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5篇
第一篇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你知道多少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呢?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非常多,而且是我们常用的成语类型,下列这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你都知道吗?
国色天香 [guó sè tiān xiāng]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花容月貌 [huā róng yuè mào]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小家碧玉 [xiǎo jiā bì yù]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衣冠楚楚 [yī guān chǔ chǔ]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秀色可餐 [xiù sè kě cān]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梨花带雨 [lí huā dài yǔ]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秀外慧中 [xiù wài huì zhōng] 秀:秀丽;慧:聪明。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大腹便便 [dà fù pián pián]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玉树临风 [yù shù lín fēng]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环肥燕瘦 [huán féi yàn shòu] 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明眸皓齿 [míng móu hào chǐ]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千娇百媚 [qiān jiāo bǎi mèi]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婀娜多姿 [ē nuó duō zī] 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鹤发童颜 [hè fà tóng yán]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短小精悍 [duǎn xiǎo jīng hàn]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唇红齿白 [chún hóng chǐ bái]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老态龙钟 [lǎo tài lóng zhōng]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我见犹怜 [wǒ jiàn yóu lián]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眉目如画 [méi mù rú huà]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如花似玉 [rú huā sì yù]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第二篇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关于仓央嘉措诗集的经典句子
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诗集经典句子
【1】: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仓央嘉措
【2】: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仓央嘉措
【3】: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仓央嘉措
【4】: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5】: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6】: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7】: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8】: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仓央嘉措
【9】: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10】: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11】: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12】: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13】: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
【14】: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15】: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渐悟也好,顿悟也罢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
【16】: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17】: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不负如来不负卿》
【18】:《水空》第七首 仓央嘉措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仓央嘉措
【19】: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20】: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仓央嘉措
【21】: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仓央嘉措
【22】: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仓央嘉措
【23】: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仓央嘉措
【24】:地空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
