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进步怎么写7篇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一:教学相长:作文讲评《我的小鸡》(一)
有一种倾向:是不是让孩子看了书,作文就了事了?
对于刚刚学习作文,或者说作文还有问题的孩子来讲,亲子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来讲一段经典。《学礼.学记》中里有一个片段: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在座的朋友都是重视教育的,看过不少教育理论。但也希望大家能抽空看看,研究一下《学记》。这篇文章,把教育理念都讲透了,所谓的现代教育理念都跑不脱《学记》。中国的老祖宗是最懂得教育的。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讲的。本文中,如果取个题目的话,就叫作“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在很多人看来,是教的人与学的人相互相长,这是一个误区。“教学相长”这句话的本意,教的人与学的人是同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大体的意思是说,虽然有好吃好喝,山珍海味,虽然做出来的是潮州菜、粤家菜、东北菜、上海菜,如果不吃、不尝,就不能品味出其中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一个“真理”,有一条是去罗马的路,有一条是去看世博或是奥运会的路,但是如果不学习,那也是不知这个“道”。而且它不只是一个道,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味道”。这个“味道”,叫善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了,才能知道不足;教了,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不学是不知道不足的;不教是不知道有多么困惑的。浅薄无知,往往觉得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有去学了、教了,才知道不足,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不知“道”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为知不足,所以才能反思反省、努力学习。知道了困惑,就知道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育与学习提高,是相互增长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在《尚书.兑命》中就讲:教了别人,就能起到了一半的学习效果。教别人,本身就是学习。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们讲《学记》,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所谓亲子,就是辅导、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并不是您花了钱,孩子去学,就OK完事了。教,本身就是学习;教,本身就达到了一半的学习效果。教的时候知不足、知有困,然后自己回头看书学习,悄悄地下功夫,这样就完成了全部的学习——这才是“教学相长”的完整含义。
有几层次意思大家体会:
第一个层次,当甩手干部、扔钱家长,既不教,也不学——这就是《三字经》里讲的“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出了问题、有了麻烦,请别怪孩子,问题都出在您的身上。因为您除了摔钱,就是甩手,教与学,这两件事您一件也不沾边。
第二个层次,只教不学,那还不错,可以打五十分,因为至少还有“学学半”的效果。不管真的假的,在孩子面前您还是招架了半天,抵抗了一阵。
第三个层次,那就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知有困,退下来认真地学。教是发现问题,学是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的整个过程。不是“学学半”,是“学学全”,打一百分。
所以,希望有心学习作文、想帮孩子的妈妈们,要认真学。学的前提,是去教。如果只是摔钞票,把书往孩子桌前一摔,再甩一下手,最后华丽转身,有悖于“教学相长”的精神。有一些妈妈问:“老师,我家孩子作文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该怎么办?”我建议您,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问自己一下:我教了吗?
如果自己还没有开始“教”的行为,那您提的任何问题都是无益的。我们在这里告诉您再多的方法、技巧,也是无益的。因为您只是一个“二传手”,不是“得分手”。
有一个比较:有一些老学员,他们孩子的作品,有的上了校刊,有的还在相关的报纸、刊物上得了奖。在班级里,波浪线A++的是正常现象。而有的妈妈,至今还在问那些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于教与不教。
刚才大家也看到北京-蛋妈的分享:
北京-蛋妈:老师,我从您这现学现卖,孩子最近几次日记的文字量增加了不少。孩子自己知道主动用一些技法了,都不用我多说了。
这就是教与不教的区别,这就是用心教与不用心教的区别。要强调:作文,多大点事儿?用心辅导一阵子,孩子自己就能上手了,再不用您多说了。如果不能用心去教,问题永远是得不到解决的。大家可以去作文网上看一下,那些一直跟着学习的家长,他们现在常把孩子的作文晒出来。可以讲,这些孩子的作文写得非常棒,进步非常大。
真的希望大家有个意识,用心教上半年,那以后就会很轻松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众多跟着咱们学习的家长的体会。我们讲的写作技法,就是“四个对称”、“六根六尘”和“作文八法”。算起来也就是十八个方法(概念),不相信孩子学不会。
看孩子的原文:
《我的小鸡》
我有4只小鸡,它们分别叫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嘴,圆圆的眼睛,毛绒绒的身子,和细细的腿。非常可爱。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我就回去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我准备把小鸡抓起来的时候,突然找不到小鸡了。找啊找,找啊找,我感觉声音从厨房传来的,我决定到厨房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
来看妈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背景:
