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名人故事6篇
创业名人故事篇一:李宁的创业故事
从1988年李宁退役到2004年李宁(公司)上市,16年弹指一挥间。而李宁本人从昔日的体操王子,到今天大受资本市场追捧的财富明星,这种转变不可谓不大,而且这种转型的成功,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世界冠军中,屈指可数的只有李宁一个。
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经历了哪些苦与痛、快乐或忧伤?从一个优秀运动员向一个成功商人转化,心路旅程有多远?
1988年的汉城失利,李宁一下子从鲜花与掌声中跌落到地上,社会舆论也由原来的赞扬变成了责难。当时的社会远不如今天这般开放与宽容,全民族都对世界冠军寄予了重托,国人很难用宽容的心态来接受王子的失误。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李宁一个人默默地体味着人情的冷暖,这时,李经纬适时送上了理解与鼓励。
从汉城奥运会回国的那天,在首都机场,李宁躲开好热闹的媒体记者,一个人走过偏僻的通道,这时手捧鲜花前来迎接他的只有李经纬,李宁含着眼泪接过李经纬手中的鲜花;1988年12月16日,李宁在深圳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晚会,在晚会现场,李经纬代表健力宝送给他一副纯金的护手。二李的交情由此可见一斑。
退役后,李宁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时,摆在李宁面前的路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不是做教练就是担任政府官员:广西体委邀请他担任广西体委副主任,海外某国聘请他为国家队教练,甚至演艺界也邀请李宁加盟……
正当李宁无所适从的时候,李经纬再次出现了: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跳出运动员退役后不是出国就是当官的模式,重新设计一条道路,并让它也成为一种模式!李经纬后来在回忆时这样说:当时,李宁想到深圳创办一个体操学校。我说,光靠赞助不行,一定要有经济做后盾,这样才是稳定的、长远的发展思路,所以我建议他是否靠搞经济来发展体育。
1989年4月21日,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李经纬将一本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大红聘书郑重地递到李宁手里。在几十位专程从各地赶来的记者面前,在闪耀的镁光灯下,李宁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我之所以投身健力宝事业,除了想为我国退役运动员闯出一条于国、于民、于己有利的新路子外,还想同最先开拓了中国体育实业的健力宝人一起,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开发中国潜力无穷的体育实业。
也许,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胆略。尤其对于有着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自己拿着档案去到广东三水这样一个并不知名的小镇,是需要几分勇气与胆识的。尽管当时舆论对于体操王子经商颇有微词,但李宁义无反顾。1989年5月,李宁加入健力宝。
自此,李宁走上了一条崭新而艰苦的道路。
李宁牌服装横空出世
初到健力宝,李宁主要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筹办运动服装厂等工作。
凭着一种天生的直觉,以及多次出国比赛所培养出来的眼界,李宁提议重新一条有冲击力、富于体育动感的健力宝广告片,而且由他亲自出演。这个建议,连同在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的60万元的广告费用,得到了李经纬的全力支持。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年,健力宝的销售量增加了3000万元。
勤奋努力,思维敏锐,朴实善良,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当年的李经纬对李宁的评价,也是他给予李宁信任和支持的基础。李宁是运动员,不懂经济。到健力宝来,我把他扔在游泳池里,让他自己去学。李宁年轻、聪明、人品好,能学会游泳。我只是在岸上看,做救生员,不行的时候,再伸手拉一把。然后我再放开,再看。几次下来,李宁就会游得比我好,超过我。
加盟健力宝之后不几个月,李经纬就鼓励他将服装厂的计划上马。但资金从哪里来呢?虽然当时健力宝声名显赫,但健力宝最初的广告费居然完全靠借钱来支撑,甚至借钱来赞助体育记者跟团出国采访。没有开厂的钱,李宁和李经纬决定找一些国外厂商,搞成中外合资,而且外商能帮助打开海外市场。
在李经纬的陪同下,李宁出外游说,寻找投资。因为体操王子的名人效应,很快他们就与外商签署了三份合作意向书。李宁本人也没想到事情进展得竟如此顺利。不久,新加坡康基实业有限公司到三水实地考察,双方签订了合同。中新(加坡)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于是成立,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李宁出任总经理。
经过紧张的施工,不到八个月,一幢5000平方米的厂房就在三水市竣工了。屋顶上,一块巨大广告牌非常醒目:李宁牌。光有牌子肯定远远不够,如何让大家了解并接受这个牌子呢?毕竟有过17年的运动员生涯,李宁马上想到了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想到了备受瞩目的亚运会火炬接力。
