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明月的诗8篇

时间:2018-11-11 来源:推荐 点击:

(1) [带明月的诗]古诗汇总——诗中月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关阅读:


古诗四季山水日月风
古诗汇总——诗中月
古诗汇总——诗中冬
古诗汇总——诗中日
古诗汇总——诗中秋
古诗汇总——诗中水
古诗汇总——诗中夏
古诗汇总——诗中山
古诗汇总——诗中春

(2) [带明月的诗]中秋节的诗歌朗诵素材_350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秋节来临之际,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关于中秋节诗歌朗诵》,希望大家喜欢!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 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 [带明月的诗]诗月两相生_650字

  月亮:离地球最近的卫星,不会发光,反射太阳的光。月亮这个名词在天文学上来说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感情。可是,历史上的月,是多情的,温柔的,引得无数骚人竞“折腰”,使得中国文学历史上,月光闪闪,使的真正的月亮是那么有人情味。
  诗和月是和谐的。“幼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月亮是充满童趣的,我们幼时谁不是听着嫦娥奔越的故事长大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是承载着乡愁的。月圆之时,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抬头望月,来诉说思乡之情的?
  往往,很多吟月的诗有了寄托,才彰显作者的文学功底。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道尽了万物自古,人生短暂的被念:江畔何人初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和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而一句“海伤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不仅抒发了遥相思念的感情,更使诗的意境在清辉的衬托中,超越了空间的阻隔,使一种恍惚迷离的壮美缓缓推移开来,直至天地寥廓,一览无余。
  月,陪伴人类走过近万年,映照过李白酒香四溢的金樽,于是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扰乱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情思,于是有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还成就了王维禅的心境,于是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衬托了苏轼的微茫哀愁,于是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阴晴圆缺;事,瞬息万变;人,悲欢离合。此中,它激发了多少诗人的才情,留下多少铅字的印象?以至于前人的作品,诗月两相生,今人之文,诗情月意。月,使诗意随着它薄沙般的光芒肆意流淌。
  于是乎,诗意栖居在地球上,仿佛无法分清,是诗中含月,还是月中藏诗……
 

(4) [带明月的诗]儿童诗歌大全-夜空中那轮月

  夜空中那轮月
  那轮月
  凉凉的在水中哭泣
  那轮月
  静静地守候悄悄的夜
  那轮月
  痴痴情地依旧望着群岚
  呆在那里
  总在等侯
  思念的渡人
  清泉旁的顽石上,松叶下总会有
  倩影
  银翅的蝉弹奏着
  弹奏着陪伴的弦琴
  那轮月
  真实,高洁
  轻柔的光惊晓夜空
  洄流于山间
  那轮月
  傻傻的
  在水泥板上我记住每一分残缺
  夜空中那轮月
  还是单单的模样
  迟迟的冬天
  冬天的步子很轻,很轻
  轻轻地拂过几朵白云
  没有飞舞的雪花,可是,雪花的泪珠谁懂?
  天涯的守望,明月相伴
  一缕清风,经年又别离
  在岁月的垂钓上
  你是鱼儿,我是泪珠
  在这个迟来的冬日
  你在街口,我在梦里
  灰白色的忧郁顺着泪水写下日记
  弹指间,落叶己成灰
  涟漪轻轻
  岁月如水流去
  留不下的牵挂,似无归期
  迟迟的你来了,冬天也应随你来了
  红尘茫茫,你在天际
  一曲《无归》赠你,,,,,,,

(5) [带明月的诗]月夜对诗_600字

  月圆之夜,我吃完月饼,便坐在院子里观看月亮。
  爸爸走了过来,说:“这一轮明月,创造了多少流芳百世,凄凉动人的身语故事,成就了多少诗人的多愁善感,忧伤难耐。”我想想也是这样。随后爸爸说了一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于是,我想就是关于思乡的诗呗,我也会,可能是爸爸想和我对视吧,我就毫不犹豫的说出一句思乡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爸爸给难住了,爸爸想了大概十多分钟,才想起一句思乡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轮到我了,突然小虎牙妹妹跑了过来说:“我也会。”身穿绿衣裳,叫声呱呱呱!”我大笑了起来,对小虎牙妹妹说:“你这不是思乡诗,是谜语啊。我给你出一个题,看你会不,五个活生命,每个很灵活,各有各功能。猜猜这是啥?”小虎牙妹妹说:“是手指头,对吧。”我给虎牙妹妹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才是思乡诗。”
  接着她就跑出来了,我和爸爸又开始了我们的思乡诗比赛,我又说了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下可真把爸爸给难住了,我便提示爸爸说是李商隐的思乡诗,爸爸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顺口说出:“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园时即有情。”我们结束了我们的思想诗比赛。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月圆之夜啊,我要继续积累诗句,超过爸爸,希望下一个中秋节,我能积累地比爸爸多,然后把爸爸对诗。
    初一:常利娟