孩子原汁原味的作文,我感觉不乏童趣之处。不过又感觉交待不细,于是和她一起修改了一下,修改后的文章放在后面。请非常老师指点,我的思路这样可以吗?是否取舍得当?还有什么注意的地方?谢谢。(19群,济南的豆豆,女儿豆豆,二年级下学期)
来看妈妈的辅导过程、思路及修改后的作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妈妈辅导: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小鸡的由来,顺便说明小鸡有多大了,因为不同的小鸡,样子是不一样的。)
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
(妈妈辅导:介绍一下名字的由来。)
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
(妈妈辅导:腿不够有特点,因此换成小爪子,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但豆豆坚持说是尖尖的,尊重她的感受吧。)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
(妈妈辅导:用“一只只”体现了小鸡到处跑的习性,为下一段做铺垫。)
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妈妈辅导:直接写下面的事情,有点接不上,所以加上了做房子和小鸡的作息时间。)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妈妈辅导:豆豆坚持用问号,说这是反问读者,我觉得说得也对。)
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妈妈辅导:加上一个脚,站得稳。)
再来看一下妈妈辅导后的修改文:
《我的小鸡》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二:我的妈妈_200字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金黄的卷发,个子高高的,元宝似的耳朵,大大的嘴巴,妈妈笑起来很漂亮。
妈妈很爱我,但是对我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每当我有不会的时候,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讲给我听,直到我听会为止,可是当是马虎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妈妈一双严肃的眼睛面对我那一张泪流满面的脸,就像真的老师一样,我可害怕了,所以我以后也不敢马虎了!可是当我进步的时候,得到妈妈的表扬,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就是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
二年级:李依璇
点评:小作者首先对妈妈的外貌进行了细致和精美的描写,孩子眼中的妈妈是最美丽的。紧接着,孩子对漂亮妈妈的漂亮作风进行了摹写。,孩子通过写妈妈关注自己学习的事情,不仅写出了妈妈的严厉,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严格,同时也写出了妈妈赏罚分明的一面,对于孩子的进步,妈妈也对孩子进行了鼓励和表扬。最后,小作者用一句简练而饱含真情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于妈妈的爱。二年级的小作者不仅写出了妈妈的外貌,同时选取典型事例对于妈妈的性格进行了描写,通过这件事情,不仅写出了妈妈赏罚分明的性格,同时也写出了妈妈对于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母女情深的内涵。
点评教师:陈凯伦老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热爱并专注于小学语文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从小培养语文素养;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希望孩子们通过和我的学习,可以掌握知识掌握方法,语文,也可以像数学一样有公式有方法。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作文,从而快乐学习!)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三:[妈妈晒]好兄弟
小宁和小龙是兄弟,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对好兄弟。
他俩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年人。一天,淘气的弟弟蹲在推车上,带着红领巾的哥哥手拉着推车在小区里溜着玩。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过他们前面,她手上拎着菜篮,肩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袋子,不仅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而且脸上大豆似的汗珠也不停地往下流着。小龙立刻把小推车推到老奶奶前面,让弟弟下来,彬彬有礼地说:“奶奶,您把蔬菜篮子和袋子放到车上吧。”说着从老奶奶肩上拿下来袋子放在推车上,弟弟也不甘落后,顺手把菜篮子放在车上。看着兄弟俩的一举一动,老奶奶面带笑容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对好兄弟啊!”
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一会儿,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跟奶奶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到奶奶家了。
妈妈感言:
非常老师您好!我是4群的杭州美妈,自从去年9月份开始除了中间4个月以外一直都跟着非常老师学习作文。(这4个月我在学车(*^__^*) 之前害怕作文的我,学习老师的作文方法后有信心辅导孩子作文了,孩子也喜欢老师的《对称》、《六根六尘》等方法。
这篇是这学期中旬的周末看图写话作业。今天孩子看了妈妈晒网站的其他孩子的作文,非得让我把自己的作文也发去给非常老师看。于是我匆忙整理发上来,可惜当时看着图写话的图片找不着没法发上来。
这篇写话先是孩子自己写,然后跟我一起修改作文。孩子对“头”、“身”、“脚”有了概念。作文的“头”开门见山,很好。段落的帽子是在我的提醒下写上去的,接着写“身”时孩子用对称的方法写了弟弟、哥哥和奶奶的举动,还用了意法。“脚”部分是孩子看着图直接写了送奶奶回家结束。这篇写话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孩子语文老师也给了满分10分。
当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特高兴,这一切跟非常老师的作文方法是离不开的。学习了非常老师的作文方法很受益!再次感谢非常老师!
