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
(1) [本末倒置]儒典《大学》读书笔记5000字
儒典《大学》读书笔记5000字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简要谈谈对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
这里仅从《大学》角度谈。虽然,《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本人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后得“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上期对“大学”之“大”的解读),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2、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
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本人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3、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个“在于”,即“三纲要”,分别从内证德性,外化德行,仁爱所依等三方面讲述了通达大学之道。
4、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则近道矣。道次第颇是分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三、阐明“明明德于天下者”应该怎么做?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起用古人的经验。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
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本人这里插入一段假说,类似玄幻小说,供大家思考。在上一轮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地球上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地磁场受到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地球人被当时的众多灾难所吞噬,剩下极少部分人幸存下来,由于地磁场的剧变等原因,幸存下来的那少部分人类突变愚痴,记忆力基本丧失。但上轮文明中有少部分圣贤大士也留下来了,灾难不能改变他们的智力现状和智慧境界,并以留下来的少量粮食为种子材料,教大家耕种和参与各种生产活动,这可能便是圣贤治国,民之“无知”的所谓远古文明之始。由于那时人烟稀少,所谓治国,其实就是带领部落群体参与集体耕种等生产生活活动。在这个漫长的时期,社会物质文明从几乎为零的起点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灌溉农业阶段。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整个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期间,不断有圣贤应化,他们一般成为部落首领。基于特定因缘,许多圣贤首领也许不一定经过受胎成长阶段而很可能是他方世界直接降临世间的。这些圣人大多没有留下名字,只是发展到后期,诸如黄帝尧舜禹等,名字终于留传下来了。
当然,本人这个假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多少有些历史的内在逻辑推理和宗教情感体验。本来这段史前历史就是一个谜。
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夹杂着被后代一些史家所批评的所谓“愚民”政策因素,可能与远古的样板有关。其实,他们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不可能离开古代社会作为参考模板。理想王国的建构,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譬如给人以幸福,是以解脱现实痛苦为前提的。即使在宗教信仰里,譬如佛教讲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但也不能离开众生的得度因缘。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就是基于解救轮回苦难中芸芸众生而发起。任何圣贤大哲救世思想的发起,不能离开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构建他的理想社会秩序,我们应予足够理解和认识。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有现实社会作为支撑点的。如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毕竟先古尧舜禹所处时代与进入奴隶制的周王朝有区别,所以,他们在崇尚古贤的同时,孔老夫子极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统治模式,他认为进入春秋乱世,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周王朝遗民思天下安定,倡导周礼最能顺乎民心,所以,他认准这点,便终身致力于推行恢复周礼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爱精神。只是在战乱不息的社会环境,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难而行,一以贯之,其坚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赞叹不已的。
3、整个第二段经文,还阐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内涵,这也是与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深厚的道德根基与实践分不开的。该段经文明确透露出,古代那些贤明君主,之所以都是治国的典范,是因为他们首先是修身、齐家的典范。所以,孔夫子及弟子们正告统治者的,就是要他们从修身做起。所以,孔子的治世思想,与治家、修身、涵养德行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实际上,从人类现实社会出发所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基本都是以倡导上至君王群僚,下至黎庶平民,以德行天下,以治国齐家修身的完美统一达到至善标准为主流价值取向的。很难想象,若如一个魔王般的君主能构建出极乐世界般的光明国度,一个普遍不注重修养身心的国度会是一个和谐的国度。所以,孔夫子思想并非有些人所批评那样是离开现实的纯粹幻想,他扬尧舜禹、周文王等为代表的圣君道德礼仪同时,也警示批判了如商纣王般的暴戾统治。虽然创建理想社会的实践遭受严酷的创伤,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思想伟大之处。
4、从这段经文,还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心法的运用亦在其中,这是了不起的。
芸芸众生对于物欲的贪求没有止境,就是不知遮“止”,没有明“明德”,借用佛家术语,就是无明烦恼现前。这就要以智慧观照。有了知“止”的智慧,便明确“止于至善”君子可为,亦明确遮止君子不可为。“知至而后意诚”,具有正确的心法抉择,而后如《大学。传十章》所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则心地平正,直心入道,身则修矣,性则显矣,“仁”则发挥至极致也。真修身者,则不论居家眷属,还是大众百姓,不论亲疏,平等施“仁”,“仁爱”至上,如此则国家得以真治,上下有序,人人守本,天下太平。
我们看到,在孔老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仁爱”的背后,仍然崇奉上下尊卑,男女不平等,认可差别存在的文化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现实人类社会没有绝对平等。所谓平等,只是承认差别的“平等”。若一个家庭,男女各安本业,长幼各安礼仪,便是有序,有序便能和谐,和谐便是平等,便是齐家。上至国家,若政体合理,社会制度井然有序,君臣、官民有序,万物各得其位,是为天下太平。
其二、受周易思想影响。孔子崇尚周文王为代表的所谓圣君治世,无疑对周易思想要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接受其思想理念。所以,史载《系辞传》就是孔子所作,便是例证。比如“天尊地卑”观念,在人事运用上,便是男尊女卑,认为这是天地之正位。若居位错乱,则卦位不正,必不吉祥。若人不安本分事,即所谓六爻乱动。若行非中庸,走极端,即所谓“爻动”过之而不及。上可为祸国家,下致家庭不睦,在人,礼仪尽失。为此,孔老夫子在一些言教中,提出了许多对治办法,其中许多在今天被斥为糟粕。
