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论文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如火如荼的当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坚持在创新组织设置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使基层党组织始终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
落实十七届三中会全精神,推动新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也只有主动对接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设置模式,才能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中坚力量。一是要探索建立“产业”型支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尝试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域限制,按产业发展需求,以“支部+协会”为抓手,大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由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调节、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农业迈向规模化和特色化。二是要探索建立“村企”型支部。将村党组织与驻地或邻近的企业党组织进行整合,由整合后的党组织统一领导农村和企业。村企联建,不仅能有效促使企业与村实现资源共享,让村企双方平起平坐,在同一个平台上协调利益、共谋发展,更有助于推进土地合理流转,解决土地集中经营时遇到的难题。三是要探索建立“村居”型支部。打破原有城乡分割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坚持建立城乡互帮互助基层党组织,将地域相连的社区与村党组织进行整合,推进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近年来,嘉陵区“三管齐下”,在河西、文峰等地依据养殖、蔬菜、水果等产业成立的产业型支部,引进的燕京啤酒公司与所在的木老乡头洞桥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殿堰社区与文峰镇猫儿山村联建,在引领发展上探索出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子,以企带村、以工促农的步伐得以加快,河西、大凤垭片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得以整体推进,广大群众在党组织设置创新中得到真正实惠。
二 坚持在创新选拔方式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农村改革选准配强领导班子
能否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直接关系农村改革成败,也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能否落实。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入手,着力培育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要鲜明崇尚实干导向。用人导向是最大的导向,直接体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的价值取向。当前农村改革正处在攻坚破难、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决不能变。一定要坚持“重人品、重能力、重实绩”的原则,在实践中考察和锻炼干部,把干部放到项目争取的主战场、维稳处突的第一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去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展示才华、增长才干。二是要加快选任改革步伐。要着眼打破干部用人上的神秘感,提高公信度,切实加快干部选任改革步伐。坚持推广“两推一述”、 公推公选等办法,全过程在“阳光”下操作,真正做到坚持还权于民。在具体选拔工作中要多方听取意见,特别是听取群众和班子成员的意见,使一大批群众满意、发展亟需的紧缺人才走上能走上领导岗位,发挥作用。三是要强化干部队伍监管。监管缺位,宣传教育就没有说服力,科学发展就没有约束力。要坚持在创新监管理念、完善考评体系、加大激励引导和逗硬问责追究上狠下功夫,注重从常态管理为主到以常态和动态管理并重方向转变,从组织考核到以组织和群众考核并重方向转变。近年来,嘉陵区本着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先后对多名实绩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把最优秀的干部向农村倾斜,并加强过程监管,确保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会干事者有前途,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
三 坚持在规范运行机制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适应当前农村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基层党建需要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使基层党建运行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切实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要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抓住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大契机,通过精减机构,优化设置,明确职责,着力建设服务型和法制政府。引导各个乡镇把工作重点放到“落实政策、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管理、提供服务”上来,变管理为服务,变命令为引导,切实为群众构建“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机制。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落实“承诺、述职、评价、追究”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基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以确保广大基层干部能真正深入一线,真心倾听民声、化解民怨和解决民难。三是规范村级班子运行。着力引导村级党组织代表群众利益和提高基层组织对社情民意的掌控能力,探索“群众主导,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基层组织的决策和执行,群众都必须参与,由群众说了算。探索实施以“思路问清、绩效问明、工作问实、社会问和”为主要内容的“千人问政”活动,搭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政议政、互动交流的有效平台,着力引导基层党组织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巩固“官由民选、酬由民定、事由民议、绩由民评”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