。万州啊,好山好水好风光!
还了车,我们坐上了前往万达的公交车。突然,我的脚边被什么东西砸了。一看,竟是个苍耳!它成了我们的好玩具。张康奇说,他从没有见过这种奇特的小东西。我大吃一惊:现在的小孩到底缺了什么?竟不认识苍耳!他说。在他们那边,是没有苍耳这种东西的。“唉!”我再次为张康奇发出了惋惜。
之后,我又送了张康奇几个苍耳。因为,我的鞋带的裤子之间一共发现了六个苍耳!这时,我想起了以前一二年级时学得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也体会到了,那插图上的、被苍耳扎着的小鹿有多疼了!哎呦……
重庆巴南区鱼洞二小恒大城校区六年级二班六年级:吴良辰
苍耳小说篇2:一地鸡毛_1200字
沙哑,粗浊的锯声随着一阵断裂的爆响消失了,然后是树叶摩擦的沙沙声,宿树的麻雀哀鸣着飞走了。一声巨响后,世界又静下来了。
一棵老树倒了!
英子从屋里探出头来,看着奶奶砍树。她看着奶奶把凹凸不平的树面剖砍成一根根柴木,齐齐地堆叠在墙角。英子想叫奶奶把柴木堆再往里挪点,不然她和甜甜就没处去跳皮筋了。她正想开口,奶奶先唤她了,
英子,出来帮忙。
英子高兴地放下课本,如释重负般蹦了出来。她把柴木扎成一捆一捆,用小红绳系了个好看的蝴蝶结。都扎好了,英子想把柴木挪到更深更僻的墙角去,奶奶却挑了一捆最齐整的,递给英子,
给张奶奶送去。
英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奶奶又嘱咐道,
叫她别太省,用完了再来拿。还有很多哩!
知道啦。英子答应着,向院外迈去。
奶奶和张奶奶的交情很深了,两个鳏寡老妇守望相助了几十年。张奶奶的老伴奔赴黄泉后,奶奶陪着她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光。张奶奶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一有好的东西就先想着奶奶。豆野里的豆熟了,菜圃里的菜青了,果园里的果香了,都先送来给奶奶尝鲜。奶奶就用这好豆点了碗丰润柔滑的豆花,用这好菜腌了缸咸香爽口的泡菜,用这好果酿了壶香醇浓郁的果酒,还不忘再把着浓浓的心意装在陶罐里,叫英子回赠给张奶奶。
英子就这样为两位老人传递着情谊,她想,这土地上的庄稼是一代代的生命在无止息地轮回,而两位老人难得可贵的情谊也是如此。英子喜爱这份传递温情的工作,就像她总是那么喜欢麦浪翻滚的粮田一样,都给人以充盈的幸福感。
不知不觉间,英子就走到张奶奶的砖瓦房边了。她看见一辆漆光闪亮的黑色宝马停在张奶奶的屋前,宝马的富裕气息与着破败的土屋实在不相宜。英子呆呆地站在非常熟悉的土屋前,脚却再不能轻轻松松地迈进去,
怎么了?英子寻思道。
这时,张奶奶被几个穿红戴绿的年轻人簇拥着从屋里出来了。英子瞧见张奶奶的头发难得的油光整齐,穿着也很体面,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像是要出远门。
张奶奶。英子怯怯地叫了一声。
噢,是英子啊。张奶奶这才发现了默默站在角落里的英子,继而又不好意思起来,这孩子,怎么来了也不进屋,干站着。
奶奶让我来给您送柴火。英子递上那捆柴,您这是要去哪儿?