但是,亚运会火炬接力处对买断亚运会火炬接力开出了300万美元的高价,无论是李宁还是健力宝根本承受不了。这时,李宁的公关能力及名人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他调动他在国家体委的老关系,并用一种爱国情绪感染了工作处的领导,如果火炬接力的承办权落到外国公司的手里,那将是12亿中国人的耻辱。经过一番谈判,最终,亚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由健力宝主办,费用只要250万元人民币。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整个亚运圣火的传递过程,有2亿人直接参与,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媒体知道了健力宝和李宁牌。从这一刻开始,李宁牌真正横空出世了。
这不仅是一次公关策划的成功,更是李宁商业才华的一次完美亮相,是李宁发展史上的第一大手笔。这次赞助的成功极大地增长了新生的李宁公司的实力,刺激了李宁的进取心。
第二部分:
发力:自立门户,与健力宝分家
从一头青丝到两鬓斑白
李宁在商业上的悟性,让其老板李经纬欣赏不已:李宁在商业上的才华和他在体操上的才华一样出色,而初次出手大获全胜也让李宁的自信心倍增。于是,在1991年由健力宝投资1600万,广东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独立负责李宁牌运动服、运动鞋的经营。
1992年底,李宁公司分别在北京、广东成立三家公司,各自从事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鞋的生产经营。而李宁牌系列产品逐渐赢得了众多荣誉,成为1991年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李宁牌服装和运动鞋系列不仅被推选为中国明星产品,而且被评为全国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之一。
明星效应无疑会对提升品牌知名度有作用。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并不是所有明星品牌都可以像李宁公司这样成功,即使他们的创立者在体坛同样有着赫赫战功。李宁公司成立早期有健力宝这样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使它在起步时,更具备了成功公司的雏形,这区别于目前众多凭借个人资源建立起来的体育公司。零点咨询公司董事长袁岳对媒体说。因此,李宁以及李宁公司的成功,除了明星效应外,其成功应该更多得益于商业运作。
从家庭公司到大众公司
初入商海,李宁采取OEM贴牌方式生产李宁牌运动鞋,但因为缺少经验,第一批鞋做砸了!当时,李宁投入运动鞋的开发费用只有5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001系列鞋的生产。得知鞋全部不合格的消息,李宁飞回北京,召集相关部门开会。
这是李宁在生产控制上打的第一仗,首仗即折,李宁的心情之沉痛可想而知,但是他毅然决定全部销毁这批产品。让我们从头再来!他握着拳头对部下说。那年,李宁不到28岁。从那时起,李宁就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绝不能让自己或自己人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李宁说。
李宁公司刚创办时,是李宁和几位退役的队友,还有李宁的家人如哥哥、嫂子、表弟等一起在操作,那时的李宁是个十足的家庭公司。到了1992年,李宁就开始有意识地聘请专业人才加盟。为李宁公司发展起过关键作用的第二任总经理陈义宏,就是被李宁从当时有名的运动服生产企业十佳公司请来的。
陈义宏最早在1991年加入李宁,从生产总监开始做起,一步步升到总经理职位。李宁是一个很会管理的人,他懂得知人善用。对于职业经理人,他很信任,也很授权。曾参与李宁公司股改的股改专家刘纪鹏回忆说,每一次去谈判,或者谈合作,李宁都会带上陈义宏,看得出他对陈义宏是很信任的。自1998年去北大学习,李宁就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而把业务全权交给了总经理陈义宏。
陈义宏以及一批专业人才的加入,创造了1993年到1996年李宁公司的第一次辉煌,公司营业额每年以100%的比例增长。当运动员的时候,因为我的水平算是全国最高的,所以我去比赛的时候,所有人的希望都会寄托在我身上,要靠我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我的努力决定了大家的愿望能否实现。可是对企业来讲,做商人则是我的愿望靠大家来完成。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什么大事……对此,李宁想得很清楚。
李宁脱离健力宝
李宁公司如果当年不从三水搬到北京,就没有今天。李宁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在李宁心中,另一句没有讲出口的话是:如果李宁当年没有从健力宝中脱身出来,也就没有今天。
1991年到1994年期间,李宁继续走赞助体育活动的路线,并开始了多元化产品尝试,李宁运动服、李宁鞋,甚至李宁皮带、李宁领带等,产品不一而足。虽然李宁公司1993年就有了赢利,年营业额以近100%的速度增长,但是在李宁的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结,那就是孩子的身份--李宁公司是健力宝的全资子公司,而健力宝的控股股东是广东三水县政府,是国有资产。在李宁心中,他更希望公司朝着现代企业模式发展。这在当时看来并不易,起码有两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另外一个是将李宁商标从健力宝中分离出来。
1994年初,在证券报一个记者的引荐下,李宁同有着中国股改第一人之称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见面了。刘纪鹏从1988年开始即进行企业的股份制咨询,从他多年关注企业改制的经验来看,李宁公司的产权不清这对于李宁今后的发展将是致命的,他极力鼓动李宁脱离健力宝。
李宁当然知道这时的健力宝之于李宁(公司),如同母亲的胎盘之于成熟了的婴儿,价值使命已经完成,但在李宁心中,李经纬对他有再造之恩,如同他的再生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背叛李经纬?对于刘纪鹏的建议,李宁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脱离健力宝,别人会不会说我忘恩负义?