【25】: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上幽居。 --仓央嘉措
【26】: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 --仓央嘉措
【27】: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仓央嘉措
【28】: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
【29】: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仓央嘉措
【30】:梦浅情深
第三篇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女人可以如此
女人可以如此
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歌舞樽前,繁花镜里,暗伤青春发;是远嫁西域精神在,绝美容颜永世传;是泪眼迷离,为爱而泣;是我只为科学事业而献身……
女人可以如此,女人可以做到她们想做的任何事。
古有替父出征,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曾经的“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变成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溯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后,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没有一笑倾城的姿色,含情脉脉的双眼。却有那远征塞外的豪情,壮志凌云的慷慨。女人可以如此,可以如此豪情壮志,义薄云天。
眉月上旋,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在清冷的月华就快细细勾勒出一副支离的图画时,便有了李香君,柳如是,有了找朝朝暮暮洗不尽的铅华岁月。在那“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过去。一女子怀抱琵琶,独倚窗前,外面是下不完的三月细雨,心里是说不出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道不尽的惟天下之身独善。她们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没有显赫的家世,有的只是那唱不完的美丽与忧愁,才华与伤感。女人可以如此,可以如此惹人怜惜。
你怀抱琵琶,一路风尘;心系天下,为国献身时,便注定了你是个绝美的人。绝美的姿容,绝美的精神。是你,让风波得以平息,战争得以停止,你用你的美貌换回一世的平静。那你呢,你是否幸福?大漠的艰苦,断送了你十六年的青春,让你33岁就长埋西域的尘土中。世人对你沉鱼落雁,碧月羞花的美丽赞叹之时,更敬佩你一世的气魄。女人可以如此,可以如此无私,气魄非凡。
柳眉杏眼,泪湿衣巾,为爱而泣,你葬花树下,独泣屋中;你前世情缘,今生还泪。只为爱情,你甘心放弃生命。梨花带雨,你娇柔的神情,弱不禁风的身姿和你那再生的缘分是世人爱你的理由,诗词歌赋,泪如泉涌是你宣泄爱的一种方式。当泪水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当哭泣成为一种习惯时,当今生只为还前世的情,你也只可这样了,这样为爱追随,我心永恒。
在那繁华似锦的岁月里,你毅然剪掉你那头灿烂的金发,你甘心让化学药品腐蚀你洁白无暇的肌肤。担这一切,却丝毫没有影响一个波兰女人的心,她的事业。你的爱没有被腐蚀,灵魂愈显美丽。无数个深夜里,你是怎么在那小小的实验室里度过的。科学的坚守,驱赶走了夜的深沉与寂寞。一个女人,放弃了全天下,却赢得了全世界。女人可以如此,可以如此坚定、坚毅。
谁说女子不如男。当一个女人立下雄心壮志时,她们可以做到她们想做到的任何事。爱情、事业、家庭。女人不仅是惹人怜惜的尤物,也是英姿飒爽的骏马,是小鸟依人的为爱而泣,更是为事业而坚守的伟大者。女人可以如此,如此不平凡,如此英姿博发,昂然走在世界、时代的最前列。只要,这些是一个女人想做到的。
第四篇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迷花
1。露水姻缘
衡水县有个秀才叫赵志远,一连数次春闱落第,自觉无颜回乡,索性在城郊租下了一间小屋埋头苦读,准备来年再试。
这一月,他写八股文写得头昏眼花,便出门走走。哪知没走多远,就在溪涧边上见到了位美貌佳人。那女子不过双十年华,明眸善睐,赵志远只一眼,便痴了。等到回过神来,溪涧边上哪里还有什么佳人。他耐不住心头痒,便凭着记忆将那日所见画了下来,刚落笔,就叫来收房租的房东刘婶给撞见了。赵志远羞愧不已,胡乱想拿东西遮掩。刘婶抚掌大笑:“你这是做什么?男大当婚,有了意中人是好事啊!”
赵志远期期艾艾,将那日的偶遇说了。刘婶笑道:“这胡家小娘子我是认得的,是县太爷亲自送了牌匾的节妇。你若有心,我便帮你去说说。”
赵志远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胡家娘子既是节妇,又有县太爷亲自立下的贞节牌坊,学生哪能孟浪?”刘婶“呸”了一声,冷笑:“这胡家娘子花一样的年华,非得硬生生熬到灯尽油枯?你莫多言,老身且去替你探探口风,此事未必没有转圜余地。这胡家娘子闺名婉娘,你且写首诗做见面礼去。”
赵志远又惊又喜,连忙就画题诗递给刘婶,忐忑不安地坐在小屋里头等消息。刘婶直到天黑才回来,朝着赵志远一扬手中香囊:“老身幸不辱命,这鹊桥啊,给牛郎织女算是搭上了。喏,这是胡家小娘子送与你的信物。”
赵志远欣喜若狂,接过香囊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赶紧以香囊为题材作了新诗,又将贴身的一枚玉佩解下递给刘婶转交婉娘。如此诗词唱和半月有余,两人定下相会之期,每月单日便由刘婶悄悄带着婉娘趁夜色过来私会。
暮色已深,赵志远焦灼地在屋里踱来踱去。直到子夜时分,窗外才响起刘婶的低语:“老身把人给你带来了。”而后传来女子宛若黄莺出谷的声音:“先生,小女子失礼了。”刘婶轻笑:“春宵一刻值千金,老身就不打扰了。”
月色朦胧,赵志远一把抱住婀娜而来的苗条身影,那淡淡的花香萦绕在鼻端,让他血脉贲张。倾诉相思之苦,共享鱼水之欢。待到鸡鸣,婉娘起身穿戴好悄然离去。刘婶又轻敲窗户:“先生且歇息,老身送罢小娘子便回来做饭。”
这一下子,赵志远一头栽进了温柔乡,白天写诗作画,入夜鸳鸯情深,早将那圣人之言丢到了九霄云外。倒是刘婶见他无心向学,狠狠发了一通火,甚至放话若是赵相公当真不知轻重,这媒人她决计是不会再当了。夜间欢好之际,婉娘也在他身下婉言相劝。赵志远得了佳人良言,这才将书本重新拾起。
眼看春闱将至,临行之夜,赵志远搂着婉娘百般欢好,只恨春宵苦短。待到云消雨散,婉娘幽幽道:“公子此去高中,便是举人老爷。小女子再想得见,恐怕千难万难。”赵志远一时语塞,只好安慰道:“你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放心,我定会娶你过门。” 婉娘不语,半晌方道:“公子不必忧愁,婉娘还等公子高中。”
2。诡奇命案
谁知没等赵志远踏上赴考之路,县衙就来人将他押了去。
原来竟是刘婶死了!她衣衫不整地被人掐死在床上,屋里洗劫一空。现场发现了一枚玉佩。
赵志远见了玉佩大吃一惊,这是他让刘婶转交婉娘的啊。他是秀才,按律见县令无需磕头,只一拱手:“启禀大人,这玉佩的确原为学生之物,但月前已请刘婶送与他人,此刻学生也不知为何会落在命案现场。”县令一拍惊堂木,冷笑道:“好你个秀才,枉读圣贤书。你倒说说,这玉佩是送与何人?”