唉。英子啊,我,我不能要这柴了。儿女要接我去城里住,柴也用不上了。是我辜负了你奶奶的情谊啊。张奶奶内疚地低下头,好孩子,帮我劝劝你奶奶,让她别更自己置气。我,有机会一定回来看看她。我……
妈,该走了。她的儿女唤她了。
英子啊,好好照顾你奶奶,你大了。张奶奶还想说什么,儿女们已经来拉她上车了。英子抱着一捆柴,看着张奶奶上车了。她看见张奶奶的裤脚边上还粘着圆滚滚的苍耳,也跟着她要去城里扎根。
终于,车远去了。化作一片扬尘。
英子抱着一捆柴,慢慢的往家走去。她突然很想哭,心头空落落得像缺了一块。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奶奶。英子想起张奶奶还送给奶奶一只肥肥的芦花鸡,奶奶还说要煲一锅鸡汤给张奶奶,可现在……
那一晚,英子在长夜的烛火下睡得很不踏实。她梦见那只芦花鸡变成了一锅油油的鸡汤,而奶奶睡在一地软软的鸡毛上。
浙江台州温岭市长屿中学初三:蔡紫薇
苍耳小说篇3:苍 耳_400字
大家好,我叫苍耳。我浑身长满了尖尖的小刺,像一个小刺球,大家都叫我“小刺猬”。我们苍耳家族有个特点,就是能粘住动物的皮毛,到别的地方重新安家。
这时,我的兄弟姐妹们都踏上了旅程,就我还赖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突然,一只野兔像一只灰皮球滚了过来。我屏住呼吸,纵身一跳,跳到了野兔身上。野兔经过了金光闪闪的沙滩,我想:这里缺乏水源,虽然有无数的财富,但生命比财富更珍贵,因此这里不是我生根长叶的地方。野兔又经过了银花朵朵的湖泊,我又想:这里虽然能带给我一些乐趣,但毕竟水太多了,缺乏土壤,跳下去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淹死的,因此这里也不是我生根长叶的地方。野兔最后又经过了黑黝黝的泥土,我再一次想:这黑黝黝的泥土最适合我,它紧紧地拥抱我,这里一定是我生根长叶的好地方。想完,我就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第二年春天,我在雨水的滋润下,生根长叶,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江苏无锡无锡五爱小学三年级:吴瑞杰
苍耳小说篇4: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到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苍耳子。刺猬先生感到很奇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的!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先生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刺猬先生问好并请他有空去做客。
当小兔离开时,刺猬先生发现,有三颗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了小白兔的毛上,并快乐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跑天下,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刺猬先生乐了,他终于懂了苍耳是怎么来的。
苍耳小说篇5:[为学杯A组]苍耳的梦_1200字
架在窗子上的拖巴的布条上,不知何时粘上了一只苍耳。
我把他拿下来,轻轻地放在手心,细细观望着:他是翠绿色的,然而就在翠绿之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金黄。自然是带着刺的,只是经过风吹雨打变得圆细了。这个季节,万物凋零,金秋遍地,正是苍耳家庭旅行的时候。当风准时吹起,山头上的苍耳飞到空中,成千上万,像蜉蝣飘然而起,又悠然而落。我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苍耳,他是那般玲珑骄小,娇嫩可爱,应该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吧。他本该在下一次迁徙,却因为年小体弱随不了风的力量被迫早脱胎卵,未年而“殇”了。
此时,这个小家伙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他酣酣地躺在我手上,像是娇嫩的孩子。哦,不,他本来就是,不过是在风雨中磨炼了勇气与坚强罢了。他累了,在我手中睡熟了,呼吸均匀,恬静而安详,一定还做着香甜的梦呢!他梦见了什么?是在途中与风雨搏斗;又或是与母亲忍痛离别?我不知道。我只看见他在我手上酣然入睡,却并不知道他在旅途中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
窗前的风铃响了,流泻出一段美妙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里都流尚着甜蜜。然而,秋天的主角——苍耳,他醒了。那逼人眼眸摄人心魄的几抹浓绿里,从此不再是幼稚的少年,变成了身强力壮的成人,即将带着丰收的果,长途跋涉地去远方闯荡。
但是,他的身体太虚弱了:他与风雨斗争,身负重伤,却仍然精神抖擞。看着他坚定的信念,看着他清纯的双眸,看着他清纯的双眸里映出的我的倒影,我的心中不觉涌出钦佩之情。
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了飞翔的生活:一座座山,一条条河,即使如何的“风萧雨歇”,他也无可阻挡。瞧!苍茫的松林,辽阔的原野。当他还是一颗弱小的小青豆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今天?
如今,他就在我手中,我问他:“是信念,是勇敢,还是使命”?
他轻轻摇了摇头,深思了一会儿,又抬起头。
“是梦想”。他默默地回答,“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去海边,听潮起潮落,看海的微波,海的汹涌,去海滨城市去读大学,和大海相依相随,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我的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在一旁刨着土的我听着,怔住了,刚想说“今天就在我家休息吧”,却被打住。他坐在橱柜上,双腿耷拉着来回晃动,眼里流露出企盼。
我当然知道梦想的力量,便走到他身边,抱起他,又打开了窗。
这时起风了,卷起一地绯红在空中挥舞霓裳。他回过头,沉静地说:“朋友,感谢你的照顾,我要走了——去海边!祝你也早日实现梦想”!
一滴泪落在他身上,他纵身一跃,跳上了一片叶子,向梦想飞驰。
也许,你仍在人生的失意中徘徊,你仍为平淡无厅的生活而苦恼,你仍因前途渺茫而哀怨。请坚持你的梦想吧!等到秋霜染醉,芦花扬白的时候,你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启程!
我也要做一只有梦的苍耳,在我们有缘相会时:
且歌——且行!
六年级:金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