刘纪鹏则反复对李宁阐明产权不清的利害关系,劝他说:你只是脱离健力宝,并不是脱离李经纬,健力宝并不完全等于李经纬。最后,性情爽直的刘纪鹏甚至拉开椅子站起来,对李宁说:如果你拉不下面子,我去跟李经纬谈,跟三水县政府谈。
刘纪鹏为什么要一意鼓动李宁与父亲分家?首先是受我本人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经验的驱使,我看过太多因产权不清而失败的企业;而李宁是受全国人民喜爱的体操王子,无论是他的外貌还是他的人品,都是被国人所认可,我也很愿意去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纪鹏如是说。
正是在刘纪鹏的强烈建议下,李宁遂定下决心和李经纬以及三水市政府摊牌、分家。李经纬相当大度,完全支持李宁自立门户。1994年底,只是在股份和品牌采取了一些变动措施,李宁公司就顺利脱身。而健力宝历次投入的1600万,李宁分三次用现金进行了偿还。据刘纪鹏介绍说,这种偿还是在历史成本之上偿还的,并没有一个很可怕的增值。
1994年9月,李宁体育产业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作为控股的母公司,初步实现同资本市场的对接。1995年底,李宁集团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1996年初,集团总部北上,从广东迁到北京。而健力宝历次投入的1600万,李宁分三次用现金进行了偿还。据刘纪鹏介绍说,这种偿还是在历史成本之上偿还的,并没有一个很可怕的增值。
上市的七年之旅
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创下了6。7亿的历史纪录。业绩如此快速地增长,发展令人如此兴奋,即使是性格平和的李宁也禁不住豪情万丈,制订了1998年达到10个亿,2000年达到20亿的销售目标。但是,不幸的是,成长的喜悦到了1997年戛然而止了。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中国经济通货紧缩,李宁产品卖不动了。此后数年,李宁公司的销售收入一直徘徊在7亿左右,市场地位逐年下降。
1997年,处于困境中的李宁萌发了强烈的上市冲动,并把上市地选定为香港。1998年起,李宁聘请了资本运作方面的专家为独立董事,1999年他又聘请各个领域的专业公司协助公司完成整体战略:德国SAP公司、台湾麦达公司、海问咨询公司、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是李宁公司的合作伙伴,此举旨在增强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
2001年3月,张志勇出任北京李宁公司总经理,也是李宁公司历史上第三任总经理。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获得了成效。2001年公司营业额为7。3亿元人民币,纯利为4960万元人民币;2002年、2003年则分别为人民币9。6亿元和12。76亿元。随着公司营业额的持续上升,和外资的进入,公司上市进程再次被提到了日程上。经过7个月的筹划,李宁公司终于200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公开发行2。47亿股,并于7月9日再次增发新股3697。6万股,而李宁及其家族拥有资产在10亿港元以上。
第三部分:
归零:让我们从头再来
保持归零心态
这样的庆功会,在我做运动员时每年都开,几乎每次我都要上台讲话。但当我回到台下,我总要告诉自己:成功只代表过去,未来要从头开始。过去做运动员我时时告诫自己忘掉过去的荣誉,轻装上阵,现在做企业我也是这样要求大家:上市只代表过去的业绩,而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要面对。对于李宁及600名李宁人来说,2004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经过15年的努力和7年的等待,公司终于成功上市。但是,在2005年的春节年会上,李宁作为董事长在台上所讲的不过是上面这一段听上去毫无激情的话。
让我们从头再来,李宁经常爱说这句话。每一块金牌都是从头再来,从运动员到商人,对李宁更是从头再来。正是抱着一种一切从头再来的归零心态,李宁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只要肯学,什么都有可能
很多人认为李宁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明星身份,得益于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李宁从未遇到过强劲的商业对手,得益于他遇到待他如父亲般的李经纬以及后来的刘纪鹏等专家……总之,人们会认为李宁的成功有着某种侥幸的成分。但是,只有李宁本人和他身边的人才知道,从运动明星到成功商人,李宁做了哪些努力,付出了哪些辛苦。从一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只有一个原因:累。
接触过李宁的人都知道,李宁勤奋、本色,既没有大明星的架子,也没有大老板的派头。公司研究工作,有时延至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别人可能稍微多休息一会儿,李宁却几乎从不睡懒觉。公司有了盈利,李宁并不讲究吃喝,方便面、大排档,都是出差时李宁经常光顾的食品和就餐去处。他最感惬意的,是与公司三五同仁找一处清静所在,要几杯啤酒,边喝边聊。聊得最多的总是公司的发展。
李宁十分好学,十分谦虚。刘纪鹏尽管后来没有再和李宁合作,但在谈到李宁时依然充满赞赏,当时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他很尊敬地称我为老师,向我请教一些股权改革方面的事情。我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那时我就感到李宁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在李宁的成长过程中,他得到过多位师傅或老师的言传身教,从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股改专家刘纪鹏到北大光华教授王亚非等人。
李宁一直深感学习之重要。我以前练体操,是从一点点都不会到世界冠军的。记得1978年恢复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参加世界体坛锦标赛,我还没有进国家队。我们的队伍为了去参加比赛,到日本训练。1979年再往前推20年、30年,我们派队伍到苏联请教练告诉我们什么是体操、单杠、训练。1982年我成为世界冠军,拿6块金牌。我相信,只要肯学,什么都有可能。
我不在乎爬多高的山,关键在于要拥有爬山的能力。1998年,年满35岁的李宁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此后4年,李宁与一群比自己小10多岁的同学一起上课、上自习、复习考试、到食堂吃饭……李宁与普通同学一样,每天背着小书包上课、记笔记、背法条、课堂讨论、期末通宵熬夜地复习、考试。
2000年,正在北大法律系念大三的李宁又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并于两年后顺利毕业。他是一个真正读书的人,李宁不是来混学位的,而是出于工作需要,他一边啃着快餐一边读书,非常辛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王亚菲老师,对李宁的读书精神非常赞赏。他跟一般运动员不一样,跟一般的世界名人也不一样,他非常用功,非常向上,对自己的前途把握有自己的理解。他的同班同学高广彬说。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李宁对所有可以学习的对象都抱着一种谦虚求教的心态。
天生胆小,不靠胆色,靠训练!