浙江杭州二年级:张美美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四:[妈妈晒]写一种小动物
我有一个好朋友,它背上背着鹅卵石般的壳,还长着一双黑黑小小的眼睛,最有趣的是它那像像皮筋一样的脖子,可以“拉”得长长的,也可以“收”回去,你一定已经猜到它是谁了吧!那就是我的小甲龟。
小甲龟又淘气又可爱,它一会儿用四只小脚推动小石块发出“咚、咚、咚”的声音,一会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左顾右盼,好象肚子饿了,在等我给它吃的呢……。当我对它说话的时候,小甲龟就伸长脖子认真听着,并边听边用后脚奋力蹬,前脚用力爬,好像也想和我一起说话呢!
我的小甲龟是不是很可爱?是不是很淘气?
妈妈评语:这篇也是孩子三年级上学期老师布置的一篇命题日记。作为妈妈我一次一次从孩子身上看到惊喜!惊喜孩子写的东西。生动灵性的发挥中带有孩子自身调皮可爱!谢谢孩子,从孩子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是孩子的进步让我进步!也希望在线的各位老师们给孩子点评一下!再次感谢!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五:我的妈妈_3000字
今天讲一个三年级孩子的作文,题目叫《我的妈妈》。
在讲课前,我们先来分享两位妈妈的喜报:
济南-翔妈:孩子在学校春燕杯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
北京-依依妈妈:汇报一下,周末带女儿亲子的作文,得到优+3星,还在班上读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写一篇日记,但是效果不好,后来跟着老师学,我发现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别要说明的是:北京-依依妈,入群听课可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观念转得很快。观念转得快,行动就快。还是那句话“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于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脑子里明白。脑子里明白了,但没有转化为行动,最多是个知识,而非知“道”。
群里有妈妈常问:怎么办?怎么办?回答是:先“亲”起来,先行起来,先做起来。如果不做起来,不行起来,不“亲”起来,一堆问题在脑子里打转转,还是于事无补。当下我们的教育光讲“知”,不讲“行”,这是有害的。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讲过,妈妈进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长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妈妈,像依依妈一样,真正转变思想,行动起来。
下面,我们就进入到正文,先来晒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个喜报:
妈妈感言:我是21群江苏—小小QQ糖。这篇《我的妈妈》是孩子送给我的“三八”节礼物,正好小记者网站有征文活动,于是就投稿,没想到就上报了。能结识非常老师和群里的这些妈妈们,是我的庆幸,我从中受益匪浅,孩子也从中受益。非常老师的书,则是孩子最爱看的作文书,谢谢非常老师无私的付出,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进步,心中无比高兴!
我们再来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随着三月的到来,三八妇女节也随之即将来临,这是妈妈们的节日。今年我送妈妈什么小礼物呢。对了,就要妈妈您看看,我笔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妈妈不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披肩卷发,国字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嘴唇,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讲个不停。
妈妈是我的“健康小卫士”。每当我的身体出现一点小状况,妈妈总会第一时间为我采取措施,结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有时病毒来势汹汹,我身体的安全防护大军全军覆灭,妈妈这时就只能求救医生这一“杀毒大师”了,送我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妈妈就喜笑颜开。
妈妈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学前,妈妈总会问:“今天有什么东西要带吗?”每天临睡前,妈妈总会不厌其烦地问:“该做的作业都做了吗?该准备的学习用具准备好了吗?”……考试前,妈妈又要唠叨了,“记得写名字、看清题意,不要急于答题,做完要检查”……妈妈的唠叨像唐僧念经,但正因为妈妈的唠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质量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一次次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我的“唐玄奘”。
妈妈还是一个“大侦探”。电脑游戏的魅力是无穷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争气,妈妈严格控制我的上网时间。有时,我总想趁妈妈不在家,多玩一会儿。一次,做完作业以后,我就上网玩游戏,在妈妈回来之前,我就把能看见的蛛丝马迹都毁灭了,可是妈妈还是知道了。原来妈妈在浏览历史中发现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训,把浏览历史上的记录都删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妈妈这次怎么发现。”可是我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还是被妈妈察觉了,妈妈说:“我摸了摸电脑,发现电脑是热的哟,还有从你的神情,说话言语中,我就能得知。”哎,谁叫我做贼心虚呢,还是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晴”。
这就是我的“健康小卫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侦探”,我那可爱可亲的妈妈。
这是一个三年级孩子写的作文。初步统计一下,大约七百五十个字。从妈妈的感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妈妈是21群的。想必听课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离不开妈妈的坚持。昨天有新进群的妈妈在问:亲子作文,辅导孩子会不会让孩子有依赖性啊?想必这位妈妈的感言与孩子的进步,能回答亲子作文会不会让孩子有依赖性的问题。
刚才,我们还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广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评读,谢谢非常老师。大半年前买的书,实操只是给孩子讲解了前面的对称,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群,今后会抓紧些。
还有一位妈妈的感言:
山东-悦悦妈:这个群“不好”,刚加入时是“好好学习,天天上当”,现在成了“好好学习,天天上瘾”,每天不看,像少了点啥。
实在的讲,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孩子是不是懒,要担心的是在这里学习的妈妈、爸爸懒。
