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5篇
谁知盘中餐篇一: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从小孩子咿呀学语,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小学生课堂上郎朗的读书声中,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说到勤俭节约,我觉得非常羞愧。吃饭的时候,我经常是看菜吃饭。发现爱吃的红烧鱼变成清蒸的了,晴朗的天气马上变成了阴天。刚才那急急忙忙下来就是为了吃红烧鱼,清蒸的看起来好看,却没有红烧鱼的入味,小嘴渐渐厥起------看着我表情的变化,坐在餐桌前的爷爷放下碗筷,重新来到厨房,烧了我爱吃的红烧鱼。
当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看到那些乞讨为生的乞丐,人们吃剩下准备倒掉的饭菜,对他们来讲已是美味佳肴。偶尔还会看到在垃圾堆里寻“宝”的乞丐,看到一块面包或者半个包子,眼睛会突然“亮”起来,也不管脏或臭,迫不及待的往嘴中送,就像是在享受一件美食------
过新年了,妈妈说:“羊羊,你有很多衣服就只穿过一、两次,还很新,今年就买双鞋子,好吗?”一听到没新衣服,这心里便不是
谁知盘中餐篇二:节约是美德
什么是美德?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尊敬长辈……但你别忘了,还有节约也是其中之一。
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说的就是让我们节约,珍惜每一粒米。推而广之,那就是要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要知道,节约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
节约,每个公民的职责;浪费,多么令人厌恶的字眼。美国和日本是公认的富国,可人们就餐后会把剩下的饭菜放进袋子里,以后再吃,把收到的信封翻个面再次使用……
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出去游玩,路上弟弟喝了几罐饮料,推开窗户就一扔,这又是浪费可回收资源!记得还有一次,朋友竟说他把一节废电池埋进了土里!朋友,你可知道这会造成大约一平方米的土壤被污染而永远不能使用!
也许你认为节约会让你显得很小气,但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你正实行一种我们民族的美德!
大家行动起来吧!人人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让我们这个城市因“节约”这种美丽而充满魅力,走向辉煌,保持辉煌!
谁知盘中餐篇三:古诗词的魅力500字作文 我的诗词生活
“梦里一记钟声,恍然敲回古时……”当许嵩的《书香年华》响起时,我也被带入了充满诗词的记忆里。
当我还是幼儿时,吃饭时饭粒掉在桌子上了,奶奶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立马就把饭粒捡起来了;每当明月当空,外婆会深情地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知道她又在思念她故乡的姐姐了;春天来了,早上老是赖床,妈妈又会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放学后,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又有了那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不是觉得我的家充满了诗情画意呀?对,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和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一样的诗人,像他们那样出口成诗。
于是我买了一些古诗词的书籍,一有空就见缝插针地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现在居然也能在生活中随口说出诗歌。今年去夏令营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帮忙收拾东西,我说妈妈,我知道你什么心情,那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当我期中考试得到满分时,马上有了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当同学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时,我会安慰她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我们的努力不被辜负;我们小学快毕业了,同学们都显得那么伤感,我会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少年啊壮志在胸,赋首词让人感动。借一场古典的梦,与东坡热情相拥……”,但愿我的诗词生活永远这样精彩!
谁知盘中餐篇四:这可不是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
在中国的饭店,常常能看见在一个包厢里有一大张桌子和满桌的剩菜,有的或许还是一个喜宴厅,里面二十来张桌子上,都摆满密密麻麻的剩菜。没有人去吃,没有人去打包,更没有人说三道四。剩菜就源源不断地进入垃圾箱,好几种本是非常有营养的菜也一盘一盘地减少。从小我们就熟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从小我们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为什么现在还是没有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解释这首《悯农》?
你们知道德国人吗?他们不但严谨,而且非常节约。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诉了他在德国的一家饭馆吃饭,由于自己点了很多的菜而留下剩菜被罚款了50马克,后又仔细观察了德国人,发现他们点菜简单,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如果还不够,也要等自己吃完再点。看过这篇文章,我有些脸红了。同样是地球上的居民,怎么差距会如此大?德国人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要从节约一滴水、一升油、一张纸开始营造地球的未来,而中国人呢?
不过现在,中国人浪费的现象也有了好转。留心观察生活的朋友会发现,今年除夕夜时,在各个饭店吃团圆饭的人们大多尽量吃掉所点的菜,实在吃不下就打包,第二天接着吃,都不肯浪费。新闻频道还特地播报了这一新闻。我们家也是如此,合理点菜,把菜吃的一干二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小诗又在耳边响起了。真希望我们大家能从现在做起,抵制浪费,像德国人一样珍惜资源,为地球的未来努力。
谁知盘中餐篇五:蒲公英睡觉的秘密
蒲公英睡觉的秘密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菜地,当了一回小农民。这可把我累坏了,豆大般的汗水从面颊上流了下来,让我明白了农民伯伯种植庄稼的辛苦。这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爸爸为了奖励我的辛勤劳动,帮我挖了一株蒲公英。
一回到家,我就给蒲公英找了个新家——一个漂亮的花盆。我又给它浇水,又给它施肥,笨手笨脚的我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这不又闯祸了,水浇多了。幸好蒲公英的生命力顽强,躲过了一场致命的灾难。我把蒲公英放在阳台上,让它晒晒太阳,不一会儿就又变得生机勃勃了。
转眼之间,夜幕降临,我突然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慢慢地向上闭合,像个鸡毛帚,我惊呆了!我赶忙去找妈妈帮忙,没想到一向足智多谋的妈妈也束手无策了。这下,我陷入了沉思:难道蒲公英在睡觉?突然,我灵机一动,急匆匆地走向“计算机先生”,向它求助。原来,有些植物是随着昼夜的周期而变化的动力的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感夜运动”和“睡眠运动”。例如:胡萝卜睡觉时叶子会垂落下来,像一个老头;花生睡觉时叶子就要合闭;睡莲睡觉时花瓣就会合拢,早晨才慢慢张开,就像人类一样“昼醒晚睡”。还有些植物还会午睡,基本都时从11时到下午2时。植物午睡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比起那些不睡觉的植物,在不良的环境中,会睡觉的植物存活的几率往往较高。了解了这么多知识,我那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为了看看植物是否真的会睡觉,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试验。我先把蒲公英从阳台上拿回家,再在课桌上放一盏台灯,然后关上日光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我轻轻按下台灯按钮,顿时,在黑暗的房间中透出一丝丝的微光。过了一会儿,蒲公英有变化了!花瓣一点一点地往下垂,好想很吃力的样子。我想:蒲公英一定是以为天亮了吧,所以起床了呢。其实,它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恶作剧。蒲公英辛苦了,好好睡吧!
生活处处皆是学问,让我们一起遨游科学世界,探索与发现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