也许在普通人心目中,过去的体操王子似乎是神话中的人物。李宁自己却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认定了方向就不轻易动摇的平凡人,我天生比较胆小--从前训练不怕后空翻、最怕前空翻,因为看不到地;已经是世界冠军了,但在大赛中仍然坚持要有教练在旁保护,才肯做难度动作。李宁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赛场上取得成功,不靠胆色,靠训练!
体操比赛不是直接的对抗,没有身体的接触,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努力让自己更完美。我一直也在把这种理念带到我的公司。在这一场市场才是最终裁判的商业竞争中,李宁要做的依然是--让自己更完美。在将自己对运动的理解、执着与追求打造为李宁品牌文化的基础之后,现在的李宁更多地扮演起一个大股东、一个董事长的角色。
创业名人故事篇二:邵逸夫的创业故事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2014年1月7日早上8时许逝世,享年107岁。传奇的一生,跨越一个多世纪。八个故事,八件事,八个邵逸夫电影事业的重大阶段,加起来就是,香港电影。
第一段:萌芽
1924年成立天一电影公司。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是个眼光独特的人,那时候中国电影还未有生气,他看了部《孤儿救祖记》,就料定这行业有前景,于是一鼓作气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并把兄弟几个全给拉了进来做帮手,老六邵逸夫应该感谢这个大哥,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以后的影视帝国,正是因为年少的熏陶,使他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电影发行了如指掌。
第二段:创业
1926年,去新加坡成立公司。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就被三哥邵仁枚拉去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如果说后来去香港是拓荒,这里何尝不是,他们在1930年终于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之后发展迅猛,成立了110多家影院,称霸整个东南亚市场。“邵氏兄弟”的招牌锋芒初露。
第三段:天灾人祸
1937年,八年抗战。正当的商人在这个年代都发不了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爆发,还有谁能安心的拍电影?还有谁去看电影?公司经营惨淡,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了正当年的邵氏兄弟公司的倒闭,美好的电影梦就这样被无情地打碎了……
第四段:二次创业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抗战胜利后,邵逸夫决定重整旗鼓,把自己的未竟之梦完成,于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这也就是以后我们整天见到的那个黄色背景上SB两个字,公司的成立宣告了邵氏兄弟正式进军香港电影市场(当然,东南亚还是他们的),这是他们的立足之本。
第五段:发展
1955年到1962年,影视基地设立。30多年的电影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的提高就是纸上谈兵。于是,新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自己的影城,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正式建立,这个影城耗时7年,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语电影影城,“东方好莱坞”因此得名。
第六段:鼎盛
1960年代,初创明星制。邵逸夫是香港最初实行造星体制的人,吹捧,宣传,演员成功了,赚钱的却还是老板,那时候不像现在太多的公司竞争,在邵逸夫只手遮天的时代,邵氏集团几乎成了天王天后宫,大大小小的明星聚集着,每天吃饭上厕所都能碰上几个,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影响了香港几十年的电影体制。
第七段:没落的前兆
1970年,邹文怀等人离开创建嘉禾。邹文怀想受重用但却被冷落,于是离开是迟早的事,反正邵氏集团那么多明星名导,少他一个两个邵逸夫根本不放在心上,恰巧这时候出现个同样被邵逸夫看不上的李小龙。于是,宿敌嘉禾诞生了,李小龙风靡了,再加上之后许冠文等人的跳槽,嘉禾风光无限,而邵氏则逐渐的没落。
第八段:尾声
1980年,淡出影坛,主管TVB。随着邵氏的逐渐没落,年纪越来越大的邵逸夫已经很难打起精神拼搏了,年少的体力与精力都已不在。于是,他转向低风险的电视行业发展,1980年,他成为TVB主席,这个信号传递的信息的,从此以后,电影,与我们关系不大了。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并非夸大的承诺,“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更不是空喊口号,四届影后林黛、“古典美人”乐蒂、“反串王”凌波、“喜剧圣手”陈厚,这些演员们就已经足够撑起邵氏的门面,更不用说那些早已成为传奇的导演们。一代武侠大师张彻,把风月片拍得媚而不淫的李翰祥等等,整整影响了几代的香港影人。
107岁的传奇,叱咤影视圈风云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邵逸夫,已是华语电影圈内一个不灭的神话,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崛起的电影人,给予他们百倍的创业信心与勇气。
创业名人故事篇三:汤显祖谜讽狂士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十二岁就有了功名,少年时便名冠一时,很受当地人们的尊重。