四、《大学.经一章》之结语
第三段“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亦是劝诫语。劝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百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前面讲了,若不修身,上不能治理好国家,推行仁政,下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安抚天下百姓,不能兴礼仪,不能广施仁爱。如此本末倒置,则悖于大道。若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徒劳。
说几句题外话:这是本人向研究会及会外文化行业诸位老师、同仁的学习汇报材料,谈的是个人体会。至于孔子思想原貌究竟是怎样的?历代都有人研讨,仍然是莫衷一是。其实,儒家思想主要在“用”的方面强调了它的社会功效,所谓“修齐治平”,所谓“养浩然正气”也。孔子及其学生所传播的方法论体系,由于受历史动荡条件的局限,主要在于呼吁上至君王,下至平民进行社会道德修养实践,提出修身齐家与治世平天下完美统一,从而达到效法周礼,实施仁政仁爱,结束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乃至干戈不息四分五裂的社会混乱局面。这是孔子一生所致力的事业。
儒学方法论体系,集中体现由子思所撰的《中庸》一书,强调以“诚”为实现中庸的关键。后来许多理学大家都持守中庸信条。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中庸”主张,与佛学“中观”般若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尽管孔子德比天地,明昭日月,但他所处的时代迫使他把视线侧重于关注修身与治世的融合,处处体现针对时局,对世间根基进行世间道德的教化,未能明显看出他关于出世理念的言论留下。但在一些修治著述中,又可窥见他的心性的光明照射,所以,他既是圣人,外现的又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自孔孟之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大家不少,却在儒学门内,又难以复制孔圣第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了。所以,对孔子的解读,真不是那么轻松的。历史是无情的,若真是儒家人,反而难做儒家事。
(2) [本末倒置]初三作文题目:缅怀还是复兴
17世纪“贵族”这个词令闻者热泪盈眶,21世纪这个词却在街坊中饱受非议。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人人都想成为贵族,是因为他们眼中贵族享有雍容华贵的生活,可以不用整日地工作。实际上,“贵族”的真正含义在今日已被曲解了许多。贵族,绅士在西方的文化中广受称颂,这关乎西方民族对当时有着良好品德的人的赞誉之情。当今,具有贵族精神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贵族精神也越来越宝贵。
(一)富贵不能淫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先贤的话语告诉我们,德为本,财为末,不能本末倒置。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往往追名逐利,舍本逐末,这种淡泊名利的气节难得一觅。但是,人们求“富”时抛弃了“贵”,就导致了社会上各种纠纷的产生。然而,若是葆有“贵”的品质,纵使富裕不往,仍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雅致。贵不是家缠万贯的盛势,而是包纳百川的气魄。
(二)高尚的品格
勉子励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封建士大夫不仅自躬自省,并且对后辈也严加管教。他们作为贵族世家,掌握朝廷权政,更加严于自律,克勤克勉。并且他们胸怀民生,力图兼济天下www.99zuowen.com,“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在心中浩然长存。他们比起普通的百姓更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今天有些官员长袖善舞、推诿责任、主人意识淡化,与其一比较就相形见绌了。
贵族精神同样包括面对困境不屈服的品格。布鲁诺反抗教会竭力鼓吹的地心说,以生命捍卫心中的真理;圣女贞德在英法战争中指引法国人民奋勇抗争,在处刑的烈火中向胜利女神虔诚祝祷;谭嗣同在刑场上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无所谓出身,他们都是我们心中不朽的丰碑,永远的英雄。
(三)清洁的灵魂
千百年来,他们在困难中砥砺自我,在乱世中警醒自我,在盛世中反省自我。为了身上的作为贵族的灵魂,为了作为贵族的这份荣耀,为了更好的未来,他们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他们不是已逝的英灵,不是传说中的圣人。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他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缅怀,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把贵族精神发扬光大。当今时代呼吁贵族精神,不仅是为了摒除一些粗鄙的流氓精神,更多的是为了在我们的民族形成一种信仰。对自我,对民族,对未来的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才能驱动自己的灵魂;时代有了信仰,才能蔚然成风。
(3) [本末倒置]谈矛盾-议论文作文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老子所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统一又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位天文学家在黑夜的旷野上观察星空,边走边看,不料一脚踩空,掉进一口枯井里。于是大声呼救,一个农民走过来,把他拉了出来,问他:“你是怎么掉下去的?”他说:“我因只顾看天,没有注意脚下。”农夫说:“唉!地都没看清,怎么看起天来了!”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例子,然而他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存在和发展是矛盾,倘若果真像材料中农夫所说的那样。看天之前必须先看地,试问如此广阔的土地何时才能看得完?那么何时才能去看天呢?而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不看天却做着地质勘探工作,瞧瞧这里有没有个坑。看看那里有没有个洞。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而舍本求末吗?
都说存亡由天定,其实不然,历代历朝不是在矛盾中兴盛、衰亡。再拿隋朝来说吧!在世人眼中隋朝无疑是个腐朽的政权,然而隋文帝在位期间却也出现了“开皇之治” 的盛世。而且隋炀帝为下江南而修的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可见京杭运河为沟通南北贡献颇大。因此唐人们“尽道隋亡为次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也不无道理。繁华的背后是无尽的灾难“飞蝗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因此,在农民讨伐隋炀帝的文告上就有了“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看来,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无独有偶,唐朝侍人五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成为千古绝唱,就绝在五式看到了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从动衬静,达到最纯朴的和谐。而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中写到“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在王安石眼中,绝对的静才是真正的宁静,而世上并无绝对的静,所以说亡王安石建立了一个脱离实际的理论。这里不妨化用清代的文字狱中的诗词“介甫不识理,何必乱改诗。”那么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我们要懂得应用辩论的思想,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的解决问题,处理好事物之间矛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