赵志远一愣,心中清楚不能将婉娘牵扯进来。节妇与人私通,这是要浸猪笼的。他期期艾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县令老爷呵斥道:“你既然说不清楚,本官替你说了。你蒙刘婶恩惠照顾,却生淫邪之心,强行不轨之事,后又杀人灭口,将屋子伪装成杀人越货强盗行事,却不料被刘婶扯了玉佩。”
赵志远腿一软,顷刻跪地磕头如捣蒜:“大人明鉴,这实在非学生所为。学生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想了想,还是将与胡家娘子私会一事说出,并道,当夜自己也与她在一处,她可作证。
县令忙叫人去提证人。衙役跑了一趟带回了保长,附在县令耳边汇报一番。县令大怒:“好你个赵志远,竟然信口雌黄,本县柳家庄哪有姓胡人家!”说罢,命人狠狠打了赵志远十大板。
还好县令夜下思前想后,但觉此案疑点重重。且不说这赵志远春闱将至不该此刻这般糊涂,就说他要编谎言也不至于这般漏洞百出。第二日提审,他命人给赵志远备下纸笔,道:“你既然坚持有这么位胡家娘子,那就将此人形貌画下,本官差人寻找。”
赵志远哆哆嗦嗦依据记忆画了人像。县令命人去查找,果然找来了画像中的女子。这小娘子跪在堂下磕头:“民妇张闵氏叩见大人。”赵志远连忙道:“婉娘,救救我。”女子吃了一惊:“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小字?”
原来这女子闺名为红玉,婉娘是青梅竹马的表哥年少时为她取的小字,除了贴身寥寥数人,外人并不知晓。红玉和表哥订婚后,表哥却先她而去,红玉立志守节,婉娘这名字便再无人叫。
赵志远急了,质问红玉:“我且不管你究竟是何名,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你怎可见死不救?你我诗词唱和多日,夫妻之实也有两月。我行囊中还留着你的信物跟诗篇,你岂可翻脸不认人?”
县令差人将一干物件呈上,交给红玉查看。红玉大吃一惊:“这些物件确实出自我手,但这些都给了我丈夫,怎么会在你手上?”
这一下可真是奇了。红玉的丈夫乃张家独子,去年开春过世,这都快一年了。红玉泪流满面,说自从丈夫去后,她执意守节,饱受思念之苦。刘婶原是丈夫的乳母,她悄悄告知红玉,她丈夫当日染病并非暴毙,而是毁了形貌,人不人鬼不鬼,无颜面对众人,便谎称过世,实则隐居了起来。红玉一听,心想丈夫不管变成什么样她都不会嫌弃,执意相见。
刘婶捎来丈夫的答话,相见无益,但诗词往来尚可,还附上了自己为她作的画像,上面题了诗。两人便这般诗词唱和下去,像是回到了年少时光。
红玉在县衙大堂泣诉:“表哥连相见都不愿,又何来夫妻之实一说。求大人明鉴。”赵志远忙辩解:“大人明察,这诗词唱和真是小生所为,托的就是刘婶。夫妻之实也非小生信口雌黄,命案当日,小生确与婉娘在一处。”
“住口!”红玉面色惨白,“婉娘岂是你可叫,妾身只是表哥一人婉娘。大人如若不信,还请医官验身,红玉是清白的。”
原来这红玉不是一般节妇,而是新寡。所谓新寡者,乃未婚夫过世。所以她实际上还是黄花闺女。医官验罢,红玉果真清白之身。
赵志远傻了眼,那么多日夜的欢好,难不成都是春梦?