有一天,镇上一位老绅士病故,丧主特派家人去请少年汤显祖写祭文。可偏偏另一个村子里有位老农做寿,其子女也来请他去写寿联。显祖一想,按理说,死者为大;可按情论,死者停灵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殡前写毕就可,而做寿却只能在当天宴宾客时使用,何况眼下寿星家生活艰难,拿不出什么润笔费,我小小年纪,不可势利。就回答那家丧主,他迟一天到,肯定误不了事的。说完,汤显祖先去了寿星家把寿联写完,这才连夜往镇上赶。
再说镇上那家,因为家产富有,来吊唁的亲朋众多。其中一位远亲狂生,自恃有些文才,听说要等个什么汤显祖来写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区区小事,拿什么架子。”他吩咐仆人笔墨伺候,铺开宣纸,洋洋洒洒,直写到次日天明。
正自鸣得意呢,汤显祖来了。狂生没料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好事的就怂恿汤显祖也写一篇。汤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陈词滥调,矫揉造作,全无真意,心中很不以为然。也是年轻气盛,便不客气,只见他略一思索,拿起笔来,几乎是一气呵成,惊得众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见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风。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写成的东西,请汤显祖评点。满以为汤多少会夸赞几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汤显祖只是在结尾空白处写了一句曲词:“他去也,怎把心儿放。”狂生起先以为汤显祖是补充去世人心态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细一琢磨,才悟出原来人家写的是一字谜,这一字就是对他文章的评价,那脸刷地就红了,心想,幸亏没求人家说出来……
创业名人故事篇四:在职场奔跑,在巅峰微笑
王雷的前30年,是一段典型的“精英女性成长+挑战自我极限”的历史,始终遵循着社会认可的卓越人生轨迹前行: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赴美读研,经历过创业后,在全球一流的沃顿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成为著名投资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的标准金领。偶然接触登山后,她用7年时间完成“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梦想。一并战胜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极,成为完成“7+2”探险的华裔女性第一人。
职场精英的1.0时期
王雷的父母都是工程师,虽然从来没有和她谈论过“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一生”,但王雷心里很清楚父母的期望。“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在我们长大的那个时代,简直不用沟通,就知道只有一条路:不断上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过一种按部就班的人生。”她一直做得很出色。小时候,她的理想是医生、作家、科学家或者教授,“登山”一词从来没有在她的愿望清单上出现过。
即使生来就是“闲不住”的性格,多年的计算机专业也练就出一个强大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习到工作、生活,王雷都呈现出一种系统化、规划性的状态。在美国读完计算机专业硕士,她自然而然地进入纽约一家IT企业,做一个循规蹈矩的IT女。这段工作经历没有带来太多激情和深刻的记忆,她转到西雅图开始创业。
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日子,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在工作上,王雷却特别享受。上午8点开早会,一直忙到傍晚,走出办公室,去海边迎着夕阳跑一会儿步,回来继续工作。“每天忙完回家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的。别人看着特别辛苦,可我觉得这就是美好的生活。因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自然会很投入,再苦再累,也没有一点抱怨。这和后来登山的状态其实是相通的。”
在创业的过程中,王雷发现自己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于是选择用MBA进行职业充电。MBA和她之前接受的理工科训练完全不同,就像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为她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读完MBA的王雷变了‘’开始用发散思维看世界,她以前从未想过人生可以这样可以那样,有无数种可能性。她的思维不再被死死地钉在固定轨道上,她变得敢于设想并尝试各种可能。
这时她来到了波士顿,一个寒冷的城市。抵达波士顿的第一个周末就下了一场大雪。她来这里从事一份高强度的私募基金管理工作,由于要随时根据全球市场交易情况进行操作,王雷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被占据了。每天一到公司,伦敦市场的交易早已开始,她必须紧锣密鼓地忙到11点伦敦关市,赶紧关注北美市场,而到晚上7点,亚洲市场又开始交易了。整天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状态,每一秒都不敢耽搁,上厕所都用冲刺的速度。王雷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的钱就这么没了。
波士顿的家距离办公室200米不到,王雷怕冷,除了上下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整个冬天她没有进行过一次户外运动,也没有任何旅行,仅有的运动就是每隔几天在跑步机上跑两步虽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除了同事没有朋友,她对自己的生活仍然感到满意:事业挺好,身体挺好,就这么走下去也挺好,还要求什么呢?