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评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个大特点就是:带帽、穿衣、套鞋。什么叫帽?帽有什么作用?帽子——说白了,就是一个段落的主题。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同理,一个段落也只能有一个主题。什么叫主题?说白了,就是您想表达的东西,就是您最想告诉别人的东西。帽子是主题,帽子也是提纲。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出门约会,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么?是头。所以这个头也好,这个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领导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题明确了,再用衣服来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双合适的鞋。“帽衣鞋”是一个整体,而帽子是标准、是起点。要想保证作文不散不乱,帽子不能少。
在我们的书里,每一篇讲评文的后面,都有一个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就是帽子的图形化。所以我们再确认一下,帽子是主题,也是提纲,也是思维导图。这三样东西是一体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我们常讲“段落没有帽,送您当被告”。这句话似乎让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们讲“写作要有提纲”这句话,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们再讲“写作要有思路”,这句话恐怕反对的人不多。其实“帽子”就是提纲的具体表现,是思路的具体表现。
我们在《基础篇》中讲道,对称有四个表现: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什么叫对称?对称就是角度,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写一个东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点是以三个对称段的形式来写妈妈的。这三个对称段就有了三个对称的帽子:“健康小卫士”、“唐玄奘”、“大侦探”。用三个对称段来写妈妈,帽子也好,对称也好,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大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本文中运用了“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技法。妈妈不是妈妈了,妈妈变成了“小卫士”,变成了“唐玄奘”,变成了“大侦探”。这个技法我们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统的介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与”木”,总要有一定的相关性,才能有“移”的可能;张冠李戴,姓张的与姓李的,如果不认识,就把帽子戴来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这两天深圳发生的一起撞车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让一个不相干的人来戴这个帽子,网络流行语,叫顶包——这会让明白的人贻笑大方的。
我们回到正文上来。总体上讲,借代要有相关性。从本文中妈妈是:卫士妈妈、唐僧妈妈、侦探女菠萝(波罗)。这些都是与妈妈的性格行为有相关性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特点,小作者的这一个写作特点,让本文增加了许多的趣味。
当然,第三个特点,不太容易为大家所发现,那就是前后文的呼应。在原文中小作者写到了妈妈的样貌,分别写道:国字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嘴唇,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讲个不停。这是一个总体上、形象上的描写。那么我们后面看到的对称段中,妈妈像“侦探”一样的火眼金睛,还有妈妈像“唐僧”一样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无意地呼应了这个形象。前后文的呼应,让全文的总体线路、思路保持了一贯性。这就体现了作文的不散不乱、不拉不扯、不离不碎。所以我们要讲:不夸不行!总的来说,孩子确实写得很好。
我们的点评提升,并不是否认孩子的成就。点评提升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技法运用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变化。
先来看第一段:
伴随着三月的到来,三八妇女节也随之即将来临,这是妈妈们的节日。今年我送妈妈什么小礼物呢。对了,就要妈妈您看看,我笔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刚才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编辑把这一段删除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段写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这与我的“妈妈”这个主题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删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写出百把十个字,痛下杀手于心不忍。我们可以简单处理一下,把这一段当成是一个题记来处理:
三八节来临之际,用我笔下的您,表达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妈妈节日时,送给您的小礼物——题记。
我们来看第一个自然段,妈妈的样貌:
妈妈不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披肩卷发,国字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嘴唇,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讲个不停。
我们可以本着为主题服务,有详有略的原则来调整:
妈妈个子不高,一头乌黑的披肩卷发,永远透着精干利落。妈妈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风吹草动、蛛丝蚂迹,都逃不过她的双眼。她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响个不停。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家长中,那个放鞭炮的,准是我妈。
在点评文中,我们删掉了一些与后面的呼应无关的样貌,这样也是为了把作文的一条线路表达得更清楚。所以,我们就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去掉,这是要补充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在点评文中,增加了一句话:她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响个不停。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家长中,那个放鞭炮的,准是我妈。一是为了体现,有详有略,突出妈妈的语言,二也是一个借代的技法。
我们在《提高篇》中介绍过,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后借”。我们再把这个“喻”借过来,用来代替妈妈的讲话。所以就有了: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家长群中,那个放鞭炮的,准是我妈。在本文中“那个放鞭炮的”并不是确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过来指妈妈讲话“噼哩啪啦”。这样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们就讲到这里,下午再讲,谢谢大家!