(6) [带明月的诗]一点墨香拙笔驰,万分思绪绣花诗_3000字


  【重楼叠月·冬思感怀】
  祥云飘,紫气绕。坡前冬树郁。岭上赏梅红。
  山溪翠丛馥已褪,江水东逝浪涛汹。
  峻峰含黛依旧,岸边惜桐柳,遥望银霄穷。
  红尘阡陌舞西风,岁月沧桑凛冽冻。冰枝横斜瑞雪飞舞玉蝶翩翩似天宫。
  万户炊烟缭绕,三九冷蕊妖娆,光阴似箭顺逝,斜阳晚暮雾朦笼。
  岫壑柏松紫竹碧潇天湛水蓝七彩裹群峦,满目恢宏。
  重楼叠月诗词赋,暖阁韵染情浓。
  阶前淡淡清辉漫,庭院深深倍觉寒,烛影摇曳秀色帘栊。
  笔描序言。笺红香案,舒怀心胸。
  雾锁长江,露袭鼓楼,雨涤幽丛。
  岁末料峭平畴苍穹。
  一年四季星月转。五岳三江雪冰融。落絮喜恋芳绽,凌裹芬蕾三友崖松。
  絮语缠绵,素手慈心思绪缱绻回首往事眸中。
  镜花新抚云鬓乱,倩姿渺无踪。
  初时难寻旧梦,今宵韶华隐暗,目临靓丽青春,谁解暮年天命忽匆。
  畅想遥寄春秋吟,旋律琴音夏冬赋,宣纸描锦句。墨泼绘丹青,互携相守曲终。
  弹指荏苒半百多,转眼倦容鬓霜染,富贵满堂皆空。
  晓辉映朝霞,凝眸处,旭彤。
  【重楼叠月·游记抒怀】
  重楼危,观叠月,银河魁柄转,薄雾素纱冥。
  蟾宫桂香飘寂寞,试问神女可伶仃?
  想来人间皆好,伴侣纵天地,江湖任我行。
  曾记畅旅各名川,脚登芒鞋游圣地:
  树深见鹿、溪午闻钟、鸟语花香踏落英。
  阵阵流莺婉转,处处荫蔽飞泉,霞舞绿烟袅袅,光浮霭气欲升腾。
  馥郁紫陌、藤垂堰渠、朦胧入痴、幻觉漫四野,目悦神澄。
  时而猿声随风至,顿感凄厉心惊。
  湖映蓝天鹰凫水,雨打荷珠聚又分,冰冻北河日暖南坪。
  峰回柳暗,花明路转,当同人生。
  更有园林,气派温馨,别有洞天,曲水绕户回廊盘旋。
  花台幽径缘客扫,庙宇紫门对吾开,茂树修竹阴日,青琐赤墀翡翠栏杆。
  楼阁巍峨,奇草异花、几净室明、亭榭碧水潺潺。
  烟盈芙蕖姿靓丽,傲霜菊花欢。
  春来凭栏杏李,荷风化消夏暑,秋看枫叶若荼、冬陪腊梅同斗雪寒。
  一帘瀑布飞玉珠,三株幽兰醉忘返。
  凡是所到处,身心共和谐,不生丝毫汗颜!
  梅兰高雅心神爽,松柏旷怀志向远,健步纵横天然间。
  放眸觅新景,学霞客,勇攀。
  【重楼叠月·红尘缘】
  雁南飞,金曲乱,玉帛之懿范,走序几分禅。
  二十四桥明月暗,两岸尘景醉八仙。
  欲邀天人斟酒,醉我天地客,此乃红尘缘。
  凌空拔剑指苍天,拂袖清风也缱绻,今夕何夕慢捋思绪却在诗词里熬煎。
  反弹琵琶弦断,欲落帷幕幽帘,青青子衿频故,披风斗笠酷依然。
  跨海赋词蛟龙跃谁在幻化之中复古还原,矗立峰巅!
  足踏五岳空灵舞,九天揽月翩跹。
  缦立远视疑无路,影透石壁皎月寒,三生石上落笔临川。
  厚缘永驻,箫声渐远,相约何年?
  醉卧寒山,醉酒当歌,醉睹枭雄。醉墨染透天边霓虹。
  星光璀璨多藏眼,手握锦书越金銮,敬请贤圣拆看,尧舜嗟叹复道行空。
  清影摇红,竟将千张薄纸瞬叠云鹤劲舞苍穹。
  泪栖银盘万种情,千回百转匆。
  重楼参禅倒坐,遥思钟期既遇,奏起流水高山、暗香叠月藏匿卷中。
  眷念无限轻风悬,终将相思理成线。绸缪织锦缎,百鸟绕林间,绚出紫光乱红。
  回首往事噫吁

(7) [带明月的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作者:都市隐侠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附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读者可以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古今中外,真正避开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中国“八大样板戏”。样板戏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个妻子一出场就遭土匪枪杀外,八部戏剧再没有一对夫妻,也没有一对情人。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读者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都市隐侠上传),版权归原作者都市隐侠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8) [带明月的诗]中秋节主题儿童诗歌大全-问月亮

  月亮呀,你为什么有时弯弯的,有时圆圆的,有时又变成了半圆?难道你是位魔法师?
  月亮呀,你的上面有青青草原吗?嫦娥姐姐能经常带着玉兔去草原上玩吗?
  月亮呀,你为什么有时有,有时没有,你是不是在跟我玩捉迷藏?
  月亮呀,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总有一天,我要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你那儿去作客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推荐文章

推荐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