挑战巅峰的2.0时期
直到今天,王雷说起2003年登顶乞力马扎罗都是“一个意外”。同事们一起去非洲旅行,大家都打算拿下这座非洲最高峰,“我想别人都能上去,那我当然也要上去。特别无知又无畏。”她还不明白这样的高峰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上山后才发现难度超乎想象,但她最终靠意志勉强完成了。那次成功,让她惊讶于自己的潜能。
几个月后,纪录片《巅峰168》在波士顿放映,王雷鬼使神差地去看了这个英国登山家的故事。没多久,《乔戈里峰上的女登山家》上映,她又被“一股莫名的冲动”拉进了电影院,影片告诉她:截至2004年,全世界共有5位女性成功登上乔戈里峰,但没有一位幸存。第二天,她直奔图书馆,借来所有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相关的录像,一口气看完。“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人生注定要和珠峰联系在一起。”
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她立刻确定了目标——每年爬一座山,直到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是2004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第二个周末王雷就出现在攀岩课的场地上。“这时我的心态和爬乞力马扎罗那会儿完全不同,因为心里有目标有动力。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攀岩,根本没想是不是那块料。”一年之内,王雷熟练掌握了攀岩、攀冰、冬季生存、野外急救以及各类专门器具的使用技巧。
攀登一座高峰大约耗时2—3周,但用于训练和筹备的时间更长。王雷把所有的周末和假期都用在登山上了,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用来训练,到了适合攀登的季节就请假进山。一切都为登山让路,工作和生活被排在了后面。2005年,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被王雷拿下,2007年的战绩更为不俗:文森峰、查亚峰、麦金利峰。回来时,向导对她说:“你应该去试试喜马拉雅山了。”她非常震惊:“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因为前面的每一座山,王雷都觉得自己爬得特别艰难。毕竟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她清楚自己的体能和职业登山家差太远,从内心里她没想到目前能登上珠峰。向导的提议,促使她把珠峰提上日程。
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不期而至。王雷计划在半年内把剩下的几座山一口气爬完,2008年4月剑指珠峰。她一咬牙,辞职,借钱,只为赶快完成梦想,早日回来恢复正常生活。南北极之后紧接着上了阿空加瓜峰,连续的攀爬消耗太大,在路上又缺乏休养,回来的途中她就意识到自己无法接着登珠峰了。
王雷陷入了最深重的痛苦,“我当时已经为此借了很多钱。一口气借钱容易,一鼓作气爬山回来工作也容易,三天两头借钱然后工作一阵又去爬山反而不容易。如果这时放弃,意味着未来几年我还要背着债,继续这种临时状态的工作和临时状态的生活。我更担心珠峰计划会无限期地推迟,可能是几年,可能是一辈子。”
她看着同学们都走上了MBA典型的职业发展道路,自己却全身心投入登山运动,她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登山是一个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项目,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相当于一项高风险投资。最初设定登山就是一个爱好,完不成还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没曾想走到了这一步。
当投入越来越大,困难也就开始了,王雷陷入两难:继续还是放弃。这就是她说的“最大的困难在山之外”。登山只需忍受生理上的煎熬,山之外的时间却很长很长,有太多的心理挣扎。纠结到最后,她使用了后悔测试法:想象自己80岁,回忆往事时,会为当年放弃了一份工作而后悔,还是为当年放弃了一个梦想而后悔?显而易见的答案让她坚持了下来,她开始断工作,还钱,为登珠峰做准备。
海军陆战队出身的教练要求一丝不苟,任何没有准确执行的训练在他眼里都等于零。第一周王雷就被骂哭了。波士顿的冷夜,下着雨夹雪,路面湿滑有冰,教练在Email中说:“不管外面什么天气,穿上合适的衣服,给我出去。”王雷没有同伴。一个人特别孤独地出门训练,路过的人家都在温暖的屋子里烤着火,对比特别强烈,她想想珠峰,“不能期待珠峰的天气都是眷顾有加的,不能期待珠峰的路都是很顺的,所以现在不能找任何借口,不能给自己一点放松的余地。”
登顶珠峰的路上,有很多纪念碑。“算算生卒年份,很多人非常年轻就走了,还有一些名字是你认得出来的,甚至是你景仰的名字,心情非常沉重。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走的时候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归宿。对登山者来说,不是死在山上就是死在病床上,当然是死在山上更接近他们的愿望。”
超越自我的3.0时期
最近,王雷刚刚在北京忙完一期青少年夏令营,她想通过各种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一开始,面对诸如“你有什么优点”“你有什么梦想”的问题,好多孩子回答“我没有优点”“我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她用了很多方法,引导孩子们接纳自己、大胆尝试,夏令营结束时。大多数孩子找到了新的答案。“有朋友告诉我他们报名去参加马拉松了,有家长发现孩子每天自己起床跑步了”,这就是王雷目前的成就感来源。
“登山是我的一个爱好。”对她来说,这7年并不是人生跑道的转换,只是用登山来探索人生。“所谓的人生跑道是主观认定的,其实人生本来没有既定的轨道。这7年像是我人生中一段浓缩的成长历程。今天的我更无畏,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一切没有了恐惧。2004年之前的我,面对的未来是确定的。如果让那时候的我想象今天,我会觉得太恐怖了,这不可能。但是现在给我任何一种未来,我都会充满期待地走过去。可以说,经历了7年的登山,我升级成王雷3.0版了。”
看过王雷在美国工作时的照片,苗条的小金领,身着浅色职业套装,坐在办公桌前,略带矜持地微笑。而面前的她,小麦色的肌肤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笑声爽朗热情,所有坦诚和无畏都写在眼底。等待阿空加瓜峰好天气的两年,在希夏邦马峰迷路的三个日夜,为营救晕倒的队友从麦金利峰撇下来,带妈妈去看攀岩训练以消除父母的担忧,在查亚峰被绳子甩到空中转圈的危急时刻……都融入在她的生命里。无论是职场金领还是自然的挑战者,她都做到极致,战胜了自我,凭借非凡勇气成就一番梦想。
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珠峰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不是攀登的极限。接下来,王雷希望在事业上实现自我超越,她将把精力投入在青少年和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培训上。登山还会继续,“7+2”的挑战告一段落,常规的攀岩练习和定期的远足、长跑不可或缺,登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不会像传教士一样游说大家都去登山,她只想告诉所有人:珠峰面前人人平等,在所有攀登要素中最重要也最无法替代的是信念。其实。每个人都有登顶的能力,谁都不要轻易放弃。
创业名人故事篇五:张振勋:酿酒大王
1840年,张振勋出生在广东大埔县一个乡村私塾先生的家中。虽然父亲在教书之余,还行医治病,但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小振勋在私塾中跟着父亲读了几年书,十三四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到姐夫家去放牛。可是他太爱读书了,一次因为看书而忘了管牛,牛吃了人家田里的秧苗,主人告到姐夫家里,要求赔偿。姐夫气得狠狠地打了小振勋一个耳光,还骂他说:“死人还能守住四块棺材板,你连一头牛都看不住,真是连死人都不如!”