县令冷笑:“不是梦,只是那婉娘就是刘婶。刘婶哄骗了你,李代桃僵。夜间相会,你看不清来人相貌,就当作是美貌女子。结果那一夜恰逢春雷,估计是闪电之下,你认出了她的身份,恼羞成怒,就将人给掐死了。”
赵志远磕头如捣蒜,涕泪齐下:“大人明鉴,学生真没做过那伤天害理之事。再说学生虽不曾在夜间见过婉娘相貌,声音却还是认得的,那女子真的不是刘婶。”
“那你是不知刘婶既往营生 。”县令说。
原来这刘婶年轻时曾做过杂耍艺人,最擅长口技,模仿旁人说话惟妙惟肖。在夜色掩护下,她一人分饰两角,糊弄住只对婉娘有一面之缘的赵志远不在话下。
县令又对婉娘道:“你这小娘子也是,人死如灯灭,胡乱弄几首诗词,你就真当死而复生了。白白被人当了棋子。”红玉哭得梨花带雨:“大人明察。表哥过世后,时常托梦于民妇,口吐鲜血,形容哀切。待刘婶帮我二人传递诗词后,梦中表哥才展笑颜。民妇思夫心切,纵使有疑虑,也不愿多想。”
县令叹了口气:“也罢。本官就动一次灵柩,叫你死心。”
3。真相大白
张家主母一听县令要动坟,坚决反对。她不反对才好,一反对县令就更坚持了。县令请了高僧作法,而后动土,挖出了张少爷的棺材。尸体早已露出骨骸,仵作一验,又是一桩命案。张家少爷死于砒霜中毒。张家主母当场瘫软在地,管家也是冷汗淋漓。
县令冷笑,将两人请去了县衙。没费多少工夫,两人就招供了一切。张家老爷过世后,续弦的主母跟管家有了私情,却不料被张家少爷撞破。两人怕被浸猪笼,恶从胆边生,趁着少爷受寒病倒之际,在药里下了砒霜,对外宣称少爷寒气入肺,得了咯血之症,暴病而亡。
真相大白,县令直接叫两人签字画押送去了监牢。倒是这出命案的源头嫌疑人赵志远,始终喊冤,无论如何也不肯认罪。县令哪里肯再理会他,直接将人收监,就等着跟张家夫人管家一道秋后问斩。
眼看春闱一天天逼近,赵志远的心也沉到了湖底。谁知就在这时,案子竟然有了转机,真凶落网了,赵志远被当堂判为无罪释放。
原来,县令仔细盘问赵志远后发现,他与“婉娘”相会都在自己屋中,而刘婶却是死在她自己房内。尸体也并无挪动痕迹,况且刘婶屋里被翻箱倒柜,失窃了不少财物。而搜遍赵志远处也没任何相关财物。县令就考虑到了另有他凶的可能。只是凶案当夜大雨,现场周围没有留下可供勘查的痕迹。于是他故意放风凶手落网,暗地里却叫人留意城内各家当铺。果不其然,真凶以为找到了替死鬼,便大摇大摆拿着首饰去典当,被抓了个正着。
这凶手乃猎户。自从无意间看到红玉后便色与魂授,央求着常出入张家的刘婶帮忙牵线。刘婶见他身子健壮,起了馋心,弄了一出暗度陈仓。猎户不明所以,还时常拿些野味来感激她。
本来两方日子岔开不碰头,哪知命案当夜恰逢闰月,白白多出一天。这猎户跑来相会之际,刘婶刚从赵志远床上起身回屋给他准备盘缠。听到窗外约好的猫叫声,她慌忙吹灭了灯,想叫猎户先回去。奈何情急之下她用的是红玉的假声。美色当前,人都来了,猎户哪里肯饿着走。于是半推半就,两人又行了周公之礼。
而后与县令推测一致,明亮的闪电下,猎户看清了刘婶的脸。大怒之下,两人一番争执,猎户失手掐死了对方。待到要逃命时,他见到了桌上备好的盘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房中财物洗劫一空,装出强盗行窃失败杀人灭口的假象。
盘缠是纹银十两,猎户想留着娶媳妇尚未花费。装银两的袋子里头是一封信,大意是叮嘱赵志远安心赶考,万事勿念。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是红玉的笔迹。红玉自是否认,待师爷仔细甄别之后,发现信上的字迹虽然酷似,但却是描摹后的结果。从刘婶的遗物中查找也证实了这个论断。这寥寥数十字,刘婶模仿了厚厚的一沓纸。
师爷叹气:“此妇虽性淫,却对赵志远用情颇深。”
县令征询赵志远与红玉的意思,如若两人有情,他可判红玉另嫁。红玉磕头谢绝:“大人好意,民妇心领。实则民妇心中只有表哥一人,无论生死,此生不悔。”
是年春试,赵志远榜上有名,被外放做了县丞。而后官运亨通,一度任了知府。
师爷听说后感慨:“这红玉不知是否反悔,白白跑了良婿。”
县令却冷笑道:“我倒觉得这红玉聪慧有远见,赵志远那般自私凉薄的性子,就是鸿运也有限。”
数年之后,赵志远官至巡抚,而后被人弹劾结党营私,下狱病死。这一年,刘婶坟头已被青草掩盖见不到身。
第五篇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厦门中考满分作文:如水的女子