三年级:我是嘉嘉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六:小升初作文这样写,想不拿高分都难!_2000字
下面就是写好小升初作文十大诀窍,很容易,很简单。一起来看看吧!
1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
“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指导后改成:
“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2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
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
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
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
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
“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
“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
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
别出现“很热”两个字
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
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
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
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
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7不用成语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
而是这样写:
“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8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
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
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
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
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
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10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
1、写作并不神秘;
2、写作需要技巧;
3、写作强调个性;
4、写作就是生活。
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孩子的进步怎么写七:作文讲评《金银花》
讲一位五年级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金银花》。
先来分享一个喜报:
北京-飞跃:孩子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少年作家杯比赛,获得三等奖,虽然只是三等奖,但孩子已经很进步了。孩子说:“这个获奖作文都是按照非常老师的方法写的,现在看起来很是生硬。这些天天天跟着老师在YY听讲,如果现在写,我会写得更好。”
下面先看《金银花》作者的妈妈感言:非常老师:您好!我是25群的奥妈,加入群已经大半年了,一有时间就会跟着非常老师学习。孩子下学期就是六年级了,他也参加过很多的作文班,花了很多的冤枉钱,但是作文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自从认识了非常老师之后,我再也没给他报作文班,没事的时候就给他讲结构,六根六尘,孩子也慢慢开始有了一些认识,慢慢地接受了非常老师的非常作文。今天,我就带着孩子到小区里去观察了金银花,回家后也让孩子先说结构,再口说作文,最后写成了这篇作文,孩子也觉得先把作文的结构搞清楚作文也不是那么难写的。请非常老师看看孩子的进步,什么地方还有待提高,谢谢老师!
以下是孩子的作文:
金银花
乐山市五年级
在我们的小区里有一株金银花。
金银花的茎是棕色的,十分粗壮,十分粗糙。在这条茎上,长着一条条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小根枝,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蛇。它们向上伸展着,相互缠绕着,就像密不可分的好兄弟、好姐妹。
金银花的叶子是绿油油的,椭圆形的,两头尖尖的,叶背上有着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绒毛,摸起来毛绒绒的,就像抚摸着一只可爱的小顽熊。远远地看过去,金银花已经和红色的圆柱子合为一体了,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许多小朋友在“伞”下唱歌、跳舞、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绿油油的叶片之间,伸出了一条条又细又长的花苞,它们是那么小,那么嫩。过了两三天,花苞就全部变成白色了,就像穿了一条白色的公主裙。走近前看,那一簇簇未盛开的花苞,像害羞的小妹妹一样可爱;已盛开的花变成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可能这就是金银花名字的来源吧!每朵金银花都是由两片花瓣组成的,花瓣又细又长,向外翻卷着,中间还夹着6根细细的、黄黄的花蕊,像一根根小豆芽,又像一个个快乐的小音符,漂亮极了!一阵微风吹来,香气四溢,使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
金银花不仅好看,好闻,还有很多的用处呢!它的花、叶、藤都是宝,具有清热、解毒、杀菌的功效呢!
我喜欢金银花,这不需要理由。
我们看这篇作文整体结构很好,头身脚、帽衣鞋都体现得很清楚。整篇文章写得很棒,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段,开门见山:在我们的小区里有一株金银花——这是“头”,一开门就看见金银花了。
我们继续看文章的“身子”,共分了四个对称段。第一个对称段写的是金银花的茎:金银花的茎是棕色的,十分粗壮,十分粗糙——本段的“帽子”。金银花的茎是棕色的——色法,十分粗壮,十分粗糙——对称、意法,长着一条条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小根枝,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蛇——意法;它们向上伸展着,相互缠绕着,就像密不可分的好兄弟好姐妹——对称、意法。我们都能感受到,五句话内必有意法。把看见的东西写成想象中的东西,我们是写作文,不是搞作文学。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孩子好理解,说复杂的修辞手法,就把问题搞复杂了。
大家可以参照《提高篇》里的《丝瓜》,其中提到《小石潭记》的片段,我们看一下: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