小振勋赌气说:“你不要太看不起人,将来我发了财……”
姐夫不等他说完,就冷笑起来,说:“你也想发财?除非太阳从西边出!”
小振勋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跑回家去了。
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为难地说:“孩子呀,以后你打算干什么呢?”
小振勋想到他读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货殖列传》这一篇有许多因经商而致富的例子,就对父亲说:“我想学做生意!”
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学生意的机会,父亲就把他送到一家竹器作坊去做学徒。小振勋不怕吃苦,手艺学得很好。可是在他16岁那年,家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没有人再需要竹器,更没有人来读书,小振勋和父亲都失了业。小振勋只得每天和哥哥、弟弟一起上山挖草根,剥树皮,供一家人充饥。正在这时,村里有个姓黄的南洋华侨回乡探亲,见灾荒严重,就慷慨地拿出钱来,送给同村每户人家一斗白米。乡亲们都非常感激他。张振勋很羡慕,就找到这位华侨打听,他能不能到南洋去做工挣钱。姓黄的华侨见他身强力壮,手脚勤快,便表示愿意带他到南洋去谋生。
张振勋兴冲冲地回家,说服了父母,就随着姓黄的华侨,登上了去印度尼西亚巴城(就是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帆船。
经过十几天的海上航行,张振勋满怀希望踏上了印尼的土地。清澈亮蓝的海水,高耸入云的椰子树,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芬芳扑鼻的槟榔花,散发着肉香的沙茶……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小振勋感到新奇而有趣。但是他更关心的,还是在什么地方能够挣到白花花的银钱。他一刻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父母亲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盼着他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
然而,当时的巴城,正处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它美丽的风光,只是富人的天堂。穷苦人在这里还是难以谋生。举目无亲的张振勋,虽然在姓黄的华侨帮助下有了一个栖身之处,但接连两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去做非常艰苦而且危险的矿工。
直到3年以后,张振勋才在一个福建华侨开设的纸行当上了佣工。他深知这工作的来之不易,所以只要是老板吩咐的事,都认真踏实地去干好。有的时候,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也从无怨言。晚上得了空闲,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当地语言和业务知识。纸行的陈老板因此很看重他,先让他当推销员,后来又提拔他当账房先生,把全店银钱进出和账务管理都托付给他。张振勋也没辜负老板的信任,努力搞好经营,当年纸行就获得了5万荷兰盾的利润。这时,有人暗中鼓动他找机会挟带店里的款项逃回家乡,去过快活日子。张振勋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是没出息人的做法,所以坚定地拒绝了。陈老板知道后,更加器重这个年轻人,觉得这是个靠得住的人,所以把自己的独生女儿陈兰香也嫁给了张振勋。
这年年底,陈老板因病去世,临终之时,他把身后的事情,都托付给了张振勋。安葬了老人以后,张振勋和妻子商量如何发展今后的事业,他说,开纸行虽可以维持生活,但不会有什么大发展,这几年来,他仔细观察、研究了巴城的商业状况,发展前景最好的,就该是酒行。因为,荷兰殖民主义者花天酒地,大肆挥霍,时时离不开酒;而当地的居民中,好酒的人也很多。所以他想把纸行关闭了,改开酒行。妻子一向佩服他的精明强干,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酒行开业后,果然生意兴隆。张振勋是个有心人,在接待顾客时很注意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结交各方面的朋友。连当地的最高长官、荷兰人亨利都成了他的朋友。后来,在进行巴城酒税和典当捐务承办权的投标竞争时,张振勋得到亨利的帮助,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承办酒税和典当捐务,利润很大,张振勋的财富也就成倍地增加。同时,他又通过亨利的关系,把这种业务逐渐扩大到其它城市和别的商品中。短短几年中,张振勋成了当地引人注目的大富翁。
但是,张振勋对这种发财的途径并不满意,他一直在寻找更有前途的发展方向。1866年,新的创业机会降临了。当地政府为了开发附近的岛屿,号召华侨投资进行垦殖。张振勋认为,南洋的岛屿,土地肥沃,加上气候适宜,开发的前景一定会好,这是一个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好机会!于是他亲自前往同为荷兰殖民地的葛罗巴埠,创办了一个裕和垦殖公司。公司雇佣了一批华侨工人,开垦出一片荒地,种植椰子、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并在田间套种杂粮。经过几年的努力,原先的丛林沼泽变成了肥沃的田园。他的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他一贯重视信誉,因此营业状况一直很好。同时,他还包办了荷兰驻军以及劳工的伙食,并且兼办建筑修缮工程,也赚了不少钱。他在华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事业也越办越大。为了加速垦荒,他一面招收当地的华工,一面写信回家乡,召唤乡亲们来南洋参加开发,并先后又开办了裕应、笠旺、万裕应三家垦殖公司。其中仅笠旺一家,就有职工数万人,拥有资产数百万荷兰盾!