厦门中考满分作文:如水的女子 一道沁芳闸,承载了多少忧郁。 一本轻而薄的《影梅庵忆语》,又寄托了多少思念。 “女人是水做的”,每当想起这句话,都不禁会心一笑。 黛玉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她得以甘露滋润,得以脱草胎而得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给了他,便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注定了她为那个“无故寻怒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永远忘不了那道沁芳闸,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颦儿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吟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她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她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在水边,她拄着药锄,埋了一地落花;在水边,她听着宝玉说出那些令人怦然心动、发自肺腑的感慨之声;在水边,她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花魂是谁,自是黛玉自比。她仿佛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看到了落花尽头穷途的幻灭。 忧郁似水,灵性似水。 还有秦淮河,那条承载了多少风月之事的秦淮河;那条见证了明朝灭亡的秦淮河;那条“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那条令我梦魂牵绕的秦淮河。 秦淮河,旧时旧院所在,一河之隔便是贡院了,秦淮八艳优栖居于此。一本《影梅庵忆语》道不尽冒襄的思念,那一句“今忽死,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令人为之动情,董小宛泉下有知,大概可以含笑了吧!众多红颜中,顾眉身居一品夫人,死后又敛以国葬,但龚鼎孳让她郁郁而终;“冲冠一怒为红颜”,让我们记住了陈圆圆;柳如是更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她“相思廿载为今酬”;但小宛是惟一一个在爱与被爱中安然辞世的。论才华,论相貌,小宛不是最出色的,但论气质,她最接近水。 因为是水,才会如此的痴情;因为是水,才会如此执著;因为是水,她的爱才会如此汹涌,像瀑布一样,一泻而下;因为是水,才会如此义无反顾。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过“呵手为伊书”的红袖添香的生活。 虽然付出了一生,冒郎没有负她,而颦儿,她的忧郁,她临死前的哀怨……她似乎没有小宛幸运,但她最终还是得到了宝玉的爱。都是如水的女子。 女子 静立水边 蹁跹的落花 在你们身后 洒落了一地忧伤 飘起的衣袂 在水中重生。 点评 沁芳闸边的黛玉和秦淮河畔的小宛,一个是名门闺秀,一个出身青楼,小作者却在两条原本迥异的人生轨迹上找到了她们的交汇点:多情似水。睹水思人,黛玉“忧郁似水,灵性似水”,小宛“痴情如水,气质如水”。小作者将这两个“如水”的奇女子放到一起相提并论,构思不可谓不巧。更为可喜的是文章散发出来的浓浓的书卷味,许多诗句,不少典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我们不难从细微之处体察到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精巧的考场作文,可见作者浓厚的文学积淀。 (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陈文莉老师)