1875年。张振勋又去苏门答腊经营垦荒事业,开办了亚齐垦殖公司,先后办起了橡胶园、茶园、鱼池和银行,成为资财累累的“苏岛富翁”。同时,他还把大量盈利投资于其它行业。在巴城,他办有从事远洋航运的广福、裕昌两家轮船公司;在日里,办有日里银行;在文东埠,办有开采锡矿的东兴矿务公司;在棉兰、槟榔屿及苏门答腊还拥有大量房地产。经过30多年的创业奋斗,到19世纪90年代,张氏企业的经营范围已包括农、矿、商、运输各业,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地。据估计,张振勋在企业最鼎盛期间,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这真是“富可敌国”了!
创业名人故事篇六:栾润峰:既要快乐也要效率
在一个企业里,效率和快乐总是对立的,看你选择哪一个。而栾润峰偏不信这个邪,他的答案是“两者都要”。
从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到金和软件的总裁、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栾润峰在不断蜕变着。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精确管理思想输送到各大企业,金和管理软件的销量已过亿。
“‘精确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让人快乐高效。”栾润峰说,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员工更快乐,这就是“精确管理”的精髓。
上世纪80年代,一台普通的PC机好几万元,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无疑是一大笔开销。栾润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国企就购进了这样的电脑,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可事与愿违。栾润峰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不是管理的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人变成机器的一部分,一定会感到不快乐不自由,人性的弱点就会一一暴露出来,企业的效率自然越来越低。
可很多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
“中国的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丢了管理,抓了管理,没了生意。”学计算机出身的栾润峰更像是一位为企业把脉治病的“医师”,一门心思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健康。
“传统管理中,管理就是‘卡’。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和个人目标来实现老板的目标,表面上员工服从,但是在心里却并不开心,这样事倍功半,效率逐渐递减。”栾润峰说:“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靠洗脑。”能不能不改变别人,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开车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看仪表盘、反光镜,为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而“精确管理”,就是让企业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放一面“镜子”。员工有了精准的“驾驶舱”,开车就会心中有数,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规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快乐、高效的前提。
1996年,栾润峰去IBM公司美国总部考察,在接触了互联网并了解其在当地企业的使用情况后,他忽然意识到:如果把自己研究的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划时代的超越。
经过和创业团队一年多的研发,1997年,金和诞生了第一款自己的管理软件。
但这个“天方夜谭”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被看好。接下来的几年里,栾润峰开始了艰难的游说。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确管理的妙处,他到处寻找讲解的机会,甚至许诺:凡是企业高管,只要来听三个小时“精确管理”,如果觉得不值,每人给200元听课损失费。
直到2001年3月,金和软件才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从卖出第一套软件有了收入到企业真正开始盈利,金和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在栾润峰看来,管理是有文化的,而他的“精确管理”就是专为中国人量身定做。栾润峰说,中国文化土壤里,其核心是精确分析人性,重视人的管理,“国人头脑灵活,但民族性格差异不能用好坏来评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人是不可改变的,“人要脸,树要皮”,说的是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主动自我规避。“这些老话说的其实都是非常实用的管理哲学,而老祖宗说的‘无为而治’正是‘精确管理’的目标。”栾润峰说。
基于这种无为而治、自我管理的理念,2009年,金和软件的绩效管理放弃了传统意义上考核办法,进行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员工自我评价,主管不再参与打分。一开始有的员工会高估自己的绩效,而有的员工也会低估绩效,这些在HR复核时都会提出来并予以纠正。不过,实行一年以后,这个数据越来越准了,大家的工作计划也越来越完备。
栾润峰说,金和软件公司共有员工1500多名,按正常测算,管理人员至少应在100多名,而我们只有10名。运用精确管理思想及其工具载体,不仅能大大节省管理费用,还能大幅提升企业组织绩效。
如今,“精确管理”在业界得以普遍传播、应用。据了解,现在每天有数十个行业的近两万家企事业单位使用精确管理软件,包括中国电信、松下等知名企业,“精确管理”也使金和软件一跃成为业界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